资源简介 阶段重点练(四)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有关概念1.M与N反应时,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的是( )选项 M N 电子转移A 铁粉 O2B Cl2 H2OC 铝片 Cu(NO3)2D Na2S O22.进入人体的O2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的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Se)元素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此过程中有关Na2Se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还原剂 B.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C.既做还原剂又做氧化剂 D.做氧化剂3.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4中C的化合价为-4价B.反应的两个阶段转移电子数相等C.阶段Ⅱ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通过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有关计算4.下表是四个反应的有关信息:组别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① Cl2 FeBr2 FeCl3② KMnO4 H2O2 H2SO4 O2 MnSO4③ KClO3 HCl(浓) Cl2 Cl2④ KMnO4 HCl(浓) Cl2 MnCl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实为Fe3+)B.第③组反应的产物还有KCl和H2OC.氧化性强弱:KMnO4>Cl2>Fe3+>Br2>Fe2+D.还原性强弱:H2O2>Mn2+>Cl-5.已知H2SO3+I2+H2OH2SO4+2HI,将 0.1 mol Cl2 通入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I与H2SO3 的混合溶液中,有一半的HI被氧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还原性:HI>H2SO3>HClB.通入0.1 mol Cl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I-+4H2O4S+I2+10Cl-+16H+C.若再通入0.05 mol Cl2 则恰好能将HI和H2SO3 完全氧化D.H2S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题组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6.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氯化铁粉末很容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合物:FeCl3+6H2OFeCl3·6H2O。(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①接 , 接 , 接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容器D的作用是 ,容器E的作用是 。(4)A、B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 处(填“A”或“B”)的酒精灯,理由是 。(5)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 (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需补充 装置(若第一问填“是”,则此问不需要作答)。7.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KMnO4+FeS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3+是还原产物 B.Mn是氧化剂C.配平后生成物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生成4个H2O时,转移10个电子8.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 制备需要的CuCl2 可用Fe3+作催化剂得到,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转化过程中Cu2+与O2 个数比2∶1B.图中M、N分别为Fe2+、Fe3+C.a、b、c之间的关系式为2a=b+cD.N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9.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他含氮物质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上六种含氮微粒,一共呈现了氮的5种价态B.反应①~⑤中只有1个非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③中若N2H4与O2反应,则N2H4作还原剂D.反应③和⑤若生成等质量的N2,反应③转移的电子数多10.利用“价—类二维图”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氯元素的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写出Y、Z的化学式 、 。(2)漂白液不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Cl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工业制备ClO2的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①用单线桥表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②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反应过程中消耗0.1 mol NaCl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③Cl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Cl),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l转化为Cl-的是 (填字母)。A.O3 B.FeSO4C.KI D.KMnO411.Cl2O又称次氯酸酐,是强氧化剂,极易溶于水,沸点为3.8 ℃,42 ℃以上分解为Cl2和O2,高浓度时易爆炸。某学习小组利用Cl2和潮湿的碳酸钠反应生成Cl2O,再用水吸收Cl2O制备HClO溶液,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实验中须控制Cl2与空气(不参与反应)的体积比为1∶3,装置B的作用是 (答出两条即可)。(3)装置C中生成Cl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 。(4)若装置C不冷却,则进入装置D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5)装置E所盛试剂是 ,作用是 。阶段重点练(四)1.B 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2O并未得电子,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B正确。2.A “活性氧”的氧化性极强,服用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说明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则“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A正确。3.C 化合物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结合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A错误;由于两个过程中,参与反应的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转移电子数的大小,B错误;阶段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H2O2中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和-2价,因此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该反应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4.B 因还原性:Fe2+>Br-,氯气氧化FeBr2,先氧化Fe2+生成Fe3+,后氧化Br-生成Br2,所以当氯气过量时,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还有溴单质,A错误;③组反应为KClO3氧化浓盐酸生成Cl2、KCl和水,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KCl+3Cl2↑+3H2O,所以③组反应的产物还有KCl和H2O,B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④组反应得氧化性:KMnO4>Cl2,由①组反应中Cl2氧化FeBr2,先氧化Fe2+生成Fe3+,后氧化Br-生成Br2可知,氧化性:Cl2>Fe3+,Br2>Fe3+,C错误;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④组反应可知还原性:Cl->Mn2+,D错误。5.B 由已知反应可知,还原性:H2SO3>HI,故向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后先发生反应:Cl2+H2SO3+H2O2HCl+H2SO4,H2SO3反应完全后发生反应:Cl2+2HII2+2HCl,则还原性:HI>HCl,故还原性:H2SO3>HI>HCl,A项错误;设H2SO3和HI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H2SO3消耗氯气为x mol;有 mol的HI被氧化,消耗氯气为 mol,x mol+ mol=0.1 mol,x=0.08,即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1,通入0.1 mol Cl2后,0.08 mol H2SO3和0.04 mol HI完全反应,即参与反应的n(Cl2)∶n(H2SO3)∶n(HI)=5∶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I-+4H2O4S +I2+10Cl-+16H+,B项正确,D项错误;混合溶液中还剩余0.04 mol HI未被氧化,故只需再通入0.02 mol Cl2,即可恰好将HI和H2SO3完全氧化,C项错误。6.(1)⑦ ⑥ ④ ⑤ ②(2)HCl 3Cl2+2Fe2FeCl3(3)干燥氯气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4)A 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5)否 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或尾气吸收)解析:(1)用A装置制取氯气,气体分别通入E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①接⑦;D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⑥接④;除杂干燥后和B装置中的铁反应,⑤接②;装置C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2)烧瓶A中发生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所以还原剂为HCl;B中反应是铁和氯气的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3Cl2+2Fe2FeCl3。(3)容器D中装有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气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容器E中是饱和食盐水,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所以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4)A处是制取氯气,B处是氯气和铁反应,所以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5)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所以这套实验装置不完整,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可补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7.B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Fe2+是还原剂,Fe3+是氧化产物,A错误;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则氧化剂是Mn,B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生成物水的化学计量数为8,C错误;生成8个H2O时,有10个FeSO4被氧化,转移10个电子,则生成4个H2O时,转移电子的个数为5,D错误。8.B 根据整个过程中得失电子守恒得:2n(Cu2+)=4n(O2),故Cu2+ 与O2 个数比2∶1,A正确;根据图示氧气作氧化剂,故N为Fe2+,M为Fe3+,B错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2a=b+c,C正确;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守恒判断N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D正确。9.D N、NH3、N2H4、NH2OH、N2、N中N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3价、-2价、-1价、0价、+3价,共呈现氮的5种价态,A正确;反应①~⑤中只有反应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没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他4个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反应③中N2H4生成N2,氮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N2H4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C正确;③中N2H4→N2~4e-,N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⑤中2N→N2~6e-,N元素由+3价降低到0价,据得失电子守恒推知,生成等质量的N2,反应⑤转移的电子数目比反应③多,D错误。10.(1)Cl2O7 HClO(2)ClO-+2H++Cl-Cl2↑+H2O(3)① ②1∶1 0.1NA ③BC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Y为氧化物,Cl的化合价为+7价,所以Y的化学式为Cl2O7;Z为酸,Cl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Z为H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 NaClO,有氧化性,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中的Cl-有还原性,两者在酸性环境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所以两者不可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H++Cl-Cl2↑+H2O。(3)①在反应中,NaClO3中+5价的氯降低到ClO2中的+4价,2 mol NaClO3转移2 mol电子,盐酸中的-1价氯升高到氯气中的0价,生成 1 mol 氯气转移2 mol电子,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为2ClO2↑+Cl2↑+2H2O+2NaCl。②NaClO3中 Cl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HCl中Cl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若有4 mol HCl发生反应,只有 2 mol发生化合价变化,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2 mol NaClO3参加反应,转移2 mol电子,所以若反应过程中消耗0.1 mol NaCl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③Cl转化为Cl-,Cl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O3和KMnO4常做氧化剂,FeSO4和KI中的Fe和I的化合价容易升高,常做还原剂,故选B、C。11.(1)分液漏斗 Cl+6H++5Cl-3Cl2↑+3H2O(2)通过观察B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调节气体流速以达到Cl2与空气体积比为1∶3,除去Cl2中的HCl,使气体混合均匀(3)2Cl2+Na2CO3Cl2O+2NaCl+CO2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4)C中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5)碱石灰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装置A中利用浓盐酸和氯酸钾反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l,再利用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氯气再在装置C中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生成Cl2O,装置D是溶解生成的Cl2O,装置E利用干燥管中盛装的碱石灰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2)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通过观察B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调节气体流速以达到Cl2与空气体积比为1∶3,同时除去Cl2中的HCl,使气体混合均匀。(3)装置C中生成Cl2O、CO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判断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搅拌、使用多孔球泡。(4)由于C中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若装置C不冷却,则进入装置D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5)氯气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则装置E所盛试剂是碱石灰,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4 / 4(共34张PPT)阶段重点练四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及有关概念1. M与N反应时,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的是( )选项 M N 电子转移A 铁粉 O2B Cl2 H2OC 铝片 Cu(NO3)2D Na2S O21234567891011解析: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2O并未得电子,不能实现图示电子转移,B正确。2. 进入人体的O2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的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Se)元素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此过程中有关Na2Se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做还原剂B.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C. 既做还原剂又做氧化剂D. 做氧化剂1234567891011解析: “活性氧”的氧化性极强,服用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说明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则“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A正确。12345678910113. 我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3N4中C的化合价为-4价B. 反应的两个阶段转移电子数相等C. 阶段Ⅱ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通过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1234567891011解析: 化合物C3N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结合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A错误;由于两个过程中,参与反应的量未知,因此无法比较转移电子数的大小,B错误;阶段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H2O2中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和-2价,因此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该反应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错误。1234567891011题组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有关计算4. 下表是四个反应的有关信息:组别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① Cl2 FeBr2 FeCl3② KMnO4 H2O2 H2SO4 O2 MnSO4③ KClO3 HCl(浓) Cl2 Cl2④ KMnO4 HCl(浓) Cl2 MnCl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3(实为Fe3+)B. 第③组反应的产物还有KCl和H2OC. 氧化性强弱:KMnO4>Cl2>Fe3+>Br2>Fe2+D. 还原性强弱:H2O2>Mn2+>Cl-1234567891011解析:因还原性:Fe2+>Br-,氯气氧化FeBr2,先氧化Fe2+生成Fe3+,后氧化Br-生成Br2,所以当氯气过量时,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还有溴单质,A错误;③组反应为KClO3氧化浓盐酸生成Cl2、KCl和水,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浓) KCl+3Cl2↑+3H2O,所以③组反应的产物还有KCl和H2O,B正确;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④组反应得氧化性:KMnO4>Cl2,由①组反应中Cl2氧化FeBr2,先氧化Fe2+生成Fe3+,后氧化Br-生成Br2可知,氧化性:Cl2>Fe3+,Br2>Fe3+,C错误;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④组反应可知还原性:Cl->Mn2+,D错误。12345678910115. 已知H2SO3+I2+H2O H2SO4+2HI,将 0.1 mol Cl2 通入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I与H2SO3 的混合溶液中,有一半的HI被氧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还原性:HI>H2SO3>HClB. 通入0.1 mol Cl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I-+4H2O 4S +I2+10Cl-+16H+C. 若再通入0.05 mol Cl2 则恰好能将HI和H2SO3 完全氧化D. H2S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1234567891011解析: 由已知反应可知,还原性:H2SO3>HI,故向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后先发生反应:Cl2+H2SO3+H2O 2HCl+H2SO4,H2SO3反应完全后发生反应:Cl2+2HI I2+2HCl,则还原性:HI>HCl,故还原性:H2SO3>HI>HCl,A项错误;设H2SO3和HI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则H2SO3消耗氯气为 x mol;1234567891011有 mol的HI被氧化,消耗氯气为 mol, x mol+ mol=0.1 mol, x =0.08,即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8 mol·L-1,通入0.1 molCl2后,0.08 mol H2SO3和0.04 mol HI完全反应,即参与反应的 n(Cl2)∶ n (H2SO3)∶ n (HI)=5∶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4H2SO3+2I-+4H2O 4S +I2+10Cl-+16H+,B项正确,D项错误;混合溶液中还剩余0.04 mol HI未被氧化,故只需再通入0.02 mol Cl2,即可恰好将HI和H2SO3完全氧化,C项错误。1234567891011题组三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6.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氯化铁粉末很容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合物:FeCl3+6H2O FeCl3·6H2O。1234567891011(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①接 , 接 , 接 。解析: 用A装置制取氯气,气体分别通入E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①接⑦;D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⑥接④;除杂干燥后和B装置中的铁反应,⑤接②;装置C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⑦ ⑥ ④ ⑤ ② 1234567891011(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 烧瓶A中发生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所以还原剂为HCl;B中反应是铁和氯气的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3Cl2+2Fe2FeCl3。HCl 3Cl2+2Fe 2FeCl3 1234567891011(3)容器D的作用是 ,容器E的作用是 。解析: 容器D中装有浓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和氯气反应,所以可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容器E中是饱和食盐水,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所以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干燥氯气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1234567891011(4)A、B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 处(填“A”或“B”)的酒精灯,理由是 。解析: A处是制取氯气,B处是氯气和铁反应,所以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A 使制取的Cl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1234567891011(5)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 (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需补充 装置(若第一问填“是”,则此问不需要作答)。解析: 氯气有毒,污染环境,所以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所以这套实验装置不完整,氯气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可补充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否 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或尾气吸收) 12345678910117. 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KMnO4+FeSO4+H2SO4 K2SO4+MnSO4+Fe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3+是还原产物B. Mn 是氧化剂C. 配平后生成物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6D. 生成4个H2O时,转移10个电子1234567891011解析: 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Fe2+是还原剂,Fe3+是氧化产物,A错误;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则氧化剂是Mn ,B正确;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2KMnO4+10FeSO4+8H2SO4 K2SO4+2MnSO4+5Fe2(SO4)3+8H2O,生成物水的化学计量数为8,C错误;生成8个H2O时,有10个FeSO4被氧化,转移10个电子,则生成4个H2O时,转移电子的个数为5,D错误。12345678910118. 碱式氯化铜[Cu a Cl b (OH) c · x H2O] 制备需要的CuCl2 可用Fe3+作催化剂得到,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转化过程中Cu2+与O2 个数比2∶1B. 图中M、N分别为Fe2+、Fe3+C. a 、 b 、 c 之间的关系式为2 a = b + cD. N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4Fe3++2H2O1234567891011解析: 根据整个过程中得失电子守恒得:2 n (Cu2+)=4 n(O2),故Cu2+ 与O2 个数比2∶1,A正确;根据图示氧气作氧化剂,故N为Fe2+,M为Fe3+,B错误;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判断,2 a = b + c ,C正确;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守恒判断N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 4Fe3++2H2O,D正确。12345678910119. 海洋生物参与氮循环过程如图所示(其他含氮物质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上六种含氮微粒,一共呈现了氮的5种价态B. 反应①~⑤中只有1个非氧化还原反应C. 反应③中若N2H4与O2反应,则N2H4作还原剂D. 反应③和⑤若生成等质量的N2,反应③转移的电子数多1234567891011解析: N 、NH3、N2H4、NH2OH、N2、N 中N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3价、-2价、-1价、0价、+3价,共呈现氮的5种价态,A正确;反应①~⑤中只有反应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没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他4个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反应③中N2H4生成N2,氮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N2H4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C正确;③中N2H4→N2~4e-,N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⑤中2N →N2~6e-,N元素由+3价降低到0价,据得失电子守恒推知,生成等质量的N2,反应⑤转移的电子数目比反应③多,D错误。123456789101110. 利用“价—类二维图”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氯元素的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写出Y、Z的化学式 、 。Cl2O7 HClO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Y为氧化物,Cl的化合价为+7价,所以Y的化学式为Cl2O7;Z为酸,Cl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Z为HClO。1234567891011(2)漂白液不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盐酸)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Cl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ClO-+2H++Cl- Cl2↑+H2O 解析: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有氧化性,洁厕灵的主要成分盐酸中的Cl-有还原性,两者在酸性环境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所以两者不可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H++Cl- Cl2↑+H2O。1234567891011(3)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工业制备ClO2的反应为2NaClO3+4HCl 2ClO2↑+Cl2↑+2H2O+2NaCl①用单线桥表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答案:②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反应过程中消耗0.1 mol NaCl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1∶1 0.1NA 1234567891011解析: ①在反应中,NaClO3中+5价的氯降低到ClO2中的+4价,2 molNaClO3转移2 mol电子,盐酸中的-1价氯升高到氯气中的0价,生成 1mol 氯气转移2 mol电子,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为2ClO2↑+Cl2↑+2H2O+2NaCl。②NaClO3中Cl的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HCl中Cl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若有4 mol HCl发生反应,只有2 mol发生化合价变化,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2 mol NaClO3参加反应,转移2 mol电子,所以若反应过程中消耗0.1 mol NaCl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 NA。1234567891011③ClO2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Cl ),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Cl 转化为Cl-的是(填字母)。A. O3 B. FeSO4C. KI D. KMnO4BC 解析: ③Cl 转化为Cl-,Cl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O3和KMnO4常做氧化剂,FeSO4和KI中的Fe和I的化合价容易升高,常做还原剂,故选B、C。123456789101111. Cl2O又称次氯酸酐,是强氧化剂,极易溶于水,沸点为3.8 ℃,42 ℃以上分解为Cl2和O2,高浓度时易爆炸。某学习小组利用Cl2和潮湿的碳酸钠反应生成Cl2O,再用水吸收Cl2O制备HClO溶液,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仪器a的名称是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分液漏斗 Cl +6H++5Cl- 3Cl2↑+3H2O (2)实验中须控制Cl2与空气(不参与反应)的体积比为1∶3,装置B的作用是 (答出两条即可)。通过观察B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调节气体流速以达到Cl2与空气体积比为1∶3,除去Cl2中的HCl,使气体混合均匀 1234567891011解析:装置A中利用浓盐酸和氯酸钾反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水蒸气和挥发出的HCl,再利用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氯气再在装置C中与潮湿的碳酸钠反应生成Cl2O,装置D是溶解生成的Cl2O,装置E利用干燥管中盛装的碱石灰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2)B中盛有饱和食盐水,通过观察B中产生气泡的数目调节气体流速以达到Cl2与空气体积比为1∶3,同时除去Cl2中的HCl,使气体混合均匀。1234567891011(3)装置C中生成Cl2O、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 。2Cl2+Na2CO3 Cl2O+2NaCl+CO2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 解析:装置C中生成Cl2O、CO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 Cl2O+2NaCl+CO2,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判断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搅拌、使用多孔球泡。1234567891011(4)若装置C不冷却,则进入装置D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 。C中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解析: 由于C中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若装置C不冷却,则进入装置D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5)装置E所盛试剂是 ,作用是 。碱石灰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氯气是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则装置E所盛试剂是碱石灰,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1234567891011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阶段重点练四.pptx 阶段重点练(四).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