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4课 准确把握概念目录01 1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03 核心突破·考法全析 3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 4知识点1 概念的含义 4知识点2 概念的基本特征 4考向1 概念的含义 6考向2 概念的基本特征 7【思维建模】侵犯个人信息权即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即侵犯个人信息权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8知识点1 明确内涵的方法 8知识点2 明确外延的方法 9考向1 明确内涵的方法 11考向2 明确外延的方法 13【思维建模】低空经济的概念加以阐释0415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概念的概述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广东卷T16,3分 陕晋青宁卷T15,3分 海南卷T19,3分 湖北卷T11,3分 广西卷T15,3分 河北卷T19 天津卷T10,3分明确概念的方法 选择题 非选择题 / / 海南卷T19,3分考情分析: 1.考情分析:从近年高考真题来看,题型主要为选择题。考点集中在概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的类别等方面。 2.高考方向预测:选择题:多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名言警句或学科概念为背景,考查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概念间关系的判断、定义与划分规则的应用(如辨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非选择题:常结合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要求运用明确概念的方法分析材料中的逻辑错误,或撰写定义、划分示例,体现对逻辑规则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趋势:未来高考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逻辑规则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如结合科技发展、政策解读等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澄清模糊认识、驳斥逻辑谬误,凸显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3.最新高考趋势:夯实基础,厘清概念:准确理解“本质属性”“内涵”“外延”等核心概念,掌握概念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表示方法,能快速判断不同概念间的关系类型。强化规则应用,辨识逻辑错误:通过典型例题,熟练掌握定义和划分的各项规则,能准确辨识“四概念”“定义过宽”“划分不全”等常见逻辑错误。关注生活实际,提升迁移能力:多结合新闻报道、政策文件、学科术语中的概念运用案例进行分析,培养从逻辑视角审视语言表达的习惯,提高运用逻辑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考情,针对性训练:重点关注近三年高考真题中关于概念外延关系、定义与划分规则的题目,通过限时训练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注意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确保逻辑清晰、术语准确。复习目标: 1.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包括内涵与外延的定义及关系; 2.掌握不同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如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及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定义与划分的规则); 3.自觉运用内涵和外延的规则,在生活和学习中准确把握事物概念,提升逻辑表达与辨别的实践能力。提示:本质属性 语词 全同 矛盾定义项 种差加属 定义过宽 同语反复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母项 划分不全 划分标准 越级划分固定不变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知识点1 概念的含义1.含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知识点2 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1)含义: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特别提醒: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A:司马迁 B:《史记》的作者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A:哲学 B:中国哲学 或 B:动物 A:马交叉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反对关系 A:输 B:赢特别提醒: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②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若陈某不服公司的开除处理,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除了劳动仲裁外还有商事仲裁等,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提示: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都包含在仲裁这个属概念中,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所以是反对关系。1.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概念由语词构成,所以语词可以表达概念。3.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4.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5.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内涵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6.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考向1 概念的含义例1 近期,有消费者投诉称,在购买白象“多半袋面”时,误将“多半”理解为“多出半袋面”。而该产品包装显示,“多半”是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目前,该产品名已被终止使用。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该产品名让人产生误解是因为( )①“多半”的概念容易造成混淆 ②未能明确该语词表达的确定性③消费者未遵循正确的推理规则 ④消费者违反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变式训练1·变载体】李某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了“买3送3”的袜子套装,但收到货后只有3双袜子。对此,客服解释称:“买3送3”的意思是“买3双发3双,品质胜过6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家偷换概念,违反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②商家的解释与其宣传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③商家应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概念的表达离不开语词,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变式训练2】生活中,许多话可能会产生歧义。比如对“一个半小时”用三个“半小时”解释,有人却听成“三个半小时”;“一五一十”是对的,“二五一十”也是对的……从逻辑思维看,导致上述歧义的原因在于,有些人( )①不能区分词语在不同场合表达的不同概念 ②不明白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词语来表达③认为这些话没有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 ④不承认思维是能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2 概念的基本特征例2(2025·广东·高考真题)2025年4月19 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举行。根据赛事要求,参赛机器人须具备人形外观,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禁止轮式结构。已知甲企业生产的所有机器人都符合参赛要求,则以下情形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1】未来产业(C)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X)。包括未来制造(Z)、未来材料(L)、未来能源(N)、未来空间(K)和未来健康(J)等方向。根据题意,下列图形能正确表示相关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2·变考法】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 )A.是“经济形态”的种概念 B.与“经济形态”形成交叉关系C.与“经济形态”的外延不相容 D.与“经济形态”相比,其外延大思维建模 侵犯个人信息权即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即侵犯个人信息权从概念外延看,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是交叉关系。该观点将其错误理解为全同关系,导致概念混淆。 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知识点1 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2.定义的构成: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3.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4.下定义的要求(1)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2)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2)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3)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4)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某中学三位高二学生在了解“低空经济”的材料后,给“低空经济”概念作如下定义:A:低空经济是“经济领域的一只独角兽”。B: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C: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结合材料,运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三位学生为“低空经济”下的定义是否合理。提示:①A下的定义不合理,A将低空经济比喻为的“经济领域的一只独角兽”,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②B的定义不合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低空经济”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B将“低空经济”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③C给“低空经济”下的定义正确。“低空经济”为被定义项,“是”为定义联项,“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为种差,“综合性经济形态”为属概念,种差加属概念为定义项,正确使用了正确下定义的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知识点2 明确外延的方法1.划分的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特别提醒:划分和分解有什么区别划分是揭示原概念所包含的全部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将一大类事物分为它所包含的小类事物的分类方法。分解是将具体事物的整个分为它所具有的组成部分的实践方法。划分不同于分解,划分的母项和子项是属种关系,划分后的种概念具有属概念的属性;而分解则是把一个对象分解为几部分,母项和子项之间不是属种关系。分解后的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2.划分的规则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1)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3)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3.内涵与外延(1)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2)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特别提醒:明确概念的方法项目 定义 划分内容 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构成 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母项和子项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 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对于调解的种类,有同学认为,调解可以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划分是否合理。提示:该同学的划分不合理,划分应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诉讼调解是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调解,诉讼外调解是在诉讼程序之外的调解,这是按照是否在诉讼程序内这一标准划分的;人民调解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调解,行政调解是由行政机关主持的调解,仲裁调解是由仲裁机构主持的调解,这是按照调解主体来划分的。该同学在一次划分中采用了“是否在诉讼程序内”和“调解主体”两个不同标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1.定义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2.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3.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4.定义能用否定形式。5.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6.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7.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有固定界限。考向1 明确内涵的方法例1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经济形态,如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等。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创新性强、产业融合度高、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等特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形态是数字经济的属概念 ②发展速度快是数字经济的种差③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服务是反对关系 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属概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1·变载体】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首发经济不是首店经济,其内涵更丰富,视野上也有新扩展。首发经济按照创新形式可分为:产品首发、模式首发、技术首发和首店经济。关于首发经济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根据定义的结构,“首发经济”是定义项,“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属概念②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因此这一关于“首发经济”的概念存在逻辑错误③上述材料运用了定义和划分这两种方法来明确“首发经济”的核心概念④根据划分结构,“首发经济”是划分的母项,“产品首发”是划分的子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变式训练2】具身智能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该系统的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实时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具身智能与未来产业是种属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②作为定义项,“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揭示了具身智能的本质特征③“具身智能”与“6G”是反对关系,其外延之和小于“未来产业”的全部外延④如果把“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看作定义,则犯了“定义过宽”逻辑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2 明确外延的方法例2随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于2025年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诸多新概念出现在大众面前。具身智能是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以及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它区别于DeepSeek或者ChatGPT等离身智能,以及可能存在虚拟空间、数字空间、信息空间的智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指的是同一种人工智能②“具身智能”作为被定义项,它的属概念是“智能系统”③“人工智能分为具身智能和离身智能”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④从外延上看,“具身智能”与“离身智能”是矛盾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1】在法律范畴中,对概念的划分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下列划分及其所犯的逻辑错误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权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越级划分②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划分标准不一③自然人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不全④调解分为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和非诉讼调解——多出子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变式训练2】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思维和表达更加清晰、准确,需要掌握明确概念的具体方法,避免逻辑错误。下列明确概念的方法所犯错误对应一致的是( )①侵权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定义过窄②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比喻定义③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质押权和抵押权——越级划分④民事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划分不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思维建模 低空经济的概念加以阐释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种差加属概念是最常用的方法。“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是种差,“综合性经济形态”是属概念。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由母项和子项构成。分别以“产品类型”“应用场景”为标准,低空经济可划分为不同的子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另一方由之而确定。2025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段情节;李靖给了申公豹一份药材代购清单,包括三七、蒲黄、茜草等可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研究发现,三七含有一种能止血的成分“三七素”。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蒲黄”与“茜草”是反对关系②“蒲黄”与“三七”是矛盾关系③“中药”与“茜草”是种属关系④“三七”与“三七素”是全异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4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4·海南·高考真题)小林与家人到某饭店用餐,看到菜单上醒目的“温馨提示”:本店谢绝顾客自带饮料、水果和食物。小林总感觉这句话有点别扭,这是因为( )A.“饮料”与“水果”是矛盾关系,不能并列使用B.“饮料”与“水果”是反对关系,不能并列使用C.“饮料”“水果”与“食物”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使用D.“饮料”“水果”与“食物”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2.(2024·广西·高考真题)广西有横县茉莉花茶、柳州螺蛳粉、百色杧果、武鸣沃柑、恭城月柿、横县茉莉花、广西六堡茶、钦州大蚝、玉林三黄鸡、融安金橘、芳林马蹄、阳朔金橘、昭平茶、容县沙田柚共14个地理标志品牌入选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二。据此,下列图形能正确表达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3.(2024·湖北·高考真题)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二、非选择题4.(2024·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之后,有人举报丁某违反了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内不得兼职从事公司安排工作以外的任何其他工作”的约定。公司收到举报后进行了调查,未能查实丁某在工作时间参与相关物品买卖合同的订立、履行等代购行为。公司找丁某核实情况时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只扣除部分绩效工资。基于公司的承诺,丁某承认了代购行为并提交了检讨书,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2)赠与合同和材料中提及的买卖合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2023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3·天津·高考真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新能源汽车”( )A.是“汽车”的种概念B.反映了汽车的本质属性C.与“汽车”相比,其外延大D.与“汽车”的外延不相容2.(2023·海南·高考真题)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C.农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04课 准确把握概念目录01 1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03 核心突破·考法全析 3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 4知识点1 概念的含义 4知识点2 概念的基本特征 4考向1 概念的含义 6考向2 概念的基本特征 7【思维建模】侵犯个人信息权即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即侵犯个人信息权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 8知识点1 明确内涵的方法 8知识点2 明确外延的方法 9考向1 明确内涵的方法 11考向2 明确外延的方法 13【思维建模】低空经济的概念加以阐释0415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概念的概述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广东卷T16,3分 陕晋青宁卷T15,3分 海南卷T19,3分 湖北卷T11,3分 广西卷T15,3分 河北卷T19 天津卷T10,3分明确概念的方法 选择题 非选择题 / / 海南卷T19,3分考情分析: 1.考情分析:从近年高考真题来看,题型主要为选择题。考点集中在概念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的类别等方面。 2.高考方向预测:选择题:多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名言警句或学科概念为背景,考查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概念间关系的判断、定义与划分规则的应用(如辨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非选择题:常结合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要求运用明确概念的方法分析材料中的逻辑错误,或撰写定义、划分示例,体现对逻辑规则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趋势:未来高考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逻辑规则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如结合科技发展、政策解读等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概念的相关知识澄清模糊认识、驳斥逻辑谬误,凸显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3.最新高考趋势:夯实基础,厘清概念:准确理解“本质属性”“内涵”“外延”等核心概念,掌握概念间外延关系的欧拉图表示方法,能快速判断不同概念间的关系类型。强化规则应用,辨识逻辑错误:通过典型例题,熟练掌握定义和划分的各项规则,能准确辨识“四概念”“定义过宽”“划分不全”等常见逻辑错误。关注生活实际,提升迁移能力:多结合新闻报道、政策文件、学科术语中的概念运用案例进行分析,培养从逻辑视角审视语言表达的习惯,提高运用逻辑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考情,针对性训练:重点关注近三年高考真题中关于概念外延关系、定义与划分规则的题目,通过限时训练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同时注意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确保逻辑清晰、术语准确。复习目标: 1.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包括内涵与外延的定义及关系; 2.掌握不同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如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及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定义与划分的规则); 3.自觉运用内涵和外延的规则,在生活和学习中准确把握事物概念,提升逻辑表达与辨别的实践能力。考点一 概念的概述知识点1 概念的含义1.含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知识点2 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1)含义: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2)类型: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特别提醒: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外延关系 类别 图示 简例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A:司马迁 B:《史记》的作者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 A:哲学 B:中国哲学 或 B:动物 A:马交叉关系 A:中学生 B:球迷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A:正式代表 B:非正式代表反对关系 A:输 B:赢特别提醒: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②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若陈某不服公司的开除处理,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除了劳动仲裁外还有商事仲裁等,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提示: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都包含在仲裁这个属概念中,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所以是反对关系。1.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关系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解析: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2.概念由语词构成,所以语词可以表达概念。(×)解析:概念和语词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也可以表达同一概念。但有些语词,如单纯的感叹词和孤立的助词等,是不能表达概念的。3.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解析: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4.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解析: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5.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内涵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解析: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6.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解析:√。考向1 概念的含义例1 近期,有消费者投诉称,在购买白象“多半袋面”时,误将“多半”理解为“多出半袋面”。而该产品包装显示,“多半”是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目前,该产品名已被终止使用。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该产品名让人产生误解是因为( )①“多半”的概念容易造成混淆 ②未能明确该语词表达的确定性③消费者未遵循正确的推理规则 ④消费者违反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在购买白象“多半袋面”时,误将“多半”理解为“多出半袋面”。而该产品包装显示,“多半”是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此公司未能明确“多半”这一语词表达的确定性,容易造成混淆,①②正确。③:误解主要源于产品名称本身的设计缺陷(概念混淆和表达模糊),而非消费者未遵循正确的推理规则,③排除。④: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消费者违反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矛盾律),且责任方在于公司而非消费者,④排除。故本题选A。【变式训练1·变载体】李某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了“买3送3”的袜子套装,但收到货后只有3双袜子。对此,客服解释称:“买3送3”的意思是“买3双发3双,品质胜过6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商家偷换概念,违反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②商家的解释与其宣传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③商家应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④概念的表达离不开语词,不同的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消费者通常将“买3送3”理解为购买3双袜子会额外再赠送3双,共得到6双袜子。而商家将“买3送3”解释为“买3双发3双,品质胜过6双”,这是故意偷换概念,违背了同一律,即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①正确。②:商家的宣传和解释并非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而是商家故意对“买3送3”这一概念进行错误解释,主要是违反了同一律,并非矛盾律,②错误。③:商家这种故意混淆概念、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所以商家应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正确。④:材料中体现的是商家利用相同语词“买3送3”故意表达不同概念来误导消费者,而不是不同语词表达同一个概念,④排除。故本题选B。【变式训练2】生活中,许多话可能会产生歧义。比如对“一个半小时”用三个“半小时”解释,有人却听成“三个半小时”;“一五一十”是对的,“二五一十”也是对的……从逻辑思维看,导致上述歧义的原因在于,有些人( )①不能区分词语在不同场合表达的不同概念 ②不明白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词语来表达③认为这些话没有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则 ④不承认思维是能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把三个“半小时”听成“三个半小时”(3小时30分钟),说明有些人没有区分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①正确。②:题干不反映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概念,而是人们对同一说法产生歧义,②不符合题意。③:一些人从数学角度认为,“一五一十”和“二五一十”作为相互矛盾的结论,不可能都对,认为有的说法违背了逻辑的基本规则,③正确。④:题干描述的是对具体话语的误解,而非对思维能力的否定,④排除。故本题选A。考向2 概念的基本特征例2(2025·广东·高考真题)2025年4月19 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在北京举行。根据赛事要求,参赛机器人须具备人形外观,实现双足行走或奔跑,禁止轮式结构。已知甲企业生产的所有机器人都符合参赛要求,则以下情形一定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①:甲企业生产的所有机器人都符合参赛要求,说明其是人形外观且双足行走,非轮式结构,包括双足还有其他形式,因此甲企业机器人和非轮式结构应该是种属关系,而不是交叉关系,①不选。②:甲企业生产的所有机器人都符合参赛要求,说明其均属于人形外观,与非人形外观是全异关系,②入选。③:甲企业的机器人都是双足行走或者奔跑的机器人,因此其与双足奔跑的机器人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因此③不选。④:甲企业的机器人是双足机器人,其矛盾关系的是非双足机器人,轮式结构属于非双足机器人的一种形式,二者是种属关系,④入选。故本题选D。【变式训练1】未来产业(C)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X)。包括未来制造(Z)、未来材料(L)、未来能源(N)、未来空间(K)和未来健康(J)等方向。根据题意,下列图形能正确表示相关概念之间外延关系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图示意思是:X与C是属种关系。未来产业(C)是新兴产业(X)的一种,①正确。②:X和C是交叉关系,而题干中未来产业(C)是新兴产业(X)的一种,是种属关系,②错误。③④:未来产业(C)包括未来制造(Z)、未来材料(L)、未来能源(N)、未来空间(K)和未来健康(J)等方向。这说明Z、L、N、J为反对关系,图示③为矛盾关系,图示④为反对关系,③错误,④正确。故本题选B。【变式训练2·变考法】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 )A.是“经济形态”的种概念 B.与“经济形态”形成交叉关系C.与“经济形态”的外延不相容 D.与“经济形态”相比,其外延大【答案】A【解析】A:因为数字经济是经济形态的一种具体类型,所以“数字经济”是“经济形态”的种概念,A正确。B: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但数字经济完全包含在经济形态的范畴内,并非部分重合的交叉关系,而是种属关系,B错误。C:“数字经济”与“经济形态”是包含关系,外延是相容的,并非不相容,C错误。D:“经济形态”包含了多种经济形态类型,其外延比“数字经济”大,而不是“数字经济”的外延比“经济形态”大,D错误。故本题选A。思维建模 侵犯个人信息权即侵犯隐私权,侵犯隐私权即侵犯个人信息权从概念外延看,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是交叉关系。该观点将其错误理解为全同关系,导致概念混淆。考点二 明确概念的方法知识点1 明确内涵的方法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2.定义的构成: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3.下定义的方法: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4.下定义的要求(1)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2)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2)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3)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4)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某中学三位高二学生在了解“低空经济”的材料后,给“低空经济”概念作如下定义:A:低空经济是“经济领域的一只独角兽”。B: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C: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结合材料,运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三位学生为“低空经济”下的定义是否合理。提示:①A下的定义不合理,A将低空经济比喻为的“经济领域的一只独角兽”,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②B的定义不合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低空经济”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B将“低空经济”等同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③C给“低空经济”下的定义正确。“低空经济”为被定义项,“是”为定义联项,“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为种差,“综合性经济形态”为属概念,种差加属概念为定义项,正确使用了正确下定义的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知识点2 明确外延的方法1.划分的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特别提醒:划分和分解有什么区别划分是揭示原概念所包含的全部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将一大类事物分为它所包含的小类事物的分类方法。分解是将具体事物的整个分为它所具有的组成部分的实践方法。划分不同于分解,划分的母项和子项是属种关系,划分后的种概念具有属概念的属性;而分解则是把一个对象分解为几部分,母项和子项之间不是属种关系。分解后的部分不具有整体事物的属性。2.划分的规则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1)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3)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3.内涵与外延(1)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2)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特别提醒:明确概念的方法项目 定义 划分内容 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构成 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母项和子项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 ②定义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制度。对于调解的种类,有同学认为,调解可以分为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该同学的划分是否合理。提示:该同学的划分不合理,划分应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诉讼调解是在诉讼过程中进行的调解,诉讼外调解是在诉讼程序之外的调解,这是按照是否在诉讼程序内这一标准划分的;人民调解是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调解,行政调解是由行政机关主持的调解,仲裁调解是由仲裁机构主持的调解,这是按照调解主体来划分的。该同学在一次划分中采用了“是否在诉讼程序内”和“调解主体”两个不同标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1.定义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解析: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2.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解析:√。3.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解析: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4.定义能用否定形式。(×)解析: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5.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解析:√。6.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解析: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7.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有固定界限。(×)解析: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考向1 明确内涵的方法例1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经济形态,如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等。数字经济具有技术创新性强、产业融合度高、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等特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形态是数字经济的属概念 ②发展速度快是数字经济的种差③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服务是反对关系 ④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的属概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④:依据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这是种差,“经济形态”是数字经济的属概念,①正确,④错误。②: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发展速度快”是数字经济的特点,不属于种差,“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这是种差,②错误。③:“如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等”是对数字经济外延的划分,材料中没有穷尽划分,故电子商务和大数据服务是反对关系,③正确。故本题选A。【变式训练1·变载体】首发经济是指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首发经济不是首店经济,其内涵更丰富,视野上也有新扩展。首发经济按照创新形式可分为:产品首发、模式首发、技术首发和首店经济。关于首发经济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根据定义的结构,“首发经济”是定义项,“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属概念②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因此这一关于“首发经济”的概念存在逻辑错误③上述材料运用了定义和划分这两种方法来明确“首发经济”的核心概念④根据划分结构,“首发经济”是划分的母项,“产品首发”是划分的子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根据定义的结构,“首发经济”是被定义项,而不是定义项,①错误。②:定义的核心部分(“首发经济是指……总称”)采用了肯定形式,符合定义应正面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规则,材料中“首发经济不是首店经济”仅是补充说明,用于区分概念,并非定义本身,因此不存在逻辑错误,②错误。③:材料运用了定义(“首发经济是指……总称”,明确“首发经济”是什么)和划分(将“首发经济”分为产品首发、模式首发、技术首发和首店经济)两种方法,以清晰阐释核心概念,③正确。④:在划分结构中,“首发经济”是母项,被划分的整体概念,“产品首发”是子项,划分出的具体部分,④正确。故本题选D。【变式训练2】具身智能是指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该系统的智能体通过与环境的实时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具身智能与未来产业是种属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②作为定义项,“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揭示了具身智能的本质特征③“具身智能”与“6G”是反对关系,其外延之和小于“未来产业”的全部外延④如果把“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看作定义,则犯了“定义过宽”逻辑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具身智能是未来产业的一种,从概念外延角度看,具身智能与未来产业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包含于属概念),说“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是种属关系错误,内涵侧重本质属性,外延侧重范围,①错误。②:定义项应完整揭示被定义项的本质特征。题干中,具身智能的定义项是“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中“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是种差,而“智能系统”是属概念。单独将“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视为定义项不完整,②错误。③:根据题干中“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可知“具身智能”与“6G”都属于未来产业,但它们外延之和小于“未来产业”全部外延(还有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二者是反对关系,③正确。④:“定义过宽”指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题干中具身智能的完整定义包含种差“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若简化为“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则定义项“一种智能系统”的外延过宽,未能揭示具身智能的本质特征,④正确。故本题选D。考向2 明确外延的方法例2随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于2025年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诸多新概念出现在大众面前。具身智能是基于物理实体,能够与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交互,以及有行动的一种智能系统。它区别于DeepSeek或者ChatGPT等离身智能,以及可能存在虚拟空间、数字空间、信息空间的智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指的是同一种人工智能②“具身智能”作为被定义项,它的属概念是“智能系统”③“人工智能分为具身智能和离身智能”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④从外延上看,“具身智能”与“离身智能”是矛盾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①:“具身智能”是一种智能系统的技术类型,而“人形机器人”是物理实体设备,二者概念范畴不同。人形机器人可能应用具身智能技术,但并非等同,①错误。②:根据定义“具身智能是基于物理实体……的一种智能系统”,被定义项是“具身智能”,属概念是“智能系统”,种差是“基于物理实体、能与物理世界感知交互并行动”,②正确。③:人工智能的分类除“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类型(如混合智能、增强智能等),题干划分未穷尽子项,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③正确。④:“具身智能”与“离身智能”是反对关系(同属“智能”下的并列概念,且存在其他中间项),而非矛盾关系(非此即彼,无中间项),④错误。故本题选C。【变式训练1】在法律范畴中,对概念的划分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下列划分及其所犯的逻辑错误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权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越级划分②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划分标准不一③自然人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不全④调解分为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和非诉讼调解——多出子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①:物权分为所有权和他物权,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本项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①对应正确。②: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均为法律规定的近亲属范围,未犯划分标准不一错误,②排除。③: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除完全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外,还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划分遗漏子项,属于划分不全,③对应正确。④:调解中的非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仲裁调解存在包含关系,属于子项交叉,而非多出子项,④排除。故本题选A。【变式训练2】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思维和表达更加清晰、准确,需要掌握明确概念的具体方法,避免逻辑错误。下列明确概念的方法所犯错误对应一致的是( )①侵权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定义过窄②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比喻定义③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质押权和抵押权——越级划分④民事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划分不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①:“侵权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该定义涵盖了所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未缩小范围,属于正确定义,而非“定义过窄”,①错误。②:“证据是当事人主张自己权利的重要工具”,这是对证据作用的描述,并非用比喻手法定义概念(比喻定义是用比喻句替代定义,②错误。③:“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质押权和抵押权”,其中质押权和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而担保物权与所有权、用益物权同属物权的下位概念。该划分跳过“担保物权”直接列举其子项,属于“越级划分”,③正确。④:“民事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根据《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还包括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此划分遗漏了部分子项,属于“划分不全”,④正确。故本题选D。思维建模 低空经济的概念加以阐释准确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种差加属概念是最常用的方法。“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是种差,“综合性经济形态”是属概念。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由母项和子项构成。分别以“产品类型”“应用场景”为标准,低空经济可划分为不同的子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另一方由之而确定。2025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一段情节;李靖给了申公豹一份药材代购清单,包括三七、蒲黄、茜草等可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研究发现,三七含有一种能止血的成分“三七素”。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蒲黄”与“茜草”是反对关系②“蒲黄”与“三七”是矛盾关系③“中药”与“茜草”是种属关系④“三七”与“三七素”是全异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①:“蒲黄”和“茜草”都属于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它们是同一属(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下的不同种,属于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①正确。②:“蒲黄”和“三七”都属于治疗跌打损伤的中药,二者是反对关系,不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 ),②排除。③:“茜草”是“中药”的一种,应该是“茜草”与“中药”是种属关系,“中药”与“茜草”是属种关系,③排除。④:“三七”是一种中药,“三七素”是“三七”中含有的一种成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的外延完全不同,属于全异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B。2024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4·海南·高考真题)小林与家人到某饭店用餐,看到菜单上醒目的“温馨提示”:本店谢绝顾客自带饮料、水果和食物。小林总感觉这句话有点别扭,这是因为( )A.“饮料”与“水果”是矛盾关系,不能并列使用B.“饮料”与“水果”是反对关系,不能并列使用C.“饮料”“水果”与“食物”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使用D.“饮料”“水果”与“食物”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答案】C【解析】AB:“饮料”与“水果”是反对关系,可以并列使用,题干“饮料”“水果”和“食物”不能并列使用,A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CD:“食物”已涵盖“饮料”和“水果”,“食物”是属概念,而“饮料”和“水果”是它的种概念,“饮料”“水果”与“食物”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使用,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2024·广西·高考真题)广西有横县茉莉花茶、柳州螺蛳粉、百色杧果、武鸣沃柑、恭城月柿、横县茉莉花、广西六堡茶、钦州大蚝、玉林三黄鸡、融安金橘、芳林马蹄、阳朔金橘、昭平茶、容县沙田柚共14个地理标志品牌入选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数量居全国第二。据此,下列图形能正确表达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B【解析】A:横县茉莉花茶的外延与横县茉莉花的外延并不相容,应该是全异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A排除。B:恭城月柿、融安金橘、阳朔金橘三者外延完全不相容,属于全异关系,B正确。C:钦州大蚝、玉林三黄鸡、芳林马蹄同属于广西入选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的地理标志品牌,但此类品牌还有另外11个,此三个品牌外延之和应小于属概念外延,而不是等于属概念外延,C排除。D:柳州的外延是柳州这个城市,柳州螺蛳粉的外延是柳州螺蛳粉这种食品,二者外延完全不相容,并非属种关系,其他三部分内容同理,D排除。故本题选B。3.(2024·湖北·高考真题)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流冰”。根据上述材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相同的一种天气现象B.“下冰凌”与“流冰”的外延因地理差异而不同C.“冻雨”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属种关系D.“雨凇”的外延与“下冰凌”的外延是全异关系【答案】D【解析】A:“冻雨”与“雨凇”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这叫“冻雨”,雨落下后在物体表面形成冰层覆盖的现象叫做“雨凇”,A错误。B:“下冰凌”与“流冰”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概念,其外延相同,B错误。 C:“冻雨”与“下冰凌”是不同语词表达同一概念,其外延是全同关系,C错误。D:“雨凇”与“下冰凌”是两个概念,其外延是全异关系,D正确。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4.(2024·河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之后,有人举报丁某违反了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内不得兼职从事公司安排工作以外的任何其他工作”的约定。公司收到举报后进行了调查,未能查实丁某在工作时间参与相关物品买卖合同的订立、履行等代购行为。公司找丁某核实情况时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只扣除部分绩效工资。基于公司的承诺,丁某承认了代购行为并提交了检讨书,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2)赠与合同和材料中提及的买卖合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答案】(1)①丁某在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私事,违反劳动纪律,没有全面履行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②公司诱使丁某写检讨书承认其存在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但承诺从轻处罚,却最终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这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2)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都包含在“合同”这个属概念中,并且二者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所以是反对关系。【分析】背景素材:合同纠纷案例考点考查:做个明白的劳动者、概念的基本特征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分别评析丁某转发代购信息和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主体是员工丁某和公司,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从劳动者的义务、合同的解除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公司职员丁某在工作时间帮家人转发了几条代购信息→可联系丁某的行为的确违反了劳动纪律和全面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有效信息②:公司承诺:若丁某承认代购行为,就对其从轻处罚,但随后,公司以检讨书为证据,认定丁某违约,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可联系公司言而无信,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否则承担违约责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材料分析类主观题,要求分析“赠与合同”“买卖合同”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需要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从概念外延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的外延关系→可联系“合同”这个属概念中包含了“赠与合同”和“买卖合同”,并且该属概念的外延大于二者的外延之和,所以是反对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023年高考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2023·天津·高考真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新能源汽车”( )A.是“汽车”的种概念B.反映了汽车的本质属性C.与“汽车”相比,其外延大D.与“汽车”的外延不相容【答案】A【解析】A:新能源汽车概念与汽车概念是种属关系,“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的种概念,A正确。B:新能源汽车概念揭示了新能源汽车的本质属性,B错误。C:“新能源汽车”的外延是“汽车”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小于“汽车”的外延,C错误。D:“新能源汽车”的外延是“汽车”外延的一部分,其外延关系是相容的,D错误。故本题选A。2.(2023·海南·高考真题)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C.农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答案】A【解析】A: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在“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中,“邮件”为划分的母项;“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是划分的子项;“邮件是否具有电子属性”是划分的标准,正确运用了划分的方法,A正确。B:在同一划分中,只能用同一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圆桌”表述的是桌子的形状;“书桌”表述的是桌子的用途;“木桌”表述的是桌子的材料,三者标准不一,不符合划分的方法,B排除。C:划分要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错误。“黄瓜、茄子”属于蔬菜,蔬菜与粮食是同一级关系,把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C排除。D: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该选项中,选票应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三种。将“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D排除。故本题选A。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4课 准确把握概念(复习讲义)(原卷版)(全国通用).docx 第04课 准确把握概念(复习讲义)(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