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1.(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时,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力一定为零D.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静止2.鞠躬,即弯腰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也是我国传统的礼仪之一。如图甲所示,鞠躬时人上身前倾一定角度,全身保持平衡,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若头的重力为G、颈椎对头的支持力为F1、颈部肌肉的拉力为F2,则下列关于人头部的受力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0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A.mg B.mgsin θC.mgcos θ D.04.(2023·浙江6月选考6题)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两排平行的半圆柱体,重为G的光滑圆柱体静置其上,a、b为相切点,∠aOb=90°,半径Ob与重力的夹角为37°。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圆柱体受到的支持力Fa、Fb大小为( )A.Fa=0.6G,Fb=0.4GB.Fa=0.4G,Fb=0.6GC.Fa=0.8G,Fb=0.6GD.Fa=0.6G,Fb=0.8G5.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图甲是一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该手机支架上的示意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吸附着手机的支架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cos θB.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Gsin θC.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sin θ6.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 )A.F=Gcos θB.F=Gsin θ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Gcos θ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7.(多选)如图所示,一只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蚂蚁(未画出)在离桌面高度为R处停在碗上。关于蚂蚁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 37°=0.6,cos 37°=0.8)( )A.碗面对蚂蚁的摩擦力为0.6mgB.碗面对蚂蚁的摩擦力为0.8mgC.碗面对蚂蚁的支持力为0.8mgD.碗面对蚂蚁的支持力为0.6mg8.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A.3 B.4C.5 D.69.如图所示,光滑小球质量m=6 kg夹于竖直墙和装有铰链的薄板OA之间,当薄板和墙之间的夹角α=37°时(g取10 m/s2),求:(1)墙壁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2)薄板OA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大小。10.如图甲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如图乙所示,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则等于( )A. B.C. D.11.如图所示,用筷子把一粒豆子夹住并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筷子水平,则豆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若筷子竖直,则豆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C.若筷子与水平面成一角度,则豆子受到筷子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D.若增大筷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则豆子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12.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θ=30°,不计滑轮和绳子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上拉力大小为mgB.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C.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D.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13.如图甲所示的风筝是借助于风对其作用力和牵线对其拉力的作用,才得以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的。如图乙所示的风筝平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牵线与风筝平面AB的夹角为53°,风筝质量为300 g,求风对风筝作用力的大小。(设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与风筝平面垂直,g取10 m/s2,已知sin 53°=0.8,sin 37°=0.6)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1.CD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即F合=0,a=0的状态,故C、D正确。2.C 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需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A、B、D三个选项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均不能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只有C选项可能满足三力平衡的条件。故选C。3.A 选取A为研究对象,因为A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斜面体B对A的作用力与A的重力等大反向,所以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mg,故选项A正确。4.D 以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两侧半圆柱体对圆柱体的支持力的合力与圆柱体所受重力等大反向,结合几何关系可知Fa=Gsin 37°=0.6G,Fb=Gcos 37°=0.8G,D正确。5.C 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垂直吸附着手机的支架表面方向有N=Gcos θ+F吸,大于Gcos θ,A错误;在平行吸附着手机的支架表面方向,有f=Gsin θ,B错误;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C正确,D错误。6.D 物体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F、N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有F=Gtan θ,N=,故选项D正确。7.AC 蚂蚁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蚂蚁的受力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cos θ==0.8;则sin θ=0.6,由平衡条件得f=mgsin θ=0.6mg,N=mgcos θ=0.8mg。故A、C正确,B、D错误。8.C 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木板P的上表面光滑,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力平衡,受重力、斜面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隔离滑块Q分析其受力,其受到三个力:重力、P对Q的支持力、弹簧对Q沿斜面向上的弹力;再隔离木板P分析其受力,其受重力、Q对P的压力、弹簧对P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斜面对P的支持力、斜面对P的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9.(1)80 N (2)100 N解析:(1)(2)设小球受板的弹力为N1,小球受墙的弹力为N2,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一个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平衡时,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N1与N2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可知薄板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1=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2=联立解得N1=100 N,N2=80 N。10.A 由平衡条件,对图甲列方程:2kx1cos 37°=mg,(L+x1)sin 37°=L,对图乙列方程:2kx2cos 53°=Mg,(L+x2)sin 53°=L,联立解得=,选项A正确。11.C 无论筷子水平或竖直,每根筷子对豆子都有一个摩擦力作用,每根筷子都对豆子有一个弹力作用,豆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时豆子受5个力作用,故A、B错误;若筷子与水平面成一角度,此时豆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豆子受重力与筷子的作用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豆子受到筷子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C正确;设豆子的质量为m,筷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筷子对豆子的摩擦力为f,豆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mgsin θ,若增大筷子与水平面的夹角θ,则豆子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故D错误。12.C 对物体B受力分析可知,绳上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T=mg,选项A错误;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N+Tsin 30°=2mg,Tcos 30°=f,解得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为N=mg,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f=mg,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mg,且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故选项C正确,B、D错误。13.4.6 N解析:风筝平衡时共受到三个力作用,即重力mg、风对它的作用力F和牵线对它的拉力T,如图所示。以AB方向为x轴方向,F方向为y轴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重力和拉力T正交分解,沿x轴方向:mgsin 30°-Tsin 37°=0,解得T=mg=2.5 N沿y轴方向:F=Tcos 37°+mgcos 30°≈4.6 N。4 / 4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及平衡状态的两种形式。 (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的平衡的概念科学思维 (1)能运用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等对力与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 (2)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力与平衡问题科学态度 与责任 能欣赏“力与平衡”之美,通过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答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知识点一 物体的平衡状态1.平衡状态:物体 或做 的状态。2.举例: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箱;竖直的石块、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知识点二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 ,即F合=0。2.力的平衡: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为0,就达到了力的平衡。【情景思辨】如图所示的是一滑梯的实物图,为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在水平面铺设安全地垫。水平段与斜面段平滑连接。某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斜面底端后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停在水平地垫上。(1)小朋友沿粗糙的滑梯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2)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瞬间,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3)小朋友静止在水平面上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4)小朋友在滑梯上匀速下滑的一段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要点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外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受力分析的依据条件判断 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相互判断 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来判断另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相应的力的作用3.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典例1】 画出图中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并写出力的名称和施力物体。尝试解答易错警示受力分析的两点注意(1)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我们分析的是物体“受到”的力,而不是物体对外施加的力。(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示意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示意图上。1.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2.如图甲、乙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一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D.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C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要点二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探究】仔细观图探究下列问题。(1)这只鸟保持静止不动,这种状态是什么状态?(2)若鸟静止不动,受几个力作用?(3)若鸟静止不动,所受各个力的合力满足什么条件?【归纳】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合力等于0,即F合=0。正交表示法其中Fx合和Fy合分别表示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2.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定与另外(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典例2】 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中四个力的合力与第五个力等大反向B.其中三个力的合力与其余的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C.五个力合力为零D.撤去其中的三个力,物体一定不平衡尝试解答 1.关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木块放在斜面体的斜面上,随斜面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C.木块放在斜面体的斜面上,随斜面体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D.静止在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处于平衡状态2.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G B.Gsin θC.Gcos θ D.Gtan θ要点三 解答共点力平衡的三种常用方法1.合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其中的任意两个力合成,其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平衡,从而把三力平衡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2.分解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其中任意一个力沿其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则每个方向上的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把三力平衡问题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二力平衡问题。3.正交分解法物体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均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x合=0,Fy合=0。【典例3】 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如图所示),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尝试解答规律方法处理平衡问题的“四步骤”1.如图所示,表面光滑、质量不计的尖劈插在缝A、B之间,尖劈的顶角为α。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F,则尖劈对A侧压力和对B侧压力分别为( )A.Fsin α,Ftan α B.,Ftan αC., D.Fsin α,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着竖直平整的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恒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试求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点回眸1.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F1赛道上汽车刚启动的一瞬间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C.运动员撑杆跳到最高点的一瞬间D.停在斜面上的汽车2.如图所示的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货物对杆A、B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A.∶1 B.1∶C.2∶1 D.1∶23.(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C物体上,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受五个,B受三个B.A受六个,B受两个C.B受两个,C受四个D.B受三个,C受三个4.(多选)如图所示,AO绳和BO绳是两根最大承受力均为720 N的绳子,现用这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O为结点,已知重物的质量m=40 kg,AO绳的拉力记为TAO,BO绳的拉力记为TBO,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AO=320 N,TBO=240 NB.TAO=240 N,TBO=320 NC.为确保绳子不被拉断,O点下方悬挂的重物质量不能超过90 kgD.为确保绳子不被拉断,O点下方悬挂的重物质量不能超过120 kg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基础知识·准落实】知识点一1.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二1.0 情景思辨(1)× (2)× (3)√ (4)√【核心要点·快突破】要点一知识精研【典例1】 见解析解析:(1)物体A受重力G、推力F、地面支持力N、墙壁对A向左的弹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推A的物体、地面、墙壁,受力示意图如图甲所示。(2)物体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斜面、斜面,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3)物体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受力示意图如图丙所示。(4)物体A受重力G、拉力F、弹力N,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绳子、墙壁,受力示意图如图丁所示。素养训练1.A 因为壁虎是匀速爬行的,故它受到的力是平衡的,根据选项中对壁虎的受力分析可知,B、C、D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只有A中的重力与摩擦力才是相平衡的,故选项A正确。2.B 假设B对A有弹力,则A不可能静止,A错误;因与D连接的绳子是竖直的,则斜面对D无弹力,否则绳子不会竖直,即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B正确;因C对B有向下的压力,则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B的重力,C错误;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A、B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要点二知识精研【探究】 提示:(1)平衡状态。(2)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3)合力为零。【典例2】 D 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五个力的合力为零,C正确;任意三个力或四个力的合力与其余的两个力的合力或第五个力一定等大反向,A、B正确;撤去其中三个力,剩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物体可能平衡,D错误。素养训练1.B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虽为零,但所受合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A错误;木块与斜面体相对静止,若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处于平衡状态,若整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木块也具有加速度,其所受合力不为零,不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C错误;列车、桌子与杯子整体做匀加速运动,杯子也具有加速度,其所受合力不为零,不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2.A 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重力和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椅子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选项A正确。要点三知识精研【典例3】 mgtan α解析:方法一 合成法取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这一整体受重力G=mg、墙壁的支持力F1和悬绳的拉力F2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1和F2的合力F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G,从图中力的平行四边形可求得F1=Ftan α=mgtan αF2==。方法二 分解法取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其受重力G、墙壁的支持力F1、悬绳的拉力F2,如图所示。将重力G分解为F1'和F2',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1与F1'的合力必为零,F2与F2'的合力也必为零,所以F1=F1'=mgtan αF2=F2'=。方法三 正交分解法取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墙壁的支持力F1、悬绳的拉力F2,如图所示。取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将F2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分解。由平衡条件可知,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合力Fx合和Fy合应分别等于零。即Fx合=F1-F2sin α=0 ①Fy合=F2cos α-G=0 ②由②解得F2==代入①得F1=F2sin α=mgtan α。素养训练1.C 对尖劈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压力F进行分解:对A侧压力F1=;对B侧压力F2=。故C正确。2.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可得x轴方向:N=Fsin θy轴方向:f+Fcos θ=mg又f=μN联立方程解得μ=。【教学效果·勤检测】1.D A、B、C项中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其所受合力不为零,物体没有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B、C错误;D项中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正确。2.A 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A=mgsin 60°NB=mgsin 30°所以NA∶NB=∶1,故A正确。3.BC B做匀速直线运动,B仅受重力和A对B的支持力两个力;C受重力、水平力F、A对它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四个力;A受重力、桌面的支持力、B和C分别对它的压力、C对它的静摩擦力、桌面的滑动摩擦力六个力,故B、C正确。4.AC 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得TAO=mgsin 53°=320 N,TBO=mgsin 37°=240 N,A正确,B错误;由于TAO>TBO,故当AO绳的拉力达到720 N时,重物的质量最大,则sin 53°=,得m=90 kg,C正确,D错误。5 / 6(共75张PPT)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及平衡状态的两种形式。(2)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的平衡的概念科学思维 (1)能运用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等对力与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2)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力与平衡问题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欣赏“力与平衡”之美,通过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解答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目 录01.基础知识·准落实02.核心要点·快突破03.教学效果·勤检测04.课时训练·提素能基础知识·准落实梳理归纳 自主学习01知识点一 物体的平衡状态1. 平衡状态:物体 或做 的状态。2. 举例: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箱;竖直的石块、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二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 物体的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 ,即F合=0。2. 力的平衡: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共点力的合力为0,就达到了力的平衡。0 【情景思辨】 如图所示的是一滑梯的实物图,为保证小朋友的安全,在水平面铺设安全地垫。水平段与斜面段平滑连接。某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斜面底端后水平滑行一段距离,停在水平地垫上。(1)小朋友沿粗糙的滑梯下滑时,受到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 × )×(2)小朋友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瞬间,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 × )(3)小朋友静止在水平面上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 √ )(4)小朋友在滑梯上匀速下滑的一段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 √ )×√√核心要点·快突破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02要点一 物体的受力分析1. 受力分析的概念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外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2. 受力分析的依据条件 判断 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是否满足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效果 判断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相互 判断 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来判断另一个物体是否受到相应的力的作用3.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确定我们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质点、结点),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依据各力的方向,画出各力的示意图。【典例1】 画出图中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并写出力的名称和施力物体。答案:见解析解析:(1)物体A受重力G、推力F、地面支持力N、墙壁对A向左的弹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推A的物体、地面、墙壁,受力示意图如图甲所示。(2)物体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斜面、斜面,受力示意图如图乙所示。(3)物体A受重力G、支持力N、滑动摩擦力f,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水平面、水平面,受力示意图如图丙所示。(4)物体A受重力G、拉力F、弹力N,施力物体分别是地球、绳子、墙壁,受力示意图如图丁所示。易错警示受力分析的两点注意(1)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注意,我们分析的是物体“受到”的力,而不是物体对外施加的力。(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示意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内力变成了外力,要画在受力示意图上。1. 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解析: 因为壁虎是匀速爬行的,故它受到的力是平衡的,根据选项中对壁虎的受力分析可知,B、C、D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只有A中的重力与摩擦力才是相平衡的,故选项A正确。2. 如图甲、乙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一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对A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D. 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C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解析: 假设B对A有弹力,则A不可能静止,A错误;因与D连接的绳子是竖直的,则斜面对D无弹力,否则绳子不会竖直,即D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B正确;因C对B有向下的压力,则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B的重力,C错误;C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A、B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要点二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探究】仔细观图探究下列问题。(1)这只鸟保持静止不动,这种状态是什么状态?提示:平衡状态。(2)若鸟静止不动,受几个力作用?提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3)若鸟静止不动,所受各个力的合力满足什么条件?提示:合力为零。【归纳】1.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合力等于0,即F合=0。正交表示法其中Fx合和Fy合分别表示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2. 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必定与另外(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典例2】 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其中四个力的合力与第五个力等大反向B. 其中三个力的合力与其余的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C. 五个力合力为零D. 撤去其中的三个力,物体一定不平衡解析:共点的五个力平衡,则五个力的合力为零,C正确;任意三个力或四个力的合力与其余的两个力的合力或第五个力一定等大反向,A、B正确;撤去其中三个力,剩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物体可能平衡,D错误。1. 关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B. 木块放在斜面体的斜面上,随斜面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C. 木块放在斜面体的斜面上,随斜面体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D. 静止在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处于平衡状态解析: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虽为零,但所受合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A错误;木块与斜面体相对静止,若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处于平衡状态,若整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木块也具有加速度,其所受合力不为零,不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C错误;列车、桌子与杯子整体做匀加速运动,杯子也具有加速度,其所受合力不为零,不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2.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A. G B. Gsin θC. Gcos θ D. Gtan θ解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到重力和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椅子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选项A正确。要点三 解答共点力平衡的三种常用方法1. 合成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其中的任意两个力合成,其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平衡,从而把三力平衡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2. 分解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其中任意一个力沿其他两个力的反方向分解,则每个方向上的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而把三力平衡问题转化为两个方向上的二力平衡问题。3. 正交分解法物体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均向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x合=0,Fy合=0。【典例3】 在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如图所示),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求悬绳对球的拉力和墙壁对球的支持力。答案: mgtan α解析:方法一 合成法取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这一整体受重力G=mg、墙壁的支持力F1和悬绳的拉力F2三个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如图所示。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1和F2的合力F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G,从图中力的平行四边形可求得F1=Ftan α=mgtan αF2==。方法二 分解法取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其受重力G、墙壁的支持力F1、悬绳的拉力F2,如图所示。将重力G分解为F1'和F2',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知,F1与F1'的合力必为零,F2与F2'的合力也必为零,所以F1=F1'=mgtan αF2=F2'=。方法三 正交分解法取足球和网兜作为研究对象,其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墙壁的支持力F1、悬绳的拉力F2,如图所示。取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将F2分别沿x轴和y轴方向进行分解。由平衡条件可知,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合力Fx合和Fy合应分别等于零。即Fx合=F1-F2sin α=0①Fy合=F2cos α-G=0②由②解得F2==代入①得F1=F2sin α=mgtan α。规律方法处理平衡问题的“四步骤”1. 如图所示,表面光滑、质量不计的尖劈插在缝A、B之间,尖劈的顶角为α。在尖劈背上加一压力F,则尖劈对A侧压力和对B侧压力分别为( )A. Fsin α,Ftan αB. ,Ftan αC. ,D. Fsin α,解析: 对尖劈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压力F进行分解:对A侧压力F1=;对B侧压力F2=。故C正确。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沿着竖直平整的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恒力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试求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答案: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可得x轴方向:N=Fsin θy轴方向:f+Fcos θ=mg又f=μN联立方程解得μ=。要点回眸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031. 下列物体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F1赛道上汽车刚启动的一瞬间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刚开始下落的一瞬间C. 运动员撑杆跳到最高点的一瞬间D. 停在斜面上的汽车解析: A、B、C项中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其所受合力不为零,物体没有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B、C错误;D项中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正确。2. 如图所示的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货物对杆A、B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A. ∶1 B. 1∶C. 2∶1 D. 1∶2解析: 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NA=mgsin 60°NB=mgsin 30°所以NA∶NB=∶1,故A正确。3.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C物体上,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受五个,B受三个B. A受六个,B受两个C. B受两个,C受四个D. B受三个,C受三个解析: B做匀速直线运动,B仅受重力和A对B的支持力两个力;C受重力、水平力F、A对它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四个力;A受重力、桌面的支持力、B和C分别对它的压力、C对它的静摩擦力、桌面的滑动摩擦力六个力,故B、C正确。4. (多选)如图所示,AO绳和BO绳是两根最大承受力均为720 N的绳子,现用这两根绳子吊起一重物,O为结点,已知重物的质量m=40 kg,AO绳的拉力记为TAO,BO绳的拉力记为TBO,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AO=320 N,TBO=240 NB. TAO=240 N,TBO=320 NC. 为确保绳子不被拉断,O点下方悬挂的重物质量不能超过90 kgD. 为确保绳子不被拉断,O点下方悬挂的重物质量不能超过120 kg解析: 根据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得TAO=mgsin 53°=320 N,TBO=mgsin 37°=240 N,A正确,B错误;由于TAO>TBO,故当AO绳的拉力达到720 N时,重物的质量最大,则sin 53°=,得m=90 kg,C正确,D错误。04课时训练·提素能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1. (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 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时,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C.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合力一定为零D.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一定静止解析: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是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即F合=0,a=0的状态,故C、D正确。123456789101112132. 鞠躬,即弯腰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也是我国传统的礼仪之一。如图甲所示,鞠躬时人上身前倾一定角度,全身保持平衡,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若头的重力为G、颈椎对头的支持力为F1、颈部肌肉的拉力为F2,则下列关于人头部的受力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需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A、B、D三个选项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均不能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只有C选项可能满足三力平衡的条件。故选C。12345678910111213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0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A. mg B. mgsin θC. mgcos θ D. 0解析: 选取A为研究对象,因为A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斜面体B对A的作用力与A的重力等大反向,所以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mg,故选项A正确。123456789101112134. (2023·浙江6月选考6题)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两排平行的半圆柱体,重为G的光滑圆柱体静置其上,a、b为相切点,∠aOb=90°,半径Ob与重力的夹角为37°。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圆柱体受到的支持力Fa、Fb大小为( )A. Fa=0.6G,Fb=0.4GB. Fa=0.4G,Fb=0.6GC. Fa=0.8G,Fb=0.6GD. Fa=0.6G,Fb=0.8G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以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两侧半圆柱体对圆柱体的支持力的合力与圆柱体所受重力等大反向,结合几何关系可知Fa=Gsin 37°=0.6G,Fb=Gcos 37°=0.8G,D正确。123456789101112135. 科技的发展正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图甲是一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图乙是手机静止吸附在该手机支架上的示意图,若手机的重力为G,吸附着手机的支架表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13A. 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Gcos θB. 手机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于Gsin θC. 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D. 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为Gsin θ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在垂直吸附着手机的支架表面方向有N=Gcos θ+F吸,大于Gcos θ,A错误;在平行吸附着手机的支架表面方向,有f=Gsin θ,B错误;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和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纳米微吸材料对手机的作用力大小等于重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C正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6. 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重力为G的物体在一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斜面的倾角为θ,则( )A. F=Gcos θB. F=Gsin θC.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Gcos θD.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解析: 物体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F、N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有F=Gtan θ,N=,故选项D正确。123456789101112137. (多选)如图所示,一只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倒扣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蚂蚁(未画出)在离桌面高度为R处停在碗上。关于蚂蚁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 37°=0.6,cos 37°=0.8)( )A. 碗面对蚂蚁的摩擦力为0.6mgB. 碗面对蚂蚁的摩擦力为0.8mgC. 碗面对蚂蚁的支持力为0.8mgD. 碗面对蚂蚁的支持力为0.6mg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蚂蚁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蚂蚁的受力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cos θ==0.8;则sin θ=0.6,由平衡条件得f=mgsin θ=0.6mg,N=mgcos θ=0.8mg。故A、C正确,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8. L形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A. 3 B. 4C. 5 D. 612345678910111213解析: 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木板P的上表面光滑,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力平衡,受重力、斜面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隔离滑块Q分析其受力,其受到三个力:重力、P对Q的支持力、弹簧对Q沿斜面向上的弹力;再隔离木板P分析其受力,其受重力、Q对P的压力、弹簧对P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斜面对P的支持力、斜面对P的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123456789101112139. 如图所示,光滑小球质量m=6 kg夹于竖直墙和装有铰链的薄板OA之间,当薄板和墙之间的夹角α=37°时(g取10 m/s2),求:(1)墙壁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答案:80 N (2)薄板OA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大小。答案:100 N12345678910111213解析:(1)(2)设小球受板的弹力为N1,小球受墙的弹力为N2,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当一个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保持平衡时,其中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即N1与N2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可知薄板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1=墙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2=联立解得N1=100 N,N2=80 N。1234567891011121310. 如图甲所示,将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原长均为L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的两点,另一端共同连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如图乙所示,若将物体的质量变为M,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sin 37°=0.6),则等于( )A. B.C. D.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平衡条件,对图甲列方程:2kx1cos 37°=mg,(L+x1)sin 37°=L,对图乙列方程:2kx2cos 53°=Mg,(L+x2)sin 53°=L,联立解得=,选项A正确。1234567891011121311. 如图所示,用筷子把一粒豆子夹住并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筷子水平,则豆子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若筷子竖直,则豆子受到两个力的作用C. 若筷子与水平面成一角度,则豆子受到筷子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D. 若增大筷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则豆子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无论筷子水平或竖直,每根筷子对豆子都有一个摩擦力作用,每根筷子都对豆子有一个弹力作用,豆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时豆子受5个力作用,故A、B错误;若筷子与水平面成一角度,此时豆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豆子受重力与筷子的作用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豆子受到筷子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C正确;设豆子的质量为m,筷子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筷子对豆子的摩擦力为f,豆子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mgsin θ,若增大筷子与水平面的夹角θ,则豆子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2. 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θ=30°,不计滑轮和绳子间的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绳上拉力大小为mgB.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C. 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D. 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向右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对物体B受力分析可知,绳上拉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T=mg,选项A错误;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N+Tsin 30°=2mg,Tcos 30°=f,解得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为N=mg,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f=mg,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mg,且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故选项C正确,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3. 如图甲所示的风筝是借助于风对其作用力和牵线对其拉力的作用,才得以在空中处于平衡状态的。如图乙所示的风筝平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牵线与风筝平面AB的夹角为53°,风筝质量为300 g,求风对风筝作用力的大小。(设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与风筝平面垂直,g取10 m/s2,已知sin 53°=0.8,sin 37°=0.6)答案:4.6 N12345678910111213解析:风筝平衡时共受到三个力作用,即重力mg、风对它的作用力F和牵线对它的拉力T,如图所示。以AB方向为x轴方向,F方向为y轴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重力和拉力T正交分解,沿x轴方向:mgsin 30°-Tsin 37°=0,解得T=mg=2.5 N沿y轴方向:F=Tcos 37°+mgcos 30°≈4.6 N。12345678910111213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docx 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pptx 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