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课件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课件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节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节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化学用语天天练
新知梳理
应用示例
化学用语 天天听写
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4)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5)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6)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文字描述 精准表达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模块一 新知架构速览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装置:
操作步骤:组、检、固、液、收
检验: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验满
排水集气法:当有________从集气瓶
口冒出时,说明气体已集满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大气泡
模块二 新知归纳整合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分析
(1)首先要确定制取气体的      ,即选择什么反应物,控制什么反应条件制取气体。
(2)然后是确定制取气体的  ,
包括气体      和      。
(3)最后要明确具体的实验操作,并系统审查整个反应体系是否符合安全、环保的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思路方法] 制备氧气的思路:确定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并选择药品(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确定制备氧气的发生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或常温下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和收集装置(依据氧气的密度及溶解性)→明确实验操作,并审查是否符合环保、安全的要求。
2.过氧化氢制氧气
(1)药品的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发生装置的选择:采用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3)收集装置的选择:因为氧气的密度   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所以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又因为氧气    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也可以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大于
不易
(4)检查装置(带长颈漏斗)气密性的方法:在胶皮管上夹一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蒸馏水至浸没下端管口并形成一段液柱,观察长颈漏斗中的液面,
如果液面    ,则气密性良好。
(5)存放: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面上。
不下降

[注意] ①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时,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进行收集,因为刚加入药品后排出的气体中混有空气。③检验气体是不是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
集气瓶中
集气瓶口
3.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反应
原理
发生
装置
收集
装置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操作
步骤 ①“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按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完毕后,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      ,然后再用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⑤“收”:收集氧气
⑥“离”: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
放一团棉花
药品 高锰酸钾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操作
步骤 ⑦“熄”:熄灭酒精灯
步骤利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
事项 ①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防止
        
②盛高锰酸钾的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
        
③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移开酒精灯,防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水沿导管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4.催化剂
概念及
作用 能    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特点 “一变、两不变”
理解
要点 (1)一变:指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两个方面
(2)两不变:指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是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
改变
质量
化学性质
示例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
例1 (2022青岛)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请根据如图4-3-1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图4-3-1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实验时过氧化氢溶液应从所选装置中的    (填仪器名称)加入。
(2)已知常温常压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两种反应原理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
催化作用
B
分液漏斗

C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原理   
B.发生和收集装置
C.检验和验满方法 
D.气体的颜色
D
示例二 催化剂
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O2的制备时,对MnO2作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了兴趣,他们提出疑问: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
[查阅资料]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使用催化剂、改变温度、改变反应物的浓度等。
[实验探究] 小组的同学们按图4-3-2甲所示组装装置,在室温下分别进行了四组实验,并用O2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
中O2含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所示曲线。(实验后验证FeCl3、CuS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且实验时所用FeCl3、CuSO4、MnO2的质量相等)
组别 试剂
第1组 2 mL 5%的H2O2溶液
第2组 2 mL 5%的H2O2溶液+少量FeCl3粉末
第3组 2 mL 5%的H2O2溶液+少量CuSO4粉末
第4组 2 mL 5%的H2O2溶液+少量MnO2粉末
[实验结论] 对比四条曲线,进行如下分析:
(1)FeCl3、CuSO4对H2O2的分解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2)几组实验中催化效果最佳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  。

作对照
(4)小组的同学们不加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表。据此可知,升高温度或    (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加快H2O2的分解。
H2O2浓度 50 ℃时现象 60 ℃时现象 70 ℃时现象
5% 无明显气泡 无明显气泡 极少量气泡
10% 无明显气泡 无明显气泡 少量气泡
15% 无明显气泡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