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件(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件(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选必三
政治
统编版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二框 明确概念的方法
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就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
1.定义的含义、构成和最常用方法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构成: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白色

白马
就是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1)含义: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艺术

文学
就是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种差
+
属概念
种差+属概念
(3)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①这里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③“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3、下一个正确定义的条件
(1)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定义过宽”
“定义项”的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

“定义过窄”
“定义项”的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

【探究与分享】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
(1)商品是劳动产品。
(2)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4、下定义应遵循的逻辑规则(背诵并能运用)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在定义概念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循环定义”:在定义概念中,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2)逻辑学是研究逻辑的科学。
(3)迷信的人就是相信鬼神的人。
(4)偶数就是奇数加一所得的数。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4、下定义应遵循的逻辑规则
区别:
同语反复:在同一个句子或语境中重复使用一个词语或其近义词来表达相同的含义。直接用A解释A.
循环定义:用一个与被定义词含义相近的词来解释被定义词,形成一个封闭循环。用A解释B,有用B去解释A.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
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哲学不是文学。
(2)高中生不是社会青年。
注意:定义一般是肯定性陈述,但并非不能用否定性陈述,当某些事物的特有属性正好在于缺乏某种属性时,我们也就可以而且必须从对象缺乏某种属性方面来揭示该对象的特有属性。如:“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否定形式:某某不是某某
否定性陈述:某某是不某某的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2)护士是人间的白衣天使。
(3)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示例评析: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这个语句虽然是对“儿童”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但没有准确的揭示“儿童”的本质属性,如果我们把它当做儿童的定义,就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1.划分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
(1)含义: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方法: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3)构成: 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母项:是通过划分来揭示其外延的概念。
子项:是对母项划分后所得到的概念。
划分标准:是对母项进行划分的根据。
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母项
子项
战争是否具有正义属性,是划分的标准。
子项
2、作出正确划分的条件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A.划分不全:是指划分之后得到的子项的外延之和小于母项的外延。
B.多出子项:是指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
例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例如: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 (背诵并能运用)
(还有弃权票)
(还有真菌等)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例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犯罪动机方面划分
犯罪主体方面划分
邮件的介质为标准划分
邮件处理方式为标准划分
邮件所达地域为标准划分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例1: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在这个划分中,“棉花” “黄麻”属于“经济作物”,
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这就是“越级错误”。
例2:“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这种划分是错误的,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自然科学分为: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各子项必须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4.概念是变化发展的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③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原子”在古希腊人那里,被认为是一些不可分割的微粒,
而到了17-18世纪,“原子”被认为是当时科学发展所能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
20世纪初,又推翻了“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对“原子”的认识还会深入。
很多年前,通讯工具的外延只限于电话、电报等,而今通讯工具的外延已经扩展为电话、电报、短信、电子邮件、微信、QQ等等。
思维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会产生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如现在流行的“网购”“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1)“课桌”与“马”是什么关系 (4分)
(2)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 请你从概念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阐述你的理由。(16分)
(1)“马”与“课桌”不仅内涵上不同,而且外延上也无重合之处,二者之间属于全异关系。
(2)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因为“白马”既要具有“马”的一切属性,还要具有“白”颜色这个属性。但是,“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马”的外延可以涵 盖“黄马”“黑马”“白马”等所有颜色的马,而“白马”仅反映白色的马。显然,如果把“白马非马”解释为“白马不等于马”,公孙龙的论证是正确的,但如果解释为“白马不是马”,公孙龙的论证则是错误的。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双方进行了一番问答。“姓名 ”“雨果。”“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 ”“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 (4分)
(2)运用概念的有关知识,分析宪兵为什么会闹出笑话。(16分)
(1)“作家”与“浪漫主义作家”之间存在属种关系,而非种属关系。
(2)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所指的对象是“作家”。
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为生,外延所指的对象是“笔杆贩 子”。所以闹出了笑话。
①工人——中国工人——四川工人
②木材就是木料。
③逻辑学不是心理学。
④语句分为主语与谓语。
⑤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
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正确。“中国工人”是对“工人”的限制,“四川工人”是对“中国工人”的限制。
错误。违背了定义的规则,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错误。违背了定义的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错误。这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
错误。违背了划分的规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 的逻辑错误。
错误。这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
如果下列语句都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定义的逻辑错误
1、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2、商品是商店出售的物品。
3、罪犯就是犯罪的人。
4、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5、犯罪未遂不是犯罪既遂。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否定定义
比喻定义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思考:学生们为何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探究活动:P28
体力弱
⑴该老师对本班同学用不同的标准划分,导致同学们无所适从。
如图所示,这样的划分是相容的,但安排的任务是不同的。
(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可以进行二次划分,先按性别分成两排,然后按体力再分别对这两排进行划分。
体力强
女同学
男同学
女同学
男同学
体力强
体力弱
体力强
体力弱
子项相容是划分中诸子项在外延之间是交叉关系或属种关系的逻辑错误。这样划分,就会有一些事物,既属于这个子项又属于另一个子项,引起混乱,因而不能正确揭示母项的外延。
例.学校可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该划分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
A.多出子项 B.子项相容C.概念混淆 D.划分不全
明确外延的方法
划分应遵循的规则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 举例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划分不全”或 “多出子项” 1.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2.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划分标准不一” 邮件有电子邮件、平寄邮件、国际邮件几大类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越级划分”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A.我校大部分教师是青年教师,只有少数老教师和女教师。
B.参加市里组织的实践活动的学生有大学生、中学生和高中三年级学生。
C.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
D.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辨一辨,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标准不一
越级划分
多出子项
划分不全
划分是把一个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分解是把整体分为部分。
划分和分解可用一种逻辑方法来检验、区分。划分和分解有相同的结构:A分为A1,A2,…,An。如果“Ai是A”(i=1,2,…,n)这一断定成立,则说明表达的是划分,否则不是。
比较下列两组概念:
桌子——圆桌、方桌
桌子——桌腿、桌面
易错易混:区分划分和分解
如:“老人是人”成立,说明把“人”分为“老人”等是划分。
“海淀区是北京”不成立,说明把“北京”分为“海淀区”等不是划分,而是分解。
树——树干、树叶、树根
树——松树、柏树、桉树
划分
分解
划分
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