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我爱家乡山和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9.我爱家乡山和水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素养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9.我爱家乡山和水
本课内容分析
“我爱家乡山和水”作为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美”的起始课,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家乡的认知和情感培养是塑造其归属感与价值观的关键环节。这一主题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旨在通过教材中的各类素材和活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家乡。教材围绕家乡的位置、自然景观、人文故事等方面展开,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家乡,不仅丰富学生对家乡的知识储备,更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为学生形成积极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坚实基础。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分别是“我的家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
“我的家在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展示草原、山脚下等多样化的居住环境,促使学生思考自己家乡的具体位置。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家乡代言人”,扮演不同家乡场景中的角色: 草原上放牧的小牧童、黄土高坡上吹唢呐的小小艺术家……让学生通过动作和语言描述家乡特色。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而且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的直观感受,进而寻找自己家乡的位置,对家乡有一个直观的空间概念。
“发现家乡的美”聚焦于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学生用卡纸、黏土等材料制作风景地图,标注家乡标志性建筑的名称,如南京长江大桥、古塔等,并贴上自己绘制的风景图画。通过对这些景观的制作与欣赏,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景观,如标志性建筑彰显家乡的特色与魅力、古塔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美丽沙滩展现出自然的风情等。学生在绘制这些景观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家乡的故事”旨在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内涵。教材中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讲述了傣家竹楼的传说,引导学生感受家乡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起读、一起演“童音话乡情”活动,分享家乡道路名字的来历等,丰富学生对家乡的认知。这些故事作为家乡文化的生动载体,蕴含着先辈们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念。学生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触摸到家乡的历史脉络,感受到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强化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活动准备
学习目标设计
1.通过观察图片、角色扮演、游戏竞猜等方式,能说出自己家乡所在的地方,初步建立家乡的位置概念。
2.通过动手制作、分享交流“家乡美景地图”的方式,发现家乡的美丽景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画笔描述家乡的特色景物,提升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童音话乡情”故事会,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体会家乡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情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与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难点:深入理解家乡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从多维度感受家乡的魅力,并将对家乡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家乡文化。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大家看,他正要和我们打招呼呢!(出示图片,并播放音频)
音频内容:大家好,我叫梁生,很高兴认识大家!我的家在黄土高坡上。你的家在哪里?能大声告诉我吗?
2.提问:梁生的家在黄土高坡上,你的家乡在哪里呢?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预设1:我的家在北京。
预设2:我的家也在北京,但是爸爸告诉我,他出生在一个小渔村,那里也是我的家。
预设3:同学们,我的家乡在四川。
3.小结:谢谢三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出生的地方是家乡,长期居住的地方也是家乡。家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
设计意图
以音频激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活动一 我是家乡代言人
情境创设
1.教师:知道了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那各位同学是不是还有好多家乡“宝藏”想要分享呢?接下来,我们将化身家乡小代言人,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挖掘家乡亮点, 待会儿咱们比比看谁的介绍更精彩!现在我们先听-听,梁生还有什么想和我们说的?
2.播放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音频内容:很高兴和你们成为朋友,刚刚告诉了大家,我的家在黄土高坡上,那里有嘹亮的唢呐和震天的腰鼓,奏响了我们陕北人民的豪迈与质朴。对了,我名字里的“梁”字,在黄土高原上十分常见,一道道山梁就是我家乡的独特印记。我要用唢呐为我的家乡代言。
3.教师:你想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吗?你会选择什么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呢?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与交流,一起走进家乡、发现家乡,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吧!
学习活动
1.教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读一读“我为家乡代言”的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找一找,有哪些同学和自己有共同的家乡,组成小组。
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独特的歌曲、舞蹈和活动。
选一选,在图库中选择一张自己家乡的景观图。
练一练,设计一个或两个独具家乡特色的代表性动作,并表演展示。
活动要求说明:
关于图库:可以使用电脑或者打印好的图片,供小组活动使用。
2.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教师:哪个小组来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
预设组1:
我的家在草原上,蓝天、绿草很漂亮。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小组为内蒙古大草原代言。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草原生活,听听我们代言人的声音吧。有的同学说:“放暑假了,回到大草原,清晨赶着羊群出圈,骑在马背上在大大的草场上飞驰,到傍晚才归家。青青的草原上,看朵朵白云飘过真是悠然自得。”有的同学边说边表演:“看!我们放牧时,手臂伸展做出赶羊的姿势,羊鞭在手中挥舞得轻盈又灵动。”
教师:原来这个小组是内蒙古大草原的代言人啊!他们刚刚还加入了一些蒙古族舞蹈特有的抖肩动作,展现出草原人民的热情与活力。让我们用掌声为代言人加油!还有其他家乡的代言人吗?
设计意图
借助教材范例,搭建走向学生生活的桥梁,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等方面,感知和了解“这里是谁的家乡”,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他们借助范例自主学习。
预设组2:
我们小组的同学,有的来自江苏,有的来自浙江,还有一位同学的家乡在上海,所以我们为江南水乡代言。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猜猜我们这里什么多呀。
预设1:我看见每张图片里都有水,这里水多。
预设2:我还看到了许多小船从桥下划过,这里可真漂亮!
预设3:这么多的河水,所以他们的家乡是水乡吧。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好仔细呀。的确,他们的家乡水多、鱼多、大螃蟹也多,还有稻花飘香,真是物产丰富。江南水乡的代言人们,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预设:欢迎大家暑假到我们的家乡做客,我们可以一起划小船,一起捕鱼捞虾,还可以一起吃香甜的菱角。
教师:江南水乡的代言人们太热情啦!第三个代言的小组,你们准备好了吗?
预设组3:
准备好啦!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想请大家猜- -猜, 我们是为哪里代言呢?大家先看一组图片(冰灯、雾凇、查干湖捕鱼),再看我们的表演(一位同学模仿滑冰的姿态和动作:起跑时身体前倾、单脚蹬地发力,另一只脚迅速滑出)。现在同学们知道我们在为哪里代言了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小组展示的图片和表演的内容,猜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在为哪里代言呢?
预设1:我知道了,他们的家乡在东北。图片里有冰灯,我今年冬天刚去过。那里可太冷了,不过可以看巨型的冰灯,还可以玩雪,我喜欢那里。
预设2:你们表演的是滑冰的动作吧!我也学过。你代言的地方一定很冷。
预设3:我最喜欢吃鱼了,每年冬天爷爷都给我买查干湖的大鱼。原来它来自你们的家乡呀!
教师:查干湖在我国吉林省的西北部。有的同学看到了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还有的同学根据表演的动作猜测这个地方很冷。代言人们,大家猜对了吗?
设计意图
在为家乡代言的过程中,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感受家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活动的过程中。更能看到、听到不同的家乡之美,发现更多家乡的魅力。
预设:同学们都猜对了,因为这些地方都在东北地区,所以我们是东北的代言人。谢谢大家喜欢我们家乡的美食,我们东北地区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呢。我们给大家编了一首童谣,欢迎大家到我们的家乡玩。
东北真奇妙
小朋友,跟我瞧, 东北美景真奇妙。
长白山,白云绕, 天池好似宝镜照。
兴安岭里树儿高, 森林里面鸟儿闹。
肥沃黑土像蛋糕, 长出庄稼收成好。
松花江水流呀流, 鱼儿自在乐悠悠。
东北风光真好, 欢迎大家来热闹。
4.总结:听了小代言人们的发言,我发现大家对自己的家乡都很了解。从你们的表情和动作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乡的喜爱和自豪之情。今天,老师和我们的新朋友梁生,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堂评价
1.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结合生活经历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2.能够分享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生活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
活动二 家乡地图我来做
情境创设
1.教师:原来是一份盲盒礼物,盲盒里会是什么呢?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来抽取盲盒礼物。
预设:各组抽取一个盲盒礼物。
2.提问:盲盒里会是什么礼物呢?打开分享一下。
3.学生交流,分享盲盒礼物。
盲盒礼物图
设计意图
依据主题链接单元任务,让学生通过抽取盲盒礼物的有趣活动,看到并欣赏不同地区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并学会寻找和发现自己家乡的独特之处,介绍宣传自己的家乡。
预设1:呀,我们组抽到的是一个手工作品,它是广州的电视塔,上面还写着它的别称“小蛮腰”呢。
预设2:看看我们组的,是一座大桥的模型。虽然是纸艺手工作品,但它看起来可真气派。
预设3:我们的是一座古塔!超轻黏土捏的,上面还挂着灯笼呢。
预设4:我们组的盲盒可是闻名天下的宝贝,快看——兵马俑的卡通文创。
4.过渡:有古塔、有大桥,还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这些盲盒礼物真是丰富多彩。那它们的家乡在哪里呢?你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呢?让我们继续探寻、发现家乡的美,请大家绘制一份家乡的立体美景地图。
学习活动
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盲盒礼物说明书,根据上面的提示,找一找“礼物”的家乡在哪里,并在地图找到它们所在省份,再简单说一说它们的美丽之处。
2.阅读说明书,发现家乡的美。
盲盒礼物——广州电视塔手工作品说明书
广州的电视塔,还有个好听又有趣的名字,叫“小蛮腰”。电视塔可高了,其形状就像女人纤细的腰部,故名“小蛮腰”。在电视塔上,能看到广州好多漂亮的地方呢,上面还有好多好玩的项目。晚上亮灯的时候,塔身五颜六色,超级好看!
对了,广州在广东省,广东省的轮廓图看着有点像大鸡腿。
预设1:我们找到了!广东省像大鸡腿一样,在地图的下方,“小蛮腰”可以放在那里。我的家乡就在广东省,我参观过“小蛮腰”,它细细长长的,中间那部分瘦瘦的,真的好像人的小蛮腰一样,可有意思啦!
教师:“小蛮腰”电视塔是广州的地标性建筑,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快把“小蛮腰”电视塔手工作品放进家乡轮廓图中吧!
盲盒礼物——南京长江大桥模型说明书
南京长江大桥,在江苏省(江苏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它的轮廓像一只侧卧的蚕宝宝)。它可太了不起啦,就像一条钢铁巨龙横跨在长江上。桥身又长又结实,上面有来来往往的汽车,还有快速行驶的火车通过。桥两边的栏杆上雕刻着好多好看的图案,特别精致。
设计意图
借助开盲盒的形式,用手工作品及其说明书生动地介绍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历史古迹等,同时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须结合手工与地理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预设2:我们组也找到了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家乡。我在旅行的时候看到,晚上的大桥亮起灯光,把江面都照亮,别提多美啦。听土生土长的南京同学讲,他们打小就听长辈们讲大桥的故事,对它既熟悉又亲切。
盲盒礼物——开封古塔泥塑说明书
古塔高高耸立,一层一层往上叠,就像一个巨人戴着好几顶小帽子。塔身上的每一块砖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有栩栩如生的小神兽,还有漂亮的花朵,可好看啦!听说它已经在开封站立了好久好久,经历了好多风风雨雨,仍一直稳稳当当的。开封在河南省,河南省的轮廓就像是一只三角形的热带鱼,快找找看它在哪里吧!
预设3:河南省的轮廓还真像一条三角形的热带鱼,我们一下就找到了开封古塔的家乡!我们组有一位同学的家乡就在这里。他告诉我们,这里的开封古塔指的是开封铁塔,开封铁塔并非由铁铸造,而是因外观似铁且坚不可摧得名。古塔一共有13层,高约55米,每一层都悬挂着风铃,有风吹过的时候,叮当作响可好听了。
教师:这两个小组的同学,不仅找得快,而且还发现了它们的独特之处,它们把各自的家乡装点得分外美丽。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方便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更是南京的一张闪亮名片。开封古塔历经千年风雨仍清晰可见的精美纹饰,彰显着古人的精湛工艺与审美。它们作为当地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着城市的兴衰变迁。希望大家还能继续寻找和发现家乡的美,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盲盒礼物——兵马俑卡通文创说明书
相传,兵马俑是秦始皇的地下卫队,是在陕西省出土的。陕西省就像一个跪拜兵俑的侧面像。这些兵马俑可威风啦,就像守护城池的小卫士。它们的衣服、头发,还有手里拿的武器,都做得不一样。有的兵马俑看起来很严肃,紧紧盯着前方;有的像是在思考作战计划。我们的文创虽然小小的,但是设计得很可爱,把对家乡满满的爱藏在了里面!
预设4:老师,我们找到兵马俑的家乡啦,应该把它放在陕西省里面。我们组很多同学都参观过兵马俑,一列列、一排排,可壮观啦!参观的人可多了,还吸引了许多的外国游客。
教师:的确,兵马俑是我们国家历史的见证。看到这些文化遗产,我想作为它的家乡人,一定感到特别骄傲。
3.过渡: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地图变得丰富、立体起来啦。相信各小组的同学们也能发现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观,让我们继续把地图充实起来,使其变得更多姿多彩。
4.教师:请各小组的同学们商量一下,选取家乡的一处景观,可以使用卡纸、画笔、彩泥等材料,把这处景观制作出来,再放到地图上讲给大家听。
5.学生小组活动。
家乡景观图
设计意图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尝试使用卡纸、画笔、彩泥等简单工具,动手制作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观,并放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在标注位置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家乡的概念。在立体美景的制作过程中,直观感受不同家乡的独特魅力,为自己的家乡、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1)介绍布达拉宫
预设:同学们,我们组在卡纸上画了布达拉宫!它坐落在青藏高原上。布达拉宫高高地耸立在山上,就像一座超级大城堡。好多好多的房子堆在一起,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超级壮观。它的颜色特别漂亮,红色与白色的墙,还有金黄金黄的顶,在太阳下面亮闪闪的,像宝石一样!
教师:布达拉宫是藏族的圣地,相传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小故事,看看宏伟的布达拉宫。(播放视频片段)
视频故事梗概:很久以前,在青藏高原上有个吐蕃王朝,君主松赞干布很有本领,把吐蕃治理得很强盛。他特别向往唐朝的文化,就派大臣去长安,向唐太宗求亲,希望能娶一位唐朝公主。 聪明的使臣通过了唐太宗的考验,成功为松赞干布求娶到了文成公主。为了表示对唐朝的尊重 和对文成公主的喜爱,松赞干布决定在山上修建一座宏伟的宫殿,这就是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有很多漂亮的宫殿,文成公主就住在里面。文成公主把唐朝的文化、技术教给吐蕃的人们,让吐蕃变得更美好了。
告诉你们一个超有趣的小知识,布达拉宫的红墙可有秘密哦!那可不是普通的红色颜料涂上去的,而是用一种叫白玛草的植物做成的颜料。白玛草被捆成小捆,再染上红色颜料,整齐地垒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红墙。这些白玛草不仅让布达拉宫看起来美美的,还能减轻墙体重量,是不是特别厉害?
教师:听了这个小故事,又看到了宏伟漂亮的布达拉宫,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1:布达拉宫不但高大美丽,还有文成公主的故事。
预设2: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布达拉宫的红墙很鲜艳,我都想去看看了。
预设3:我的家乡会不会也有这样美丽的传说呢?我要问问爸爸。
教师:相信每位同学的家乡都有不同的传说,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故事里松赞干布把吐蕃治理得很好,我们小学生也可以为家乡发展出力。每位同学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特色艺术,都值得学习和传承。快让我们看看其他小组发现了哪些家乡的美。
设计意图
在小组分享的基础上,教师关注学生间的互动,引导他们互相分享家乡的美丽景观;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立体地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家乡美景地图,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介绍黄果树瀑布
预设:快看看我们做的黄果树瀑布模型!它可是贵州省的超级名片。黄果树瀑布可神奇啦,它就像一条超级超级大的白色布带,从高高的山上“哗哗”地冲下来,声音可响啦,站在老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就好像好多好多的小鼓在“咚咚咚”地敲。
教师:这组同学用彩纸做的黄果树瀑布太有创意啦!蓝色的“水流”层次分明,好像真的在奔腾流淌,细节满满。听说还藏着水帘洞的小机关,创意十足!看得出来大家合作得超默契,为你们点赞!老师还收集了一首黄果树瀑布的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的家乡真奇妙
贵州有座大青山,
瀑布藏在山林间。
像条巨龙往下钻,
轰隆轰隆响连天。
水珠飞溅像珍珠,
阳光一照光芒闪。
瀑布后面水帘洞,
好似仙境到人间。
游客来了都欢笑,
赞美之声耳边绕。
贵州有它更美好,
欢迎同学家乡瞧。
(3)介绍天坛祈年殿
预设;我们小组用黏土做的祈年殿超课亮。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它在北京哦,是古代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我们放的位置准不准?
教师:同学们,快帮助检查一下,祈年殿摆放在地图上的位置准确吗?
设计意图
设计时,教师应从学生们熟悉的家乡事物入手,尤其是家乡美景地图的再现,再借助简单易懂的表述,不断激发他们继续了解家乡的好奇心与热情。
预设:准确,他们放对了。
教师:大家看,他们小组制作的祈年殿是天坛的中心建筑。祈年殿的屋顶圆圆的,一层一层的,就像大蛋糕一样,颜色可鲜艳了。还有哪些同学的家乡是北京的?请和我们继续分享一下你眼中的最美北京。
预设1:我知道,天坛里还有好多好多古老的柏树,它们都长得又高又大,就像一个个卫士一样守护着天坛。这些柏树有的都已经好几百年了呢,它们见证了天坛的历史变迁。
预设2:在我眼中,北京最美的地方一定是中轴线呀,它就像是大地的魔法线,串起天坛的神秘、钟楼的故事,到处都闪闪发光。
预设3:我最爱香山的秋天,漫山遍野的枫叶就像被仙女施了魔法,红彤彤的,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好像在开热闹的音乐会,美极啦!
6.讨论美景地图。
教师:大家快来看一看,我们的家乡美景地图已经初具规模了!你们喜欢吗?快说一说吧!
预设1:看我们做的家乡美景地图!每一处颜色、每一个标记,都是我们对家乡满满的爱,很有成就感!
预设2:这张地图我们花了好多心思,把家乡好玩的、美丽的、有故事的地方都标出来啦,简直太酷了!
预设3:我们亲手做的家乡地图,每一笔都画出了家乡的美,以后就靠它给小伙伴当导游啦!
7.总结:老师也是满满的成就感呢!看到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与惊叹,老师由衷地感到欣喜。大家不仅了解了家乡这些神奇景观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老师感受到你们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正如你们自己说的那样,把家乡的美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家乡的独特之处。
课堂评价
1.能够根据说明和描述,找到家乡的位置,空间感知能力不断增强。
2.能够根据创设的情境,进行创意手工制作,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见解和看法。
活动三 “童音话乡情”故事会
情境创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超神秘的信,信封上画着咱们熟悉的家乡景观地图。我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一个个关于家乡的故事线索。寄信人说,只有大家一起认真听、积极参与,才能把这些故事拼凑完整。大家快开动脑筋,猜猜会是关于家乡哪方面的故事呢?
预设1:会不会是讲家乡老房子的故事呀,我家乡的房子可有特点啦。
预设2:也许是关于家乡大街小巷的,那里的草木砖瓦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预设3:该不会是家乡以前的习俗吧,有些现在都不怎么见到了。
教师:大家的想法都很有创意!看来咱们家乡藏着不少值得挖掘的故事。那让我们带着这些期待,一起开启今天的故事会!
设计意图
创设收到神秘信件的情境,借助线索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推理能力,深化家乡文化认知。
学习活动
1.傣家竹楼的故事
(1) 教师:我先来抽取第一条线索,上面写着或者画着:一位名叫帕雅的青年、一只小狗、一只凤凰,还有一幢竹楼。这会是什么样的故事呢?翻开课本,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绘本故事。
傣家竹楼的传说
①从前,一位叫帕雅的青年想为傣家人建造一座房子。
②他见雨水顺着狗毛向下流淌,受到启发,就建出了坡形窝棚。
③后来,他看见一只凤凰单脚站立,扇动翅膀。
④帕雅又从凤凰的姿势得到启示,设计建造了美丽的竹楼。
(2)提问:你们知道傣族人为什么住竹楼了吗?
预设1:竹楼是为了防雨的。下面用竹子搭起的架子,就像凤凰单脚站立似的。
预设2:帕雅可真聪明,看到雨水顺着小狗的毛向下流,就设计出了竹楼的房顶,这样就方便雨水流下来了。
(3)小结:在傣家竹楼的故事中,聪明智慧的帕雅帮自己的家乡人解决困难,留下了美丽的传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让我们继续抽取故事线索。
预设:学生抽取新的文字线索:古树、北海团城。
2.北海古树的故事
北海古树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两棵超级厉害的古树,它们还有超威风的名字,叫“遮阴侯”与“白袍将军”!
北京有个特别漂亮的地方,叫北海公园。里面有一座小小的城,叫团域。别看团城不大,里面可有好多宝贝呢,其中就有这两棵古树。
这两棵树是白皮松,它们像两个忠实的卫兵一样,一直守护着这里。它们的年纪可大啦,早在全代的时候就被种在这里,到现在大约800 岁啦!
据说,有一年夏天,特别特别热,乾隆皇帝热得受不了,就想到个凉快的地方躲躲暑气。他来到了团城,刚走到承光殿外,一阵微风吹来,哇,可把乾隆皇帝舒服坏了。他一瞧,原来是一棵大树的树荫围着他。乾隆皇帝一高兴,就想起了以前秦始皇封松树为“五大夫”的故事,于是他大手一挥,说:“这棵树给朕遮阴有功,就封它为‘遮阴侯’啦!”
封完“遮阴侯”,乾隆皇帝又看到不远处还有一棵白皮松,这棵树长得高大挺拔,银白色的树干,翠绿色的树冠,在蓝天和红墙金瓦的映衬下,别提多帅气了。乾隆皇帝看着看着,就想起了唐朝那位特别厉害的白袍将军薛仁贵,他打仗可勇敢啦,总是穿着一身白战袍,威风凛凛的。乾隆皇帝越看这棵白皮松,越觉得它像一位威武的将军,于是又说:“你呀,就像白袍将军一样神气,那朕就封你为‘白袍将军’,让你守护在这里!”从那以后,这棵白皮松就有了“白袍将军”这个响亮的名字。
(1)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去团城,还能看到这两棵古树呢。它们就像两个历史老人,静默地站在那里,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让它们一直健健康康地活下去,把这些美好的故事,一直讲给更多的人听。
设计意图
团城古树作为家乡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讲述其故事,能让学生了解家乡古老的历史文化,了解家乡在岁月长河中的变迁。通过对古树背后文化故事的挖掘,如与之相关的民俗传说、历史事件,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家乡文化的深厚底蕴,从而自觉承担起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让古老文化传承下去。
3.分享家乡故事
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哪些美妙的故事?
(1)学生分享
预设1:在安徽黄山有一棵超有名的迎客松。它有一根树枝向外伸展,就像张开手臂欢迎大家。有个画家来黄山画画,一眼就被迎各松吸引住了。画家画出的迎客松可好看啦,让更多人认识了它,后来它就成了货山的大明星!
预设2:我知道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秦始皇来农山,走到这儿突然下起大雨。他赶紧跑到一棵大松树下躲雨,这棵松树就像一把大大的雨伞,把雨都挡住了。雨停后,秦始皇觉得这棵松树帮了大忙,就封它为“五大夫”。不过,现在的松树是后来种的,可大家还是喜欢来这儿,听听秦始皇给树封官的趣事。
(2)教师小结
教师:必须为同学们点赞!你们关注家乡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看到家乡丰富多彩的一面,也让我们意识到身边处处都有美好。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关注家乡,让更多美好被发现、被传播。那我们就请分享家乡故事的同学来为大家抽取新的故事线索,看看会是什么呢?
预设:抽取的故事线索: 上面写着或者画着一钱学森爷爷、第一颗导弹、钱学森路。
教师:你们看,线索里有人物、有道路,还有一颗导弹,这又会是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视频或者录音故事。
4.钱学森路的故事
钱学森路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条超酷的路,叫钱学森路!它就在杭州,是为了纪念超厉害的钱学森爷爷而命名的。
钱学森爷爷可聪明啦,他特别喜欢研究科学。以前,咱们国家还没有现在这么强大,好多厉害的技术都没有,钱学森爷爷就想着,一定要让祖国变得更强,才能保护好大家。他在美国努力学习,学到的知识能帮助他制造很厉害的东西,像能飞上天的火箭,还有保卫国家的导弹。
钱学森爷爷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国,就想赶紧回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本领都奉献给祖国的人民。但是美国的一些人不想让他走,因为他们知道钱学森爷爷有多厉害,要是他回到了中国,中国肯定会变得强大。于是他们就想尽办法为难钱学森爷爷,不让他离开。
但钱学森爷爷一点都没有害怕,也没有放弃。他一直坚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钱学森爷爷就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终于,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在钱学森爷爷的带领下,咱们国家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顺利升空。这些成就让全世界都对咱们国家刮目相看,咱们国家的国防力量大大增强,再也不怕别的国家欺负我们了。
为了纪念钱学森爷爷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就在杭州修了一条路,命名为钱学森路。每当我走在这条路上,就好像能看到钱学森爷爷那坚定的身影,能感受到他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
(1) 提问;假如跨越时空,你有机会遇到钱学森爷爷,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
预设1:钱学森爷爷,您太厉害了!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个对国家有大贡献的人!
预设2:挚爱的钱学森爷爷,您好!我知道您让火箭飞到了太空,那些卫星就像会发光的星星挂在天上。我对太空特别好奇,您在研究火箭的时候,会不会也想象太空里住着外星人呢?您能给我讲讲太空里都有什么有趣的事吗?
预设3:钱爷爷,我是一名小学生。老师说您为了让祖国强大,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回到祖国搞研究。我觉得您太伟大啦!我也想当一个伟大的人,等我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为祖国做很多好事,您觉得我可以吗?
预设4:钱爷爷,火箭能上天都是因为您的智慧,我超级崇拜您,长大后也想成为像您一样伟大的科学家!
(2)总结:同学们,听了你们想对钱学森爷爷说的话,老师满是欣慰。你们倾慕钱爷爷的科研成就,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钱爷爷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对科研探索充满好奇,如同大家对家乡饱含热情。咱们的家乡,也藏着像钱爷爷那样动人的故事,等着大家去挖掘。或许是古老建筑背后的历史,或许是传统手艺传承人的坚守。
希望大家带着对钱爷爷的崇敬,保持这份好奇,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多去了解家乡,从家乡的故事里汲取力量,长大后像钱爷爷那样,为祖国、为家乡添光彩。
课堂评价
1.通过学习绘本故事,了解傣家竹楼的传说,感受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建设家乡、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与精神。
2.能够通过讲述家乡美好的故事,让学生共同探寻家乡的历史和文化,鲜活的故事情节触动学生内心,使其对家乡萌生亲近感,让爱家乡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发芽。
3.通过对故事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激发学生继续分享和探索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更深刻,认同其价值,自觉传承家乡文化, 让爱家乡的情感在探索中生根发芽、不断成长。
设计意图
以钱学森爷爷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经历为切入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到国家科研发展的艰辛历程。同时,借助故事引导学生对家乡产生好奇,将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转化为对探索家乡事物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精神。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寻找家乡的位置,讲述令人赞叹的家乡美景,发现感人的家乡故事……无论是化身为家乡代言人,还是动手制作家乡美景地图,在这一步步探索中,我们对家乡的热爱越发深厚。愿大家将这份热爱化作行动,永远以家乡为荣,为家乡添彩!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初闻家乡在何方,山川名胜入眼眶。
细听往昔英雄事,热爱自此心中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