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实验活动4 简单的电镀实验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目录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项目式学习01项目的确立 背景和价值02项目的总结 评价和反思03项目的实施 过程和方法01 项目的确立背景和价值分析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标简单的电镀实验,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用品和操作非常简单,学生实验却容易出现镀层发黑的异常现象教材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具有浓厚的实验兴趣和基本操作能力。学情01 项目的确立背景和价值分析课题学生电镀实验条件优化和产物探究(针对镀层发黑的异常现象)课型开展项目式教学、实验探究拓展课、校本课程(教学对象:高二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选科生)每周两节课,共4课时01 项目的确立背景和价值分析1. 通过探究影响镀铜的主要因素,体会条件控制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 通过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增强证据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评价,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1. 通过对方案设计、工具制作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2. 通过对黑色物质成分探究设计方案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1.设计反应器提高条件精准度,克服传统烧杯实验效率低、难以控制变量的缺点创新要点2.引导学生亲历创新实验,体验真正的探究过程,使学生成为思考者而非简单的观察者和记录者01 项目的确立背景和价值分析010203040506创设情境资料查询产物探究分组合作条件优化总结评价教学过程01 项目的确立背景和价值分析准备简单的电镀实验异常现象正常现象1.探究得到良好镀铜的条件2.探究黑色物质成分是什么实验事实为情境引入项目式探究任务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分工合作第1小组第2小组第3小组资料查询组条件控制组产物探究组根据个人兴趣、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分组合作资料查询条件控制产物探究汇总结果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资料查询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资料查询组汇报铁钉是否打磨铁钉和铜片位置硫酸铜配制浓度猜想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方案设计控制变量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实验准备1.镀件优化 2.工具制作 3.标准制定A级 均匀、光滑、牢固B级 较均匀、较光滑、较牢固C级 较粗糙、暗淡、不牢固D级 颗粒感强、黑色、不牢固铁钉镀铜石墨镀铜并联式反应器控距式反应器镀层效果评定标准条件控制组实验猜想一:铁钉未打磨或未打磨光滑导致镀层发黑a组 镀件光滑度对镀层效果的影响实验电路 连接 条件控制 光滑电极 粗糙电极 结论并联 电路 3v电压, 铜做阳极, 石墨做阴极0.5mol/LCuSO4各40mL 电解3min B级, 未呈黑色 C级,未呈黑色 镀件越光滑,镀层效果越好,均未出现发黑现象抛光 未抛光猜想二:铁钉和铜片放置位置不固定导致有的镀铜发黑b组 电极距对镀层效果的影响实验控距式反应器条件控制 极间距不同 记录现象,分析结果 并联电路, 3v电压0.5mol/LCuSO4200mL电 3min 3cm,4cm,5cm 6cm,9cm,15cm 3-6cm,镀层效果均可,电极距越小,镀层效果越好,9cm以上,(电流过小)未见镀层生成极间距不是学生实验镀层发黑的主要因素条件控制组实验猜想三:硫酸铜配置浓度不同导致有的镀铜发黑c 组 电解质浓度对镀层效果的影响实验并联电路,极间距4cm,电压3v,时间5min 硫酸铜浓度 镀铜效果 结论1组实验 0.50mol/L 红色,均匀 浓度大的镀层效果更好0.75mol/L 红色,更致密 1.00mol/L 红色,光亮致密 2组实验 0.25mol/L 黑红相间 浓度过小会出现镀层发黑0.10mol/L 黑色 0.075mol/L 黑色 1mol/L 0.5mol/L 0.1mol/L结论:本实验条件下c(CuSO4)≥0.5mol/L镀层为红色,c(CuSO4)≤0.1mol/L镀层为黑色证实条件控制组实验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硫酸铜溶液浓度过小1. 镀件表面光滑,洁净2. 硫酸铜浓度不低于0.5mol/L3. 电压3V(两节1号电池)串联,电极距控制在3-4cm。4. 时间3分钟即可。条件控制组成果汇报条件优化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指引:工程师工作流程控制条件在化学反应调控中的作用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观察黑色固体混有红色固体制备并观察0.1mol/L硫酸铜溶液,0.3A,铁做阴极,铜做阳极,250mL烧杯做容器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假设一:CuO 假设二:Cu 假设三CuO+Cu方案1. 硝酸检验3Cu+8HNO3=3Cu(NO3)2+2NO↑+4H2OCuO+2HNO3=Cu(NO3)2+H2O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假设一:CuO 假设二:Cu 假设三CuO+Cu方案2. 硫酸检验CuO+H2SO4=CuSO4+H2O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黑色固体成分探究久置通过硝酸和硫酸检验,初步实验结论是:黑色固体为铜,或铜中混有少量氧化铜意外发现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实地探访大学实验室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仪器测定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分组合作资料查询条件控制组汇总结果产物探究组资料查询组查询在该条件下电极上得到了纳米级的铜,活性很强,易被氧化生成了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不溶于水,可溶于浓氨水形成无色配合物 [Cu(NH3)2]+,其在空气中被氧化为蓝色的 [Cu(NH3)4]2+ 。氧化亚铜遇稀硫酸生成铜盐和铜单质。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Cu2O无色的[Cu(NH3)2]+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深蓝色的[Cu(NH3)4]2+酸性条件下歧化反应Cu2O+4NH3.H2O=2[Cu(NH3)2]OH+3H2OCu2O+H2SO4=Cu+CuSO4+H2O溶于氨水形成无色溶液解释了加入硫酸久置有较多红色固体剩余实验证实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分组合作资料查询条件控制组汇总结果产物探究组成分探究组实验总结报告学生电镀铜实验,在某些条件下出现镀层发黑,甚至出现黑色簇状物。……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黑色固体物质为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分组合作资料查询条件控制组汇总结果产物探究组方法指导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分组合作资料查询条件控制组产物探究组汇总结果组长负责成果汇总电镀实验探究项目总报告目录1.项目背景介绍2.资料查询总结3.条件控制探究4.产物探究结果5.学生反思评价02 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介绍班级交流和展示03 项目的总结评价和反思档案袋评价03 项目的总结评价和反思本课题的亮点和学生一起自制反应器效率高、用途广,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01带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会先进科学仪器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02创设真实情境,开展项目式教学在任务驱动下,提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03I-在阳膜、阴膜的透过性对比实验Cu2+、Fe2+、Mg2+ 的放电顺序比较pH对铜做阳极放电产物的影响实验Fe2+和H+放电顺序与离子浓度关系的探究实验课后延伸Zn、Cu、Ag做阳极放电情况对比Fe2+在阳膜、阴膜的透过性对比实验感谢倾听恳请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