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人体生理与健康(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2.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巩膜)、中膜(睫状体、虹膜、脉络膜)、内膜(视网膜);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3.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4.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来的光→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大脑的特定区域(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注意:物象形成的部位是视网膜,而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5.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完好无损、大脑皮层视觉中枢正常。6.虹膜可调节瞳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眼睛光线的量,强光条件下,瞳孔变小;弱光条件下,瞳孔变大。睫状体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看近处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看远处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弱大强小,远小近大)7.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类型 晶状体曲度 眼球前后径 物象位置 矫正近视 过大 过长 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远视 过小 过短 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8.近视预防:“四要”①读写坐姿端正,眼与书本距离要在35厘米②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要适当休息、远眺。③要定期检查视力④近视后要及时到医疗机构验光,配合适的眼镜。“四不要”①不要在走路、乘车时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②不要躺卧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③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④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9.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脉络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暗室的壁”10.人从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的。11.耳的基本结构包括外耳(耳郭和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和耳室)和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组成。12.写出耳的基本结构及功能13.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14.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故障或受到损伤会导致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或耳蜗受到损伤会导致神经性耳聋。15.保护好耳和听力,对于个人来说,除了要避免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不要让脏水进入外耳道;擤鼻涕时,压住单个鼻孔擤,且不要太用力;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鼻咽部有炎症时,及时治疗。16.人体除有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鼻腔内有嗅细胞;舌的表面有味细胞;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等刺激的功能。第二节 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1)人体的感觉、肢体的运动、内脏器官的活动都与神经系统有关。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与它们相连的神经组成的。(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3)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4)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调控感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下部与脊髓连接,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等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如果这些部位受到损伤,心跳和呼吸可能停止,从而危及生命。(5)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即反射;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6)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脑和脊髓还有通向内脏器官的神经。神经的功能:传导神经冲动。2.神经元(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2)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分支多而短的突起叫树突,主要功能是接收信息;只有1个且长的突起叫轴突,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3)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传导的方向:树突→胞体→轴突→神经末梢→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4)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末梢、神经的区别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建立联系,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4.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作反射。5.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6.反射弧共同的结构模式7.反射的完成需要满足:①有体内或体外的刺激;②反射弧结构完整,任何一个部分发生病变,反射都不能进行。8.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无感觉、无反应;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时,有感觉、无反应。9..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于联系(非条件)简单反射 (条件)复杂反射形成过程 先天就有的 后天获得的神经中枢 主要在脊髓 大脑皮层参与能否消退 否 能举例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 看见酸梅分泌唾液两者联系 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的基础10.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都是条件反射,而且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11.人体通过各种反射,从而能够对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1.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2.成年人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这些骨可以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3.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头部颅骨的各骨之间多以骨缝相连,不能活动;椎骨之间以椎间盘相连,活动范围小;其他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4.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注意: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这种现象叫脱臼。关节炎是由于关节囊分泌的滑液过多,积存在关节腔中,引起的关节肿胀。5.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和特性(1)结构 肌腹 :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主要是由肌细胞构成(内有血管和神经)。肌腱 : 位于肌腹两端,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具有连结作用,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特性 : 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6. 运动的形成(1)过程 :神经传导神经冲动→ 肌肉收缩 →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2)协作。一个动作至少由两组肌肉互相配合完成。屈肘: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收缩 。直臂提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 手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7 .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参与。运动的能量供应,有赖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8 .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运动系统的营养,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对于青少年来说,适当的体育运动还能促进肌肉的发育和身高的增长,增强体质。9 . 为避免关节脱位、韧带拉伤、肌肉受伤等,运动前,尤其是剧烈运动前,要进行热身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准确掌握技术要领使用必要的运动护具等,都能有效避免受伤。激素调节1.人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作用下,共同完成许多生命活动。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对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发挥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3.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细胞。(注意: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进入体内外的管腔)4.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内分泌系统。5.激素分泌异常病症名称 功能 异常表现分泌不足 分泌过多生长激素 具有调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 可以调节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病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 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 糖尿病 低血糖6.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7.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8.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面红耳赤。9.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身体缺碘易患 地方性甲状腺肿 ,俗称"大脖子病";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容易患 甲状腺功能亢进 ,表现为食量大增,身体消瘦,情绪激动,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速率偏高等。10.侏儒症和呆小病的共同点是 身材矮小 ,但侏儒症患者的 智力正常 ,而呆小病患者的 智力有缺陷 。11.尿糖原因有:①肾小管重吸收障碍;②胰岛素分泌不足;③摄取糖过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限度。12.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生命活动。人体生命活动既受 神经系统 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