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诚实守信》一、教材解析 《诚实守信》位于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是“社会生活讲道德”单元的枢纽课。它上承“文明有礼”,帮助学生把礼貌表象内化为道德根基;下启“友善待人”,将诚信品质转化为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形成螺旋上升的完整链条。教材以“诚信认知—诚信智慧—诚信实践”的演进为主线,系统阐释诚信的内涵、冲突与选择:从日常生活“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到面对隐私、善意谎言等两难情境的权衡,再到在社会治理、法律框架下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体悟“自我约束”与“社会共治”的双向互动。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是非观,崇尚诚信,却常陷入“绝对说实话”与“善意谎言”的两难;他们渴望独立又害怕失信于同伴,真实体验丰富但缺乏权衡策略。同时,网络匿名环境易催生“失信无成本”心态,教师以贴近生活的冲突情境为切口,引导其掌握兼顾道德、法律与他人利益的诚信智慧,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关键跃升。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感。 3.法治观念:拒绝谎言、重视诚信,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 4.责任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我们要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做诚实守信的人。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案例资源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七、教学内容设计导入预设过程(约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图片猜测展示的是哪家超市。 介绍零售超市“胖东来”,分析他的爆火源于什么? 通过古诗词分析诚信二字的意义,结合胖东来的案例,引出今日课程——诚实守信。议题一:什么是诚信?诚信的地位是怎样的?教学内容:诚信的含义预设过程(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结合许昌市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以诚信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好》案例入选全国“诚信兴商”20个典型案例与多家零售超市失信被处罚的案例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 结合P38学校决定设立“诚信考场”的例子,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看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诚信的地位。 教师进行总结:诚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以及诚信的重要地位。 认真阅读案例,对比分析“诚信”与“不诚信”的表现。 思考自己是否会报名参加“诚信考场”的考试并说明原因。议题二:为什么要诚实守信?教学内容:诚实守信的意义预设过程1(8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结合古今两则案例分析: 古——宋濂抄书; 提问:宋濂为何要如此坚持?如果是你,还会借书给他吗? 今-于东来东山再起。 提问:于东来为何能东山再起?你愿意购买胖东来的产品吗?(结合P39链接进行分析) 教师利用坐标轴(横轴“短期利益”,纵轴“长期信誉”)深入讲解有无诚信对个人的影响,同时邀请学生结合上述案例对坐标轴进行标注。 教师结合P39案例进行总结: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体现我们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 认真阅读案例,分析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要坚守诚信。 结合案例对诚信坐标轴进行标注。预设过程2(9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屏幕展示两张图片:左侧“共享单车乱停放”,右侧“无桩共享车整齐排队”,提问学生“哪座城市你更愿意生活?”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诚信微倡议”活动: 学生通过抽签扮演不同社区角色(居民/快递员/物业/志愿者); 把角色遇到的诚信痛点提炼成一句≤20字的“微倡议”。(如快递到楼先电联,不扔门口保安全) 小组内进行分享,并利用弹幕将组内认为最优秀的倡议发至屏幕。 找同学说一说,如果人人都诚信,对我们的社会会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认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参与“诚信微倡议”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扮演角色进一步感知诚信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议题三:如何践行诚实守信?教学内容:践行诚实守信的做法预设过程1(10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结合P40情景分析,让同学们谈一谈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观点。 从学生生活出发,结合两个情景让同学们说一说如果你需要同学帮忙带书,你会选择谁? (1)你说出请求后,A同学匆匆回头一句“明早给你带书”,说完就跑。(2)你说出请求后,B同学拿出便笺,写下“明早 7:30 把书带到教室”,再贴到课桌上。 请学生回忆,并邀请同学们在便利卡片上写出: 自己有无不守信的行为?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 你没有完成这件事,是故意为之还是无力完成? (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 (4)如果遇到意外确实无法完成,你将怎么做? 4.教师进行总结: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我们要增强诚信意识,真心实意地与他人交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要轻易许诺些自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出承诺后,要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如果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兑现承诺,应该不逃避、不推脱,坦诚与他人沟通,争取他人的谅解。 结合情景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思考自身的行为,理解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的重要性。预设过程2(8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对比两则案例,分析遇到不同的情形会怎么做?(隐私和诚信VS善意的谎言) 2.提问学生: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说实话?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诚信智慧。 3.情景快闪,遇到以下情景,你该如何践行诚信: 同学考砸,问你成绩 朋友送的礼物你并不喜欢 家人重病,朋友约你今晚聚会 同学作弊求你保密 捡到钱包内有失主隐私照片 4.教师进行总结:我们应遵循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为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着想,又恪守诚信的要求,做一个有智慧诚实守信者。认真分析案例,理解隐私和诚信VS善意的谎言。 思考问题: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吗?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说实话? 结合情景快闪,说一说自己如何践行诚信。预设过程3(8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观看《关注校园网贷:借同学身份贷款 致28人负债百万》视频,向学生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校园网贷吗? 遇到别人向你宣传,你会选择借贷吗? 校园网贷会给我们和身边人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结合上述视频和相关材料,分析信用记录对我们的影响。 让同学们谈一谈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信用记录。 教师进行总结:我们要身体力行弘扬诚信文化,珍惜个人信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认真观看视频,思考教师问题。 谈一谈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守护好自己的信用记录。七、板书设计八、作业设计 1.下列古训与“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有( B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③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下列行为与下面故事主题相符的是( B ) 汉朝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①小东与同学约定周末去图书馆,准时赴约 ②小方外出就餐时,使用公勺、公筷 ③小安与同学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④小贝的爸爸做生意从不欺骗顾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上医院看病先诊疗后付费,借书免押金,到部分景区、酒店享受优惠……在厦门,随着“白鹭分”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实实在在地享受个人信用带来的实惠。这告诉我们( C ) ①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②诚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③应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④要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材料解析题: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高老师在课堂上准备开展一场辩论赛,请你 参与其中。 正方: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反方:诚信太难了,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做到。 (1)请你为正方辩题写出辩词。 (2)如何建设诚信校园?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设计】5.2《诚实守信》.docx 【教学课件】5.2《诚实守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