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 章末复习与总结(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一册

资源简介

一、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在本章中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的有关问题中.
培优一 频率与概率
【例1】 为了解某种产品的质量,从一大批产品中抽出若干批进行质量检查,结果如下:
抽取个数n 50 100 200 500 1 000 2 000
优等品数m 45 92 194 470 954 1 902
优等品频率
(1)计算各批产品中优等品的频率,把上表补充完整;
(2)从这一大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个,则抽到优等品的概率约是多少?
尝试解答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在本章主要体现在概率计算问题中.
培优二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例2】 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约定赛制如下:
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先比赛的两人,另一人轮空;每场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进行下一场比赛,负者下一场轮空,直至有一人被淘汰;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人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人被淘汰,另一人最终获胜,比赛结束.
经抽签,甲、乙首先比赛,丙轮空.设每场比赛双方获胜的概率都为.
(1)求甲连胜四场的概率;
(2)求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
(3)求丙最终获胜的概率.
尝试解答
培优三 古典概型的求法
【例3】 (2022·全国甲卷6题)从分别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随机抽取2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尝试解答
培优四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例4】 (1)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地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  )
A.甲与丙相互独立
B.甲与丁相互独立
C.乙与丙相互独立
D.丙与丁相互独立
(2)计算机考试分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两部分,每部分考试成绩只记“合格”与“不合格”,两部分考试都“合格”者,则计算机考试“合格”,并颁发合格证书.甲、乙、丙三人在理论考试中“合格”的概率依次为,,,在实际操作考试中“合格”的概率依次为,,,所有考试是否合格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①假设甲、乙、丙三人同时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两项考试,谁获得合格证书的可能性最大?
②这三人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两项考试后,求恰有两人获得合格证书的概率.
尝试解答
三、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在本章主要体现在概率的实际应用问题中.
培优五 概率的实际应用
【例5】 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60),…,[80,90),[90,100].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
(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
(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的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
尝试解答
培优六 概率中的决策问题
【例6】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加的5次预赛成绩记录如下:
甲 82 82 79 95 87
乙 95 75 80 90 85
(1)从甲、乙两人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求甲的成绩比乙高的概率;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说明理由.
尝试解答
章末复习与总结
【例1】 解:(1)
抽取个数n 50 100 200 500 1 000 2 000
优等品数m 45 92 194 470 954 1 902
优等品频率 0.9 0.92 0.97 0.94 0.954 0.951
(2)由(1)知随着抽取个数的增加,频率都在常数0.95附近摆动,所以从这一大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个,抽到优等品的概率约是0.95.
【例2】 解:(1)甲连胜四场的概率为.
(2)根据赛制,至少需要进行四场比赛,
至多需要进行五场比赛.
比赛四场结束,共有三种情况:
甲连胜四场的概率为;乙连胜四场的概率为;
丙上场后连胜三场的概率为.
所以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为
1---=.
(3)丙最终获胜,有两种情况:
比赛四场结束且丙最终获胜的概率为;
比赛五场结束且丙最终获胜,则从第二场开始的四场比赛按照丙的胜、负、轮空结果有三种情况:胜胜负胜,胜负空胜,负空胜胜,概率分别为,,.
因此丙最终获胜的概率为+++=.
【例3】 C 从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地抽取2张,共有15种取法,它们分别是(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其中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是(1,4),(2,4),(2,6),(3,4),(4,5),(4,6),共6种取法,所以所求概率是P==.故选C.
【例4】 (1)B P(甲)=,P(乙)=,P(丙)=,P(丁)==,P(甲丙)=0≠P(甲)P(丙),P(甲丁)==P(甲)P(丁),P(乙丙)=≠P(乙)P(丙),P(丙丁)=0≠P(丁)P(丙),故选B.
(2)解:①设“甲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A,“乙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B,“丙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C,则
P(A)=×=,P(B)=×=,
P(C)=×=.
因为P(C)>P(B)>P(A),所以丙获得合格证书的可能性最大.
②设“三人考试后恰有两人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D,则
P(D)=P(AB)+P(AC)+P(BC)
=××+××+××=.
【例5】 解:(1)因为(0.004+a+0.018+0.022×2+0.028)×10=1,所以a=0.006.
(2)由所给频率分布直方图知,50名受访职工评分不低于80的频率为(0.022+0.018)×10=0.4,
所以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为0.4.
(3)受访职工中评分在[50,60)的有50×0.006×10=3(人),记为A1,A2,A3;
受访职工中评分在[40,50)的有50×0.004×10=2(人),记为B1,B2.
从这5名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0种,即(A1,A2),(A1,A3),(A1,B1),(A1,B2),(A2,A3),(A2,B1),(A2,B2),(A3,B1),(A3,B2),(B1,B2).
因为所抽取2人的评分都在[40,50)的结果有1种,即(B1,B2),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例6】 解:(1)记甲被抽到的成绩为x,乙被抽到的成绩为y,用数对(x,y)表示样本点如下:
(82,95),(82,75),(82,80),(82,90),(82,85),(82,95),(82,75),(82,80),(82,90),(82,85),(79,95),(79,75),(79,80),(79,90),(79,85),(95,95),(95,75),(95,80),(95,90),(95,85),(87,95),(87,75),(87,80),(87,90),(87,85),样本点总数n=25.
记“甲的成绩比乙高”为事件A,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有(82,75),(82,80),(82,75),(82,80),(79,75),(95,75),(95,80),(95,90),(95,85),(87,75),(87,80),(87,85),样本点数m=12,所以P(A)==.
(2)派甲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
=×(82+82+79+95+87)=85,
=×(95+75+80+90+85)=85,
=×[(79-85)2+(82-85)2+(82-85)2+(87-85)2+(95-85)2]=31.6,
=×[(75-85)2+(80-85)2+(85-85)2+(90-85)2+(95-85)2]=50,
因为=,<,所以甲的成绩较稳定,派甲参赛比较合适.
(注:本小题的结论及理由均不唯一,如果能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给出其他合理回答,同样正确,如派乙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甲获得85分以上(含85分)的概率P1=,乙获得85分以上(含85分)的概率P2=.因为P2>P1,所以派乙参赛比较合适).
2 / 3(共30张PPT)
章末复习与总结
一、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在本章中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的有关问
题中.
培优一 频率与概率
【例1】 为了解某种产品的质量,从一大批产品中抽出若干批进行
质量检查,结果如下:
抽取个数 n 50 100 200 500 1 000 2 000
优等品数 m 45 92 194 470 954 1 902
(1)计算各批产品中优等品的频率,把上表补充完整;
解:
抽取个数 n 50 100 200 500 1 000 2 000
优等品数 m 45 92 194 470 954 1 902
0.9 0.92 0.97 0.94 0.954 0.951
(2)从这一大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个,则抽到优等品的概率约是
多少?
解:由(1)知随着抽取个数的增加,频率都在常数0.95附近摆
动,所以从这一大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个,抽到优等品的概率约
是0.95.
二、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在本章主要体现在概率计算问题中.
培优二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例2】 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羽毛球比赛,约定赛制如下:
累计负两场者被淘汰;比赛前抽签决定首先比赛的两人,另一人轮
空;每场比赛的胜者与轮空者进行下一场比赛,负者下一场轮空,直
至有一人被淘汰;当一人被淘汰后,剩余的两人继续比赛,直至其中
一人被淘汰,另一人最终获胜,比赛结束.
经抽签,甲、乙首先比赛,丙轮空.设每场比赛双方获胜的概率都为
.
(1)求甲连胜四场的概率;
解:甲连胜四场的概率为 .
比赛四场结束,共有三种情况:
甲连胜四场的概率为 ;
乙连胜四场的概率为 ;
丙上场后连胜三场的概率为 .
所以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为
1- - - = .
(2)求需要进行第五场比赛的概率;
解:根据赛制,至少需要进行四场比赛,
至多需要进行五场比赛.
(3)求丙最终获胜的概率.
解:丙最终获胜,有两种情况:
比赛四场结束且丙最终获胜的概率为 ;
比赛五场结束且丙最终获胜,则从第二场开始的四场比赛按照
丙的胜、负、轮空结果有三种情况:胜胜负胜,胜负空胜,负
空胜胜,概率分别为 , , .
因此丙最终获胜的概率为 + + + = .
培优三 古典概型的求法
【例3】 (2022·全国甲卷6题)从分别写有1,2,3,4,5,6的6张
卡片中无放回随机抽取2张,则抽到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
数的概率为(  )
解析: 从写有1,2,3,4,5,6的6张卡片中无放回地抽取2张,
共有15种取法,它们分别是(1,2),(1,3),(1,4),(1,
5),(1,6),(2,3),(2,4),(2,5),(2,6),(3,
4),(3,5),(3,6),(4,5),(4,6),(5,6),其中
卡片上的数字之积是4的倍数的是(1,4),(2,4),(2,6),
(3,4),(4,5),(4,6),共6种取法,所以所求概率是 P =
= .故选C.
培优四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例4】 (1)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
从中有放回地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
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
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
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  )
A. 甲与丙相互独立 B. 甲与丁相互独立
C. 乙与丙相互独立 D. 丙与丁相互独立
解析:  P (甲)= , P (乙)= , P (丙)= , P (丁)=
= , P (甲丙)=0≠ P (甲) P (丙), P (甲丁)= = P
(甲) P (丁), P (乙丙)= ≠ P (乙) P (丙), P (丙丁)
=0≠ P (丁) P (丙),故选B.
(2)计算机考试分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两部分,每部分考试成绩只
记“合格”与“不合格”,两部分考试都“合格”者,则计算
机考试“合格”,并颁发合格证书.甲、乙、丙三人在理论考试
中“合格”的概率依次为 , , ,在实际操作考试中“合
格”的概率依次为 , , ,所有考试是否合格相互之间没有
影响.
①假设甲、乙、丙三人同时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两项考试,谁
获得合格证书的可能性最大?
②这三人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两项考试后,求恰有两人获得合
格证书的概率.
解:①设“甲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 A ,“乙获得合格证书”
为事件 B ,“丙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 C ,则
P ( A )= × = , P ( B )= × = ,
P ( C )= × = .
因为 P ( C )> P ( B )> P ( A ),所以丙获得合格证书的可
能性最大.
②设“三人考试后恰有两人获得合格证书”为事件 D ,则
P ( D )= P ( AB )+ P (  A C  )+ P (   BC  )
= × × + × × + × × = .
三、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在本章主要体现在概率的实际应用问题中.
培优五 概率的实际应用
【例5】 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
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
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40,50),[50,
60),…,[80,90),[90,100].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a 的值;
解:因为(0.004+ a +0.018+0.022×2+0.028)×10=1,所
以 a =0.006.
(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
解:由所给频率分布直方图知,50名受访职工评分不低于80的
频率为(0.022+0.018)×10=0.4,
所以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为0.4.
(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的评
分都在[40,50)的概率.
解:受访职工中评分在[50,60)的有50×0.006×10=3
(人),记为 A1, A2, A3;
受访职工中评分在[40,50)的有50×0.004×10=2(人),记
为 B1, B2.
因为所抽取2人的评分都在[40,50)的结果有1种,即( B1, B2),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
从这5名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10种,
即( A1, A2),( A1, A3),( A1, B1),( A1, B2),
( A2, A3),( A2, B1),( A2, B2),( A3, B1),( A3,
B2),( B1, B2).
培优六 概率中的决策问题
【例6】 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
加的5次预赛成绩记录如下:
甲 82 82 79 95 87
乙 95 75 80 90 85
(1)从甲、乙两人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求甲的成绩比乙高的
概率;
解:记甲被抽到的成绩为 x ,乙被抽到的成绩为 y ,用数对
( x , y )表示样本点如下:
(82,95),(82,75),(82,80),(82,90),(82,
85),(82,95),(82,75),(82,80),(82,90),
(82,85),(79,95),(79,75),(79,80),(79,
90),(79,85),(95,95),(95,75),(95,80),
(95,90),(95,85),(87,95),(87,75),(87,
80),(87,90),(87,85),样本点总数 n =25.
记“甲的成绩比乙高”为事件 A ,事件 A 包含的样本点有(82,75),
(82,80),(82,75),(82,80),(79,75),(95,75),
(95,80),(95,90),(95,85),(87,75),(87,80),
(87,85),样本点数 m =12,所以 P ( A )= = .
(2)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
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合适?说明理由.
解:派甲参赛比较合适,理由如下:
= ×(82+82+79+95+87)=85,
= ×(95+75+80+90+85)=85,
= ×[(79-85)2+(82-85)2+(82-85)2+(87-
85)2+(95-85)2]=31.6,
= ×[(75-85)2+(80-85)2+(85-85)2+(90-
85)2+(95-85)2]=50,
因为 = , < ,所以甲的成绩较稳定,派甲参赛比较
合适.
(注:本小题的结论及理由均不唯一,如果能从统计学的角度
分析,给出其他合理回答,同样正确,如派乙参赛比较合适,
理由如下:
从统计学的角度看,甲获得85分以上(含85分)的概率 P1= ,
乙获得85分以上(含85分)的概率 P2= .因为 P2> P1,所以派
乙参赛比较合适).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