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 拓 视 野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四变”策略(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3 拓 视 野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四变”策略(课件 学案)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拓 视 野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四变”策略
类型一 变角——角的变换
当已知条件中的角与所求角不同时,需要通过“拆”“配”等方法实现角的转化,一般是寻求它们的和、差、倍、半关系,再通过三角变换得出所要求的结果.
【例1】 已知tan(α+β)=4,tan(α-β)=2,则sin 4α=    .
尝试解答
类型二 变名——函数名称变换
对于含有多种三角函数的问题,要从题目中所给的各函数间的关系入手,寻求统一函数名称的变换途径.正确选用三角变换公式,通过变换尽量减少三角函数的种类,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例2】 当0<x<时,函数f(x)=的最小值是    .
尝试解答
类型三 变幂——升幂与降幂变换
分析三角函数中的次数,看是低次的升次,还是高次的降次,要充分结合题目中的要求,正确选用半角公式、倍角公式等三角公式,从而达到化简解题的目的.
【例3】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且sin α=,则=    .
尝试解答
类型四 变数——常数变换
【例4】 已知tan(+α)=2,则=    .
尝试解答
拓视野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四变”策略
【例1】 - 解析:因为tan 2α=tan[(α+β)+(α-β)]==-,所以sin 4α==-.
【例2】 4 解析:因为0<x<,所以0<tan x<1,所以f(x)==≥4,当且仅当tan x=时取“=”.
【例3】 - 解析:

==.
又α为第二象限角,且sin α=,
所以cos α=-,
所以==-.
【例4】  解析:由tan(+α)==2,得tan α=,于是===.
1 / 1(共32张PPT)
拓 视 野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四变”策略
类型一 变角——角的变换
当已知条件中的角与所求角不同时,需要通过“拆”“配”等方法实
现角的转化,一般是寻求它们的和、差、倍、半关系,再通过三角变
换得出所要求的结果.
【例1】 已知tan(α+β)=4,tan(α-β)=2,则 sin 4α
= .
-  
解析:因为tan 2α=tan[(α+β)+(α-β)]=
=- ,
所以 sin 4α= =- .
类型二 变名——函数名称变换
对于含有多种三角函数的问题,要从题目中所给的各函数间的关系入
手,寻求统一函数名称的变换途径.正确选用三角变换公式,通过变
换尽量减少三角函数的种类,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例2】 当0<x< 时,函数f(x)= 的最小值
是 .
解析:因为0<x< ,
所以0<tan x<1,所以f(x)= = ≥4,
当且仅当tan x= 时取“=”.
4 
类型三 变幂——升幂与降幂变换
分析三角函数中的次数,看是低次的升次,还是高次的降次,要充分
结合题目中的要求,正确选用半角公式、倍角公式等三角公式,从而
达到化简解题的目的.
【例3】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且 sin α= ,则
= .
-  
解析: = = =
.又α为第二象限角,且 sin α= ,所以 cos α=- ,所以
= =- .
类型四 变数——常数变换
【例4】 已知tan( +α)=2,则 =    .
解析:由tan( +α)= =2,得tan α= ,于是
= = = .
 
知能演练·扣课标
课后巩固 核心素养落地
1. tan 15°=(  )
解析: 由tan = ,得tan 15°=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 已知180°<α<360°,则 cos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 使函数f(x)= sin (2x+θ)+ cos (2x+θ)为奇函数的
θ的一个值是(  )
解析: f(x)= sin (2x+θ)+ cos (2x+θ)=2 sin
.当θ= π时,f(x)=2 sin (2x+π)=-2 sin 2x
是奇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4. 化简 =(  )
A. - cos 1 B. cos 1
解析: 原式= = =
cos 1,故选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 (多选)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
B. x,y∈R, sin (x-y)= sin x- sin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因为 sin 2 + cos 2 =1≠ ,所以A为假命题;当x=
y=0时, sin (x-y)= sin x- sin y,所以B为真命题;因为
= =| sin x|= sin x,x∈[0,π],所以C
为真命题;当x= ,y=2π时, sin x= cos y,但x+y≠ ,所以
D为假命题.故选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 (多选)函数f(x)= (1+ cos 2x)· sin 2x(x∈R),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C. f(x)是奇函数
D. f(x)是偶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因为f(x)= (1+ cos 2x)(1- cos 2x)= (1
- cos 22x)= sin 22x= (1- cos 4x).又f(-x)=f
(x),所以函数f(x)是最小正周期为 的偶函数,选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7. 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规律:
① sin 60°= ;
② sin 120°= ,请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符合题意的一个等
式 .(答案不唯一)
解析: sin 30°= (只要符合公式 sin α= 且有
意义即可).
sin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8. 函数f(x)= sin -2 sin 2x的最小正周期是 .
解析:∵f(x)= sin 2x- cos 2x- (1- cos 2x)=
sin 2x+ cos 2x- = sin - ,∴T= =π.
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 在△ABC中,若 cos A= ,则 sin 2 + cos 2A=  -  .
解析: sin 2 + cos 2A= +2 cos 2A-1=
+2 cos 2A-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已知函数f(x)=4 cos x sin -1.
(1)求f(x)的最小正周期;
解:f(x)=4 cos x sin -1
=4 cos x -1
= sin 2x+2 cos 2x-1
= sin 2x+ cos 2x=2 sin ,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求f(x)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因为- ≤x≤ ,所以- ≤2x+ ≤ ,
所以当2x+ = ,即x= 时,f(x)有最大值2,
当2x+ =- ,即x=- 时,f(x)有最小值-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设函数f(x)=2 cos 2x+ sin 2x+a(a为实常数)在区间
[0, ]上的最小值为-4,那么a=(  )
A. 4 B. -6 C. -4 D. -3
解析: f(x)=2 cos 2x+ sin 2x+a=1+ cos 2x+ sin
2x+a=2 sin (2x+ )+a+1.当x∈[0, ]时,2x+ ∈
[ , ],∴f(x)min=2×(- )+a+1=-4.∴a=-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 (多选)已知函数f(x)= cos 2x-2 sin x cos x,则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
A. 存在x1,x2,当x1-x2=π时,f(x1)=f(x2)成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 易知f(x)=2 sin =2 sin (2x+ ),
∴f(x)的最小正周期T=π,A正确;令- +2kπ≤2x+
≤ +2kπ(k∈Z),得- +kπ≤x≤- +kπ(k∈Z),∴f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kπ,- +kπ](k∈Z),B
错误;∵对称中心的横坐标满足2x+ =kπ(k∈Z),∴x=
- (k∈Z),当k=1时,x= ,C正确;f =2 sin
=- ≠±2,D错误.故选A、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利用“勾股圆方图”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
理,成为了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如
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EFGH
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ABCD,设Rt△AFB中AF=a,BF=b,较
小的锐角∠FAB=α.若(a+b)2=196,正方形ABCD的面积
为100,则 cos 2α=    ,
sin - cos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析:由已知得a2+b2=100,(a+b)2=196,且a>b,解得
a=8,b=6,所以 cos α= = ,所以 cos 2α=2 cos 2α-1=
2×( )2-1= ,因为0<α< ,所以0< < ,所以 sin
= = , cos = = ,所以 sin - cos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已知f(x)= ,若α∈( ,π),化简:f( cos α)+f
(- cos α).
解:f( cos α)+f(- cos α)= + =|tan
|+| |.
∵ <α<π,∴ < < ,∴tan >0,故f( cos α)+f(-
cos α)=tan + = =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已知函数f(x)= ,则f( - )= .

解析:f(x)=

= =2 cos 2x.
f( - )=2 cos =2 cos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如图所示,已知OPQ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 的扇形,四边形
ABCD是扇形的内接矩形,B,C两点在圆弧上,OE是∠POQ的
平分线,E在 上,连接OC,记∠COE=α,则角α为何值
时,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面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解:如图所示,设OE交AD于点M,交BC于点
N,显然矩形ABCD关于OE对称,而M,N分别
为AD,BC的中点,
在Rt△ONC中,CN= sin α,ON= cos α,
OM= = DM= CN= sin α,
所以MN=ON-OM= cos α- sin α,
即AB= cos α- sin α,
而BC=2CN=2 sin 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故S矩形ABCD=AB·BC=( cos α- sin α)·2 sin α=2 sin α
cos α-2 sin 2α= sin 2α- (1- cos 2α)
= sin 2α+ cos 2α-
=2 - =2 sin - .
因为0<α< ,
所以0<2α< , <2α+ < .
故当2α+ = ,即α= 时,S矩形ABCD取得最大值,
此时S矩形ABCD=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