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3 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3 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数学 北师大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
1.已知直线a∥直线b,直线b∥直线c,直线c∥直线d,则a与d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不确定
2.若∠AOB=∠A1O1B1,且OA∥O1A1,OA与O1A1方向相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OB∥O1B1且方向相同
B.OB∥O1B1,方向可能不同
C.OB与O1B1不平行
D.OB与O1B1不一定平行
3.如图所示,在三棱锥S -MNP中,E,F,G,H分别是棱SN,SP,MN,MP的中点,则EF与HG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或异面
4.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长方体的棱所组成的异面直线有(  )
A.2对 B.3对
C.6对 D.12对
5.(多选)在空间四面体ABCD中,如图E,F,G,H分别是AB,BC,AD,D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选项为(  )
A.EG=FH B.EF=GH
C.EH与FG相交 D.EG=HG
6.(多选)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M,N,P,Q,E分别是AB,BC,CD,AD,A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P,Q四点共面 B.∠QME=∠CBD
C.△BCD∽△MEQ D.四边形MNPQ为矩形
7.已知AB∥PQ,BC∥QR,若∠ABC=30°,则∠PQR=    .
8.如图,点P,Q,R,S分别在正方体的四条棱上,且是所在棱的中点,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是    .(填序号)
9.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的夹角是    .
1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E,F,G,H分别为PA,PB,PC,P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11.如图所示的是所有棱长都相等的正三棱锥的平面展开图(D,E分别为PB,PA的中点),则在正三棱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DE与直线AF相交成60°角
B.直线DE与直线AC相交
C.直线DE与直线AB异面
D.直线AF与直线BC平行
12.若直线l1和l2是异面直线,l1在平面α内,l2在平面β内,l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l与l1,l2都不相交
B.l与l1,l2都相交
C.l至多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D.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
13.(多选)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的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线CC1与直线B1E相交
B.CC1与AE共面
C.AE与B1C1是异面直线
D.AE与B1C1垂直
14.如图①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E,F分别为BC,AD的中点,将平面CDFE沿EF翻折起来,使CD到达C'D'的位置(如图②),G,H分别为AD',B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15.已知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AC=4,BD=6,则(  )
A.1<MN<5 B.2<MN<10
C.1≤MN≤5 D.2<MN<5
16.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面都是矩形,底面ABCD是菱形,且AB=BC=2,∠ABC=120°,若异面直线A1B和AD1的夹角为90°,试求AA1.
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
1.A ∵a∥b,b∥c,∴a∥c.又c∥d,∴a∥d.故选A.
2.D 当∠AOB=∠A1O1B1时,且OA∥O1A1,OA与O1A1的方向相同时,OB与O1B1不一定平行.故选D.
3.A ∵E,F分别是SN和SP的中点,∴EF∥PN.同理可证HG∥PN,∴EF∥HG.故选A.
4.C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没有与体对角线平行的棱,要求与长方体体对角线AC1异面的棱所在的直线,只要去掉与AC1相交的六条棱,其余的都与体对角线异面,∴与AC1异面的棱有BB1,A1D1,A1B1,BC,CD,DD1,∴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长方体的棱所组成的异面直线有6对,故选C.
5.ABC 由题意知,EG BD,FH BD,∴EG FH,∴四边形EGHF为平行四边形.∴EG=FH,EF=GH.∴EH与FG共面且相交,故A、B、C正确,但EG不一定与HG相等.故选A、B、C.
6.ABC 由条件易知MQ∥BD,ME∥BC,QE∥CD,NP∥BD,对于A,有MQ∥NP,所以M,N,P,Q四点共面,故A正确;对于B,根据空间等角定理,得∠QME=∠CBD,故B正确;对于C,由空间等角定理知∠QME=∠CBD,∠MEQ=∠BCD,则△BCD∽△MEQ,故C正确.没有充分理由推证四边形MNPQ为矩形,故选A、B、C.
7.30°或150° 解析:由等角定理,可知∠PQR与∠ABC相等或互补,故∠PQR=30°或150°.
8.③ 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可知③正确.
9.90° 解析:连接GB1,B1F(图略),则GB1∥A1E,故∠B1GF或其补角即为A1E与GF的夹角,B1G===,B1F===,GF==,所以B1G2+FG2=B1F2,所以∠B1GF=90°.
10.证明:在△PAB中,因为E,F分别是PA,PB的中点,所以EF∥AB,EF=AB,
同理GH∥DC,GH=DC.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AB=CD.
所以EF∥GH,EF=GH.
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11.A 将题中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三棱锥,如图所示,点F与点P重合,易知在△PDE中,PD=PE=DE,△PDE是等边三角形,故∠PED=60°,即直线DE与AF相交成60°角.由图易知其余选项均错误.
12.D 反证法:假设l与l1,l2均不相交,因为l与l1都在平面α内,于是l∥l1.同理可得l∥l2,所以l1∥l2.这与已知矛盾.故l至少与l1,l2中的一条相交.故选D.
13.ACD 因为CE∥B1C1且CE=B1C1,所以四边形CEB1C1为梯形,CC1与B1E必相交,A正确;由几何图形可知B错误,C正确;AE与B1C1所成的角就是AE与BC所成的角,又E为BC的中点,△ABC为正三角形,所以AE⊥BC,即AE与B1C1所成的角为90°,选项D正确.故选A、C、D.
14.证明:在题图①中,∵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
E,F分别为BC,AD的中点,
∴EF∥AB且EF=(AB+CD).
在题图②中,易知C'D'∥EF∥AB.
∵G,H分别为AD',BC'的中点,
∴GH∥AB且GH=(AB+C'D')=(AB+CD),
∴GH∥EF,且GH=EF,
∴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15.A 取AD的中点H,连接MH,NH(图略),则MH∥BD,且MH=BD,NH∥AC,且NH=AC,且M,N,H三点构成三角形,由三角形中三边关系,可得MH-NH<MN<MH+NH,即1<MN<5.故选A.
16.解:如图,连接CD1,AC,由题意得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1D1∥BC,A1D1=BC,
所以四边形A1BCD1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1B∥CD1,
所以∠AD1C(或其补角)为A1B和AD1的夹角,
因为异面直线A1B和AD1的夹角为90°,
所以∠AD1C=90°,
因为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BC=2 ,
所以△ACD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1=AC,
因为底面ABCD是菱形且AB=BC=2 ,∠ABC=120°,
所以AC=2 ×sin 60°×2=6,
故AD1=AC=3 ,
所以AA1= = =.
3 / 3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传递性、等角定理 逻辑推理
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会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数学抽象
3.了解空间四边形的概念 逻辑推理
  观察如图长方体,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 (1)图中直线AB与CD,直线AB与A1B是什么关系?
(2)图中直线A1B与CC1平行吗?相交吗?它们是什么关系?
(3)图中AA1∥DD1,AA1∥BB1,那么BB1与DD1平行吗?
                      
                      
                      
                      
知识点一 基本事实4
1.文字表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这一性质通常称为       .
2.符号表达:     .
提醒 基本事实4说明把平行线的传递性推广到空间也能成立,这个基本事实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在于寻找联系所证两条平行直线的第三条直线.
知识点二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异面直线的概念
(1)定义:不同在      平面内(不共面)的两条直线;
(2)异面直线的画法(衬托平面法)
如图①②所示,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画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衬托.
(3)判断两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方法
①定义法;②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想一想】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吗?
知识点三 等角定理
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   ,那么这两个角       .
提醒 等角定理的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及作用:
①图形语言:如图(ⅰ)(ⅱ)所示.
②符号语言:已知OA∥O'A',OB∥O'B',则∠AOB=∠A'O'B'或∠AOB+∠A'O'B'=180°;③作用:判断或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知识点四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定义 前提 两条异面直线a,b
作法 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
结论 我们把a'与b'所成的     的角称为异面直线a,b的夹角
范围 记异面直线a与b的夹角为θ,则   
特殊情况 当θ=    时,a与b互相垂直,记作:    
提醒 对异面直线夹角的认识:①研究异面直线的夹角,就是通过平移把异面直线转化为相交直线.这是研究空间图形的一种基本思路,即把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②异面直线夹角的大小不能是0°,若两条直线的夹角是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不可能异面;③两条直线垂直,既包括相交垂直,也包括异面垂直.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
(2)两直线若不是异面直线,则必相交或平行.(  )
(3)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成等角,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4)如果两个角的对应边互相平行,且方向都相反,则两个角互补.(  )
2.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  )
A.a∥b        B.a与b异面
C.a与b相交 D.a与b无公共点
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为平面A'B'C'D'与AA'D'D的中心,则EF与CD夹角的大小是     .
题型一 基本事实4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点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点D,E分别是△PAB和△PBC的重心.求证:DE∥AC,DE=AC.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证明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借助平面几何知识,如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成比例的线段平行;
(2)利用基本事实4,即证明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A1A,C1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MBND1为平行四边形.
题型二 异面直线的判定
【例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NC,DE,AF,BM这四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多少对?试以其中一对为例进行证明.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判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
(1)证明两条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2)重要结论:连接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 α,B∈α,l α,B l AB与l是异面直线(如图).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直线A1B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    ;
(2)直线A1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    ;
(3)直线D1D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    ;
(4)直线A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       .
题型三 等角定理的应用
【例3】 如图,已知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CD,AD的中点.求证:
(1)四边形MNA1C1是梯形;
(2)∠DNM=∠D1A1C1.
尝试解答
通性通法
  有关证明角相等问题,一般采用下面三种途径
(1)利用等角定理;(2)利用三角形相似;(3)利用三角形全等.
【跟踪训练】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棱CC1,BB1,DD1的中点.求证:∠BGC=∠FD1E.
题型四 异面直线的夹角
【例4】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
(1)在长方体的棱所在直线中找出与直线AB是异面直线的所有直线;
(2)求异面直线AD1与DB1夹角的余弦值.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变条件)将本例变为:如图所示,点A是平面BCD外一点,AD=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求异面直线AD和BC夹角的大小.
通性通法
求异面直线夹角的步骤
(1)作:根据夹角的定义,用平移法作出异面直线的夹角;
(2)证:证明作出的角就是要求的角;
(3)计算:求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得出.
可用“一作二证三计算”来概括.同时注意异面直线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0°<θ≤90°.
【跟踪训练】
如图,在正方体ABCD-EFGH中,O为侧面ADHE的中心,求:
(1)BE与CG夹角的大小;
(2)FO与BD夹角的大小.
1.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异面
C.平行 D.相交或异面
2.“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是“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多选)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与AA1不是异面直线的有(  )
A.AB B.BB1 C.DD1 D.B1C1
4.已知正方体ABCD-EFGH,则AH与FG的夹角是    .
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
【基础知识·重落实】
知识点一
1.互相平行 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2.a∥c
知识点二
1.(1)任何一个 2.有且只有一个 没有
想一想
提示:不一定,它们可能相交,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
知识点三
平行 相等或互补
知识点四
不大于90° 0°<θ≤90° 90° a⊥b
自我诊断
1.(1)× (2)√ (3)× (4)×
2.D 因为直线a∥平面α,所以直线a与平面α无公共点,而直线b 平面α,所以a与b平行或异面,所以两者无公共点.故选D.
3.45° 解析:如图,连接B'D',则E为B'D'的中点,连接AB',则EF∥AB'.又CD∥AB,所以∠B'AB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EF与CD的夹角,易知∠B'AB=45°,故EF与CD夹角的大小是45°.
【典型例题·精研析】
【例1】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PD,PE,并延长分别交AB,BC于点M,N.
因为点D,E分别是△PAB,△PBC的重心,所以M,N分别是AB,BC的中点.
连接MN,则MN∥AC,且MN=AC. ①
在△PMN中,因为==,
所以DE∥MN,且DE=MN. ②
由①②,根据基本事实4,得DE∥AC,且DE=MN=×AC=AC.
跟踪训练
证明:如图,取B1B的中点P,连接C1P,MP.
因为N为C1C的中点,
由正方体的性质知C1N PB,
所以四边形C1PBN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P BN.
又M,P分别为A1A,B1B的中点,
所以MP A1B1.
又由正方体的性质知A1B1 C1D1,所以MP C1D1,
所以四边形D1MPC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P MD1.所以MD1 BN,
所以四边形MBND1为平行四边形.
【例2】 解:将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如图).
直线NC与直线DE,直线NC与直线AF,
直线NC与直线BM,直线DE与直线AF,直线DE与直线BM,直线AF与直线BM,都是异面直线,共有6对.
以直线NC与直线AF是异面直线为例证明如下:
法一 连接BE,若NC∥AF,
则由NC∥BE,可知AF∥BE,
这与直线AF与直线BE相交矛盾.
故直线NC与直线AF不平行.
若直线NC与直线AF相交,则平面ABFE与平面CDNM有公共点,这与正方体的性质矛盾.故直线NC与
直线AF不相交.
所以直线NC与直线AF异面.
法二 连接BE,如图,因为直线NC 平面BCNE,直线AF∩平面BCNE=O,O 直线NC,
所以直线NC与直线AF异面.
跟踪训练
 (1)平行 (2)异面 (3)相交 (4)异面
解析:
序号 结论 理由
(1) 平行 因为A1D1 BC,所以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
(2) 异面 A1B与B1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3) 相交 D1D∩D1C=D1
(4) 异面 AB与B1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例3】 证明:(1)如图 ,连接AC,在△ACD中,
∵M,N分别是CD,AD的中点,
∴MN是△ACD的中位线,
∴MN∥AC,且MN=AC.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C∥A1C1,且AC=A1C1.
∴MN∥A1C1,且MN=A1C1,
即MN≠A1C1,
∴四边形MNA1C1是梯形.
(2)由(1)可知,MN∥A1C1.
又ND∥A1D1,且∠DNM与∠D1A1C1的两边的方向相同,∴∠DNM=∠D1A1C1.
跟踪训练
证明:因为E,F,G分别是正方体的棱CC1,BB1,DD1的中点,所以CE∥GD1,CE=GD1,BF∥GD1,BF=GD1,
所以四边形CED1G与四边形BFD1G均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GC∥D1E,GB∥D1F.
因为∠BGC与∠FD1E的两边方向相同,
所以∠BGC=∠FD1E.
【例4】 解:(1)与直线AB是异面直线的直线有:DD1,CC1,A1D1,B1C1.
(2)连接BD1交DB1于O,取AB的中点M,连接DM,OM.
易知O为BD1的中点,所以AD1∥OM,则∠MOD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D1与DB1的夹角.
因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BC=1,AA1=,
AD1=
==2,
DM=
==,
DB1=
==,
所以OM=AD1=1,
OD=DB1=.
于是在△DMO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MOD==,
即异面直线AD1与DB1夹角的余弦值为.
母题探究
解:如图,设G是AC的中点,
连接EG,FG.
因为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故EG∥BC,且EG=BC=1,FG∥AD,且FG=AD=1.所以∠EGF即为所求,
又EF=,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EGF=90°.
所以异面直线AD与BC的夹角为90°.
跟踪训练
 解:(1)∵CG∥FB,∴∠EBF是异面直线BE与CG的夹角.
在Rt△EFB中,EF=FB,
∴∠EBF=45°,
∴BE与CG的夹角为45°.
(2)如图,连接FH,
∵FB∥AE,FB=AE,
AE∥HD,AE=HD,
∴FB=HD,FB∥HD,
∴四边形FBDH是平行四边形,
∴BD∥FH,
∴∠HFO或其补角是FO与BD的夹角,连接HA,AF,
则△AFH是等边三角形,
又O是AH的中点,
∴∠HFO=30°,
∴FO与BD的夹角为30°.
随堂检测
1.D 若两直线不平行,则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
2.C 若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直线l与平面α只能平行,故充分性成立;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故必要性也成立,所以“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是“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的充要条件.故选C.
3.ABC 由异面直线的定义知,与AA1异面的直线应为B1C1,其他选项与AA1均为平行或相交的位置关系.
4.45° 解析:连接BG(图略),则BG∥AH,所以∠BGF为异面直线AH与FG的夹角.因为四边形BCGF为正方形,所以∠BGF=45°.
4 / 5(共49张PPT)
第二课时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基本事实4及等角定理
新课程标准解读 核心素养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传递性、等角定理 逻辑推理
2.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画法,会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数学抽象
3.了解空间四边形的概念 逻辑推理
目录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知能演练·扣课标
03
基础知识·重落实
01
课前预习 必备知识梳理
  观察如图长方体,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 (1)图中直线AB与CD,直线AB与A1B是什么关系?
(2)图中直线A1B与CC1平行吗?相交吗?它们是什么关系?
(3)图中AA1∥DD1,AA1∥BB1,那么BB1与DD1平行吗?


知识点一 基本事实4
1. 文字表述: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这一性质
通常称为 .
2. 符号表达:
提醒 基本事实4说明把平行线的传递性推广到空间也能成立,这
个基本事实是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在于寻找
联系所证两条平行直线的第三条直线.
互相平行 
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 
.
a∥c
知识点二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1. 异面直线的概念
(1)定义:不同在 平面内(不共面)的两条直线;
(2)异面直线的画法(衬托平面法)
如图①②所示,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画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衬托.
任何一个 
(3)判断两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方法
①定义法;②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想一想】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吗?
提示:不一定,它们可能相交,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
知识点三 等角定理
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 ,那么这两个角
.
提醒 等角定理的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及作用:
①图形语言:如图(ⅰ)(ⅱ)所示.
平行 
相等
或互补 
②符号语言:已知OA∥O'A',OB∥O'B',则∠AOB=∠A'O'B'或∠AOB+∠A'O'B'=180°;③作用:判断或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知识点四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义 前提 两条异面直线a,b
作法 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
结论 我们把a'与b'所成的 的角称为异面
直线a,b的夹角
范围 记异面直线a与b的夹角为θ,则 特殊 情况 当θ= 时,a与b互相垂直,记作: 不大于90° 
0°<θ≤90° 
90° 
a⊥b 
提醒 对异面直线夹角的认识:①研究异面直线的夹角,就是通过平
移把异面直线转化为相交直线.这是研究空间图形的一种基本思路,
即把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②异面直线夹角的大小不能
是0°,若两条直线的夹角是0°,则这两条直线平行,不可能异面;
③两条直线垂直,既包括相交垂直,也包括异面垂直.
1.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 × )
(2)两直线若不是异面直线,则必相交或平行. ( √ )
(3)两条直线和第三条直线成等角,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 )
(4)如果两个角的对应边互相平行,且方向都相反,则两个角互补. ( × )
×

×
×
2. 已知直线a∥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   )
A. a∥b B. a与b异面
C. a与b相交 D. a与b无公共点
解析: 因为直线a∥平面α,所以直线a与平面α无公共点,
而直线b 平面α,所以a与b平行或异面,所以两者无公共点.故
选D.
3.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为平面A'B'C'D'与
AA'D'D的中心,则EF与CD夹角的大小是 .
解析:如图,连接B'D',则E为B'D'的中点,连接
AB',则EF∥AB'.又CD∥AB,所以∠B'AB或其补
角为异面直线EF与CD的夹角,易知∠B'AB=
45°,故EF与CD夹角的大小是45°.
45° 
典型例题·精研析
02
课堂互动 关键能力提升
题型一 基本事实4的应用
【例1】 如图所示,点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点D,E分别是
△PAB和△PBC的重心.求证:DE∥AC,DE= AC.
证明:如图所示,连接PD,PE,并延长分别交AB,
BC于点M,N.
因为点D,E分别是△PAB,△PBC的重心,
所以M,N分别是AB,BC的中点.
连接MN,则MN∥AC,
且MN= AC. ①
在△PMN中,因为 = = ,
所以DE∥MN,且DE= MN. ②
由①②,根据基本事实4,得DE∥AC,且DE= MN= × AC=
AC.
通性通法
证明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1)借助平面几何知识,如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
质、成比例的线段平行;
(2)利用基本事实4,即证明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A1A,
C1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MBND1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如图,取B1B的中点P,连接C1P,MP.
因为N为C1C的中点,
由正方体的性质知C1N PB,
所以四边形C1PBN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P BN.
又M,P分别为A1A,B1B的中点,
所以MP A1B1.
又由正方体的性质知A1B1 C1D1,
所以MP C1D1,
所以四边形D1MPC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1P MD1.
所以MD1 BN,
所以四边形MBND1为平行四边形.
题型二 异面直线的判定
【例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NC,DE,AF,BM这四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多少对?试以其中一对为例进行证明.
解:将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如图).
直线NC与直线DE,直线NC与直线AF,
直线NC与直线BM,直线DE与直线AF,直线DE与直
线BM,直线AF与直线BM,都是异面直线,共有6对.
法一 连接BE,若NC∥AF,
则由NC∥BE,可知AF∥BE,
这与直线AF与直线BE相交矛盾.
故直线NC与直线AF不平行.
若直线NC与直线AF相交,则平面ABFE与平面CDNM有公共点,这
与正方体的性质矛盾.故直线NC与
直线AF不相交.
所以直线NC与直线AF异面.
以直线NC与直线AF是异面直线为例证明如下:
法二 连接BE,如图,
因为直线NC 平面BCNE,直线AF∩平面BCNE=O,O 直线
NC,
所以直线NC与直线AF异面.
通性通法
判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
(1)证明两条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2)重要结论:连接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
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 α,
B∈α,l α,B l AB与l是异面直线(如图).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判断下列直线的位置关
系;
(1)直线A1B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 ;
(2)直线A1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 ;
(3)直线D1D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 ;
平行 
异面 
相交 
(4)直线A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 .
解析:
序号 结论 理由
(1) 平行 因为A1D1 BC,所以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
边形,所以A1B∥D1C
(2) 异面 A1B与B1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3) 相交 D1D∩D1C=D1
(4) 异面 AB与B1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
异面 
题型三 等角定理的应用
【例3】 如图,已知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
N分别是棱CD,AD的中点.求证:
(1)四边形MNA1C1是梯形;
证明:如图 ,连接AC,在△ACD中,
∵M,N分别是CD,AD的中点,
∴MN是△ACD的中位线,
∴MN∥AC,且MN= AC.
由正方体的性质,得AC∥A1C1,且AC=A1C1.
∴MN∥A1C1,且MN= A1C1,
即MN≠A1C1,
∴四边形MNA1C1是梯形.
(2)∠DNM=∠D1A1C1.
证明:由(1)可知,MN∥A1C1.
又ND∥A1D1,且∠DNM与∠D1A1C1的两边
的方向相同,∴∠DNM=∠D1A1C1.
通性通法
  有关证明角相等问题,一般采用下面三种途径
(1)利用等角定理;(2)利用三角形相似;(3)利用三角形全等.
【跟踪训练】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棱CC1,
BB1,DD1的中点.求证:∠BGC=∠FD1E.
证明:因为E,F,G分别是正方体的棱CC1,BB1,DD1的中点,所
以CE∥GD1,CE=GD1,BF∥GD1,BF=GD1,
所以四边形CED1G与四边形BFD1G均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GC∥D1E,GB∥D1F.
因为∠BGC与∠FD1E的两边方向相同,
所以∠BGC=∠FD1E.
题型四 异面直线的夹角
【例4】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 .
(1)在长方体的棱所在直线中找出与直线AB是异面直线的所有直
线;
解:与直线AB是异面直线的直线有:DD1,CC1,A1D1,B1C1.
(2)求异面直线AD1与DB1夹角的余弦值.
解:连接BD1交DB1于O,取AB的中点
M,连接DM,OM.
易知O为BD1的中点,所以AD1∥OM,则
∠MOD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AD1与DB1的夹角.
因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BC=1,AA1= ,
AD1= = =2,
DM= = = ,
DB1= = = ,
所以OM= AD1=1,OD= DB1= .
于是在△DMO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MOD= = ,
即异面直线AD1与DB1夹角的余弦值为 .
【母题探究】
(变条件)将本例变为:如图所示,点A是平面BCD外一点,AD=
BC=2,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 ,求异面直线AD
和BC夹角的大小.
解:如图,设G是AC的中点,连接EG,FG.
因为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故EG∥BC,
且EG= BC=1,FG∥AD,且FG= AD=1.
所以∠EGF即为所求,
又EF= ,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EGF=90°.
所以异面直线AD与BC的夹角为90°.
通性通法
求异面直线夹角的步骤
(1)作:根据夹角的定义,用平移法作出异面直线的夹角;
(2)证:证明作出的角就是要求的角;
(3)计算:求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得出.
可用“一作二证三计算”来概括.同时注意异面直线的夹角θ的
取值范围是0°<θ≤90°.
【跟踪训练】
如图,在正方体ABCD-EFGH中,O为侧面ADHE的中心,求:
(1)BE与CG夹角的大小;
解:∵CG∥FB,∴∠EBF是异面直线BE
与CG的夹角.
在Rt△EFB中,EF=FB,
∴∠EBF=45°,
∴BE与CG的夹角为45°.
(2)FO与BD夹角的大小.
解:如图,连接FH,
∵FB∥AE,FB=AE,
AE∥HD,AE=HD,
∴FB=HD,FB∥HD,
∴四边形FBDH是平行四边形,
∴BD∥FH,
∴∠HFO或其补角是FO与BD的夹角,连接
HA,AF,
则△AFH是等边三角形,
又O是AH的中点,
∴∠HFO=30°,
∴FO与BD的夹角为30°.
1.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异面
C. 平行 D. 相交或异面
解析: 若两直线不平行,则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
2. “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是“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若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则直线l与平面α只能平
行,故充分性成立;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则直线l与平面α没
有公共点,故必要性也成立,所以“直线l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
是“直线l与平面α平行”的充要条件.故选C.
3. (多选)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与AA1不是异
面直线的有(  )
A. AB B. BB1
C. DD1 D. B1C1
解析: 由异面直线的定义知,与AA1异面的直线应为B1C1,
其他选项与AA1均为平行或相交的位置关系.
4. 已知正方体ABCD-EFGH,则AH与FG的夹角是 .
解析:连接BG(图略),则BG∥AH,所以∠BGF为异面直线
AH与FG的夹角.因为四边形BCGF为正方形,所以∠BGF=45°.
45°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