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走进近代
概念解析
欧洲人去往东方的旧航路
旧航路主要是指15世纪以前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通道,以传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体。
航线特点:
从欧洲出发,经东欧平原,渡过地中海,穿越西亚和中亚,最终到达亚洲的中国、印度等国家。
概念解析
新航路主要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航线特点:
从欧洲出发,不经过地中海,而是从大西洋经过,绕过非洲到达亚洲、通往美洲以及进行环球航行。
欧洲人去往东方的新航路
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
概念解析
新航路开辟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到达亚洲、通往美洲以及环球航行的航路,这一系列航路均被称为“新航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
欧洲人去往东方的旧航路
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于是,西欧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欧洲本身贵重金属的蕴藏量就不多,这为数不多的贵金属在与阿拉伯商人进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贸易中又大量流向东方,进一步加剧了严重的金银荒。1460年-1530年间,欧洲的白银产量增加了4倍,仍供不应求。黄金在伊比利亚半岛完全消失。
——唐晋《大国如何崛起》
经济动因: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和更多的财富。
去哪里找bulingbuling的黄金呢?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材料三: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社会因素:马可·波罗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寻金热)。
东方遍地是黄金啊!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几条都没用,都绕不开地中海
材料四: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世界通史》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经济动因: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和更多的财富。
社会因素:马可·波罗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寻金热)。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因是哪一点?
根本原因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条件——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阅读课本71页,归纳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托勒密《地理学指南》中的世界地图
……15世纪初,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学说逐渐流行开来。航海家们凭借常年的航海经验,也注意到当扬帆出海的船只慢慢隐没在地平线时,最后消失的总是桅杆,而船只归航时,又总是桅杆最先映入人们的眼帘。这说明水面在近处看是平的,但从大的范围看,应该是圆的。
相关史事
① 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的流行。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条件——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
●载重量增大四倍,达到600~800吨
●单桅帆船发展为多桅大船,在主桅上挂上更多的帆,适应不同的风向及海流。
●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从甲板上短兵相接过渡到用大炮轰击敌舰。
●13世纪已在船尾安装了舵。
造船 技术
② 航海技术的进步
(罗盘技术的掌握)
③ 造船技术的进步
(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更加灵便)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条件——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
葡萄牙亲王亨利王子(1394年—1460年)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
亨利王子
国家统一,不差钱!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为支持远洋航行,不仅掏净了国库,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在王后的鼎力支持下,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远航。
伊莎贝拉
俺也一样!
④ 葡萄牙王室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条件——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
① 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地圆学说的流行。
② 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技术的掌握)
③ 造船技术的进步(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更加灵便)
④ 葡萄牙王室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在多重条件支持下,航海家踏上征程
阅读课本P72-73页,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梳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经历。
(航行时间、资助国家、方向、航行路线、意义)
好望角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第一位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迪亚士
航海家 迪亚士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
成果
1487年-1488年
实际上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葡萄牙→非洲好望角
葡萄牙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第一位找到从欧洲直通东方国家新航路的航海家—达·伽马
航海家 达·伽马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
成果
葡萄牙
1497年-1498年
葡萄牙→好望角
→非洲东海岸→印度洋
→印度西海岸
到达印度,带回了大量的香料和黄金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第一位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
航海家 哥伦布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
成果
西班牙
1492年
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此后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发现“美洲”新大陆
1501-1502年,意大利学者亚美利哥,通过考察证实哥伦布所到达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于是这个大陆就被称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印第安人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航海家—麦哲伦
航海家 麦哲伦
资助国家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
成果
西班牙
1519年-1522年
西班牙→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
太平洋→印度洋
→大西洋→西班牙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创举,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哥伦布 | 1492年
麦哲伦船队 | 1519-1522年
迪亚士 | 1487-1488年
达·伽马 | 1497-1498年
一个中心
欧洲
两个方向

西
两个国家
四个人物
葡萄牙
迪亚士、达·伽马
西班牙
哥伦布、麦哲伦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一: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欧洲金银数量变化表(单位:万公斤)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1.对欧洲: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2.对世界: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材料三:
欧洲
亚洲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四:
对美洲印第安人血腥屠杀和奴役
贩卖黑奴造成了非洲经济与文化极大程度的毁灭
3.对亚非美: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拓展提升——评价哥伦布
下面内容是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你认为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印第安人:
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
破坏我们的文化,
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入文明时代,是一个有功之人。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了13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
南非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说:“西方人来到我们面前时,手中拿着《圣经》,我们手中有黄金,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黄金,我们手中拿着《圣经》。
带来灾难
传播文明
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实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也应看到,新航路开辟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
看法矛盾是因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都有其片面性。
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公元1405至1433年,郑和(1371—1433)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航西洋,历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和阿拉伯海沿岸,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遍访亚、非30余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人类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类别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时间 1405-1433 1492年
目的 宣扬国威 寻找黄金
结果 因经费困难、被迫中断 促进了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影响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加重明朝政府的财政负担。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给拉美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
拓展提升——中西远航之比较
影响
欧洲
世界
亚非拉
向东:迪亚士-好望角
向东:达伽马-印度
向西:哥伦布-美洲
向西:麦哲伦-环球
《马可波罗行纪》激起向往
奥斯曼帝国控制商路
探寻
新航路
过程
地圆学说、航海及造船技术、王室支持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及条件
1.(2025·兰州)辣椒原产自秘鲁,15世纪由南美洲传至欧洲,后经由海上贸易传入亚非沿海国家,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这主要得益于(  )
A.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世界市场
2.(2025·四川自贡)有学者认为:1492年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大交换,这里的“大交换”指“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这种交换始于(  )
A.郑和下西洋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的开始
3.(2025·云南)“首次揭示南美洲南端地形及太平洋的真实规模”“促使地图绘制发生革命性变革,使世界轮廓更加清晰”。以上不同学者对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评价,共同指出了此次航行(  )
A.推动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B.促进了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C.丰富了人类的地理认知 D.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
4.(2025·江苏扬州)下表为某航海家远洋航行概况。由此可知该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2025·重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入的是(  )
A.大学的兴起 B.殖民争霸战争 C.探寻新航路 D.资产阶级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