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重要概念
概念解析: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它实现了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19世纪纺织工厂
一、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背景
·1.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一、溯革命之源——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背景
·1.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经济发展
·2.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最先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纺纱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老式纺纱机
能纺一根纱线
不能满足
市场所需
珍妮纺纱机
一次能纺8根线
发明飞梭
棉纱供不应求
改进后
一次纺80根线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时间 发明 特点 动力
1765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人力
1769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水力
1779 骡机 细而结实 水力
1785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水力
三项新发明在动力使用方面有何特点?使用该种动力有何优缺点?
·优点:解放人力、可再生、无污染…
·缺点:容易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动力制约机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瓦特改进蒸汽机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瓦特改进蒸汽机
·1785年,蒸汽机首次投入使用
·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来源
·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提高了生产力,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现代工厂制度
·背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脱离水力和河流
·工厂大量进入城市
·工厂规模扩大
早期工厂选址
后期工厂选址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现代工厂制度
·背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脱离水力和河流
·工厂大量进入城市
·工厂规模扩大
·19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形成
工厂与工场的区别: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铁路和火车
·背景:19世纪初,“铁路”初现雏形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铁路和火车
·背景:19世纪初,“铁路”初现雏形
·1825年,史蒂芬森发明火车
标志铁路时代的开始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铁路和火车
·1851年英国超过一万公里的铁路网
·意义:①提供更为快捷、便利、廉价的交通
②使生产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二、寻工匠之迹——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工业革命的主要人物及成就
人名 身份 国籍 发明时间 主要成果 影响
哈格里夫斯 钟表匠 英国
瓦特 纺纱工人 英国 1785年
斯蒂芬森 修理工 英国 1825年
铁路时代开启
蒸汽火车
标志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
改良
蒸汽机
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珍妮机
1765年
特点1:技术与科学尚未真正结合
特点2:首先发生在英国
特点3:影响巨大
三、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英国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
三、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欧美
·18世纪后期开始,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法、美、德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三、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社会
·形成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加快了以工厂为中心的近代城市化进程
三、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世界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弊端
·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发明珍妮机
1785年
瓦特改进
蒸汽机
1825年
史蒂芬森
设计的蒸汽机车
19世纪中期
19世纪
现代工厂
制度确立
开始
主要标志
铁路时代
机器生产
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三、观时代之变——工业革命的影响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开始标志
领先国家
主要成就
影响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英国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起止时间
法、美、德等
扩展
瓦特改良蒸汽机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棉纺织业开始
动力革新
交通变革
机器应用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铁路时代”
1.(2025·威海)马克思说:“1648年的革命是十七世纪对十六世纪的革命,1789年的革命是十八世纪对十七世纪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里的“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指(  )
A.发展封建主义 B.反抗殖民统治 C.发展资本主义 D.发展社会主义
2.(2025·威海)右下图是张燕同学绘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她运用物理钟摆实验原理,展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并最终找到了平衡点。使双方维持平衡的制度是(  )
A.君主立宪制 B.封建君主专制 C.资产阶级联邦制 D.资产阶级共和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