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三上 第一单元第2课《巴黎卢浮宫》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三上 第一单元第2课《巴黎卢浮宫》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巴黎卢浮宫》教学设计
课题 《巴黎卢浮宫》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浙美版 2024 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以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巴黎卢浮宫为教学主题。教材借助 PDF 资料呈现了卢浮宫的基本概况,包括其坐落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收藏 50 多万件艺术珍品的特点,还列举了尼奥比德陶瓶、《汉穆拉比法典》石碑、《蒙娜丽莎》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藏品,同时介绍了卢浮宫按藏品类别划分展馆的方式以及部分作品的赏析要点,如达 芬奇对《蒙娜丽莎》面部表情的处理、维米尔《花边女工》中对劳动者的刻画等。这些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了解国外艺术的大门,有助于学生学习艺术赏析方法,感受国外艺术魅力,是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审美认知,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尤其对绘画、雕塑等直观的艺术形式感兴趣。但他们对世界著名博物馆及国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了解较少,艺术赏析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难以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此外,三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分享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发现时,可能会出现表述不清晰、不完整的情况。
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引导学生观察卢浮宫不同类别藏品的图像特征,如陶器的纹饰、浮雕的造型、油画的色彩和构图等,能够识别不同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方法。 美术表现: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名画中的元素装饰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用品,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创作实践,培养初步的美术表现能力。 审美判断:通过欣赏卢浮宫的艺术珍品,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会从色彩、构图、主题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审美评价,形成初步的审美判断能力。 创意实践:在学习赏析方法和感受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将不同作品的元素进行组合或创新运用,培养创意实践意识。 文化理解:借助卢浮宫藏品所承载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信息,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以及欧洲各国的艺术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增强文化理解和包容意识。
重点 1. 了解巴黎卢浮宫的基本概况,认识卢浮宫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藏品,如《蒙娜丽莎》《花边女工》《自由引导人民》等。 2.学习简单的艺术赏析方法,能够从作品的色彩、构图、主题等方面对卢浮宫的藏品进行初步赏析,感受国外艺术的魅力。
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部分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如《蒙娜丽莎》的朦胧效果所体现的艺术手法、《自由引导人民》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等。 2.鼓励学生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转化为创意实践,尝试运用名画元素装饰物品,同时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对作品的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 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巴黎卢浮宫的实景视频,视频中展示卢浮宫的外观建筑、馆内展厅以及部分珍贵藏品的特写镜头,同时配以简洁的旁白介绍:“同学们,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有一座世界闻名的艺术殿堂,它收藏了 50 多万件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艺术珍品,被誉为‘万宝之宫’,它就是巴黎卢浮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卢浮宫,开启一场奇妙的艺术之旅。”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对卢浮宫有了哪些初步的印象?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卢浮宫里那些神奇的宝贝呢?”|1.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感受卢浮宫的宏伟气势和艺术氛围。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踊跃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对卢浮宫的初步印象,表达想要了解卢浮宫藏品的迫切愿望。|1. 通过播放直观、生动的视频,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卢浮宫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借助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20 分钟) 1. 介绍卢浮宫概况:教师结合 PPT,展示卢浮宫的地理位置、外观图片以及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收藏 50 多万件艺术珍品”“万宝之宫” 等关键信息,向学生详细介绍卢浮宫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建立对卢浮宫的整体认知。 认识代表性藏品: 教师按照藏品类别,依次展示尼奥比德陶瓶、塞提一世和哈紫尔浮雕、《汉穆拉比法典》石碑(局部)等文物类藏品的图片,介绍其所属时期、地区和材质,引导学生观察藏品的造型、纹饰等特征,提问:“同学们,这些古代文物和我们平时见到的物品有什么不一样?从它们的造型和纹饰中,你们能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或思想吗?” 重点讲解绘画类藏品: 展示《蒙娜丽莎》图片,介绍画家达 芬奇以及作品的创作年代和尺寸,详细讲解达 芬奇在描绘蒙娜丽莎面部表情时模糊眼角和嘴角,产生朦胧效果的艺术手法,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你们有怎样的感受?这种朦胧的效果让你觉得这幅画特别在哪里?” 展示《花边女工》图片,介绍画家维米尔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物品,如女工手中的花边、周围的工具等,分析画面中的对比关系,如女工专注的神情与简单的工作环境、明亮的光线与柔和的色彩等,提问:“画家为什么要这样刻画这位女工呢?从这幅画中,你们能感受到劳动者身上的哪些品质?” 简要介绍《自画像》《画家和她的女儿》《路易一弗朗索瓦 贝尔坦》《弹曼陀林的小丑》《铜水壶》《自由引导人民》《孟特芳丹的回忆》等作品,展示图片并介绍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的主要特点,如《自由引导人民》的气势磅礴、《孟特芳丹的回忆》的诗意图境等。 了解卢浮宫展馆分类:教师展示卢浮宫埃及文物馆、雕塑馆、绘画馆、希腊、伊特利亚与罗马文物馆等展馆的图片,简单介绍各展馆的藏品特色,让学生知道卢浮宫是按照藏品类别进行分类展示的,方便人们参观和欣赏。|1.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讲解,观看 PPT 中的图片和信息,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脑海中构建对卢浮宫的整体认知。 对于文物类藏品,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对比古代文物与现代物品的差异,尝试从藏品的造型和纹饰中推测当时人们的生活或思想,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在重点学习绘画类藏品时,学生专注观察《蒙娜丽莎》《花边女工》等作品的细节,如蒙娜丽莎的表情、《花边女工》中的物品和人物神情等,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分析画面中的对比关系,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 学生了解卢浮宫展馆的分类情况,知道不同类别的藏品在不同展馆展示,加深对卢浮宫的了解。|1. 分步骤介绍卢浮宫概况和代表性藏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避免信息过多导致学生难以消化。 重点讲解部分经典绘画作品,通过详细分析艺术手法、画面元素和创作意图,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艺术赏析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素养奠定基础。 提问环节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介绍展馆分类,让学生了解卢浮宫的展览方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课堂实践(15 分钟) 1. 教师布置课堂实践任务:“同学们,我们已经欣赏了卢浮宫很多精美的艺术作品,现在就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名画里的元素来装饰自己的学习用品,比如笔记本、铅笔盒,或者生活用品,比如书签、小扇子等。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名画元素,比如《蒙娜丽莎》的背景图案、《花边女工》中的花边纹样,或者《自由引导人民》中的三色旗图案等,用绘画、剪贴等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装饰。”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提前做好的范例,如用《铜水壶》中的水壶图案装饰的笔记本、用《孟特芳丹的回忆》中的树木图案制作的书签等,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不知道如何选择元素、装饰布局不合理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突出自己的个性特色。|1.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观察教师展示的范例,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名画元素和要装饰的物品,确定创作方案,然后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创作实践,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将名画元素与物品巧妙结合,努力突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 3.课堂实践任务的设计,将学生对名画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创作实践,符合美术学科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现 “让名画走进我们的生活” 的教学目标。 展示范例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参考,帮助学生打开创作思路,降低创作难度,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教师的巡视指导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小结(5 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拿起来,和同桌互相欣赏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推荐 1 - 2 件优秀作品,上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向大家介绍一下你选择的名画元素、装饰的物品以及创作思路。” 2.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介绍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艺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3.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巴黎卢浮宫,了解了卢浮宫的基本概况,认识了很多珍贵的艺术藏品,学习了简单的艺术赏析方法,还动手用名画元素装饰了自己的物品。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继续关注卢浮宫,查阅更多关于卢浮宫藏品的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与家人、朋友分享交流。”|1. 学生与同桌互相欣赏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想法;然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上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介绍,学习他人的优点。 1.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点评,接受教师的肯定和建议,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明确课后的学习任务。 3.作品展示与交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通过互相欣赏和学习,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师的点评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作品,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同时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能够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板书 巴黎卢浮宫 一、卢浮宫概况 位置:法国巴黎塞纳河畔 地位: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万宝之宫” 藏品:50 多万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二、代表性藏品 文物类:尼奥比德陶瓶(古希腊,陶器)、塞提一世和哈紫尔(古埃及,浮雕)、《汉穆拉比法典》石碑(古巴比伦,雕塑) 绘画类: 《蒙娜丽莎》:达 芬奇(意大利),朦胧效果 《花边女工》:维米尔(荷兰),劳动者之美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法国),气势磅礴,三色旗象征自由、平等、博爱 《孟特芳丹的回忆》:柯罗(法国),诗意图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