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的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回顾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增强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解中国梦的本质,知道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步骤。能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辩证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青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梦的本质,认识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中国梦的享有者,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及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增强政治认同。 2.了解我国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学会用发展的看问题,培养科学精神。 3.认识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认识到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参与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提升公共参与意识。
学情分析 本框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学习,本身高中学习内容、形式比初中更为抽象深入,因此要侧重初中到高中的思维衔接,尤其是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初中已经简单接触过新时代主要矛盾、中国梦等问题,学生对中国梦的本质比较了解,但是对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的关系认识还处在表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案例选择的真实性,有感染力,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要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过程要有可操作性。进而才能引导学生推导生成本课的核心知识,并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将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指引自己前进的目标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对于学生心理维度,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较为多且理论多,学生容易陷入对理论知识的乏味,会削弱学习的兴趣,容易出现浅层学习无法深度学习,所以要积极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化、活动化学习。通过视频的播放和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学习知识,并也能在一定层面激发其认同感,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中国梦的本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辩证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解决措施: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一定任务,帮助他们通过视频和情景再现把握重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难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解决措施:播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述职报告>>,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如何践行 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全体起立,右手握拳,以青春的名义进行宣誓,落实本节课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点)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复兴之路展览》的视频,展示中国近代的遭受的苦难,和图片展示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导入:通过播放《复兴之路展览》的视频,和图片展示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 设问: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归纳总结: 1.历史角度: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能深刻理解辉煌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盼。 2.当前实力: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对中国古代辉煌成就和近代备受屈辱形成鲜明对比,归纳总结: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PPT展示。
讲授新课 新知探索 讲授新课我将通过议题展开,总议题: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议题式教学,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解开,分步骤、有层次、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讲授知识点,通过同绘中国梦的活动落实本节课的核心素养。 (一)这个梦想很中国【议题1】如何理解中国梦? 学生掌握中国梦的是什么 从内涵、本质、特点、意义上来掌握。 (二)这个政党很伟大【议题2】共产党如何担当使命? 通过本议题的讲授,学生明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并重点掌握新时代共产党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坚持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这个战略很科学【议题3】如何贯彻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通过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两步走,学生明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宏观到微观,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畅想未来,设想2035年的你和国家会是什么样子?通过畅想,学生简单对个人的职业进行规划,有规划就有方向,指引自己前行。 这代青年很给力 【议题4】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 畅想未来后,结合《新青年》的视频,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和他人在青年时代的责任和担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落实本节课的核心素养。 总议题: 中国梦为什么能实现?(一)议题一:这个梦想很中国——如何理解中国梦的本质? 活动一:同绘中国梦 回望历史,结合现实,展望未来谈谈你心目中未来的中国、中华民族、人民生活是什么样子。我期盼( )更( ) 同绘中国梦的要求: 1.学生填写“心”形卡片; 2.表白“我的国”(小组派代表)。 3.概括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 知识总结: 1.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梦是实现基础、民族梦是核心内容,人民梦是根本归宿。 知识拓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的关系. ①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实现基础。 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③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中国梦的特点 ①从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实现,为人民造福。 ②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③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3.中国梦的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二)议题二:这个政党很伟大——共产党如何担当使命? 观看视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述职报告》 学生活动:追逐中国梦 1.观看视频,回顾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谈谈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2.新时代共产党人如何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知识总结: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新时代共产党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坚持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三)这个战略很科学——如何贯彻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学生活动:共筑中国梦 1.说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什么? 2.畅想未来,设想2035年的你和国家会是什么样子?用“个人、梦想、担当”为关键词写一段话,和老师同学们分享。 知识总结: 1.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战略机遇期: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 (四)这代青年很给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 活动:唱响中国梦播放视频:《新青年》 知识总结: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学生活动:同绘中国梦 1.学生填写“心”形卡片; 2.表白“我的国”(小组派代表)。 3.概括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 教师活动:发放红色心形卡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并进行激烈的讨论,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进行展示。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并展示中国梦的内涵、本质、特点、意义 学生活动:结合书本教材进行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追逐中国梦 1.观看视频,回顾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谈谈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认识。 2.新时代共产党人如何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并展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并重点讲解新时代共产党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坚持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伟大斗争。 学生活动:共筑中国梦 1.说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两步走 2.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畅想2035年并分享。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并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点评各小组同学的发言。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并情感升华。
归纳小结 情感升华 全体学生通过起立进行宣誓,升华本节课的主题,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升华主题: 学生们以青春的名义进行宣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宣誓:刻苦学习,牢记使命,我们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我们要以永不懈怠的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学生活动:全体起立,右手握拳,以青春的名义进行宣誓。
作业布置 开放式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议学作业】 “强国有我”以多样化途径或形式展示你的言行,讲述你与国家的故事。(绘制手抄报、志愿服务等) 学生活动:利用中秋节假期进行社会社会实践。
板书设计 通过中国复兴号的轮船来展示本节课的板书。诠释中国梦的本质,如何实现中国梦。 学生活动:通过观看板书设计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更直观的掌握。
六、课程特色
主要采用议题式教学,以议题为引领、情境为依托、活动为路径、素养为目的,为此实现教学内容与活动形式的有机统一,落实为素养而教的育人目标。 通过播放《复兴之路展览》的视频,和展示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讲授新课围绕议题展开,总议题是中国梦为什么能实现 分四个分议题具体如下: 【议题1】这个梦想很中国——如何理解中国梦? 【议题2】这个政党很伟大——共产党如何担当使命? 【议题3】这个战略很科学——如何贯彻新时代的战略安排? 【议题4】这代青年很给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 每个议题都采取活动的形式展开,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分享讨论的结果,在整个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视听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任务,帮助他们通过视频和情景再现把握重难点内容,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归纳总结环节,采取全体起立,右手握拳,以青春的名义进行宣誓,升华本节课的主题,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七、教学反思
习总书记说,要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本课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努力让课堂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1.核心素养落实到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认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是紧紧融在一起的。认同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通过参与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升华爱国主义情感,明确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学生主体作用凸显。本框题教学设计通过四个议学环节让同学们在畅想未来和面对现实中,在“探梦——追梦——圆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合作探究中充分相信学生、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了引导者的作用,师生的课堂定位明确,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探讨了中国梦本质的内在逻辑,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最终以“中国梦·我宣誓”的活动,鼓舞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整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师生配合较好,展现了思政课的魅力。 3.思政魅力充分彰显。以情景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与提升,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不足之处: 由于下午录课,学生状态导致课堂气氛略显不活跃、任务完成稍显逊色,跟预期有点差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