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九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九年级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发现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课题 发现生命的意义 学科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情感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理解生命意识的六个核心维度。2、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和故事分析,学会多角度感受生命的价值与脆弱,激发对自我、他人及自然界生命的敬畏、热爱与珍惜之情,拒绝冷漠。3、初步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积极、感恩、负责任的人生态度,掌握培养积极人生态度的具体方法。
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多样性,理解生命的意义在于联结、体验与责任。
难点 如何将抽象的生命意义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可行的具体态度和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新年迎接新生命2、说一说你是否见证过新生命的诞生?你是什么心情,你身边的人是什么心情?3、小提示新生的宝宝、缝隙里长出的小花、枝丫上生长的新芽,世间的新生命,总蕴含着一种动人的力量,予人以由衷的喜悦和蓬勃的希望。 观看视频分享发言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我诉我心在一场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忙于捕捉飞蛾的小鸟不小心飞进了赛场。由于这只小鸟过于集中精神,竟没有发现赛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比赛。结果,悲剧在瞬间发生了:一个高速飞行的网球子弹般地击中了它,它当即坠地。照理说,接下来的事很简单,赛场上的工作人员或运动员把它捡起扔掉,比赛继续。但这时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击中小鸟的运动员马上暂停比赛,快步跑到小鸟跟前。当他发现小鸟已经死亡时,随即蹲下来,低头为小鸟的死亡表示难过和抱歉。2、思考
你认为这位运动员的行为是“小题大做”吗?为什么?
这个瞬间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3、小提示一个对微小生命都心怀敬畏的人,必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核心——如何发现并珍视生命的意义。4、广东汕头一女生和家长吵架后跳河轻生,16岁弟弟为救姐姐不幸溺亡
2025年1月4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广东汕头一位女生和家长吵架后想不开跳河,16岁的弟弟救人时不幸溺水失踪,而姐姐获救。5、各抒己见
你如何看待这则新闻里的事件?6、小调查近年来,青少年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事件分为三大类:对自身生命的轻视、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和对异类生命的践踏。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必然伴随着对他人(或动物)生命的冷漠;对自己的身体不能尊重和珍惜,必然漠视他人(或动物)的痛苦。7、小词条:情感荒漠化上述行为特点可以归结为“情感荒漠化”。情感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于学习或考试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怀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8、原因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在面对学习、经济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时,可能还不能积极有效地处理,部分人因此产生心理问题。由于缺乏抵御挫折的能力,有的青少年在面对困境时,可能会怨天尤人,或者过于自怨自艾,甚至采取极端的应对方式,给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9、说一说
你认为你是一个珍爱生命的人吗?生命为何值得珍爱?10、一名出生于2019年10月的宝宝,在满月时因为黄疸始终没褪,被诊断出先天性胆道闭锁。确诊之后,夫妻俩带着孩子四处求医。不少人劝他们放弃,让他们趁年轻再生一个。他们说:“再生一个就不是他了。”你是否懂得,生命于你,于家人,都是独一无二的。11、认识生命意识生命意识包括六个方面:
①生命认知。
要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接受生命存在的多样性,与人类其他个体和自然界其他生命和谐共处,相互欣赏和尊重。
②生命情感。
生命情感表现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有积极的、肯定的内心体验,同时对生命有一种敬畏感,能给予生命足够的尊重和关怀。
③生命意志。
在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时,顽强的生命意志可以帮助我们勇敢地克服困难,发现生命之美。④生命意义。
人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精神生命的超越和心灵的寄托,激发对自身、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⑤生命责任。
要自觉地承担生命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而不一味地追求个人的享乐。
⑥死亡意识。
通过理解死亡、理解生命的整体性和有限性,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正确对待生命,珍惜生命。12、小提示我们只有建立良好的生命意识,才能拒绝冷漠,热爱生命。13、活动在线·活动1:认识生命你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吗?
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
将来老年又是什么样子?
你了解生命可能遭受的痛苦和不幸吗?参观幼儿园,观察人在幼年时的弱小和可爱。参观养老院,观察人的衰老过程,了解老年人对人生的看法。请父母讲一讲你出生时的事情,回忆自己的幼年时光,想象自己老了以后的情景。将同学分成小组,体验残疾人的感受。每组选一个道具及任务。眼罩——视障,绳子、重物——肢障(上肢、下肢),笔、纸、口罩——语障。每组派一名同学扮演残疾人,其他人负责协助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14、讨论与分享你对生命有哪些新的认识?扮演残疾人带给你什么感受?这给你现在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启发?15、小提示我们回望了生命的起点,看到了幼年时的弱小与依赖;我们展望了生命的终点,体会了衰老带来的不便与智慧;我们体验了生命的困境,短暂地感受了残疾带来的巨大挑战。这一切的体验,最终都想告诉我们一个核心的道理: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同时包含着脆弱与坚韧、得到与失去、喜悦与痛苦。正因如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任何一段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历程,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身处不同阶段的人,并用最大的热情去书写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16、活动2:珍惜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欣赏之情,在大自然中思考,学会珍惜自然。在校园或附近公园里,寻找一段自然环境比较好的路作为活动地点。让一名同学蒙上眼睛,由老师或一名未蒙眼的同学用一根绳子牵引蒙眼同学以纵向队伍漫游于植物之间。引领的人注意引导蒙眼同学安静用心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气味、风,带领他触摸不同的物体,如树干、树叶、花草、石头、泥沙、流水甚至小动物。走完一圈后,蒙眼同学摘下眼罩,围坐在地上,分享刚才的感受和收获。同学们融入自然,体会各种生命体的喜怒哀乐。在活动的地方,选出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然后假装自己就是它,让想象力带领自己去体验万物的存在、活动或感受。可以做一朵蒲公英,自由自在地四处飘荡;也可以做高高树上的嫩叶,在风中摇曳;还可以变成可爱的松鼠蹦蹦跳跳,或者是只藏在树洞里冬眠的熊……模仿这些动植物的声音、动作、形态,想象它们的感受和遭遇的情景。当我们全心全意去想象、体会时,就会感悟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令人赞赏的特质和禀赋。17、讨论与分享你在大自然中有什么美好的感觉?你最想成为哪一种动物或植物?为什么?17、小提示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不是背景板,它们都在为生存而努力绽放,都有着令人惊叹的智慧与韧性。希望从今天起,大家看世界的眼光能有所不同:当你看到一朵花,你会想到它生命的绽放;当你看到一棵树,你会感受到它沉默的力量;当你走过一片草地,你会心生敬畏,因为你知道,脚下是一个广阔、繁忙、充满生命力的世界。18、体验课堂想一想,你的身边有没有轻视自己或漠视他人生命的例子?
当你听说那些事情发生时,你有什么感受?
如果感到惊讶、悲伤、痛心或者惋惜等,你会如何跟身边的人交流你的感受?
你觉得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19、小提示当我们去审视那些轻视和漠视生命的行为时,我们感受到的悲伤、痛心与愤怒,恰恰证明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这份感受,是我们人性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做出改变的最原始动力。20、方法指南:人生态度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要给心灵留一点空间,去体验人牛、感悟生命。下面是你应该持有的一些人生态度。感恩与鉴赏
对人生要抱有一种感恩与鉴赏的态度。经常对你的亲人给予你帮助的人表达感谢;每天对自我的生命表示感恩。学会探寻和欣赏生命的神奇和创造,欣赏顽强的生命故事。在挫折和创伤中成长
在遇到挫折和创伤的时候,勇敢面对,通过战胜挫折和创伤,收获内在心灵和精神的成长,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培养丰富的情感
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够从一种审美的角度体验人生陶冶情操,使自己的情感更丰富。不要让学习和考试占满你全部的心思。感受生命的魅力
通过亲近大自然、参观访问、阅读书籍等活动,接触生命的不同样貌(有的坚忍,有的美丽……),体会生命的生机与活力,感受生命的魅力,思考人生的意义。 阅读并思考问题阅读新闻分享发言聆听教师讲解,了解“情感荒漠化”的概念阅读感悟在教师引导下,系统学习生命意识所包含的六个方面参与活动讨论分享参与活动讨论分享观察与分享 通过一个充满冲突性和道德张力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深度思考。旨在引导学生超越功利视角,理解“生命无价”和“敬畏之心”的深刻内涵,体会对一切生命(无论强弱)的尊重与关怀,并自然引出本课核心主题。利用一个沉重且贴近青少年现实生活的社会新闻案例,强烈冲击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对“轻视生命”行为严重后果的警醒。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漠视生命所带来的巨大悲剧和不可挽回的损失,从而反面论证“珍爱生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心理学视角,来解释当前部分青少年漠视生命现象背后的心理成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觉察,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情感冷漠化的倾向,并通过追问“生命为何值得珍爱”来引导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思考。通过一个温暖而坚定的真实故事,与前一个负面新闻形成对比。从家庭亲情的角度,让学生深刻体会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强化“生命至上”的家庭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前面环节中零散的感受和讨论,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生命意识”的丰富内涵,为他们建立完整、健康的生命观提供理论支撑和认知基础。通过“回顾起点-展望终点-体验困境”这一完整的沉浸式体验设计,让学生跨越时间与身份,切身感受生命在不同阶段的脆弱、依赖、挑战以及蕴含的坚韧。旨在打破学生对生命的单一、片面理解,深刻体会生命的全过程和多样性,从而学会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历程,培养共情能力和关怀他人的品质。将生命教育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整个“大自然”。通过感官剥夺(蒙眼)来强化其他感官,让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与自然生命连接,发现平常被忽略的自然之美。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万物为生存而努力的生命力,从而培养对自然生命的欣赏、敬畏与珍惜之情,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将课堂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链接,引导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反思者”和“行动者”。鼓励学生勇敢表达面对生命悲剧时的真实情感,并认识到这种悲伤和痛心正是改变的动力。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批判思考和社会责任感,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和干预意识。
课堂小结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让短暂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一直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你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你能否把握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大家从现在开始,要学会热爱生命、拒绝冷漠!
板书设计 6发现生命的意义生命诞生的喜悦认识情感荒漠认识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