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1课《认识中华武术》课件+素材-【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第1课《认识中华武术》课件+素材-【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课认识中华武术
(人教版)三年级
学习目标
1
问题导入
2
3
4
武术礼仪与基本步法
5
为什么学练中华武术
6
7
学习园地
中华武术有哪些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至少 3 种中华武术的常见拳法(如太极拳、长拳、南拳)或器械(如剑术、棍术、刀术)名称。
2.知道中华武术通过一招一式的练习、对练以及集体演练等方式传承与发展,且部分武术动作蕴含着攻防等实用意义。
3.学会简单的武术抱拳礼、基本步法(如弓步、马步)等,养成练习武术时姿态端正、精神饱满的习惯。
问题导入
▲中华武术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一项名扬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
▲你知道中华武术都有哪些内容吗
中华武术有哪些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徒手或持器械的攻防动作为基本形式,可以单练、对练,也可以集体演练。
徒手动作
南拳
长拳
少林拳
太极拳
徒手动作还有猴拳、醉拳、形意拳等。
中华武术有哪些
南拳特点:刚劲有力、步法稳健、手法多变。
起源: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传统武术拳种总称。南拳历史可追溯至明代。
中华武术有哪些
少林拳:刚劲有力、勇猛快速。
起源:嵩山少林寺,北魏始,经多代发展。
少林拳起嵩山,北魏奠基,历代演进。
中华武术有哪些
长拳:舒展大方、快速有力。
起源:传统武术,明清成形,风格舒展。
中华武术有哪些
太极拳:柔和缓慢、轻灵圆活。
起源:太极拳起源至今仍有学术争议,但主流观点认为其发源于明末清初的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器械动作
剑术
潇洒飘逸、刚柔并济。
棍术
横扫一片、勇猛有力。
中华武术有哪些
器械动作
枪术
力达枪尖、上下翻飞。
刀术
快速勇猛、激烈奔腾。
器械还有斧、钺(yuè)、钩、叉、戟(jǐ)等。
中华武术有哪些
抱拳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礼仪,现常见于武术比赛中。中华武术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行礼时,左手为掌,大拇指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以左掌掩右拳,相抱于胸前,表示以礼待人、虚心求教。
武术礼仪与基本步法
1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弘扬正气、塑造品格和传承文化等价值,深受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为什么要学练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
强身健体
传承文化
锤炼意志
弘扬正气
塑造品格
为什么要学练中华武术
武术的“武”字,由“止”和“戈”两部分组成。止戈为武,意思是制止纷争和冲突。学练武术,不能用来以强凌弱、好勇斗狠、伤害他人。
运动小达人
为什么要学练中华武术
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我传承
尚武精神是中华武术的灵魂,需要贯穿武术学练的全过程。长期坚持学练武术,可以不断深化对尚武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尚武精神我传承
想一想,把以下尚武精神的内容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每天认真 “练” 写字:就像武术要反复练扎马步一样,我们每天花 10 分钟认真写 10 个汉字,一笔一划不着急,把横写平、竖写直,慢慢把字写得漂漂亮亮,不因为写不好就放弃。
尚武精神
尚武精神
见义勇为
自强不息
立身正直
厚德载物
尚武精神
学习园地
互动角:
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保家卫国、抵抗入侵、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志士,例如岳飞、戚继光、霍元甲等,他们常年坚持习练武术。搜集更多资料,与同学交流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
互动角:
戚继光:创阵抗倭,保家卫国:戚继光出身武术世家,精通多种武艺。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肆虐沿海。戚继光针对倭寇特点,创编 “戚家拳”,并打造 “鸳鸯阵”。
学习园地
互动角:
霍元甲:勇挫列强,弘扬民族正气:霍元甲自幼偷练家传 “迷踪拳”,武艺高超。1901 年,俄国大力士在天津挑衅,霍元甲前往戏院挑战,将其击败。
学习园地
课后作业
一、简答题
结合 “尚武精神” 中的 “立身正直”,说说在学习中如何做到 “立身正直”(比如对待作业、考试的态度)。
示例:在学习中做到 “立身正直”,就是写作业时不抄袭别人的答案,自己认真思考;考试的时候不偷看、不作弊,靠自己的真实水平答题;遇到不会的题目,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不弄虚作假,做诚实的好学生。
课后作业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中华武术只能单练,不能对练或集体演练。
2.棍术的特点是 “快速勇猛、激烈奔腾”。
3.抱拳礼中左手大拇指内扣,是表示不自大、不骄傲。4.学练武术可以用来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 )
(× )
(× )
(× )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