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导入新课水能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呈现固态、液态或气态。与水类似,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人们将此称为物态变化。本节我们先来学习物态变化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新课)学习目标1.知道熔化与凝固,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2.能运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特点说明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01提出学习任务任务二:凝固及其特点任务一: 熔化及其特点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任务一、熔化及其特点1.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的过程就是熔化。想一想:在什么条件下固体可以变为液体?不同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相同吗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2. 探究不同固体熔化的特点【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我们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为液体?冰在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相同吗?探究这些问题时,我们可能会猜测:当给冰和石蜡加热时,它们可能都会熔化,但其熔化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它们熔化时温度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发生变化,等等。这些猜想对吗?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让我们分别加热碎冰(或海波)和石蜡,多次测量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规律。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实验仪器与组装】(1)实验时用两套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碎冰和石蜡。(2)安装实验装置的顺序是从下往上依次安装。(3)烧杯中水以热传递的方式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的方法称为“水浴法”。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烧杯、水、冰、石蜡、温度计、停表、搅拌器、火柴。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分别将碎冰和石蜡放入两支试管中,取两个相同的酒精灯,按如图所示的器材自下而上地把仪器组装好,并且把试管放入水中合适位置,然后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实验过程中还需不断搅拌试管中的碎冰或石蜡,使其受热均匀,观察碎冰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2)当温度升到-10℃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认真观察冰、石蜡的状态变化,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记录3~4次。数据记录如下表。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分析论证】在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根据表格中各个时刻对应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B段:碎冰为固态,碎冰吸热温度升高。BC段:碎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碎冰吸热但温度不变。在B点时是固态,开始熔化,C点熔化完成,是液态。CD段:碎冰全部熔化为液态后,温度继续升高。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2)石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石蜡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3)结论:碎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实验结论】由进一步的探究可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在0℃时会熔化,并且在熔化过程中即使继续加热,其温度也保持不变。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只要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便不断升高。02解决问题实验方法【交流与评估】(2)实验时为了使碎冰和石蜡受热均匀,试管应该选细一些的,且装入碎冰和石蜡的量不要太多;(3)实验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碎冰或石蜡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试管壁或试管底;(4)0℃时,冰的状态不确定,有三种可能: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5)海波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温度为48℃左右,因此,有时也可用海波替代碎冰做实验。(1)酒精灯要用点火工具点燃,绝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演示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3. 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仍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晶体。常见的晶体:金属、海波、钻石、冰、食盐、石墨等。皇冠上的钻石、黄金等属于晶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在0℃时会熔化,而且在熔化过程中即使继续加热,其温度也保持不变。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就能不断上升。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石蜡则不一样了,在熔化过程中只要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便不断升高。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4. 熔点(1)熔点: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所以,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是不一样的。(2)常见晶体(固态)的熔点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3)晶体熔化的条件(4)影响熔点的因素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上停止,即熔化过程要吸热。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等原因而变化。例如,往装有冰块的烧杯中放些盐并搅拌,这时烧杯中冰的熔点会低于 0 ℃。再如,下雪天,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常常向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 -20 ℃以下才结冰。尽管盐融雪使交通畅通了,但却会腐蚀车辆、道路,污染地下水,破坏植被,甚至危害人体等,因此,应慎用盐融雪的方法。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任务二、凝固及其特点1. 凝固寒冬时节,河水结冰。像水结成冰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冰熔化为水的过程叫做熔化;水结冰的过程叫做凝固。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1)凝固点晶体形成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既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2)凝固放热(3)晶体凝固的条件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则会放热。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出热量。02解决任务实验方法2. 凝固放热及其应用(1)地窖放水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因为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2)聚乙烯材料现在人们研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将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这种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凝固或熔化,天气热时颗粒熔化从周围空气中吸热,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向周围空气中放热,从而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03体悟巩固【例题1】在用海波和石蜡“探究不同固体熔化的特点”实验中:(1)组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照由_____________(选填“ A→B→C”或“C→B→A ”)的顺序进行组装;(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为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第2分钟时试管中的海波是_______态;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min;(4)实验中可以看到海波熔化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石蜡熔化时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42固6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04拓展衍生【例题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B.物质熔化过程历时10分钟C.物质的熔点是48℃D.CD段物质是液态B【例题3】如图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____℃。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05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层作业见物理课本P12页 2;4题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熔点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凝固点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凝固过程放热下 课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2 熔化与凝固 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pptx media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