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一课时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仪器名称 成像原理图 成像特点
照相机
_____、______、
倒立
实像
缩小
投影仪
放大镜
______、______、______
倒立
实像
放大
______、______、______
正立
虚像
放大
复习回顾
同样是凸透镜·,为什么能成不同的像?
______
可能和物距有关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关系。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①实验器材
光具座
凸透镜(焦距 f =10cm)
发光二极管(光源)
光屏
物距u: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
认识物距、像距
物距(u)
1.实验前调节:
光源、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②实验过程
②实验过程
2.把发光物体放在较远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实像。
3.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并记录实验数据。
4.把发光物体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放好后重复以上操作。
5.继续向凸透镜移动发光物体并调整光屏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实验记录表
f= cm
6.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填入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4.7
27 实像 缩小 倒立 15.5
24 实像 缩小 倒立 16.6
22 实像 缩小 倒立 17.8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17 实像 放大 倒立 22.6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28.3
12 实像 放大 倒立 59
10 没找到像
7 没找到像
实验数据
f= cm
10
物距和焦距 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像距和焦距
关系
虚实 大小 正倒 30 实像 缩小 倒立 14.7
27 实像 缩小 倒立 15.5
24 实像 缩小 倒立 16.6
22 实像 缩小 倒立 17.8
20 实像 等大 倒立 20
17 实像 放大 倒立 22.6
15 实像 放大 倒立 28.3
12 实像 放大 倒立 59
f= cm
10
u>2f
u>2f
u>2f
u>2f
u=2f
f<u<2f
f<u<2f
f<u<2f
f<v<2f
f<v<2f
f<v<2f
f<v<2f
v=2f
v>2f
v>2f
v>2f
实验数据分析
分析与论证
物距和焦距 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和焦距
关系
虚实 大小 正倒
实验分析总结
u>2f
u=2f
f<u<2f
实像
实像
实像
缩小
等大
放大
倒立
倒立
倒立
f<v<2f
v=2f
v>2f
u≤10cm成像吗?
思考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2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10
7 虚像 放大 正立 ——
5 虚像 放大 正立 ——
3 虚像 放大 正立 ——
实验数据分析
f= cm
10
u=f
u<f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同侧或异侧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f<v<2f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u=f 不成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v>u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结论
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当u>f时,凸透镜成实像,当u>f时,凸透镜成虚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
虚像(正立)
实像(倒立)
放大像
缩小像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
当u>2f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当u<2f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
靠近透镜
远离透镜
(右移)
像变大
3.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
像与物体左右移动方向相同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
一焦分虚实,
二焦分大小,
实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 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可能是倒立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A
随堂练习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2)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填“虚像”或“实像”)

缩小

第二课时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O
2F
F
2F
F
当u>2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2f >v>f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照相机
O
2F
F
2F
F
当u=2f 时,成倒立等大实像,v=2f
测量焦距
O
2F
F
2F
F
当2f >u>f 时,成倒立缩小实像,v>2f
投影仪
O
2F
F
2F
F
当u=f 时,不成像
平行光
获得平行光
O
2F
F
2F
F
当时u<f,成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如果有一只虫子挡住凸透镜的一部分,那么所成蜡烛的像 .
仍是完整的,但会变暗一些
思考
2、当光屏上看到缩小的像的时候,保持凸透镜不动,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观察此时在光屏上的成像,与之前的像相比有什么变化?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仍能看到清晰的像,但像和之前相比变大了
思考
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的原因
1、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成虚像(物距小于1倍焦距);
3、物距等于1倍焦距,凸透镜不能成像
思考
随堂练习
③把烛焰放在_____点,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1.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各 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c
d、e
c
a
2.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很小的 亮点,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 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A
3.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缩小的 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8 cm B、10 cm
C、15 cm D、30 cm
A
4.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 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 cm B、25 cm
C、30 cm D、60 cm
C
5.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 30cm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D
6.某同学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 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距透镜9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 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8 cm C、6 cm   D、4 cm
C
(1)图中,A是________,
B是___________。
(2)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上,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图示情景验证的是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的特点(填写像的性质)。
光屏
光具座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倒立、缩小、实
7. 图所示为“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情景,所用透镜焦距为10厘米。
(4)如果还要验证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在不移动凸透镜的情况下,应把蜡烛移到_________cm处(选填“小于30”、“30~40”或“40~50”),光屏移到________cm处(选填“大于70 ” 、“60~70 ”或“50~60 ” )。
30~40
大于7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