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危机暗藏 积重难返
——从繁荣到危机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一)柯立芝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总统柯立芝
“柯立芝繁荣”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一)柯立芝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世界黄金储量一半都在美国;
·电气化程度高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美国人可以用上电灯;
·建筑行业投资在70亿美元,且之后几年都以6.7%的增长率增长;
·1923年汽车产量为392万辆;
·1923年钢材产量为4490万吨;
·原油产量为9000万桶以上。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一)柯立芝繁荣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新兴产品进入大众家庭
20世纪20年代美国宣传画
“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
“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美国的方式”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二)繁荣下的危机
·1.严重生产过剩
·2.全国性股票投机
·3.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开始激化(根本原因)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时间:1929年
·标志:黑色星期四——股市价格暴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交易所里的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股票价格下跌的速度非常快,甚至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出最新价格。一天之内,数万投资者破产。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时间:1929年
·标志:黑色星期四——股市价格暴跌
·核心:生产过剩,商品价格下跌,生产者积极性受挫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表现:
①对金融业失去信心,银行倒闭
②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美国钢铁公司是重工业的龙头企业,当年只卖出了产能的19.1%。因为美国机车公司不需要太多的钢材。20世纪20年代,美国机车公司已达到平均每年售出600台机车的水平,但在1932年只售出了1台。
——《光荣与梦想》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表现:
①对金融业失去信心,银行倒闭
②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③失业人数激增
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这已将近总人口的28%,像其他所有研究一样,该统计尚未包括美国1100万在农村地区忍受饥饿的农户。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肢体冲突】由于失业率飙升,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岗位竞争变得极为激烈。在一些工厂门口,当有招聘信息放出时,成百上千的失业者会蜂拥而至。求职者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常常会发生争吵,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 。一些身强力壮的求职者甚至会故意排挤相对弱小的求职者,通过推搡、殴打等方式减少竞争对手。
【破坏和暴力事件】部分失业者当看到他人获得工作机会时,可能会产生极端情绪,进而引发破坏和暴力行为。例如,有些失业者会破坏工厂设备,以此来发泄对社会的不满,或者阻止工厂正常运营,使得工厂不得不重新招聘工人,增加自己获得工作的机会。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表现:
①对金融业失去信心,银行倒闭
②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③失业人数激增
④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无数奶农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
A.维持价格稳定,避免价格进一步暴跌
B.抑制市场需求,更加供大于求
C.本身的制度和观念的限制
D.实际操作困难(运输和储存成本、分配的公平性)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几个月、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本次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持续到1933年,长达4年之久。
持续时间长
受危机波及到的范围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波及范围广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破坏性大
一、危机暗藏,积重难返——从繁荣到危机
(三)经济大危机
·特点:
①持续时间长
②波及范围广
③破坏性大
临危受命 重拳出击
——罗斯福新政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一)开启
·时间:1933年
·标志:罗斯福当选总统
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依据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如果由你们为罗斯福总统策划“复兴”美国的方案,你将从哪些领域开展计划,会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①对金融业失去信心,银行倒闭
②工业产值下降,贸易额下降
③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④失业人数激增
金融业
工业
农业
民生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二)主要内容
·1.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紧急银行法案》
罗斯福 炉边谈话
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的问题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那就是人民的信心,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
3月6日命令
全国银行停业4天
3月9日要求召开国会
4小时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案》迅速整顿银行
90%健全银行分批于
3月13、14、15日开业
扶持6468家基本健全银行
关闭2352家不健全银行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二)主要内容
·2.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调整劳资矛盾,制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维护工人权益——《全国劳工关系法》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二)主要内容
·3.农业:限制产量,稳定价格——《农业调整法》
政府
购买并屠宰
给予补贴
防止生产过剩
提升农民购买力
母猪和乳猪
配合减产的农场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二)主要内容
·4.进行“以工代赈”,提供就业机会
◎田纳西水利工程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二)主要内容
·5.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
联邦政府承担一半,工人和雇主承担另一半,总数额相当于工人工资的2%
凡年满65岁的退休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领取一定养老金
养老金制度
《社会保障法》
失业保险制度
对残废、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缓和社会矛盾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三)影响
·积极影响
①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三)影响
·积极影响
①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②增强了美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二、临危受命,重拳出击——罗斯福新政
(三)影响
·局限
①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②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罗斯福新政
工业产量下降,贸易额减少;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等
经济
大危机
原因
时间
表现
特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力大
主要内容
时间
特征
影响
1933年
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干预经济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局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