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5.3友善待人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友善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2.道德修养:掌握友善的含义,培养友善待人的道德品质,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宽容、帮助他人。3.法治观念:结合友善与法治的关系,认识到友善行为需以尊重他人权利为前提。4.健全人格:通过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5.责任意识:树立主动践行友善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构建和谐校园与社会。教学重点:理解友善的内涵与重要性;掌握友善待人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将“友善”从认知内化为情感,并外化为真正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如何践行友善。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浏览教材P42——441.友善的含义、地位、作用?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视频中的行为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友善总议题:“友善:如何让社会更温暖?”子议题一:探本溯源——探寻友善的内涵与价值子议题二:知行合一——我们怎样将友善付诸行动?子议题一:探本溯源——探寻友善的内涵与价值请用词语或短语描述你心中的“友善”微笑、关心、帮助、原谅、倾听、尊重…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情境二 小暖放学看到同班同学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一辆小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小汽车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情境一 小暖陪表姐薇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职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回程的火车票,可面试排序后。回程时间将近,这位求职者非常着急。见此情形,表姐薇薇主动提出互换位置。思考: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友善温暖了彼此。结合情境,小组讨论谈谈友善的意义。生活观察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议题小结:探本溯源——探寻友善的内涵与价值1.友善的含义、地位、作用?(1)含义: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2)地位: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子议题二:知行合一——我们怎样将友善付诸行动?情境1:课间,同学A不小心撞掉了同学B的新文具盒,文具散落一地,A很慌张。如果你是B同学,你会怎么做呢?情境2:小组讨论时,同学C的观点被同学D直接否定,并说“你的想法太傻了”,C顿时沉默了。你觉得同学D做得对吗?如果你是同学D,你会怎么做?情境3:同学E故意弄坏同学F的书,还拒不承认。如果你是同学F,你会宽容同学E吗?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1)宽容他人①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②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友善≠无底线妥协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友善意味着事事都要忍让。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到友善。你觉得这两幅图中的窗口设置合理吗?在设计时要考虑什么?《论语》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2)换位思考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杜甫和吴家人对老妇人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阅读感悟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3)助人为乐①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给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物质帮助——捐款、捐物;精神关怀——倾听、鼓励、安慰道义支持——帮助弱者发声、维权小确幸小确幸,出自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一书,意思是心中隐约期待的小事刚刚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种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与满足。你一直被他人温暖着,所以你也要学会去温暖他人,当爱与被爱在你的生命中生生不息,源源不断的“小确幸”就会让你的生命成为奔流不息的河流。议题小结:知行合一——我们怎样将友善付诸行动?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1)宽容他人①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②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2)换位思考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3)助人为乐①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给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5.3友善待人1.友善的含义及地位2.意义3. 要求(1)宽容他人(2)换位思考(3)助人为乐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课堂小结1.(2025·湖北武汉·中考真题)在“人生格言”分享会上,小清同学展示了以下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以上名句告诉我们要( )A.换位思考,学会关爱他人B.接纳自己,激发自身潜能C.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D.重视他人,尊重他人意见课堂练习A2.(2025·山东滨州·中考真题)2025年4月,在某地铁上,一男子因嫌弃邻座乘客衣服沾灰,对其出言不逊。此时,一名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又轻声安抚邻座乘客:“没事儿。”女乘客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好品质有( )①自立自强②文明有礼③直面挫折④真诚友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3.(2025·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一天深夜的广州某小区门口,一男子拄着拐杖艰难朝家走。“广州街坊”平安志愿服务队保安刘大哥得知他腿部受伤,毫不犹豫背起他并将他送回了家。这体现刘大哥( )①独善其身 ②义利兼顾 ③心怀善意 ④乐于助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4.(22-23八年级上·辽宁丹东·期中)材料一 小燕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小燕和爸爸妈妈到就餐房间后,坐在沙发上读着书,等候其他人。几位朋友来了,小燕站起来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大家落座后,爸爸妈妈与朋友聊起天来。小燕虽然有些饿,但还是耐心等待。就餐时,每当朋友用公筷给小燕夹菜,小燕都会站起来表示感谢。材料二 为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单位建设,树立文明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干部职工精神文明建设水平,2021年9月17日,某县人大机关组织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家庭”“文明职工”表彰会。某校团委根据县里的要求,发出了在学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有礼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通知。(1)材料一中小燕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小燕站起来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小燕虽然有些饿,但还是耐心等待;当朋友用公筷给小燕夹菜,小燕都会站起来表示感谢;这都体现了小燕文明有礼。(2)请你谈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3)要成为文明有礼的人,我们要怎样做?(4)请你为材料二中的评选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微笑是一种礼貌,文明是一种素质;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等等。感谢观看Thank you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5.3友善待人【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友善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2.道德修养:掌握友善的含义,培养友善待人的道德品质,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宽容、帮助他人。3.法治观念:结合友善与法治的关系,认识到友善行为需以尊重他人权利为前提。4.健全人格:通过情境模拟和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5.责任意识:树立主动践行友善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构建和谐校园与社会。【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友善的内涵与重要性;掌握友善待人的具体方法。教学难点:将“友善”从认知内化为情感,并外化为真正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如何践行友善。【自主预习】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浏览教材P42——441.友善的含义、地位、作用?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议题式教学】总议题:“友善:如何让社会更温暖?”子议题一:探本溯源——探寻友善的内涵与价值子议题二:知行合一——我们怎样将友善付诸行动?【教学过程】●(视频导入)“视频中的行为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答:友善追问:“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做,社会会发生什么变化?”子议题一:探本溯源——探寻友善的内涵与价值●请用词语或短语描述你心中的“友善”答:微笑、关心、帮助、原谅、倾听、尊重…总结: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观察)情境一 小暖陪表姐薇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职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回程的火车票,可面试排序后。回程时间将近,这位求职者非常着急。见此情形,表姐薇薇主动提出互换位置。情境二 小暖放学看到同班同学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一辆小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小汽车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思考: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友善温暖了彼此。结合情境,小组讨论谈谈友善的意义。总结: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议题小结:探本溯源——探寻友善的内涵与价值1.友善的含义、地位、作用?(1)含义: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2)地位: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子议题二:知行合一——我们怎样将友善付诸行动?●情境1:课间,同学A不小心撞掉了同学B的新文具盒,文具散落一地,A很慌张。如果你是B同学,你会怎么做呢?●情境2:小组讨论时,同学C的观点被同学D直接否定,并说“你的想法太傻了”,C顿时沉默了。你觉得同学D做得对吗?如果你是同学D,你会怎么做?●情境3:同学E故意弄坏同学F的书,还拒不承认。如果你是同学F,你会宽容同学E吗?●(观点讨论)观点1: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观点2: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观点3:友善意味着事事都:要忍让。总结: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1)宽容他人①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②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友善≠无底线妥协●(图片展示)你觉得这两幅图中的窗口设置合理吗?在设计时要考虑什么?《论语》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图片)换位思考、瞎子点灯总结: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2)换位思考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阅读感悟+视频)杜甫和吴家人对老妇人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图片展示)友善待人图片总结: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总结: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3)助人为乐①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给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拓展:物质帮助——捐款、捐物;精神关怀——倾听、鼓励、安慰道义支持——帮助弱者发声、维权议题小结:知行合一——我们怎样将友善付诸行动?2.怎样做到友善待人?①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②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1)宽容他人①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2)换位思考①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给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3)助人为乐①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②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给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课堂小结】友善待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CCTV-13公益广告《友善是最温暖的语言》(原视频无配音).mp4 善良助人为乐.mp4 议题式教学八上5.3友善待人课件+教案+素材.pptx 议题式教学八上5.3友善待人(教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