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我们的梦想》议题式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我们的梦想》议题式教案(表格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神舟二十号发射案例,理解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道德修养:学习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培育敬业奉献、创新进取的职业道德。 责任意识:结合航天“三步走”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青少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历史责任。
学情分析 一、学生认知基础分析:学生对"中国梦"概念有模糊认知,对改革开放成就(如航天、脱贫)有感性认识,部分学生能列举"两个阶段"奋斗目标。 二、学习能力特点:1.思维优势 :对航天成就等案例有浓厚兴趣;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意义盲盒"等探究活动。2.能力短板 :难以自主构建"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逻辑链条;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如难以将航天精神迁移到个人行动)。
教材分析 《我们的梦想》是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第一框,本框有“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 新征程”两个板块。本框旨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国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重点 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新时代应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难点 “中国梦”的意义;青少年如何实现“中国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呈现神舟二十号飞天发射的材料。提问:当看到带有中国国旗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你感受到中国正在实现怎样的梦想? 过渡语:当神舟二十号的尾焰划破酒泉的天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火箭升空的壮美,更是中华民族向星辰大海进发的决心。今天,今天让我们循着航天轨迹,看看一代代中国人如何把梦想写在浩瀚太空。一起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梦想》。 1.认真观看材料 2.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结合时政热点,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指明本节课的主题,学生能够进入上课状态。
新课新授 总主题:循航天轨迹,探梦想三境 环节一:溯源:向天叩响复兴门 1.展示探究情境一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55年后的同一天,恰逢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奔赴“天宫”。顺利交会对接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漫漫飞天路,跑好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接力赛”,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自强不息、创新超越。 探究问题:航天梦连着中国梦,结合课本思考除了有航天梦,我们还有什么梦想吗?这些梦想有哪些共同点呢 师生总结知识点——如何认识“中国梦”? 2.展示探究情境二 “这是中国航天人的回答”的材料素材 探究问题:看完“这是中国航天人的回答”材料,你们有什么感受?结合材料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师生总结知识点——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3.展示探究情境三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人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2022年12月31日,我国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 探究问题:正如我国航天工程发展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结合课本思考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的十三大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怎样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师生总结知识点——“三步走”战略目标 过渡语:从‘两弹一星’到空间站建成,航天梦的接力棒从未落下。但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接下来,我们要解码这些成就背后的‘奋斗密码’,看看新时代如何为梦想注入强劲动力。 环节二:砺行:奋斗奋进新时代 1.展示探究情境四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中国成立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一代代航天人坚持自力更生、白主创新,推动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实现历史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探究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那你知道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哪些领域也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师生总结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新的伟大成就 2.开展议学活动:意义盲盒·拆拆看 小组合作:每组抽取一个意义盲盒,小组有 5分钟 讨论解决方案,需明确回答:有哪些关键词都可以体现这个意义维度(每组需找到5个对应关键词) 活动衔接语: "现在,请各小组打开‘意义盲盒’,5分钟内找出你们认为最能代表新时代精神的5个关键词!” 师生总结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随即思考: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师生总结知识点——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过渡语:通过'意义盲盒'活动,我们已解码出新时代的三大密码——复兴、创新、担当。这些成就像空间站的太阳能板,为梦想提供能量,但更关键的是如何将能量转化为前进动力书写新的 ‘太空征程’? 环节三:抵达:苍穹书写新征程 展示探究情境五: 2025年6月12日至13日,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四届遥感·通信创新大会在长春举办。以“创新发展 合作共赢”为主题,大会邀请千余位专家与企业代表齐聚春城,围绕遥感与通信技术创新及产业协同展开深度研讨,共探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路径,共启商业航天新征程. 探究问题:业界聚力创新,共启商业航天新征程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结合教材思考在新时代应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新时代应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积极参与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共同总结知识点 根据总结在课本对应位置将知识点备注清楚 积极思考问题 ,理解意义 通过对比1970年"东方红一号"与2025年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具象化中国梦的历史纵深感。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强化学生对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的理解 将航天工程"三步走"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对照,理解国家规划的连续性。强调"2022年空间站建成"这一已实现目标,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通过"民族复兴/社会主义/世界贡献"三组关键词(高铁、共同富裕、一带一路等),具象化新时代意义的三个维度 根据活动,学生从三个维度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用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思考:共启商业航天新征程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理解在新时代应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拓展延伸 展示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的讲话金句。 引导学生思考: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话,你有何感悟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师生总结提升——青少年如何实现“中国梦”? 收尾金句: "同学们,神舟二十号的轨道高度是400千米,而中国梦的高度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踮脚奋斗。记住:当你为一道数学题绞尽脑汁时,是在为科技强国蓄能;当你主动捡起校园垃圾时,是在为美丽中国添彩——这就是新时代青年传好接力棒的最好方式。 学生积极思考 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落地
课堂小结 1.中国梦的含义及基本内涵 2. 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3.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6.党在新时代的指导思想 7.新时代应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情境教学的得失 成功点:教学亮点与成功经验 航天情境贯穿始终 :以神舟二十号发射为切入点,通过"溯源-砺行-抵达"三阶段叙事,成功构建"中国梦→新时代→新征程"的逻辑链条。 不足:盲盒活动中,能力较弱小组仅完成3个关键词匹配(标准为5个),后续可设计"助力卡"(如提供案例提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