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议题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议题式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小茶叶·大生态:贵州抹茶如何绘就生命家园?
1.【教材分析】
本课时选自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课时“共筑生命家园”,是“建设美丽中国”主题的深化内容。教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绿色发展道路的实践(如余村的蜕变),引导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奠定基础。本课时承接上一课时“正视发展挑战”,从“问题认知”转向“解决方案”,体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思维链条,是“文明与家园”单元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通过上一课时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逻辑、“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理解不足。优势:对“生态保护”“绿色生活”等话题有一定共鸣,关注身边的环保案例(如垃圾分类、新能源汽车)。不足:易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看待,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理解不透彻;对国家政策(如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缺乏系统认知。
3.【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认同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增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认同。
道德修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主动践行环保责任。
法治观念:了解生态保护的法治保障(如环保法的“最严”规定),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护航。
健全人格:辩证看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系统思维和长远眼光,避免极端化认知。
责任意识:明确青少年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角色,主动参与绿色生活实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4.【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路径(如基本国策、新发展理念)。
难点: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
【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
6.【设计思路】
议题线:“小茶叶·大生态:贵州抹茶如何绘就生命家园?”作为总议题,通过议题贯穿知识点。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议题1:茶山何以复青翠?——探人与自然共生之道。通过贵阳“地下挖煤”转向“地上种茶”的案例,详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议题2:绿叶如何变金叶?——悟两山理论辩证智慧。通过贵州铜仁抹茶的绿色发展案例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详细分析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议题3:茶香如何飘万家?——践绿色生活青春行动。通过贵州挣脱“煤山”枷锁,踏上“茶山”生态经济双赢之路,详细分析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7.【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抹茶的起源
作为近年来风靡全球的时尚饮品,抹茶起源在中国。早在魏晋时期,我国已有茶粉的记载,至宋代发展繁荣,并形成了“点茶”的文化传统。当时,抹茶不仅是饮品,更成为审美与艺术的载体,催生出“斗茶”“茶百戏”等文化活动。唐代,抹茶随遣唐使东渡日本,逐渐形成独特的茶道文化,并在近现代传播全球。
问题:那么,你知道抹茶背后的绿色故事吗?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贵州,感悟小茶叶·大生态:贵州抹茶如何绘就生命家园?
自主学习:
1.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P83-84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
★4.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
★5.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二、新课讲授
总议题:小茶叶·大生态:贵州抹茶如何绘就生命家园?
分议题1:茶山何以复青翠?——探人与自然共生之道
知识关联: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议学情境】
展示材料:从“地下挖煤”转向“地上种茶”
夏日,站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茶山九龙亭远眺,周围群山连绵起伏,万亩茶园如一张巨大的绿色织毯,沿山势层层铺展,风过处,绿浪翻涌,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茶香。
为守护贵阳市民“水缸”阿哈水库的清净,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产煤地区在2011年关停所有小煤窑,从“地下挖煤”转向“地上种茶”。
思考:如果“煤山”不关停,一直无休止的开采,会有何后果?
【议学材料】
谁是生态问题的“幕后黑手”?谁该为其买单?——人类。
自然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意义?——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如果人类拒绝改变,将会走向怎样的结局?——人类将走向灭亡,最终成为历史。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是什么关系?——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议学情境】
展示材料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思考:结合材料,请总结出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议学成果】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分议题2:绿叶如何变金叶?——悟两山理论辩证智慧
知识关联: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议学情境】
展示材料:《绿水青山中国答卷——铜仁》
贵州是中国重要的产茶大省,茶园面积超过700万亩。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自然条件,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此基础上,贵州逐步构建了完整的抹茶产业链。
位于铜仁市江口县的贵茶集团生产基地,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抹茶精制工厂,年产能超过4000吨。工厂生产的抹茶粉细度达到10微米,比普通面粉还要细腻十倍以上,品质超越国际通行标准。2024年,铜仁抹茶产量达到1200吨;截至2025年上半年,产量已突破820吨。如今,贵州抹茶产量和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思考:贵州抹茶的绿色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何启示?
【议学材料】
过去,久安乡在煤炭开采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周边地区广为人知的产煤地。在其煤炭产业发展的鼎盛阶段,该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煤窑,经统计,大大小小的煤窑多达400余家。
据当地碑石的相关记载,久安乡的采煤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当时被视为深埋地下的“黑色黄金”,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主要的谋生手段,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支柱。
在煤炭开采的高峰期,久安乡的道路两旁和山脚下,随处可见简陋的挖煤洞口。这些洞口由于缺乏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呈现出一种无序的状态。当地村民曾用“鞋是黑的、牙是黄的、心是悬着的”来形容当时的生活状况,这反映出煤炭开采活动对村民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长期的煤炭开采活动对当地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中重金属和氟含量严重超标。当地村民因长期饮用含氟量超标的水,出现了牙齿变黄等症状,经医学诊断,这种牙齿病变被称为“氟斑牙”。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也对当地的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问题:阅读上述材料,请小组议学讨论,针对以上情况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议学成果】
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议学材料】
【议学情境】
展示材料:“以数看绿”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理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和行动指南。二十载光阴流转,源于浙江余村的思想星火,已燎原成神州大地的磅礴实践。
【议学活动】
观看材料并思考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两山理念20年来,我们在绿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展示图片:历史性变化、转折性变化、全局性变化、绿色低碳转型、绿色发展高地、绿色生活方式转变、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
【议学成果】
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分议题3:茶香如何飘万家?——践绿色生活青春行动
知识关联: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议学情境】
展示材料:《贵茶抹茶》
问题1:贵州通过“煤山”和“茶山”两条不同的道路致富。请你比较一下,两条路有什么不同?
问题2:贵州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对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
道路1: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
道路2: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议学成果】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议学材料】
展示材料:贵州生态魔方——“2”重使命 绿色崛起
思考: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关灯一小时、光盘行动、乘坐公共交通、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森林公园。
【议学成果】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①②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提示:可从意识、行动、宣传等角度思考。)
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
②积极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为保护环境建言献策。
⑤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P87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围绕“小茶叶·大生态”,以贵州抹茶为切入点,串联起《共筑生命家园》的核心知识。我们看到,贵州通过发展抹茶产业,既守护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又带动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这启示我们,共筑生命家园不是抽象口号,而是要像贵州抹茶产业这样,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更应树立生态意识,未来用实际行动为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