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杭四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西瓜榨汁
C.量体裁衣D.水降温变为冰
2.下列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B.检查制氧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
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取出
D.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5.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常见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分离液态空气可制得氧气
D.空气是是一种纯净物
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
B液氧
C牛奶
D.高锰酸钾
8.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碘IB.镁mG
C.铜Cu
D.锌Zn
9.下列变化过程中,均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①金属锈蚀②“铜绿”分解③食物腐烂④动植物呼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图1是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并测定空气中
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点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瓶
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气体压强
个气压/kPa
传感器
止水夹
6

红磷
一水
时间
图1
图2
A.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a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体膨胀
C.如图2所示,其中表示红磷熄灭的是e点
D.若点时就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上升的水位高度会高于理论的水位高度
二、填空、实验题(共70分)
11.写出下列元素对应的名称或符号。(每空1分共10分)
名称





符号
Na
Hg
P
Si
12.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填写物质名称。(4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空气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2上杭四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10月质量检测
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 ABCDB 6~10 CCBCB
二.填空题(文字表达式每个3分,特别注明的为2分,其余每空1分)
11.写出下列元素对应的名称或符号。(每空1分共10分)红色字体部分为答案
名称









符号
H
C
Ca
Fe
Na
Hg
Si
12.
(4分)(1)氧气:(2)
二氧化碳:(3)
水(4)
氮气。
13.(9分)
(1).混合物。
(2).黄色粉末,有刺激性气味,
易燃烧,工业原料。(各1个)
点燃
(3).
碳+氧气--二氧化碳。
(4).划定禁限放区域及时段,或研发低烟环保烟花、推广电子烟花等。(例举
一点即可)(2分)
14.(10分)
(1).a
外。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引燃铁丝,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其
破裂,所收集的氧气不纯签(合理即可,本空2分)。通电
15.(15分)(1).c。1:2:

-氢气+氧气
(2).木条燃烧更旺,氧气;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点燃
氢气+氧气
-水;氢元素
氧元素。
(3).10%Na0H溶液和电压12y(合理即可)(2分)。
16.(13分)
加热
(1)A一,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二氧
化锰。
(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C,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满,催化作用,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分解。
17.(9分)
点燃
(1),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2).产生大量白烟,
打开弹簧夹后,水倒流到集气瓶,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
之二。
(3).20.2%·(2分)
(4).
实验结果更精准或更环保等(合理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