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走进微观 课件 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2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走进微观 课件 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21页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导入新课
看一看 想一想
你是否发现,土块可碎成土粒,土粒又可碎为细小的颗粒。想一想,细小颗粒还可以再分吗?能否无限地分下去?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神秘的微观世界。
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进微观(新课)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能了解微观世界的大致尺度,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 能体会物理学研究中建构模型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大致历程。
01
提出问题
问题一: 自然的尺度
问题二: 探索物质的组成
问题三:探索微观粒子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问题一:自然的尺度?
尘土、树木、水、火焰、空气、星辰,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物质。
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
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仰望天空,群星闪烁。宇宙到底有多大呢?
人们还在探究。
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
远飞的大雁,嬉闹的人群。这便是人们熟悉的世界。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问题一:自然的尺度?
物质的尺度——来到微观世界
水分子的直径是0.4 nm
在这个尺度下,我们可以数清楚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自然的尺度: 物质是有什么组成?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有水、火、土、气组成,称为“四元素说”。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有金、木、水、火、土组成,称为“五行说” 。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自然的尺度: 物质是有什么组成?
后来,人们认识到若物质无限的分下去,所得颗粒愈来愈小,小到这种颗粒能保持化学性质不变为止,通常所说的物质就是由这种颗粒构成的。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家德罗第一个把
这种颗粒命名为“分子”。
现在,人们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原子
分子
放大后的硅表面的原子图像
DNA
生物大分子结构示意图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分子由原子构成
有的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单原子分子”;
绝大多数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叫做“多原子分子”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
汤姆生和他的“葡萄干+蛋糕”模型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20世纪,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相继发现原子核可以放出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由此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结构示意图
卢瑟福和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黑色不动的是原子核,周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的是核外的电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
03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微观粒子的空间尺度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借助于不断完善的粒子加速器,又发现了 子, 介子, 介子, 超子, 超子及 子等400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一个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揭开。
03
实验方法
微观粒子: 微观结构的发现历程
体悟巩固
物体
物质
分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04
拓展衍生
(2024贵港)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电子、夸克
B.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电子、夸克
C.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夸克、电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夸克、电子
A
05
小结
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分层作业
见校本作业
下 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