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地理学习目标①结合生活、生产的实践经验,了解大气的组成成分并掌握它们的作用。②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掌握大气层的结构,理解各层的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③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与含量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2.大气垂直分层结构中各层特点。难点:气温的垂直变化和空气运动特点的原理。“坠落人”鲍姆加特纳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哪些不同?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图2.1 自由落体状态中的鲍姆加特纳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如今的大气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干洁空气水汽、杂质大气水汽含量很少且不固定,随时间、空间及气象条件而变化。杂质含量很少,随时间、空间和天气条件而变化。干洁空气大气中不包含水汽和杂质的整个混合气体。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一、大气的组成1.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新课讲授干洁空气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25千米以下)氧气21%氮气78%其他气体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O2N2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o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具有保温作用O3大量吸收紫外线,地球生物的保护伞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新课讲授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水的相变形成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同时吸收和释放热量,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新课讲授大气中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吗?哪些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气温降低例如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新课讲授拓展:降水形成的条件二氧化碳——地面辐射影响气温。臭氧——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影响气温。水汽——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思考:与气温有关的大气成分有哪些?新课讲授前后2.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新课讲授新课讲授【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在过去80万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相对平缓。然而,从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40%(图2.4)。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基本上都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是毁林)。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森林面积缩小,会减少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趋势怎么样?是怎样产生的?变化趋势: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升高。2.1960年至2011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长速度最快。变化原因:1.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2.土地利用的变化(毁林,减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量燃烧化石燃料CO2增多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植被砍伐新课讲授活动探究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的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结合教材,试推测其原因。新课讲授【活动探究】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1.在中长跑项目中,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到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成绩优异的原因:高原地形,海拔高,大气较稀薄,大气含氧量较低,适度缺氧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地形特点:均以高原为主,海拔较高新课讲授大气的组成(低层大气)了解大气含氧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2.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参照表2.2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高原训练基地都在这个范围内。适当的缺氧环境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如果在更高海拔处训练,大气含氧量急剧下降,超过了人体耐受力,反而使运动员的整体表现下降,损害运动员身体健康。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 800~2 400米。表2.2 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 海拔/m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2018年3月12日,一架自孟加拉国飞往尼泊尔的客机在降落期间失事,造成数十人遇难。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平流层。该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强烈紫外线的伤害。空难多发生在起飞或降落阶段,这一阶段处于对流层中,对流层大气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新课讲授【学生活动】1.空难多数发生在飞行的哪一阶段 为什么飞得越高越安全 2.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哪一层 为什么臭氧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我们的飞机在起飞过程中穿越云层,受垂直气流影响较为颠簸,请您不要害怕,坐好并确认您的安全带已经扣好系紧,调直座椅,我们将停止一切服务工作,在客舱或洗手间的旅客请就近坐下系好安全带,谢谢!问题:飞机到底应该飞行在什么高度才能避开颠簸呢?新课讲授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可将大气分为三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依据高层大气新课讲授高层大气大气垂直分层温度 运动状况 和密度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对流层平流层(1)大气层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大气层的厚度、气温的变化、大气运动状况、天气情况)(2)与人类关系同学们分组现场讨论,派代表呈现结果。新课讲授温度/℃1020304050607080-80-70-60-50-40-30-20-100温度/℃海拔/km12502000~3000(大气上界)气温短波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电离层对流层组成干结空气质量的3/4,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大部分污染物。与人类关系人类生产生活的位置,可形成风、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①随高度升高,温度( )地面长波辐射热冷地面长波辐射④天气现象复杂对流层——与人类活动最近、最密切的大气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③水汽、尘埃集中②对流运动显著(平均0~12km)新课讲授总结:对流层厚度的变化纬度17~1810~1210~128~98~9N 90° 60° 30° 0° 30° 60° 90°S厚度(KM)5101520夏季:厚冬季:薄随季节变化随纬度变化上海:夏季16千米冬季11千米对流层的厚度为什么存在时空差异?地表气温差异导致对流强度不同。(平均0~12千米)新课讲授温度/℃1020304050607080-80-70-60-50-40-30-20-100温度/℃海拔/km12502000~3000(大气上界)气温短波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电离层存在臭氧层,氧气稀薄,极少的水汽和杂质。组成与人类关系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总结:大气垂直分层——平流层(平均12~50千米)①随高度升高,温度( )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②大气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热③少水汽、尘埃、天气晴朗④最佳飞行区O3该层臭氧吸收紫外线;22~27千米臭氧达到最大值。新课讲授温度/℃1020304050607080-80-70-60-50-40-30-20-100温度/℃海拔/km12502000~3000(大气上界)气温短波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电离层小结:高层大气层特点及原因特点 原因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厚度气温的变化 大气运动状况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到3000km随着高度升高气温先下降再升高底层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85km以上有吸收更短波长的紫外线能力,温度又持续增长流星 极光80-500km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高层大气中间层暖层(电离层)外层(散逸层)新课讲授【学生思考】目前高空跳伞的最高纪录由谷歌高管艾伦·尤斯塔斯保持着,他的跳伞高度是41 419米。思考:艾伦·尤斯塔斯跳伞的大气环境与极限跳伞运动员有何不同?他需要携带哪些装备?跳伞的高度不同,极限跳伞是位于对流层中,艾伦·尤斯塔斯跳伞位于平流层中;他需穿戴特制宇航服,以保证恒温、恒压和氧气的正常供应。新课讲授视频总结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气温高度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气温高度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逆温造成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部,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课堂拓展逆温的类型及成因类 型 成 因 特 点辐射逆温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 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愈近地表,降温愈快锋面逆温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 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 冷空气沿斜坡向低谷和盆地流动 出现于山谷或盆地课堂拓展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逆温的危害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课堂拓展逆温的影响:1.积极影响(1)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2)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3)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逆温层的出现有利于保持温暖湿润的局地气候,而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生物越冬。课堂拓展(1)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2)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将会更加严重。(3)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会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2.消极影响课堂拓展课堂小结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和杂质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氩气⑤臭氧①水的相变②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对流层2.平流层3.高层大气①高度低纬度17~18千米,中纬度10~12千米,高纬度8~9千米②组成③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①高度②组成③特点①高度②组成③特点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平流层顶部至2 000~3 000千米的高空温度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流星体燃烧,形成流星现象;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