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镇小学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镇小学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

--
-------

----------
线
---------内----------不----------要-------=--作----------答--—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镇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卷
内容:1-2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3分)
1.看拼音,写词语。(每空2分,共10分)
kāng kǎi gān zào yàn yǔ páo xiào pù bù
( ) ( ) ( ) ( ) ( )
2. 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每题0.5分,共4分)。
单薄(bó bāo) 揪住(jiū qiū) 点缀(zuì zhuì) 花蕾(léi néi)
发射(shè xiè) 沮丧(jǔ zǔ) 暴躁(cào zào) 山涧(jiàn jiān)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后面句子里。(10分)
斩钉( )铁 别出( )裁 技高一( ) 顾影自( )
粉身( )骨 大步( )星 全神( )注 居高( )下
(1)面对敌人的拷问和毒打,刘胡兰________地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2)李晓明________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老师讲解。
4.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9分)
(1)《迢迢牵牛星》中表达相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 。
(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4)“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寒食东风御柳斜。
二、句子运用。(共18分)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羊群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桂树花开,十里飘香。 ( )
(3)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是人民群众。( )(4)花枝从墙上窥着行人。 ( )
2.按要求写句子。(每题2分,共12分)
(1)路边那棵桂花树开满了金黄的星星般的小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们说:“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外突然下起了小雨。 爷爷回到了屋里。(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黎明时分,几只小鸟在窗外樟树上开始了演唱比赛。(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看了防溺水警示片,使同学们受到了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敌人的火力太猛,战士们不得不边打边撤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19分)
蚂蚁的启示
大雨初歇,我蹲在阳台观察被雨水冲刷的花坛。突然,一只移动的虫茧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蚂蚁大军此前搬运的“粮食”。本以为它们已在大雨中溃散,却见几只蚂蚁正驮着虫茧缓缓挪动,不远处又钻出更多同伴前来支援。这支残存的队伍让我想起:上次期中考试失利后,我曾一蹶不振,作业敷衍了事,而蚂蚁面对暴雨却展现出惊人的毅力。
蚂蚁不仅坚韧,更以团结著称。我曾目睹它们搬运比自身大百倍的毛毛虫:数十只蚂蚁围住猎物,有的咬住上方,有的拖拽下方,步伐整齐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当人类试图用洪水阻挠时,它们迅速抱团逃生;当食物远超个体能力时,它们通过触角传递信息,召集同伴分工协作。科学家发现,蚂蚁能承载比自身重60倍的物体,这源于它们“不逞强、共分担”的生存智慧。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的预判能力。蚂蚁会根据湿度、气压变化提前搬家,甚至能感知地震前兆。这让我联想到人类社会:若能像蚂蚁一样未雨绸缪、团结互助,许多灾难或许可以避免。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蚂蚁能承载比自身重______倍的物体,这源于它们“______、共分担”的生存智慧。
文中画横线部分句子是_______句,将蚂蚁搬运毛毛虫的步伐比作______,突出其协作的______。 (3分)
3. 选择正确答案。(5分)
(1)蚂蚁面对暴雨时的表现,让作者联想到自己( )。
A. 考试失利后重振旗鼓 B. 雨中观察蚂蚁的专注 C. 讨厌雨天的情绪
(2)下列不属于蚂蚁生存智慧的是( )。
A. 根据湿度变化搬家 B. 独自搬运超大食物 C. 触角传递信息召集同伴
3. 简答题。(5分)
(1)短文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蚂蚁的“团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蚂蚁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说说你从蚂蚁的“坚持不懈”或“团结协作”中得到的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题目: 观察一种小动物(如蚂蚁、蜜蜂、蜘蛛),记录它的行为特点,并写出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 观察细致,描写具体(如动作、合作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字数不少于400字。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花桥镇中心小学2025年六年级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卷
内容:1-2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3分)
1.看拼音,写词语。(每空2分,共10分)
kāng kǎi gān zào yàn yǔ páo xiào pù bù
( ) ( ) ( ) ( ) ( )
2. 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每题0.5分,共4分)。
单薄(bó bāo) 揪住(jiū qiū) 点缀(zuì zhuì) 花蕾(léi néi)
发射(shè xiè) 沮丧(jǔ zǔ) 暴躁(cào zào) 山涧(jiàn jiān)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后面句子里。(10分)
斩钉( )铁 别出( )裁 技高一( ) 顾影自( )
粉身( )骨 大步( )星 全神( )注 居高( )下
(1)面对敌人的拷问和毒打,刘胡兰________地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2)李晓明________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老师讲解。
4.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9分)
(1)《迢迢牵牛星》中表达相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 。
(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诗人___________的情感。
(4)“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寒食东风御柳斜。
二、句子运用。(共18分)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1)羊群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桂树花开,十里飘香。 ( )
(3)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是人民群众。( )(4)花枝从墙上窥着行人。 ( )
2.按要求写句子。(每题2分,共12分)
(1)路边那棵桂花树开满了金黄的星星般的小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我们说:“这就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屋外突然下起了小雨。 爷爷回到了屋里。(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黎明时分,几只小鸟在窗外樟树上开始了演唱比赛。(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看了防溺水警示片,使同学们受到了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敌人的火力太猛,战士们不得不边打边撤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19分)
蚂蚁的启示
大雨初歇,我蹲在阳台观察被雨水冲刷的花坛。突然,一只移动的虫茧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蚂蚁大军此前搬运的“粮食”。本以为它们已在大雨中溃散,却见几只蚂蚁正驮着虫茧缓缓挪动,不远处又钻出更多同伴前来支援。这支残存的队伍让我想起:上次期中考试失利后,我曾一蹶不振,作业敷衍了事,而蚂蚁面对暴雨却展现出惊人的毅力。
蚂蚁不仅坚韧,更以团结著称。我曾目睹它们搬运比自身大百倍的毛毛虫:数十只蚂蚁围住猎物,有的咬住上方,有的拖拽下方,步伐整齐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当人类试图用洪水阻挠时,它们迅速抱团逃生;当食物远超个体能力时,它们通过触角传递信息,召集同伴分工协作。科学家发现,蚂蚁能承载比自身重60倍的物体,这源于它们“不逞强、共分担”的生存智慧。
更令人惊叹的是它们的预判能力。蚂蚁会根据湿度、气压变化提前搬家,甚至能感知地震前兆。这让我联想到人类社会:若能像蚂蚁一样未雨绸缪、团结互助,许多灾难或许可以避免。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3分)
蚂蚁能承载比自身重______倍的物体,这源于它们“______、共分担”的生存智慧。
文中画横线部分句子是_______句,将蚂蚁搬运毛毛虫的步伐比作______,突出其协作的______。 (3分)
3. 选择正确答案。(5分)
(1)蚂蚁面对暴雨时的表现,让作者联想到自己( )。
A. 考试失利后重振旗鼓 B. 雨中观察蚂蚁的专注 C. 讨厌雨天的情绪
(2)下列不属于蚂蚁生存智慧的是( )。
A. 根据湿度变化搬家 B. 独自搬运超大食物 C. 触角传递信息召集同伴
3. 简答题。(5分)
(1)短文通过哪些事例体现蚂蚁的“团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蚂蚁身上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说说你从蚂蚁的“坚持不懈”或“团结协作”中得到的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题目: 观察一种小动物(如蚂蚁、蜜蜂、蜘蛛),记录它的行为特点,并写出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 观察细致,描写具体(如动作、合作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悟,字数不少于400字。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
慷慨 干燥 谚语 咆哮 瀑布
2. 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单薄(bó√ ) 揪住(jiū√) 点缀(zhuì√) 花蕾(léi√)
发射(shè√) 沮丧(jǔ √) 暴躁(zào√ ) 山涧(jiàn )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后面句子里。
斩钉( 截)铁 别出( 心 )裁 技高一( 筹 ) 顾影自( 怜 )
粉身( 碎 )骨 大步( 流 )星 全神( 贯 )注 居高( 临 )下
(1)斩钉截铁 (2)全神贯注
4.古诗词填空。
(1)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听取蛙声一片 对丰收的喜悦
(3)淡妆相抹总相宜 对西湖美景的赞美
(4)寒食东风御柳斜。
二、句子运用。
1.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2)夸张(3)设问(4)拟人
2.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树开满小花。
(2)父亲对我们说,这就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3)因为屋外突然下起了小雨,所以爷爷回到了屋里。
(4)夜晚,几只小蛐蛐在草丛里演奏。
(5)观看了防溺水警示片,同学们受到了教育。
(6)敌人的火力太猛,战士们只好边打边撤退。
三、阅读理解。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60 逞强
比喻 士兵 团结一致
3. (1)A (2)B
3. (1)短文通过搬运比自身大百倍的毛毛虫,会根据湿度、气压变化提前搬家,甚至能感知地震前兆,体现蚂蚁的“团结”。
(2)作者从蚂蚁身上联想到人类社会:若能像蚂蚁一样未雨绸缪、团结互助,许多灾难或许可以避免。
4.答: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团结合作。
四、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