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西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西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资源简介

西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2025·西藏)中华文明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青稞酿酒 B.用红纸剪窗花
C.用铁矿石炼铁 D.用黏土烧制陶瓷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用青稞酿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用红纸剪窗花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用铁矿石炼铁过程有新物质生成 ,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用黏土烧制陶瓷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2025·西藏)按图1所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虚线框中应选择的仪器是(  )
图1
A.酒精灯 B.胶头滴管 C.漏斗 D.锥形瓶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虚线框中应是热源,需选择仪器为酒精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酒精灯是常用热源分析。
3.(2025·西藏)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硫 C.碳酸钙 D.氧气
【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 碳酸钙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2025·西藏)某玉石成分中含Al2O3,其中O的化合价为-2价,则Al的化合价是(  )
A.+2 B.-2 C.+3 D.-3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 Al2O3中O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Al的化合价为x,则2x+(-2)×3=0, x=+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5.(2025·西藏)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氢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
B.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摄入量无关
C.鉴别棉花与羊毛可用灼烧的方法
D.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化学与其他学科共同参与
【答案】B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 氢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 ,不符合题意;
B、 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摄入量有关 ,为保证身体健康,需均匀营养,合理膳食,符合题意;
C、羊毛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花灼烧有烧纸气味,利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棉花和羊毛,不符合题意;
D、 环境问题涉及多学科综合,其解决需要化学与其他学科共同参与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能为新能源分析;
B、根据人体健康与营养的关系分析;
C、根据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花灼烧有烧纸气味分析;
D、根据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
6.(2025·西藏)化学符号是不断演化的,用字母表示的化学符号便于记忆和书写。下列选项中表示离子的是(  )
A.Fe B.O2 C.CuO D.Na+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Fe是铁的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元素或物质,不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
B、 O2 是氧气化学式,表示氧气或氧分子,不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
C、 CuO是氧化铜的化学式,不表示离子 ,不符合题意;
D、 Na+ 表示钠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分析。
7.(2025·西藏)我国传统工艺“湿法炼铜”涉及反应:由该反应可知,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
A.Fe>Cu B.Fe【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由所给反应方程式可知,铁能将铜从硫酸铜中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分析。
8.(2025·西藏)某化学兴趣小组从表1中选择一种物质X,进行图2所示实验(温度保持40℃,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 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A.物质X为KNO3
B.烧杯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和③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20℃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由图示可知, 40℃ 时将50gX加入100g水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则X为KCl,不符合题意;
B、 烧杯②中溶液中有固体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符合题意;
C、 烧杯③的溶液是烧杯②中取出的部分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故烧杯②和③的溶液都是40℃ 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及实验中100g水溶解X的质量分析;
B、根据有溶质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D、根据表中所给溶解度数值分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9.(2025·西藏)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的“炭”指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
(1)碳的元素符号为   。
(2)诗中“心忧炭贱愿天寒”,侧面反映出木炭燃烧会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3)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①氧气(或空气);②达到   。
(4)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为   ,该气体与温室效应有关,利用和封存该气体对绿色低碳有重要意义。
【答案】(1)C
(2)放出
(3)木炭的着火点
(4)二氧化碳/CO2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 碳的元素符号为C。
(2)诗中“心忧炭贱愿天寒”,侧面反映出木炭燃烧会放出热量。
(3) 木炭为可燃物,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①氧气(或空气);②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4) 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分析】(1)根据碳的元素符号书写分析;
(2)根据燃烧放热分析;
(3)根据可燃物燃烧条件分析;
(4)根据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10.(2025·西藏)阅读科普材料,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车厘子,属于蔷薇科李属乔木。车厘子树是喜光、喜温、喜湿的果树品种,生长环境对它来说极为重要。它倾向于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之中,且土壤pH值需控制在5.6~7之间。
车厘子的甜蜜口感源于多种糖类,涵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食用车厘子可补充一定量锌元素、钾元素和铁元素。车厘子中的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补充体力的优质来源。车厘子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
(选自《化学通讯》2025第6期,有删改)
(1)pH=5.6的土壤呈   性(填“酸”或“碱”)。
(2)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铁会引起   。
(3)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催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种植车厘子应考虑的条件有光照、   、湿度等。
【答案】(1)酸
(2)贫血
(3)
(4)温度(合理即可)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pH=5.6<7的土壤呈酸性。
(2) 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3)由题中信息可知, 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车厘子树是喜光、喜温、喜湿的果树品种,它倾向于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之中,且土壤pH值需控制在5.6~7之间,所以种植车厘子应考虑的条件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分析】(1)根据pH<7的土壤呈酸性分析;
(2)根据缺铁易患贫血分析;
(3)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4)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1.(2025·西藏)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后,管a、管b中均有气体产生。
(1)管a中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则该气体是   。
(2)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
(3)结合上述实验,你认为组成水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而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可行的节约用水的做法有   (写一条即可)。
【答案】(1)氢气/H2
(2)氧气/O2
(3)H、O
(4)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 管a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则该气体是氢气。
(2) 管b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3)由实验可知,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4) 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都是节约用水的做法。
【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一水多用等节水方法分析。
12.(2025·西藏)合理开发、利用和回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验室对刻蚀电路板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流程如下。
(1)操作X的名称是   。
(2)试剂M的名称是   。
(3)流程中加入的铁粉是否过量?   (填“是”或“否”)
(4)废液中除含氢、氧和铁元素外,一定还含   和   两种元素。
【答案】(1)过滤
(2)稀盐酸
(3)是
(4)铜;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操作X分离出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2)铁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固体铁和铜加入试剂M,得到氯化亚铁溶液,从而分离出铜,则M可以是稀盐酸。
(3)由过滤后得到铁和铜的固体混合物可知,加入铁过量。
(4) 废液中加入铁粉,得到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溶液,所以除含氢、氧和铁元素外,一定还含铜和氯两种元素。
【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2)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分析;
(3)根据反应后铁有剩余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3.(2025·西藏)某兴趣小组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干燥的氢气,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1)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Q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则试剂Q为   。
(3)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
C.把鼻孔凑到试管口闻气体气味
【答案】(1)Zn+H2SO4=ZnSO4+H2↑
(2)浓硫酸
(3)B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1)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
(2) 试剂Q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则试剂Q为具有吸水性的浓硫酸。
(3)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采用的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不符合题意; 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B符合题意;闻气体气味需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把鼻孔凑到试管口闻气体气味 ,C不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3)根据氢气密度小,制气装置要保证气密性良好,扇闻法闻药品气味分析。
14.(2025·西藏)我们学习过稀盐酸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铝反应,能除去铁锈。那么,稀硫酸是否与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实验小组就此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稀硫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稀硫酸也能与铝反应
猜想三:稀硫酸也能除去铁锈
【实验准备】
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①   g。
【实验验证】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操作
向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向装有打磨后的铝条 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 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 管中滴入稀硫酸
实验现象 溶液变②   色 有③   产生 铁锈消失
实验结论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正确 猜想三④    
【拓展提升】
请将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
Fe2O3+⑤   H2SO4=Fe2(SO4)3+3⑥   
【答案】900;红;大量气泡;正确;3;H2O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 【实验准备】 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所得9.8%的稀硫酸质量为100g×98%÷9.8%=1000g,则需要水的质量是1000g-100g=900g.
【实验验证】 猜想一正确,即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则向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会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正确,则稀硫酸也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向装有打磨后的铝条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铁锈消失,说明稀硫酸能与铁锈的成分发生反应,则猜想三成立。
【拓展提升】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所给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质量为两溶液的质量差,由所给各猜想及对应的结论推导其现象,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2025·西藏)过氧化氢溶液在医疗上可用于消毒防腐。将某过氧化氢溶液样品100g
与2g二氧化锰在烧杯中混合,发生反应:。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不考虑水的蒸发)。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过氧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求过氧化氢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分解
(2)0.8
(3)解:设过氧化氢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过氧化氢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所给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过氧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g-101.2g=0.8g.
【分析】(1)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2)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氧气质量分析;
(3)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氧化氢质量,从而计算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分析。
1 / 1西藏自治区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2025·西藏)中华文明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青稞酿酒 B.用红纸剪窗花
C.用铁矿石炼铁 D.用黏土烧制陶瓷
2.(2025·西藏)按图1所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虚线框中应选择的仪器是(  )
图1
A.酒精灯 B.胶头滴管 C.漏斗 D.锥形瓶
A.A B.B C.C D.D
3.(2025·西藏)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类,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硫 C.碳酸钙 D.氧气
4.(2025·西藏)某玉石成分中含Al2O3,其中O的化合价为-2价,则Al的化合价是(  )
A.+2 B.-2 C.+3 D.-3
5.(2025·西藏)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氢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
B.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摄入量无关
C.鉴别棉花与羊毛可用灼烧的方法
D.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化学与其他学科共同参与
6.(2025·西藏)化学符号是不断演化的,用字母表示的化学符号便于记忆和书写。下列选项中表示离子的是(  )
A.Fe B.O2 C.CuO D.Na+
7.(2025·西藏)我国传统工艺“湿法炼铜”涉及反应:由该反应可知,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
A.Fe>Cu B.Fe8.(2025·西藏)某化学兴趣小组从表1中选择一种物质X,进行图2所示实验(温度保持40℃,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1 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A.物质X为KNO3
B.烧杯②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和③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20℃时,K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9.(2025·西藏)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一诗中的“炭”指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
(1)碳的元素符号为   。
(2)诗中“心忧炭贱愿天寒”,侧面反映出木炭燃烧会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3)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①氧气(或空气);②达到   。
(4)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为   ,该气体与温室效应有关,利用和封存该气体对绿色低碳有重要意义。
10.(2025·西藏)阅读科普材料,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车厘子,属于蔷薇科李属乔木。车厘子树是喜光、喜温、喜湿的果树品种,生长环境对它来说极为重要。它倾向于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之中,且土壤pH值需控制在5.6~7之间。
车厘子的甜蜜口感源于多种糖类,涵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食用车厘子可补充一定量锌元素、钾元素和铁元素。车厘子中的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补充体力的优质来源。车厘子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
(选自《化学通讯》2025第6期,有删改)
(1)pH=5.6的土壤呈   性(填“酸”或“碱”)。
(2)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铁会引起   。
(3)葡萄糖(在人体内经酶催化,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种植车厘子应考虑的条件有光照、   、湿度等。
11.(2025·西藏)为了探究水的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通电后,管a、管b中均有气体产生。
(1)管a中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则该气体是   。
(2)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   。
(3)结合上述实验,你认为组成水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而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可行的节约用水的做法有   (写一条即可)。
12.(2025·西藏)合理开发、利用和回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验室对刻蚀电路板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流程如下。
(1)操作X的名称是   。
(2)试剂M的名称是   。
(3)流程中加入的铁粉是否过量?   (填“是”或“否”)
(4)废液中除含氢、氧和铁元素外,一定还含   和   两种元素。
13.(2025·西藏)某兴趣小组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干燥的氢气,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1)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Q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则试剂Q为   。
(3)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B.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
C.把鼻孔凑到试管口闻气体气味
14.(2025·西藏)我们学习过稀盐酸的化学性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铝反应,能除去铁锈。那么,稀硫酸是否与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实验小组就此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稀硫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稀硫酸也能与铝反应
猜想三:稀硫酸也能除去铁锈
【实验准备】
实验室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①   g。
【实验验证】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操作
向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向装有打磨后的铝条 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 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 管中滴入稀硫酸
实验现象 溶液变②   色 有③   产生 铁锈消失
实验结论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正确 猜想三④    
【拓展提升】
请将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
Fe2O3+⑤   H2SO4=Fe2(SO4)3+3⑥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2025·西藏)过氧化氢溶液在医疗上可用于消毒防腐。将某过氧化氢溶液样品100g
与2g二氧化锰在烧杯中混合,发生反应:。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不考虑水的蒸发)。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过氧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求过氧化氢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用青稞酿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用红纸剪窗花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用铁矿石炼铁过程有新物质生成 ,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用黏土烧制陶瓷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 虚线框中应是热源,需选择仪器为酒精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酒精灯是常用热源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 碳酸钙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 氧气只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 Al2O3中O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Al的化合价为x,则2x+(-2)×3=0, x=+3。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解答】A、 氢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 ,不符合题意;
B、 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摄入量有关 ,为保证身体健康,需均匀营养,合理膳食,符合题意;
C、羊毛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花灼烧有烧纸气味,利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鉴别棉花和羊毛,不符合题意;
D、 环境问题涉及多学科综合,其解决需要化学与其他学科共同参与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氢能为新能源分析;
B、根据人体健康与营养的关系分析;
C、根据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棉花灼烧有烧纸气味分析;
D、根据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Fe是铁的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元素或物质,不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
B、 O2 是氧气化学式,表示氧气或氧分子,不表示离子,不符合题意;
C、 CuO是氧化铜的化学式,不表示离子 ,不符合题意;
D、 Na+ 表示钠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由所给反应方程式可知,铁能将铜从硫酸铜中置换出来,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与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0g,由图示可知, 40℃ 时将50gX加入100g水中,固体不能全部溶解,则X为KCl,不符合题意;
B、 烧杯②中溶液中有固体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符合题意;
C、 烧杯③的溶液是烧杯②中取出的部分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故烧杯②和③的溶液都是40℃ 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及实验中100g水溶解X的质量分析;
B、根据有溶质剩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分析;
C、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分析;
D、根据表中所给溶解度数值分析。
9.【答案】(1)C
(2)放出
(3)木炭的着火点
(4)二氧化碳/CO2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 碳的元素符号为C。
(2)诗中“心忧炭贱愿天寒”,侧面反映出木炭燃烧会放出热量。
(3) 木炭为可燃物,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①氧气(或空气);②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4) 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分析】(1)根据碳的元素符号书写分析;
(2)根据燃烧放热分析;
(3)根据可燃物燃烧条件分析;
(4)根据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10.【答案】(1)酸
(2)贫血
(3)
(4)温度(合理即可)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 pH=5.6<7的土壤呈酸性。
(2) 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3)由题中信息可知, 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车厘子树是喜光、喜温、喜湿的果树品种,它倾向于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砂壤土或砾质壤土之中,且土壤pH值需控制在5.6~7之间,所以种植车厘子应考虑的条件有光照、温度、湿度等。
【分析】(1)根据pH<7的土壤呈酸性分析;
(2)根据缺铁易患贫血分析;
(3)根据题中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
(4)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分析。
11.【答案】(1)氢气/H2
(2)氧气/O2
(3)H、O
(4)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1) 管a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水,则该气体是氢气。
(2) 管b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3)由实验可知,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4) 用洗菜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都是节约用水的做法。
【分析】根据电解水正氧负氢,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一水多用等节水方法分析。
12.【答案】(1)过滤
(2)稀盐酸
(3)是
(4)铜;氯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操作X分离出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2)铁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固体铁和铜加入试剂M,得到氯化亚铁溶液,从而分离出铜,则M可以是稀盐酸。
(3)由过滤后得到铁和铜的固体混合物可知,加入铁过量。
(4) 废液中加入铁粉,得到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溶液,所以除含氢、氧和铁元素外,一定还含铜和氯两种元素。
【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2)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盐酸反应分析;
(3)根据反应后铁有剩余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13.【答案】(1)Zn+H2SO4=ZnSO4+H2↑
(2)浓硫酸
(3)B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解析】【解答】(1)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
(2) 试剂Q的作用是干燥氢气,则试剂Q为具有吸水性的浓硫酸。
(3)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采用的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不符合题意; 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下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B符合题意;闻气体气味需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把鼻孔凑到试管口闻气体气味 ,C不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3)根据氢气密度小,制气装置要保证气密性良好,扇闻法闻药品气味分析。
14.【答案】900;红;大量气泡;正确;3;H2O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 【实验准备】 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所得9.8%的稀硫酸质量为100g×98%÷9.8%=1000g,则需要水的质量是1000g-100g=900g.
【实验验证】 猜想一正确,即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则向稀硫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会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正确,则稀硫酸也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向装有打磨后的铝条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铁锈消失,说明稀硫酸能与铁锈的成分发生反应,则猜想三成立。
【拓展提升】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所给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加水质量为两溶液的质量差,由所给各猜想及对应的结论推导其现象,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分析。
15.【答案】(1)分解
(2)0.8
(3)解:设过氧化氢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过氧化氢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
【知识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所给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过氧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00g+2g-101.2g=0.8g.
【分析】(1)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
(2)根据反应后烧杯内减少质量即为生成氧气质量分析;
(3)根据生成氧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过氧化氢质量,从而计算过氧化氢质量分数分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