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任务式】《6.3.2 焦耳定律(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分课时课件21页--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任务式】《6.3.2 焦耳定律(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分课时课件21页--教科2024版9年级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焦耳定律
(第二课时)
第3节
第6章 电功率
(教科版)九年级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知识框架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掌握焦耳定律公式Q=I2Rt,形成“电热与电流、电阻、时间定量关系”的能量观念。
2.科学思维:能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电热的定量计算,分析“电流变化对热量的影响”,发展定量推理能力。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3.科学探究:通过“自制简单电热器”的家庭实验,巩固对电流热效应的理解,提升实验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辩证认识电流热效应的利与弊,增强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的责任意识。
激趣导入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那热量多少由什么决定?
观看视频:感受电流热效应
任务一:焦耳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
焦耳(1818-1889)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Joule law)。
公式表述:Q=I2Rt。
Q = I R t




公式:
意义:
单位:
热量 电流 电阻 时间
J A Ω s
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即电流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也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热量:
焦耳用40多年时间做了400多次试验,研究热与功的关系,得出了焦耳定律。
新知探究
电能 → 内能
纯电阻电路:
M
非纯电阻电路:
电能 → 内能 + 其他形式的能
电能和电热关系:
W
Q
W
Q + E其它
UIt = I2Rt
UIt > I2Rt
新知探究
任务二: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
在生活和生产中,许多地方要利用电热。
(1)根据电流的热效应,人们制造出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白炽灯等电器。
新知探究
在生活和生产中,许多地方要利用电热。
(2)电流还用于熔化和焊接金属。
电焊接 电切割
家里的电暖器、电饭煲、电熨斗等,都是利用电热的例子
养鸡场的电热孵化器,使孵化维鸡规模化
电热器的优点: 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
新知探究
如: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为了通风散热;
电脑运行时要用微型风扇及时散热……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的温度过高:
新知探究
焦耳定律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
(1)在各种电器的线路板中,用铜箔或银箔做导线,可减小导线电阻,避免电器温度过高。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也有很多情况,要设法减少电热,防止电热危害。
新知探究
(2)输电导线常采用铝线或铜线作为芯线,是为了减小电热造成能量损耗。
也有很多情况,要设法减少电热,防止电热危害。
新知探究
也有很多情况,要设法减少电热,防止电热危害。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3)电脑,电视机的散热窗,避免电器温度过高而损坏。
新知探究
发展空间
家庭实验室:做一个简单电热器
如图所示,剪一条长约15cm、宽2.5cm的金属箔,折成U形,与电池的两极接触,我们会发现它很快就变热了。
这展示的正是电加热器的原理。
注意:不要长时间通电,否则金属箔会变得非常热甚至引起燃烧。
制作简单电热器
课堂小结
焦耳定律
(第二课时)
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电流热效应的利用与危害
公式:Q=I2Rt
单位:Q(J);I(A);R(Ω);t(s)
利用实例:电暖器、电饭煲、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电能转化为内能)
危害:导线电阻生热→绝缘外皮老化、烧坏
防止:输电线用铝线/铜线(减小电阻,减少电热损耗)
练习与应用
1.根据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平方成正比?( )
A. 电阻
B. 电流
C. 通电时间
D. 电压
B
练习与应用
2.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风扇
B. 电视机
C. 电熨斗
D. 电冰箱
C
练习与应用
3.输电线常采用铝线或铜线作为芯线,主要目的是( )
A. 增大电阻,利用电流热效应
B. 减小电阻,减少电热造成的能量损耗
C. 增大电流,提高输电效率
D. 减小电压,保护用电器
B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