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对人有礼貌》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对人有礼貌》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对人有礼貌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对人有礼貌》是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课时内容分析:本课共有两个话题,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讲授,其内容结构如下:(2)本课第一个板块“礼貌暖人心”旨在让学生学习观察有礼貌的言行,结合生活经历,体会礼貌言行给彼此带来的温暖感受,理解其对人际交往产生的重要意义。第二板块“时时有礼貌”旨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够坚持做到有礼貌,主动向有礼貌的榜样学习,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关系建构:本课围绕“对人有礼貌”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礼貌行为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礼貌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如问候、感谢),还体现在行为上(如礼让、倾听)。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帮助学生建立“礼貌行为—他人感受—社会和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其初步意识到礼貌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资源挖掘:1.教材资源: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儿歌(如《礼貌歌》)、情境对话等,激发学生兴趣。2.生活资源: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如打招呼、借物品、道歉等),增强课堂的真实性和代入感。3.多媒体资源:使用动画短片(如《小熊学礼貌》)、情景剧视频等,直观展示礼貌行为的表现和影响。4.实践资源: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课标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2022版新课程标准中五大核心素养中的三个方面。【道德修养】: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理解尊重他人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初步形成文明交往的意识。【健全人格】:通过礼貌行为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友善、包容的态度,增强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礼貌行为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也是维护集体和谐的责任,初步树立“礼貌待人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观念。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一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礼貌意识,如会说“谢谢”“对不起”,但在具体情境中缺乏主动性和持续性,对礼貌行为的深层意义理解不足。个性差异:部分学生性格外向,能主动表达礼貌,但可能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内向胆小,需要鼓励和引导才能表达;个别学生缺乏礼貌习惯,需通过具体事例和正面示范进行教育。补救措施:对内向学生多给予鼓励和个别指导,通过小组合作降低表达压力;对礼貌意识薄弱的学生,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强化训练;设计分层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课堂。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我要说‘谢谢’?” “如果别人不对我说‘对不起’,我还要说吗?” “忘记说礼貌用语会怎么样?”
学习目标 1.能在教师引导下说出 3-4 个常用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并理解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初步养成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道德修养】【责任意识】2.通过情景剧、讨论等方式,知道礼貌行为能让别人感到愉快,愿意用礼貌的方式与同伴、家人交往,培养友善待人、积极沟通的态度。【健全人格】【道德修养】3.能尝试用图画或简单词语记录自己一天中使用礼貌用语的场景,并愿意与同伴分享,增强表达能力和自我反思意识。【责任意识】【健全人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礼貌用语和行为的意义,初步掌握常用的礼貌表达方式。难点:将礼貌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尤其是在情绪冲突或陌生情境中仍能保持礼貌。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时任务1.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礼貌现象,初步建立“礼貌”不仅限于语言,更体现在行为中的概念。 2. 帮助学生理解礼貌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积极影响(如让人感到温暖、促进友好交往),树立时时处处讲礼貌的意识。 3. 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礼貌榜样,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践行礼貌行为。 问题链 基础认知类(识别与发现 - “是什么”): 1. 除了“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还有哪些行为也能算是有礼貌?(如鞠躬、微笑、倾听、鼓掌、等待)2. 观察图片/回想生活,你在哪里、什么时候见过这些礼貌行为?深度理解类(共情与明理 - “为什么”): 3. 当你对保安叔叔鞠躬、对同学微笑时,你认为他们心里会是什么感觉?(聚焦“温暖”)4. 当别人认真倾听你说话,或者耐心等你时,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5. 如果大家都不排队、不鼓掌、随意打断别人说话,我们的校园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行为引导类(迁移与践行 - “怎么做”): 6.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不仅会说,而且会做的“礼貌之星”?(引导总结出“言之有礼”、“行之有礼”)7. 怎么样才能把礼貌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偶尔才想起来的事情呢?(引导得出“时时有礼”)8.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提醒自己时刻记得讲礼貌?(如:画一个礼貌提示贴、和同学互相监督、请爸爸妈妈提醒)9. 当你很想玩别人的玩具,或者不小心撞到别人时,你的“第一个动作”和“第一句话”应该是什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制作“好习惯成长乐园”闯关地图动画,包含“领取任务”、“完成任务”等互动环节;准备教材插图和5组体现礼貌行为的真实生活图片/短视频。教具: “好习惯之星”贴纸或勋章,用于课堂奖励。板书设计: 提前规划板书关键词(如:暖、言之有礼、行之有礼、时时有礼、礼貌之星)。学生准备:观察生活: 回想校园生活中,让自己感到温暖的礼貌行为。简单学具: 铅笔、彩笔等。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单元学习大情境:好习惯成长乐园 核心问题:“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教师主导性问题:今天我们继续闯关,第三站的任务是——(点击课件)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 任务: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对话导入:今天,我将带领你们前往第3个站点,继续学会懂礼貌的好习惯!(课件出示“好习惯成长乐园”闯关地图,每一个站点对应每一课,教师简单做讲解。)(教师结合仙女的话简单介绍第三站的任务,点击“领取任务”,开始学习任务二。) 知晓本节课的任务环节
行之有“礼”思考讨论,学习礼貌用语。 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礼貌行为吧!事实层(识别): “你看到了什么?”(观察插图)体验层(共情): “你这样做过/感受过吗?当时心里怎么想的?”(链接自身经验)思辨层(明理): “为什么要这样做?”(探究行为背后的意义)情感层(升华): “看到这些行为,你感觉怎么样?”(聚焦核心情感——“暖”) (一)谈话导入师:礼貌的语言温暖着美好的校园生活。有时候,我们不用说话,同样能让周围的老师、同学感受到温暖。(二)感受行之有“礼”1.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讨论。师: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礼貌行为吧!2.观察后,追问引导师:你也曾向保安叔叔鞠躬过吗?为什么要向他们鞠躬?师:什么时候,你也感受过同学这样真诚的笑容呢?当时你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师:妈妈和你谈话的时候,为什么要认真倾听?师:结合自己的排队经历,说说面对他人的催促和耐心等待,心情会有怎样的不同。师:你曾经为同学的精彩表现鼓掌过吗?为什么要这样做?3.感受“暖”(课件出示5组图片,学生谈体会。)师:看到他们这些行为,你感觉怎么样?预设:暖(强调板书:暖)4.活动小结小结语:带给周围人温暖体验的,不仅是我们的礼貌语言,还有我们的礼貌行为。深深地鞠躬、真诚地微笑、认真地倾听、耐心地等待,还有热情地鼓掌……这些温暖的行为,都能让我们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师:恭喜你们,顺利完成任务一,获得一颗“好习惯之星”。(学生进一步引申、探究,教师自然过渡到有关教材内容的教学。) 预设1:我感觉心里暖暖的。预设2:不管是老爷爷还是小妹妹,我们都要有礼貌。从校园内礼貌行为的视角切入,便于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体验。 问题:可能对于自己如何表达表述不清晰补救:教师加以引导,
养成懂礼貌的习惯 标准建构问题: “礼貌之星”应该具备哪些品德?归纳提炼问题: 现在你能总结出标准了吗?(引导归纳出 “言之有礼”、“行之有礼”、“时时有礼” 三层标准)应用评价问题: “你推荐谁?并说明理由。”(运用刚建构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榜样访谈问题: (采访被推荐者)“你的礼貌行为给他人带来了什么?”“你坚持这样做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感觉?” (一)发布“‘礼貌之星’推荐会”活动师:对人有礼貌,大家都温暖。现在,我们要来评选一位温暖的“礼貌之星”。讨论成为“礼貌之星”的标准1.小组讨论师:推荐之前,请你说一说“礼貌之星”应该具备哪些品德?①学生讨论“礼貌之星”的标准,教师巡视指导;②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从礼貌用语、礼貌行为两方面进行梳理。预设:言之有“礼” 行之有“礼”2.明确标准师:有礼貌不在一时,而在每一分每一秒。只有“时时有‘礼’”的同学才是真正的“礼貌之星”哦!现在请你再来总结一下,“礼貌之星”应该具备哪些品德吧!预设:言之有“礼”行之有“礼”时时有“礼”(三)推荐“礼貌之星”师:结合刚才的总结,请你来推荐一位你心中真正的“礼貌之星”吧!并说明理由。(学生进行自荐和互荐,教师随机追问推荐理由。)教师归纳“礼貌之星”表现为:对人有礼貌,体现自身的文明素养,并能做到时时有礼貌。(四)表彰“礼貌之星”全班为“礼貌之星”鼓掌。教师采访“礼貌之星”,感受礼貌待人的善意以及给彼此带来的温暖。 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感受礼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温暖,理解和认同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突破教学难点。组织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礼貌之星”的标准,主动寻找身边的榜样,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与积极改进,充分发挥榜样的价值引领和行为示范作用。 问题:难以条理理解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感受礼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温暖,理解和认同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补救:结合生活具体实际,情景模拟,情景再现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全文 巩固性问题: 通过儿歌,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学的内容。(诵读儿歌,梳理强化)激励性问题: 恭喜你们获得两颗星!礼貌不仅在一言一行中,更在哪里?(引出“出自内心”,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一)诵读儿歌,梳理内容小朋友,讲礼貌,见了面,说你好。告别时,说再见,被帮助,说谢谢。礼貌用语在嘴边,友爱温暖在心里。(二)考考你!师:恭喜你们,顺利完成任务二,获得一颗“好习惯之星”。结束语:恭喜你在本站收集到两颗“好习惯之星”啦!礼貌出自内心,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通过儿歌和表彰的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契合情境的同时增加课堂趣味性。
四、作业布置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基础层 主动为家人做一件有礼貌的事情。 理解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初步养成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5分钟
提升层 在一周内,每天记录自己使用礼貌用语的次数,并写下使用礼貌用语后的感受。 知道礼貌行为能让别人感到愉快,愿意用礼貌的方式与同伴、家人交往,培养友善待人、积极沟通的态度。 10分钟
板书设计 11 对人有礼貌行行有礼时时有礼 暖
教学反思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