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第二单元第八课《课余生活真丰富 》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上第二单元第八课《课余生活真丰富 》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课余生活真丰富》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内容分析 文本位置本课《课余生活真丰富》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理解课余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时间管理技巧,并能在实践中体验课余生活的乐趣。二、内容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 “过好校园生活” 展开,《课余生活真丰富》作为其中一课,聚焦学生在校期间的课余生活。旨在落实 “双减” 政策,助力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契合《课程标准》“入学教育” 中合理规划学习和作息的要求。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与课后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节奏,培养时间观念、自我认知及多元智能,让学生在丰富课余生活中体验成长,实现全面发展。每课内容分析《课余生活真丰富》一课,从编写意图看,响应 “双减”,助力学生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探索兴趣特长,同时保护天性,指导其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以适应校园生活。教学目标涵盖观念树立、时间利用、课间及课后活动安排等方面,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与时间管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在于指导学生科学统筹课间和课后活动,提升自控力以践行。内容结构分为 “用好课间十分钟”“我喜欢的课间游戏”“美好的课后时光” 三个板块,分别从课间活动了解与安排、课间游戏选择与开展、课后活动体验与规划展开,逻辑清晰,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课余生活。课时内容分析内容:围绕 “美好的课后时光” 板块。借助《学生作息时间表》,梳理在校可自主管理的课余时间,结合场景图,引导学生分享课后活动,如看云聊天、参与劳动、参加手工社团、踢足球等,体会课后活动对缓解学习压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同伴互动及培养劳动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课后活动,提升计划与管理时间的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课后活动的乐趣,学会根据实际安排课后活动,初步提升时间管理与规划能力,进一步适应校园生活节奏。关系建构(横向 纵向):三、资源挖掘:视频
课标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参与课余活动,增强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集体活动的认同感。道德素养:学会尊重他人,在课余活动中展现礼貌、友善的行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法治观念:理解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知道课间活动应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课余活动发展兴趣爱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员的责任,学会在课余活动中自我管理,不影响他人。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学生经过第一课时学习,对课余活动有更深入认识,能列举更多活动类型,部分学生已尝试简单规划课余时间。个性差异:在课余活动规划能力上,部分学生能熟练制定计划,部分学生缺乏规划思路;参与课余活动的主动性也有不同,有的积极探索新活动,有的依赖他人推荐。 补救措施:开展 “课余规划小导师” 结对活动,让规划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薄弱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余活动规划任务卡,供学生自主选择;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规划方法微讲座与实操练习。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①怎么在课余既参加兴趣班又能和朋友玩耍?②制定的课余计划总是执行不下去,怎么办?
学习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 4 种以上不同时间段(放学后、周末、假期)的课余活动,清晰区分课余生活与课堂学习(责任意识:明确课余时间的合理用途,认识到课余活动的价值)②学生能在小组和班级中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课余活动及参与收获,尝试为课余活动较少的同学推荐 1-2 个有趣活动(健全人格:乐于交流表达、关爱同伴,激发对多样课余生活的兴趣)③学生能结合实例说出合理规划课余时间的 1 种方法,如制作简单计划表,遇到课余活动规划难题(如不知如何平衡学习与娱乐)时,能说出 1 种解决思路(实践创新--培养时间规划能力与问题解决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准确说出 4 种及以上不同时间段的课余活动,清晰区分课余生活与课堂学习,理解参与课余活动的积极收获(如知识增长、技能提升)。难点:学生能真正掌握合理规划课余时间的方法,主动尝试制定个性化课余活动计划,并理解课余生活多样性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突破措施:借场景图与时间规划课,用简时间表教规划;2. 设计划表练习;3. 组内分享收获、探规划难题解法。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1.课时驱动性任务:小园丁任务:争当 “活力小规划师” 寻果!、先和同桌一起 “设计课间十分钟”:说说自己喜欢的安全游戏(比如跳房子、猜字谜);再画一张 “我的课后小安排”(比如回家先看书、再和家人玩游戏);分享完有趣又合理的课余计划,就能摘下充满能量的 “活力果”。2.问题链
课前准备 PPT、视频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认识多样课余活动,区分课余与课堂学习 ①你知道哪些不同时间段的课余活动?②课余生活和课堂学习有啥不一样? 教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来看这些图片,大家看看图里的小朋友在不同时间都在做什么呀?先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想到的课余活动。讨论完后,再想想课堂学习和课余生活有啥区别,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课余活动,之后分享交流,明确课余与课堂学习的区别。 教师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倾听发言,判断对课余活动的认知程度。 对列举活动少或区分不清的学生,教师结合场景图进一步讲解,引导再思考。
二、分享课余活动收获,为同学推荐活动 ①你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是什么?有什么收获?②你会给课余活动少的同学推荐什么活动? 教师:“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余活动,还有参加这个活动有什么收获。然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和大家分享,也可以给那些课余活动少的同学推荐你觉得有趣的活动。” 学生先在小组内分享,再推选代表在班级分享、推荐活动。 同学间互评分享内容是否生动、推荐是否合理,教师点评补充。 若学生分享不清晰或推荐不合适,小组内同伴互助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启发。
三、掌握课余时间规划方法,解决规划难题 ①怎样制定课余时间计划表?②遇到课余活动规划难题该怎么解决? 教师:“今天咱们来上‘时间规划小课堂’,大家看老师用简单的时间表示例,教大家怎么规划课余时间。看完后,大家动手做一份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表’。做完后,咱们模拟一些规划难题的场景,小组一起讨论怎么解决。” 教师用简单时间表示例教授规划方法,学生动手制作计划表,之后模拟规划难题场景,小组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教师检查计划表的合理性,观察小组探讨难题时的表现,评价问题解决思路。 对计划表制定有困难或想不出解决办法的学生,教师一对一指导,提供示例或引导借鉴同学思路。
四、课堂总结:梳理本课重点,强化学生对课余生活规划和规则遵守的认知 1. 这节课你学到了关于课余生活的哪些知识?
2. 以后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课间生活?
3. 在课余活动中,遵守规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强调课余生活对成长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玩耍两不误)、遵守规则(让快乐有序安全)。
学生活动:分享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 “我的课间彩虹桥” 涂色(总结环节):
1. 涂色规则:红色(记住 3 个安全规则)、黄色(设计 1 个新游戏)、蓝色(说出课间重要事情)。
2. 操作方式:学生课后自主涂色带回家展示,家长补充 “发现闪光点” 留言。
3. 班级总结:用 “班级优化大师” 总结获奖同学,鼓励有进步的同学。 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核心内容,强化 “合理规划课余生活” 和 “遵守活动规则” 的意识。通过涂色活动和家长留言,搭建家校沟通桥梁,让家长参与学生成长,同时用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推动其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请同学们把这节课下课后要做的事情按顺序写下来,然后按照写的内容去做一做。 选做 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能力。 5min
板书设计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