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大家排好队》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上第四单元第十六课《大家排好队》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2025.9
课题 平平安安回家来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
内容分析 一、文本位置:《我们小点声》是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第四课(第 16 课)。二、内容分析:1.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 “我们讲文明” 主题,聚焦校园及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养成。本课作为单元开篇,以 “声音控制” 为切入点,结合教室、医院、图书馆等真实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 “小声交流” 是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既能保障他人正常活动(如学习、休息、康复),也能维护公共秩序,为后续学习其他文明行为(如礼貌用语、遵守规则)奠定基础,助力学生逐步建立社会适应与自我管理能力。2.课时内容分析:《大家排好队》是部编版一年级道法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中的第 16 课,本单元聚焦培养学生公共文明好习惯 。这一课时,通过 “还是排队好”“怎样排好队” 两个板块展开。一年级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初期,虽有过排队经历,但对排队意义理解不深。 在 “还是排队好” 板块,教材借助生活场景,像学校领作业本、超市结账等,引导学生对比排队与不排队的状况,让他们感知排队能带来秩序、保障安全且提高效率,明白排队是文明行为。“怎样排好队” 板块,则指导学生掌握排队方法,如按先后顺序、保持间距,以及面对插队等情况的应对策略。通过这两个板块,促使学生树立排队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在公共场合自觉排队的良好习惯,为其融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3.关系建构:本课关系建构围绕 “衔接 — 关联 — 联结” 三层逻辑展开。在单元纵向衔接上,作为《我们讲文明》单元的关键课,它承接前序 “文明认知” 内容,将抽象文明概念转化为 “排队” 这一具体行为准则,又为后续 “公共礼仪”“尊重他人” 学习打基础,形成 “认知 — 实践 — 拓展” 链条。 横向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校园里领作业本、课间操排队,家庭中超市结账、医院挂号等日常场景,让课堂所学可直接对应生活实践,实现 “课堂 — 生活” 双向互动,推动文明习惯从校园延伸到社会。 深层联结学科素养,通过理解排队对公共秩序的意义,启蒙 “个人影响集体” 的责任意识;学习应对插队的方法,培育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公共精神,为后续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养成埋下伏笔。三、资源挖掘:校园内,可利用课间操、食堂打饭、领作业本等真实场景,组织学生观察排队与不排队的差异,还能邀请班主任分享班级排队管理经验。 家庭中,布置 “家庭排队小任务”,让家长拍摄孩子参与超市结账、医院挂号排队的视频或照片,作为课堂交流素材,增强家校联动。 社会层面,选取地铁站、公交车站有序排队的公益广告,以及因不排队引发混乱的新闻片段,通过对比让学生感知排队的重要性。此外,制作 “排队文明拍手歌”“排队小标兵” 荣誉贴纸等趣味资源,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让资源更好服务于教学目标。
课标分析 政治认同:感受国家倡导文明秩序理念,认同排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培养谦让友善、遵守公德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了解公共秩序相关规定,树立遵守排队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克服拥挤争抢的不良行为,塑造守规则、懂礼让的健全人格特质。 责任意识:明确遵守排队秩序是个人责任,养成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一年级学生虽未系统学习排队规则,但已有丰富生活经验。校园里,每天早读前交作业、课间操集合、放学整队等场景,让他们对 “排队” 有初步认知;家庭中,随家长逛超市结账、去医院挂号时,也见过或参与过排队。不过,多数学生仅停留在 “要排队” 的行为层面,对排队能维护秩序、保障安全的意义理解较浅,且部分学生在排队时存在推搡、插队等行为,这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起点。个性差异:学生在排队认知与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性格外向、遵守规则的学生,能主动排队且理解排队意义,甚至会提醒他人;活泼好动或自我意识强的学生,易因急躁出现插队、推挤行为,对排队规则重视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因胆小,即使被插队也不敢表达。此外,生活环境不同也造成差异,常参与公共活动的学生,排队意识更强;较少接触公共场景的学生,需更多引导才能适应排队要求。补救措施:针对学生差异与学习难点,可采取三层补救措施。对排队意识薄弱的学生,通过 “一对一互助”,让遵守规则的学生带动其参与模拟排队游戏;对理解排队意义困难的学生,用动画短片展示 “排队 vs 不排队” 的后果,直观强化认知;对不敢应对插队的学生,开展情景演练,教其用 “请你排队,好吗” 等温和语言表达。课后还可联合家长,通过家庭排队任务巩固习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养成排队意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基础类问题如 “为什么一定要排队,人少的时候可以不排吗”“排队时不小心被别人挤了怎么办”;拓展类问题如 “如果有人插队,我提醒他,他不听该找谁说”“在游乐园玩项目,排队时间太长了,能换个方式吗”;生活关联类问题如 “家里吃饭不用排队,为什么在外面就要排”“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排队时能让他们先排吗”。这些问题既反映学生对排队规则的困惑,也体现其将知识与生活结合的思考,需提前准备针对性解答。
学习目标 1.结合校园、家庭排队场景,理解排队能维护秩序、保障安全,知晓排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掌握按顺序、保间距的排队方法,能应对插队情况,在模拟场景中规范排队。 3.树立公共场合自觉排队意识,愿意在生活中践行排队行为,养成文明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养成自觉排队的习惯,培养谦让友善、遵守公德的道德品质。难点:克服拥挤争抢的不良行为,塑造守规则、懂礼让的健全人格特质突破措施:开展 “排队美德小剧场 + 榜样激励” 活动:先播放 “排队礼让老人”“主动让同学先领文具” 的动画短片,再让学生分组表演 “超市排队让抱小孩的阿姨优先”“课间操帮同学占队位” 等情景,在角色扮演中体会谦让友善;课后评选 “每日排队小标兵”,展示其排队行为照片,用榜样力量强化自觉排队意识,渗透公德教育。
课时任务及问题链
课前准备 老师:动画短片、购物篮等道具,贴纸、相机,情景图、马克笔,限量文具、提示卡。 。学生:课本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问题系统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思考排队背后有哪些小知识? 学习内容:听唱《排队歌》,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在食堂打饭、坐公交车、参观科技馆时,你有没有发现 “排队” 像一条隐形的 “文明线”?不推不挤、有序等待,既能让事情更高效,又能体现我们的礼仪。想知道排队背后藏着哪些小知识吗?快来《大家排好队》,一起学习 “有序的魔法”,做守规则的小朋友吧! 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学生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 存在问题:学生观看视频不认真。补救措施:教师及时提醒。
环节一:说排队,析后果环节二:学排队规则环节三:践排队行为 1.为什么生活中要排队?如果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呢?2.怎样守规则,董礼让?3.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你在哪里见过它? 学习内容:环节一: 说一说:生活中总有些地方要排队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老师点拨: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在图书馆排队借书、超市收银处人们排队结账、车站人们排队候车…… 想一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温馨提示:生活中排好队能维持秩序,避免混乱争抢,减少矛盾冲突;保障安全,防止拥挤踩踏等意外;还体现个人素养与对他人的尊重,让社会运转更高效、和谐。 看一看:观看图片,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发礼物的方式?提示:喜欢排队发礼物的方式 。排好队,守秩序,讲文明。 想一想:如果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很多人挤在一起,也容易发生危险……不排队,抢在先来的人前面,不公平。不排队,没秩序…… 温馨提示:在危急时刻,应该排好队,守秩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排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大家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不插队。环节二: 看一看:观看教材绘本故事《守规则,懂礼让》,学一学规则和礼让。 他们先来的,我们应该排在他们后面。 遵守秩序,懂得礼让。 温馨提示:生活中很多地方要需要排队,无论公共场所还是在学校,我们都要应该做一个讲礼仪、守秩序的人。环节三: 学一学:在日常生活中排队时要遵守“一米线”,不要过于靠近前人,一是容易发生身体冲撞,二是容易侵犯别人的隐私。 学一学:先来后到,不插队。 先到排前、后到排后,即使前面有认识的朋友和熟人,也不可以插队,否则就是对排在后面的人的不公平。 温馨提示:在公共场合,不管有没有文明规定或是他人监督,我们都要主动排队,并且排队时,要主动与前面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不守秩序的人能够主动批评制止,对老幼孕妇懂得谦让。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插队时,需要征得排在前面的所有人的同意才可以。 能准确说 3 个排队场景,清晰答排队意义与不排队后果,积极参与互动。能说出绘本中排队规则,理解礼让含义,明确校园与公共场所礼仪要求。能清晰说出 “一米线” 的作用,明确 “先来后到不插队” 规则,知晓紧急插队需征得他人同意,且有主动维护排队秩序、礼让特殊人群的意识。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难完整表述排队意义,回答不排队后果时思路不清晰。补救措施:用简笔画提示场景,举例引导学生补全意义,帮梳理后果逻辑。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混淆 “规则” 与 “礼让” 概念,难联系生活举例。补救措施:用绘本片段对比讲解概念,结合校园排队场景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 “一米线” 的隐私保护作用理解模糊,难以说清紧急插队时需征得所有人同意的原因,表达不完整。补救措施:用 “超市收银台一米线” 实景图讲解隐私保护,通过模拟紧急插队情景演示沟通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清晰表达规则。
课堂总结 学习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养成文明说话的习惯。生活中会经常看到让人保持安静的标志,在看到这些标志的时候要注意提醒自己不能大声喧哗。还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标志,但是也需要我们保持安静。公共场所不是私人空间,我们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无所顾忌,要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 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收获和想法。 存在问题:个别学生说不出感想。解决措施:听同学发言后进行引导。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1. 和家长外出时参与 1 次排队,记录排队场景。 实践类 目标1 10分钟
2. 下次课分享 1 个自己遵守排队规则的小故事。 分享类 目标2 10分钟
板书设计
第 16 课 大家排好队
1.还是排队好
2.守规则 懂礼让
3.怎样排好队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