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大单元教学教学课件)(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1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大单元教学教学课件)(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6 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习目标
1.通过梳理教材,能够知道恩赐制、政党分肥制和西方文官制度(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文献史料,理解文官制度创立的基本史实,认识到文官制度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 在西方文官制度演变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健全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以及国际视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重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难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教学重难点
1854年,英国财政部两名官员在对英国政府的官吏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后,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尖锐批评了当时英国官吏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多项改革建议。这份报告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探究一: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任务: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
问题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概括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
背景:传统选官制度(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的弊端;工业革命的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
原因:剑桥、牛津大学的书面考试制度的探索;区别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奠基;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奠基;借鉴中国科举制度。
任务: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背景。
问题2: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材料,说明影响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一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据【美】丁韪良:《西学考略》
探究二: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 (英国)确立了文官考选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采取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文官……文官作为从事具体的行政管理及法令实施工作的人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并
规定高级文官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两种。
——摘编自范文超:《英国文官制度变迁初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任务一: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问题:根据教材第三子目和材料,思考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政治中立,服从领导;
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材料二 总的来看,文官制度在西方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官制度的建立,确保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文官制度已成为西方政治的稳定器。
(二)文官系统的相对独立性,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充当了“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
(三)文官制度的“政治中立”原则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
(四)文官制度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保证了文官队伍的优良素质,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工作效率,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法制化。从文官的录用、任职、考核、培训到奖惩、工资、退休、保障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建立了一整套法律和法规,在文官的管理上尽可能地减少了人治的色彩、而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法制化使西方各国政府把大批优秀人才吸收到文官队伍中,并使他们保持“廉洁守法、忠于职守”的传统。成为政府的骨干力量,确保了行政工作的效率。
科学化也是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用现代化手段对文官实行科学的管理,使之人尽其才;
另一方面,强调文官的知识化和专业化,重视对文官的培训。注意提高文官的素质,为政府培养了大批专家和干才,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编自古燕著:《西方政治的稳定器——文官制度》
任务二: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问题:根据教材第三子目和材料,思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影响:有利于实现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推动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容易出现推诿扯皮,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问题探究:
西方文官制度一方面由于文官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保持国家治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国家,文官执行资产阶级政治家制定的政策,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是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
任务三:总结中国科举制和西方文官制度
中国科举制 西方文官制度
不同 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 产生于封建专制社会,受皇帝直接干预; 受儒家思想影响,考试内容趋于单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
产生于近代民主社会,不受国王、内阁控制;
受启蒙思想影响,考试内容综合多样
相同 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国家重视,法律保障;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西方文官制度是处在相对比较民主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中,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有其致命的缺陷和不足,并终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但......西方文官制度还是不断......发展......彻底克服了任人唯亲的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而科举制诞生于专制主义严重的封建社会政治体系中,虽然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下的士族垄断局面,但......考试内容更加不切实际,考试程度更加繁杂,考试形式更加腐朽罢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观,资本主义制度要比封建制度进步,所以作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一部分的科举制度在腐朽的清朝末年走完它的历史进程是不足为怪的......但是它和西方文官制度一样,其合理部分应当成为完善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对象。
——陈 岭《比 较 与 启 示·从 西 方 文 官 制 度 和 科 举 制 谈 起》
中国古代和西方选官制度的评价
(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初建,由于通用型人才更适合从事行政业务,英国文官录用更倾向于文科毕业生。20世纪初,文官队伍中则出现了律师、医生、工程师和统计师等技术专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科技发展与生产相结合
B.通用型人才录用的减少
C.官员选拔程序更加公平
D.英国政府管理职能扩展
D
课堂巩固
如图所示为1894年到1947年,通过日本行政管理高级公务员考试并被授予官职的人员总数和其中东京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生占比情况。这说明此时的日本( )
A.将考试作为官员选拔的主渠道
B.官僚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C.强调政治精英的新式教育背景
D.教育功利化影响政治中立
C
课堂巩固
英国人伯克·特伦德193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经过考试成为公务员。某校学生依据《内阁办公厅:现代政府的诞生》一书编写了一段对话,如右栏所示。对话反映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是( )
A.考试择优录用 B.保持政治中立
C.晋升机制完善 D.官僚习气深厚
B
课堂巩固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