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大单元教学教学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1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大单元教学教学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学习目标
1.利用课本文本中的相关描述,运用时间轴梳理西方古代至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沿革。(时空观念)
2.通过研读史料,理解近代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及局限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研读史料,分析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设计本课知识思维导图,结合第1课时及本课知识能够解释法治和德治在近代西方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难点:西方宗教伦理与教化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一)近代西方法制的渊源
和西方文明的源头来自希腊文明一样,西方法律的源头也来自希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出自公元前7世纪的克里特岛。
任务一:了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一 )近代西方法制的渊源
11世纪以后
前450年左右
6世纪
查士丁尼
《罗马民法大全》
公元前27年
复兴
《十二铜表法》
习惯法
万民法
成文法
公民法
调整
共和国
帝国
分裂
4世纪末
渊源——罗马法(《罗马民法大全》,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人认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定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
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许多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对近代法学的影响主要在民法方面,比如家庭和私有财产的观念,契约的神圣性。但古代罗马法其实包括重要的宪法和刑法内容,其中有一些是至今依然通行的法学公理。比如法律不能针对个人而制订的原则和区别故意伤害和无意伤害原则。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它不仅是博大精深的法律和司法体系,而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实际的操作中,法律制度本身虽然不足以保证司法的公正,但却是申张正义的必要条件。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
提示:罗马法给中世纪欧洲、近现代西方法学和世界各国现行法律体制留下了宝贵的法学财富,给人类法制史留下持久影响力的遗产。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罗马法的价值的认识。
476年
上古时期
1500年
中古时期
近代
罗马法
日耳曼法、教会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一)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1.罗马法
2.日尔曼法与(基督)教会法
日耳曼法
中世纪……政治和法律都掌握在僧侣手中,也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成了神学的分支,一切按照神学中通行的原则来处理。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教会法
第2条规定:
如有人偷窃一只小猪而被破获,罚款120银币;如有人偷窃一只满一岁的猪……如有人偷窃一只满两岁的猪,应罚付600银币,另加所窃猪的价值与损害赔偿……”
——《撒利克法典》
(日耳曼法的一部分)
大多数日耳曼法典尽管有法典之名,但既不存在法律的分门别类,更无公法与私法之分,而是习惯法的记载和汇编……法典体系凌乱,内容具体,反映出日耳曼人立法技术原始,尚不能做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
——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476年
上古时期
1500年
中古时期
近代
罗马法
日耳曼法、教会法
近代西方法的三大渊源
罗马法复兴
11世纪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近代西方法的形成
(二)近代西方法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形成
任务一:了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思考2:梳理两大法系形成的过程。
12世纪
13世纪
英国普通法形成
英国通过《大宪章》
1689
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19世纪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初步确立。
法国地方法律开始统一化
遵循先例
法律至上
王权有限
1787
美国通过《联邦宪法》
英美法系
法国颁布
《民法典》
1804
大陆法系
1896
德国颁布《民法典》
其他四大法典
“我真正的光荣,并不是打了四十多次胜仗,滑铁卢一战就让所有战绩一笔勾销。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君主立宪体系完善
影响扩展
罗马法融入封建法律
资本主义法典
1.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形成
近代世界法系分布图
英美法系国家
大陆法系国家
混合法系
伊斯兰法系
——改编自何勤华《外国法制史》
中华法系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形成
任务一:了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2.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各自的特点
普通法系 大陆法系
相同点 性质 法律体系 指导思想 都受资产阶级 影响 背景 都以商品经济、资产阶级统一民族国家为基础 法律传统 都传承中古时期的罗马法 不同点 法律渊源 以 为主,遵循先例 以 为主,强调宪法
一般不承认判例
法官地位
受罗马法影响程度 以罗马法为基础
主要代表 英、美、加、澳 法、德、日、意
特点对比
任务二:请自主阅读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该表格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相同点 性质 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指导思想 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背景 都以商品经济、资产阶级统一民族国家为基础 法律传统 都传承中古时期的罗马法 不同点 法律渊源 以判例法为主,遵循先例 以成文法为主,强调宪法
一般不承认判例
法官地位 突出,可创立、解释先例 不太突出,立法和司法分工明确
受罗马法影响程度 受罗马法影响较小 以罗马法为基础
主要代表 英、美、加、澳 法、德、日、意

法国大革命对法律建设有什么重要贡献?(教材P51思考点)
刑法典是在大革命期间为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逐步形成的……大革命过程中的历届政权都十分重视罪责刑的立法工作。
——张新军《略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制化进程》
1789年7月14日革命胜利后不久便发表了《人权宣言》,而《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封建制度提出系列资本主义法制原则。
——张新军《略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制化进程》
《人权宣言》
为法律建设提供了原则
推动了法律建设的进程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法国政权结构
美国政权结构
任务三:探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任务三:探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法]《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
——[美国]《合众国宪法》
问题:从根据已经学过的有关近代英国、法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结合上述条文,可以看出近代以来西方各国的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有怎样的特点?
国家的权力结构体现为权力制衡,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分立;
都关注生命、自由、财产等个人权利。
个人权利
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等)
司法实践过程
无罪推定: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程序公正
陪审团制度
律师制度
罗马/日耳曼渊源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 切萨雷·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
贝卡利亚
警方经过严密调查抓捕归案的人,
却只被称为“犯罪嫌疑人”,为什么?
怎样断定?
这是西方主管司法、正义的女神,通常说她一手天平、一手宝剑,象征公平与惩戒。
天平是否“平”?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法律的认识?
19世纪80年代中期的英国,凡是持有年值10英镑以上的房产、土地或财产的人都具有选举权。但相当一部分人仍没有选举权,如租金达不到选举资格规定的房客、没有固定住所以及接受济贫救助的人,而中产阶级人士可以投两次票。
——摘编自 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修正案第十九条(1920年)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美合众国宪法》(1787年)及其修正案
提示:一方面美国宪法存在诸多局限,如一直到宪法颁布了百年,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权利法案》人权宣言》也多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西方法律制度种种问题的暴露、积累和激化,也促使其不断调整并逐步完善。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
基本特征
司法实践
国家权力结构
法律内容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程序公正
无罪推定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生命权
自由权
财产权
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财产决定法律地位;
对个人权利的认定有待改进。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
局限性
小结:
表现
作用影响
精神生活
社会生活
学术思想
禁锢思想
规范道德
宗教伦理教化的表现与作用
宗教改革前
任务四:分析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中古时期的婚礼
索邦神学院1253年建成,后改为巴黎大学
开办学校
学术思想
教士主持的葬礼
节日风俗
宗教法庭
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途。
——《路德选集》
路德派:反对教皇权威,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任务四:分析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加尔文教……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努力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要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提倡自我奋斗、节俭有度的理性生活。
——杨共乐《历史长河中的人类社会》
加尔文派: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激发了人们发财致富的热情。
思考:新教伦理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正是路德等巨人 “给资产阶级的现代统治打下基础 ”。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新教伦理与新兴资产阶级需求一致,
构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
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任务四:分析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表现
作用影响
精神生活
社会生活
学术思想
信仰即可得救
鼓励发财致富
禁锢思想
规范道德
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宗教迷信依旧束缚思想
宗教伦理教化的表现与作用
宗教改革前
宗教改革后
任务四:分析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横向视野
西方(基督教)
当孝敬父母(十诫)
教会法
原罪
义人/天职
追求来世天堂
王权和教权长期对峙,此消彼长
烧死塞尔维特
十字军东征、三十年战争
禁欲主义
中国(儒学)
敦孝弟以重人伦(圣谕十六条)
律令儒家化、《春秋》决狱
性本善(孔孟)
君子喻于义(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
被国家政权使用,无独立权力
官府逮捕李贽并焚毁其著作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耶儒两教内部亦有相互矛盾之观点,此处不作严格细分,仅作大略了解之用。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大陆法系
启蒙 革命
教会
最高成就
日耳曼法
教会法
宗教法庭
习惯法
新教
普通法系
积累 改良
罗马法
立法、司法独立保障个人权利
节俭、入世、求富
《圣经》至上
坚持基本教义
日常仪礼
文化教育
伦理规范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成文法
反 对
局限性
复兴
阅读以上材料,联系本课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P54
思维提升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