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地理学习目标①结合图文材料,认识气压带、风带对典型区域气候的影响。②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性质、季节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③结合材料,理解气压带、风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④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结合观察自然景观图,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机制。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特征(如地中海气候)。3.气候与自然景观的对应关系。难点:1.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如何影响气候的季节变化(如地中海气候的形成)。2.综合分析多种因素(气压带、风带、地形、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3.从气候特征推断自然景观,并理解其形成过程。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地理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导入新课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导入新课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预习教材内容,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是怎样的?2. 阅读教材P56案例“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找出地中海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并简析其主要成因。新课讲授学习任务四:探究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该地区被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西风带控制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呈显著的季节差异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新课讲授小结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 因 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 纬度30°~ 40° 的大陆西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纬度10°~ 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新课讲授小结 影响气候因素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 形洋 流人类活动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新课讲授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注: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学习任务五:归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新课讲授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压带10°20°30°40°50°60°70°80°90°0°冷湿温湿干热干热湿热干冷干冷20°25°35°寒流暖流干冷湿热冬季风夏季风【合作学习】归纳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填写完成下图。新课讲授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压带10°20°30°40°50°60°70°80°90°0°冷湿温湿干热干热湿热干冷干冷20°25°35°寒流暖流干冷湿热冬季风夏季风新课讲授学生活动:分组描述各地的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分雨、旱两季终年炎热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终年温和湿润(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新课讲授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学习任务六:探究特殊气候区——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指出马达加斯加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并思考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为什么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新课讲授【思考题】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为什么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迎海洋信风;B.沿岸有暖流流过;C.地处迎风坡,坡面降雨多。注:非地带性热带雨林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新课讲授亚马孙热带雨林景观学习任务七:探究气候与自然景观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 说出撒哈拉沙漠与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 说出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自然景观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撒哈拉沙漠我国南方地区景观新课讲授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控制(雨季)5月中下旬北移雨带北移塞伦盖蒂进入旱季10月前后南移雨带南移塞伦盖蒂进入雨季草木枯黄,动物北迁草木茂盛,动物回迁同一气候的不同特征影响自然景观。植物、动物新课讲授小结: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气候类型植被景观新课讲授气候类型 大体分布 特征 成因 植被类型 动物代表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热带雨林 大象、猩猩、河马等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低压(湿季)与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热带疏林草原(猴面包树) 斑马、长颈鹿、羚羊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全年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荒漠 单峰骆驼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 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热带季雨林 亚洲象、孔雀等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纬25°~3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柑橘、茶叶等) 大熊猫、金丝猴等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油橄榄、无花果等) —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湿润,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全年受中纬西风控制 温带落叶阔叶林 — 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35°~50°大陆内部 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距海较远,纬度较高 荒漠 骆驼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50°~70°的大陆 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受极地气团的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 — 极地气候 南北纬65至极点间 全年酷寒,降水极少 受极地高压带控制 较低纬度处有苔原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新课讲授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与自然景观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课堂小结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