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教学课件(共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2课时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地理
学习目标
1. 通过读示意图,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
2. 通过分析太阳光照图,明确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难点:
黄赤交角的影响。
导入新课
地球经过近日点时,为1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值隆冬;而地球经过远日点时,为7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值盛夏。
思考:
1月太阳离地球较近,为什么此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较冷的时期?而7月太阳离地球较远,为什么此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较热的时期?地球上冷热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新课讲授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一)黄赤交角
一轴:地轴
两面: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
三角度: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概念: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新课讲授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二)太阳直射点
概念:是地球表面太阳射入角度为90°的地点,
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地心
太阳光
太阳直射点
N
N
N
N
夏至
春分
秋分
冬至
地球的公转
结合教材绘图步骤和视频动画,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四: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0 。
次年春分(3.21)





23 。26 ' N
23 。26 ' S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四:
结合教材绘图步骤和视频动画,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新课讲授
合作探究:
新课讲授
太阳距离我们非常远,近、远日点时日地距离的变化对我们地球上的冷热变化影响很小。地球上冷热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直射与斜射:
太阳直射点上,单位面积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
地球在远日点时为7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季,因而较热。地球在近日点时为1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处于冬季,因而较冷。
1.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角β是黄赤交角 B.角α是黄赤交角
C.永远不会变化 D.目前为66°34′
2.若黄赤交角扩大1°,则(  )
A.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范围减小
B.南温带范围增大
C.北极圈向北移动
D.北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当堂训练
读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1~2题。
A
D
课堂小结
黄赤交角
概念
影响:太阳直射点
一轴
三角度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两面
二分二至日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