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同步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阶段总特征:本阶段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时期。
单元时空坐标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形势时空图,明确人民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时空观念);
能够结合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元史料,在梳理和概括重庆谈判与 “双十协定” 签署、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等重要史事的基础上,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艰难进程,体悟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
厘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时代主流 中国人民 民主党派 共产党 国民党
“纵观(二战)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平、发展、民主是时代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人类进步的三大动力。”
——王斯德编
《大学世界历史》
丰子恺《炮弹作花瓶》
和平
和平
自由民主
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中共中央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1945年8月25日)
时代主流 中国人民 民主党派 共产党 国民党
和平 和平 自由民主 和平民主团结
“纵观(二战)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平、发展、民主是时代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人类进步的三大动力。”
——王斯德编
《大学世界历史》
丰子恺《炮弹作花瓶》
建国方针:
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成立联合政府,建成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1945.5 蒋介石
在国民党六大发言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时代主流 中国人民 民主党派 共产党 国民党
和平 和平 自由民主 和平民主团结 假和平真内战
“纵观(二战)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平、发展、民主是时代主流,是推动世界前进、人类进步的三大动力。”
——王斯德编
《大学世界历史》
丰子恺《炮弹作花瓶》
建国方针:
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建国方针:
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成立联合政府,建成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貌 合 神 离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目前与共产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转移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待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共产党作妥协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清剿之。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9.20)
三次电邀 意欲何在? 8.14 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重庆),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
8.20 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闵怀人民之疾苦……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8.23 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国家前途实利赖之……特再驰电速驾!
1945.8
三次电邀
国民党:
假和平、真内战
1945.8.28 毛泽东赴重庆 8.16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8.22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8.24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共产党:
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VS
我方亦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在我党采取上述步骤后,如果国民党还要发动内战,它就在全国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党就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击破其进攻。
——中共中央
《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8
三次电邀
1945.8.28
毛泽东赴重庆
1945.10.10
双十协定
1946.1.10
政协会议
重庆谈判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未解决的根本问题:
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政治民主化
军队国家化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6年3月1日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在蒋介石支持下通过《对于政治协商会议报告之决议案》,公开否定政协决议。
假和平
真内战
1946年6月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 项别 数 目 百分比
兵力 共产党 127万人 1
国民党 430万人 3.58
武器 装备 共产党 “小米加步枪”
国民党 接收日军武器 美式武器援助
城市 共产党 464座(中小城市) 23%
国民党 1545座(大中城市) 77%
人口 共产党 13606.7万人 28.6%
国民党 33893.3万人 71.4%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共产党方面。
项 目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兵 力 127万人 430万人
地区面积 228.58万平方公里 731.172万平方公里
城 市 446座(中小城市) 1545座(大中城市)
人 口 13606.7万人 33893.3万人
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图
二、全面内战爆发
(一)内战开始
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2.中共中央方针: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
3.国共力量对比: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三)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1947.3开始)
1.进攻区域: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2.主要战役
①陕北解放区: (彭德怀,西北野战军)。
②山东解放区: (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
(二)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时间: )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6.7-1947.2
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思考: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原因?
陕北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山东联系华北和华东,进攻山东,切断解放区与华北、华东的联系,减轻南京、上海的压力。
二、全面内战爆发
孟良崮(ɡù)战役 1947年5月
孟良崮战役的主要指挥者陈毅(右)、粟裕
国民党指挥张灵甫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为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奠定了基础。
“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习近平
民心所向
二、全面内战爆发
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
1947年6-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陈赓、谢富治大军直出豫陕鄂边界地区,在豫西、陕南建立根据地。
陈毅、粟裕大军挺近豫皖苏边区,扩大原有根据地。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过程
战略决战阶段
1948年9月
1948年11
月初
1948年11月末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的胜利,
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的万余人,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渡江战役 时间 1949年4月21日
指挥员 毛泽东、朱德
结果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意义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思考:国民党在哪里输给了共产党?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城市资产阶级、爱国学生、军事武器、战略战术、农村?
国民党真正彻底输给共产党,是在农村。农村几乎是国民党遗忘的地方,或至少是不能建立起有效治理的地方。
蒋政权覆灭的根源,在于忽视意识形态教育和党组织建设,而腐败、无能、不公与通货膨胀等等,只是结果而非原因。
通货膨胀正是压倒国民党统治的最后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
美国的放弃是国民党失败的另一要因。
苏联的介入,是共产党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经济危机:①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②巧取豪夺,民不聊生。
阅读教材,思考国民党政权面临着怎样的统治危机?
2、政治危机:独裁内战,陷于孤立
①包办“国民大会”。
②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战线。
3、对外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了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加深了国统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国民党政权何以失民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根据重庆谈判与政协会议、教材地图、土地改革、七届二中全会、第153页“五一号召”和民主党派活动,谈一谈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
1.参加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体现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
2.《双十协定》签订后共产党军队主动撤出很多解放区;
3.土地改革运动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
4.七届二中全会提出革命胜利愿景和“两个务必”作风;
5.五一号召巩固扩大统一战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6.深受国民党压制的民主党派逐渐和共产党结成同盟。
追求民主和平,建立统一战线,呼吁联合政府,赢得民心!
(三)共产党何以获得民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会议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地位或者意义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上海、嘉兴) ①确定党的名称②明确党的纲领③选举党的领导机构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上海) 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广州) 通过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八七会议 1927年8月(汉口) ①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②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③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④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福建古田) ①总结建军经验教训②规定红军性质、宗旨和任务③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④选举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 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①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②改组中央领导机构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陕西瓦窑堡)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陕北洛川) 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中共七大 1945年春(延安) ①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空前团结
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 ①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③提出革命胜利后各方面基本政策④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推动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对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条战线
下图是画家张仃1946年创作的时政漫画《自卫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这幅漫画反映出
A.民众配合战略反攻
B.蒋介石准备挑起内战
C.内战政策不得人心
D.学生成为反战的关键
核心: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标志: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意义:第二条战线的兴起发展,配合人民解放战争,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加广泛和巩固,使国民党反动派完全陷入孤立的困境
C
(三)共产党何以获得民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8年,中共中央颁发文件指示;修订十地改革中损害中农权益的做法,要求对科学,教音,艺术工作者等知识分子加以教育和团结;对中小工商业和一般地主富农的工商业予以保护。上述指示()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B.维护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发展了科学教育事业
D.实现了全国各阶级大团结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推翻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
(三)共产党何以获得民心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共两党不同结局的原因
国民党
共产党
军事
军心不齐,士气低落;
军队凝聚力弱;军队补给不足
军心稳定,士气高涨;
军队凝聚力强;军队来源广泛
政治
专制独裁;政权贪污腐败;
行政效率低;政权根基不稳定
内部团结;艰苦奋斗;
政权根基稳定
经济
财政危机;官僚资本膨胀,民资萎缩;经济混乱,物价上涨
土地改革,颁布《土地法大纲》,政权根基稳定
外交
过度依赖美国,出卖国家主权
维护主权
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为什么这场战争称之为人民解放战争?
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自私的目的而在牺牲着中国的利益”;而“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 “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 “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确定的和重要的地位”。
——美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戴维斯、谢伟思
刘伯承的子女曾问父亲,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从未听您在我们面前提起过呢?刘帅不堪回首地说,那场战役结束后,他梦见千百万年轻寡妇找他要丈夫,无数白发老人找他要孩子,他心里不安哪 …… 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国共内战是中华民族的浩劫。
首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高效廉能的,能实现国家统一和确保社会安定的......促进现代化的全新国家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效地清除了大多数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即推翻了……这横亘在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的“三座大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领导党、执政党,这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化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韦素玲等在《略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意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历史意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
1.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2.经济:开启中国现代化新篇章,建立全新的国家政权,清楚了严重阻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三座大山)。
3.政治: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有力领导核心,开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新历史任务。
4.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