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把亚非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概念解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通过殖民扩张、文化制度输出、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确立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整体。它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3.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和奴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体系。开始于新
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
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也标志着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1.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
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
(英、美、法、德、意、俄、日等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
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
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六单元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
体系的形成
英国殖民印度

重要名词
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宗主国、东印度公司、《日韩合并条约》、柏林会议、世界殖民体系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课
重点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开 始 殖民国家 西班牙:
葡萄牙:
英、法、荷兰:
大部分地区(西半球扩张为主)
巴西(东半球扩张为主)
小部分(全球扩张)
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开 始 殖民国家 西班牙:大部分地区(西半球扩张为主)
葡萄牙:巴西(东半球扩张为主)
英、法、荷兰:小部分(全球扩张)
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统治方式 政治上:
经济上:
劳动力:
▲17世纪在巴西甘蔗种植园劳动的奴隶
西班牙竟然规定,它正在生产的产品,殖民地一律不准生产。例如在新西班牙就不准种植葡萄、大麻、亚麻、橄榄等作物,后又禁止养蚕并砍光桑树。殖民地各地区之间不准通商,只能与宗主国通商。……葡萄牙在巴西则禁止建立手工工场,只允许小生产存在。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种植园经济
以奴隶制为基础,强迫劳动;单一种植;以初级农业产品为主;单一出口。
专制统治,总督(辖区)
农奴制、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 掠夺财富、禁止或限制殖民地贸易
及经济发展
奴役、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美洲大陆的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出售。
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
(出程)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
(中程)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
(归程)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全球通史》
拉丁美洲在三角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开 始 殖民国家 西班牙:大部分地区(西半球扩张为主)
葡萄牙:巴西(东半球扩张为主)
英、法、荷兰:小部分(全球扩张)
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经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殖民方式 政治上:专制统治,总督
经济上:农奴制、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掠
夺财富、禁止或限制殖民地贸易及经济发展劳动力:奴役、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
初步 掀起民族独立运动,19世纪20年代基本获得独立,但发展缓慢,实际上成为依附于欧美的半殖民地
最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动摇了殖民体系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新航路的开辟
西、葡早期殖民活动
背景 时间 殖民国家 殖民地 殖民扩张的方式
15-16世纪中叶 葡萄牙 在亚洲建立包括 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直接统治,掠夺财富
新航路的开辟
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1、15、16世纪西、葡的早期殖民活动
菲律宾
普拉西战役:为英国征服印度奠定基础
英国军队镇压印度人民起义
英属东印度公司及其鸦片仓库
背景 时间 殖民国家 殖民地 殖民扩张的方式
新航路的开辟 17世纪 荷兰 印度尼西亚 组建贸易公司
英国
组建贸易公司,侵占土地、强征土地税、种植和走私鸦片。
印度
2、17世纪英、荷的殖民扩张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列强在奥斯曼帝国划分势力范围
中日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背景 时间 殖民国家 殖民地 殖民扩张方式
19世纪 英国
英法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
革命
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分割奥斯曼帝国领土;
在伊朗划分势力范围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
侵占越南、柬埔寨、老挝
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为殖民
吞并朝鲜半岛
武力侵略,不平等条约划分势力范围
3、19、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观察表格,同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相比,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有什么不同
【思考探究】
以亚洲为例,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方式有何变化?
材料一:18世纪中后期,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侵略,蚕食土地,抢掠财富,扩大殖民地......1757年,克莱武指挥英国殖民军队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让部下抢劫,他自己一人就从当地土王的金库中抢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英国议会因克莱武“对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据统计,1757—1815年间,英国从印度攫取的财富不下10亿英镑。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1页
材料二:……农村村社赖以存在的基础——农业和手工业——两大支柱被摧毁,到19世纪中叶农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国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很快占领了印度市场,传统的手工业部门被冲垮,印度也由棉纺织品的输出国变为输入国。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三: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庚子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
——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教材》
直接掠夺财富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据本目第1段,勾画列强局部入侵非洲的过程。
2.据本目的第2、3、4、5、6段,勾画全面入侵非洲的过程。结合75页地图,回答思考点。
(1)特点:
(2)反映问题:
【即时训练】 20世纪初,比利时将刚果变为殖民地后,在当地开展有组织的可可种植,刚果成为欧洲重要的巧克力原料产地。同一时期,欧洲人掌握了生产固体巧克力的技术,巧克力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材料说明( )
A. 比利时人垄断了欧洲巧克力产业 B. 列强的殖民活动影响了国际分工
C.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 开启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争夺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材料 据统计,非洲的国界44%都由经线或纬线划分,30%的国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仅26%的国界是自然边界。划分的这种随意性严重损害了非洲的发展,不仅引发了极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还酿成非洲国家间此起彼伏的边界冲突与战争。英国学者安尼指出:那里民族众多,却“支离破碎”、“相当混乱”,这是“欧洲人的残暴造成的”,是“分割边界”的结果。
——金点强 王守望《非洲:几何线边界埋下祸根》
非洲国界线有什么特点?原因?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材料6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是从近代以来早已开始的欧洲人蚕食非洲这一历史进程的自然结果……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1873年深刻的经济危机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和勘察非洲的完成则为瓜分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些合力构成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原因。
——李安山《非洲现代史》
材料5 十九世纪以前,西方殖民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没有开拓大片殖民地,更未深入内陆,而是在东西海岸圈占若干据点,修建堡垒,设置商站,进行掠夺性的贸易,用玻璃珠、甜酒和劣等的工业品从非洲人手里骗取大量黄金、香料、象牙等珍贵物品,以及从事贩卖黑奴的罪恶勾当。
——瞿季木、黄鸿剑《世界近代史纲》
①早期殖民铺垫;②帝国主义形成;③工业革命推动;④社会危机刺激
西方列强19世纪以后能够迅速瓜分非洲的原因?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2)资本主义对当时来说具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产力的先进性;
(3)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
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兼具开放性和扩张性,它以暴力或和平的方式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对海外进行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法国 29 6235万
德国 10 1307万
比利时 1 1500万
葡萄牙 8 968万
荷兰 8 3741万
意大利 4 139万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1)对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材料三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日本,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大陆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赢得政治独立的拉丁美洲,在经济上又重新受制于列强。欧美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一 在这个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诸国,把这些国家纳入资本主义轨道,把他们变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殖民扩张急剧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2)对资本主义国家:
①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为列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
新的更大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材料一 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轨道。 ——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
材料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
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②打破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推动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 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 ——摘编自《世界经济史》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1)对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2)对资本主义国家:
①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为列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其对殖民地的扩张与争夺加剧,孕育着
新的更大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
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
②打破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推动亚非拉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时期 侵略方式 经济主张 典型事件 殖民阶段
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暴力掠夺 不平等贸易 重商主义 黑奴贸易 东印度公司 早期殖民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商品输出为主 武力侵略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开放印度贸易 解散东印度公司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狂潮 垄断 柏林会议 瓜分中国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思考点】观察表格并思考:推动各国侵略方式、经济主张发生变化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统治
【课堂小结】
政治
经济
影响
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亚洲的殖民
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概况(三个阶段)
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工场手工业时代
机器大工业时代
电气时代
原因:资本主义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影响:
南亚
东南亚
西亚
东亚
对世界、
对资本主义国家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