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导入
圣多明各,意为“神圣的星期日”,拉丁美洲国家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1496年,哥伦布的弟弟巴塞多缪·哥伦布来到此地,发现这里地理位置显要,便兴建了一座市镇,因为动工兴建城市的那天恰巧是星期日,因此得名。是西方殖民者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之后成为“新大陆”上西班牙殖民地的总督辖区所在地。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课程标准】
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和影响
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和影响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本单元时间轴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经济体系:
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曾经长期沦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1.表现
(1)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①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16世纪中叶,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③在殖民地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2)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在巴西建立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2.结果
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3.欧洲列强统治殖民地的措施
(1)政治: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
(2)经济:发展种植园经济,开采金银矿,掠夺巨额财富;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发展黑奴贸易。
(3)种族屠杀: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黑奴贸易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对美洲:
残酷的统治带来灾难;掠夺金银和垄断贸易限制了拉美经济的发展;发展单一的种植园经济,严重束缚了拉丁美洲的发展。
对欧洲: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教材第72页“学思之窗”
欧洲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殖民主义者疯狂的掠夺、榨取殖民地人民的过程,他们通过掠夺和榨取,加速了欧洲国家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肥了西欧的资本主义,从而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4.影响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早期 15C始 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西班牙:入侵菲律宾
南亚(印度) 东南亚 西亚 东亚(中国)
开 始 17C始,英法荷成为主角,加快了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利用多种手段掠夺印度; 坐收渔利;武装侵略;几乎控制印度全境。 荷兰:印度尼西亚 英国:缅甸、马来半岛 法国:越南、柬埔寨、老挝 美国:夺取菲律宾
初步 英法俄等国:在奥斯曼帝国和伊朗扩大势力范围 列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吞并朝鲜
最终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新航路的开辟
西、葡早期殖民活动
背景 时间 侵略活动 特点
15-19 世纪中叶
新航路开辟
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集中在沿海,进行奴隶贸易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至19世纪中叶
漫画反映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头子罗得斯的侵略野心: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殖民帝国。
漫画反映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的血腥殖民统治。
背景 时间 侵略活动 特点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后,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
英国使埃及变为其殖民地;
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
英国苏丹进行武力扩张;
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为进一步侵略做准备。
发动侵略战争,准备向腹地进军。
2、19世纪中后期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884年,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主持召开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
柏林会议后,列强几乎侵占整个非洲
时间 侵略活动 特点
19世纪中后期
列强各自制定侵略计划;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达成“有效占领”原则。这也是一次在“地图上作业”的会议。
列强之间达成侵略协议;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2、19世纪中后期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特点: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2)问题: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
(3)影响: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图中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国家 占有的殖民地数/个 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 55 3.9亿
法国 29 6235万
德国 10 1307万
比利时 1 1500万
葡萄牙 8 968万
荷兰 8 3741万
意大利 4 139万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兼具开放性和扩张性,它以暴力或和平的方式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对海外进行资本输出,从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2.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越来越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影响
随着殖民扩张急剧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三次科技革命》
(1)对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①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打破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推动当地的近代化。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财富。通过掠夺性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从而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轨道。
——摘编自李其荣《世界通史·近代卷》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3)对西方列强:
①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剧,加速一战的爆发;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时期 侵略方式 经济主张 典型事件 殖民阶段
工场手工业时期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暴力掠夺 不平等贸易 重商主义 黑奴贸易 东印度公司 早期殖民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商品输出为主 武力侵略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开放印度贸易 解散东印度公司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狂潮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柏林会议 瓜分中国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补充】观察表格并思考,推动各国侵略方式、经济主张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四点主张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情况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课堂小结】
政治
经济
影响
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亚洲的殖民
17世纪后列强对亚洲的殖民
1.工业革命前
2.工业革命后
3.柏林会议
形成
原因
影响:
南亚
东南亚
西亚
东亚
对世界
对资本主义国家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