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章末培优专练 复习课件 (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章末培优专练 复习课件 (共43张PPT)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章末培优专练
知识能力图谱
 读台湾岛略图(图1.2.1),完成下列各题。
(1)A处是      ,在有该标志的
地图上,要据此判读方向。
(2)B处是        ,其形式
是      式,表示图上1厘米
代表实地距离      千米。
(3)参考上图,将图例补充完整:“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图1.2.1
指向标
比例尺
数字 
40
城市
铁路
河流
 某学校地理实验室门口有一副对联:看风水,乐道山川湖海玄机;察日月,巧解雪雨冰霜奥秘。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和现象与地理相关。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活动中,属于探究地理问题的有 (  )                             
①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 ②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③认识《红楼梦》人物描写的特点 
④考察202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的风土人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D
2.地理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图片能反映炎热干旱气候特征的是 ( )
D
312国道是一条贯通我国东南和西北,全程近5 000千米的大动脉。它东接上海繁华大都市,西连新疆的戈壁和绿洲,经过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宁夏、甘肃等7个省级行政区。图1.1.1为312国道示意图及沿途景观图。据此完成3~5题。
图1.1.1
3.沿着312国道,在①②③三地中,温婉秀丽的江南水乡最有可能出现在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以上均可能
4.读地理小报可知,②地最有可能出现的当地代表性美食是 (  )
A.生煎包  B.热干面
C.肉夹馍  D.羊肉串
A
C
5.在新疆戈壁,我们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壮阔,当地居民出行最常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它是 (  )
A.自行车  B.船只 
C.骆驼  D.马
C
藏袍是藏族人民非常传统的一种服装,看上去像僧袍,但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穿着方式是不同的(如图1.1.2)。读图,完成6~7题。
6.材料反映的是地理与    的关系。 (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民俗风情  D.饮食习惯
7.图示反映了当地 (  )
A.全年气温较高
B.全年气温较低
C.一天当中气温变化较小
D.一天当中气温变化较大
图1.1.2
C
D
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四分之一左右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易受海潮入侵。从前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图1.1.3为荷兰风车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这句话说明了地理与    的关系密切。 (  )
A.生产建设  B.科学研究 
C.风土人情  D.传统习惯
9.荷兰传统风车的主要作用是 (  )
A.旅游观光  B.风力发电 
C.碾磨谷物  D.抽水造陆
图1.1.3
A
D
知识点1 解开地理之“谜”
1.地理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属于地理问题的有( )
D
①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②如何评价东汉末期的周瑜
③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 ④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太阳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有关,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与新疆的气候
特点相关,①④都属于地理问题;如何评价东汉末期的周瑜属于历史问题,
食物放置久了为什么会发霉则属于生物问题。故选D。
2.下列人类活动与地理关系密切的是( )
C
①建设水库大坝 ②种植瓜果蔬菜
③参加歌唱比赛 ④暑假学习电脑
⑤疏浚河道 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地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修建工程、发展农业等都可能需要用
到地理的相关知识,①②⑤⑥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的关系,③④与地理
关系不大,C正确。
知识点2 地理与日常生活
3.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够( )
D
①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 ②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
③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 ④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够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
活中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正确。
4.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冬季我国北方人喜欢去南方海边游玩
B.准备秋游前我们一般会查询天气预报
C.我国气候炎热的海南省冰雪运动普及
D.居住在海边的人们的餐桌上常见海鲜
【解析】气候炎热的海南省缺少冰雪资源,不利于普及冰雪运动。
知识点3 地理与生产建设
5.人类的生产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干旱地区适宜种植水稻
B.工厂选址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C.乳品加工厂要靠近肉牛场
D.服装厂要建在农村地区
【解析】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水稻,A项错误;工厂选址要考虑原料、能
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B项正确;乳品加工厂要靠近奶牛场,C
项错误;服装厂选址要考虑靠近城镇,D项错误。故选B。
6.我们中华民族充满了智慧,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如谚
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清明节气前后最适宜播种。这句话反映
了________与地理的关系。( )
D
A.日常生活 B.风土人情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解析】根据材料“意思是清明节气前后最适宜播种”可知,题干中的谚语
反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的关系。
7.下列有关地理事物与生产建设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
A.森林—家具制造 B.草原—晒盐
C.海洋—铁路建设 D.土地—捕鱼
【解析】家具制造的原料是木材,所以森林与家具制造关系密切,A符合
题意;晒盐与草原没有关系,B不符合题意;海洋与船舶建设关系密切,C不
符合题意;捕鱼应与海洋、河湖等关系密切,D不符合题意。
8.从前欧洲流传这样一句话:“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这句话说明风车起
到的作用是( )
C
A.旅游观光 B.风力发电 C.抽水造陆 D.碾磨谷物
【解析】荷兰地势低平,易受海潮侵袭。结合题干可知,风车起到的作用
是抽水造陆。
知识点4 地理与风土人情
“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秦
腔起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其高亢的唱腔与
当地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图示意秦腔
剧照。据此完成第9题。
9.材料反映了地理与___的关系。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风土人情 D.科学研究
C
【解析】秦腔属于风土人情,根据材料“唱腔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可知,材料反映了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10.下列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因纽特人在冰天雪地中捕鱼 B.南美热闹的足球比赛和狂欢节
C.非洲质朴粗犷的传统舞蹈 D.法国“水城”威尼斯风情独特
【解析】位于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风情独特。
知识点1 学会使用地图
[2025佛山期末改编]某中学七年级学生
去参观佛山市禅城区的全国文明村镇——紫南
村,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紫南村局部平面图。
据此完成1—2题。
1.“ ”是地图要素中的( )
A.比例尺 B.指向标 C.图例 D.方向
C
【解析】地图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等要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是地图语言中的图例,C正确。
2.为了使该图更加标准且方便使用,最需要给该图( )
B
A.填充色彩 B.添加比例尺 C.描绘经纬线 D.标注海拔
【解析】读图可知,该图缺少比例尺,不能量算距离。为了使该图更加标
准且方便使用,最需要给该图添加比例尺,B正确。
长沙某中学“地理+”校园劳动实践教育初见成效。读图完成3—5题。
校园劳动实践园地布局图
3.图中药材园、桂花园、苗木园及地理园中,实地面积最小的是( )
D
A.药材园 B.桂花园 C.苗木园 D.地理园
【解析】读图可知,药材园、桂花园、苗木园图幅大小和比例尺相同,所
以其实地面积相同,地理园与其他三个园地图幅大小相同,但比例尺更大,
所以其实地面积比其他三个园地小,D正确。
4.①②菜园土壤质地及施肥、浇水条件基本相同,但同学们发现同一品种
的喜光蔬菜在②菜园长势较好,因为这里光照较好,位于教学楼( )
C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指向标指向北,①菜园位于教学楼的
北方;与指向标指向相反的方向是南,②菜园位于教学楼的南方,南方向
阳,光照较好,C正确。
5.从教学区到气象站,沿道路行进的方向大致为( )
A
A.从东南向西北 B.从西北向东南 C.从西南向东北 D.从东北向西南
【解析】根据指向标箭头的指示方向和图例可知,从教学区到气象站沿道
路行进的方向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A正确。
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的方法
[2025六安期末]合肥的王先生计划驾车前往舒城
万佛湖风景区,他提前在手机上查询了出行的路线。读
图完成6—8题。
6.王先生在手机上使用的地图属于( )
A.地形地图 B.气候地图 C.电子地图 D.政区地图
C
【解析】读图可知,王先生在手机上使用的地图属于电
子地图,C正确。
7.王先生可以通过手机导航App知道( )
D
①途经红绿灯的数量 ②用时长短 ③沿途的行人数量 ④距离长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读图可知,图上有出行路线上的红绿灯个数、行程长短和行程花
费时间,①②④正确。图上没有显示沿途的行人数量,③错误。D正确。
8.到达景区后,王先生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放大操作,此时地图( )
D
①图幅变大 ②显示范围变大 ③显示内容变详细 ④比例尺变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知识点2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9.在进行野外考察前,需要收集考察地点的相关信息,收集地理信息最便
捷的途径是( )
A
A.访问互联网站 B.阅读地理图书 C.聆听地理故事 D.思考地理问题
【解析】访问互联网站是收集地理信息的最便捷途径,我们只要用鼠标轻
轻一点,就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收集到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了解到
地理学科的新进展,A正确。
知识点3 学会开展地理考察
10.开展地理考察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地理考察的叙述,
正确的是( )
C
A.漂流和露营属于休闲娱乐项目,不属于地理考察途径
B.植物、动物属于生物学的范畴,不属于地理考察内容
C.进行野外考察前,我们需要准备地图、望远镜等工具
D.地理观察、标本制作、爬树等技能在野外考察时非常重要
【解析】地理考察的途径有研学、露营、探险、登山、漂流、定向越野等,
A错误。地理考察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天气、河流、土壤、植物、动物
等,B错误。进行野外考察前,我们要准备好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
远镜、相机等工具,C正确。爬树比较危险,不是在野外地理考察时需要
掌握的技能,D错误。
小明在从学校去火车站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图1),图2为学校周
边的道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是( )
A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依据照片信息可知,当前位置向前(向南)即将进入长江路,过
长江路继续向前(向南)是珠江路,右侧(西侧)为恒山路,左侧(东侧)
为泰山路,因此小明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是图中①地,且面向南方拍摄。
故选A。
2.由图2可知,学校位于火车站的( )
B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解析】由图2可知,指向标指向北,学校位于火车站的西北方向,所以
B正确。
3.[2025北京期中]校园是我们平时学习、生活的地方,布
局合理、绿化适宜的校园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作为
学校的一员,请你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以及
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对校园绿化进行调查。
调查主题:校园绿化景观调查。
校园绿地包括林荫道、草坪、校训石花坛等。地理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
后,每组选择不同的绿地进行调查,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绿地分布、绿地面积。
(1)第一组同学选择调查校训石花坛,手头可利用的工具有一幅简易的
校训石花坛平面图,但仅能看到校训石花坛的轮廓呈圆形,在图上量得该
圆形半径为3厘米,已知比例尺为1∶200。请利用上述信息,计算校训石
花坛的面积。
【答案】3×200=600(厘米)=6(米)3.14×6=113.04(米 )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校训石花坛平面图比例尺为1∶200,即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2米。校训石花坛是圆形且图上半径为3 cm,所以实际半径
为2×3=6(米),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的平方,
圆周率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取3.14,所以校训石花坛的实际面积=3.14×6 =
113.04(米 )。
(2)新题型·绘图题 第一组的同学发现校训石花坛内有多种植物
(见下表),请根据调查得到的信息,在校训石花坛轮廓图中绘制出较为
详细的校训石花坛平面图,包含校训石和各类植物。
校训石花坛植被调查表
植物或物品名称 种类 分布
校训石 在花坛中央
小叶女贞 灌木 分布在花坛外围边缘,呈环带状,宽度约1米
小檗 灌木 沿着小叶女贞带内侧呈环带状分布,宽度约1米
麦冬 草本 分布在小檗带内侧至花坛中央,呈圆形分布,
半径约4米
松树 乔木 2棵,分布在校训石东侧
柏树 乔木 1棵,分布在校训石东北侧
【答案】
【解析】根据表格中对各种植物分布位置的描述绘制即可。
(3)第二组同学决定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调查教学楼前的银杏林。银杏
林呈长方形,第二组同学需要借助______(米尺/天平)来测量实地距离。
请说出如何利用该测量工具,测量得到银杏林的面积。
米尺
【答案】量出银杏林的长度、宽度,长×宽=银杏林的面积。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银杏林呈长方形,米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可用
米尺测量出银杏林的长和宽,然后用矩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4)新考法·开放性设问 通过对校园各处绿地的调查,同学们发现银杏、
悬铃木等乔木到秋季就开始落叶,而松树、柏树则为常绿植物;柿子树、
杏树不仅美化了校园,还能收获鲜果;绿地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高低
错落,很有美感。请你结合调查结果和校园生活感受,谈一谈该校园绿地
规划的特点。
【答案】植物种类多样,乔木、灌木和草本等都有;注重季节变化,既
有落叶植物,又有常绿植物;高低错落有致,景色优美;生态与实用结
合,既有美化环境的植物,又有提供果实的植物。
【解析】可以从植物种类的多少、植被类型的差异、布局等方面作答,答
案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