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24年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2024年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同步课件】(共28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9课
(1)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念、背景、爆发和成果等内容
(2)了解同盟会、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内容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学习目标
观看视频 并思考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做了什么贡献?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广义
狭义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
督办政务处(新政)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时代背景:
(1)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2)阶级矛盾尖锐,推翻清王朝成为大势
材料二:
材料二:1895-1912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为15%,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高中历史人民版教材
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材料三:
《革命军》书影
吾幸夫吾同胞之得与今世界列强遇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闻文明之政体、文明之革命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弥勒约翰《自由之理》、《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檄文》等书译而读之也。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是非吾同胞之大幸也夫!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思想准备: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材料四:兴中会成立和同盟会的国内外分布
同盟会
1905年8月、东京
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兴中会
1894年11月、檀香山
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
组织准备: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
三民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前提)
民权主义(核心)
民生主义(保障)
同盟会纲领
材料五:
军事基础: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
材料六: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提供了机遇
总结:
1.时代背景:
(1)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危机加剧。
(2)阶级矛盾尖锐,推翻清王朝成为大势。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3. 思想准备: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4. 组织准备: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政党
5. 军事基础: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6.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提供了机遇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
(一)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功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诶都督,国号为“中华民国”。
影响:全国十几个省区相机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一)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中华民国成立
(二)三大成果
时间 1912年1月1日
国号 中华民国
国都 南京
国旗 五色旗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纪年 公历 民国纪年
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
(1)经济: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兴办实业;
(2)政治: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文化:推行近代教育,培养现代公民,鼓励留学;
(4)民族关系:各民族一律平等;
(5)社会风俗: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废除封建礼仪、道德;
(6)对外关系:颁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措施
2.清宣统帝溥仪退位
意义: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时间:1921年2月12日
3.颁布《中国临时约法》
阅读《临时约法》内容,其体现了哪些思想和原则?其目的和意义?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否定君主专制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目的:限制总统独裁,维护民主共和
《临时约法》的意义:
1.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2.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局限:因人设法违背了法治精神。
(三)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时间:1912年3月
袁世凯个人权术和阴谋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功绩
性质:它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功绩
材料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政治上: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材料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 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忱……辛亥革命前,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达到年均124.6家。 ——选自岳麓版必修2
经济上: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功绩
材料3:“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
——《吴玉章文集》
思想上: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4: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辩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
——许金城《民国野史》
材料5: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社会生活上: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移风易俗
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辛亥革命的局限和启示
材料6:正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所说:“辛亥革命……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课后巩固
探究题: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革命没有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乱。
——一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小论文《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