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共23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中国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
楚汉之争
“汉并天下”瓦当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 52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 58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63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 67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 73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 78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8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东汉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日趋严重。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
素养目标
以列表的形式展示刘邦和功臣集团形成“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理解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尝试运用史料说明历史现象;
了解西汉初期高祖、文帝、景帝、武帝等君主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认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文景之治”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并天下”瓦当
“与天久长”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的作用。这两块西汉时期瓦当,一块刻有“汉并天下”,另 一块刻有“与天久长”,反映了西汉统一全国以及长治久安的寓意。
西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汉初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公元前206—前202年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示意图
西楚霸王
项羽
汉王
刘邦
项羽被围垓下,乌江自刎;刘邦最终胜利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垓gāi下决战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
材料研读
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统军作战,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才,我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得胜的原因。
研读材料及相关史事,结合教材,思考刘邦胜出的原因?
材料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摘自《史记 项羽本纪》
相关史事
废秦苛法、收揽民心
善用人才
得民心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刚愎自用
失民心
烧杀掳掠、依赖武力
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汉高祖
(公元前256—前195)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202年
长安
刘邦(汉高祖)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5年
东汉建立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
184年
黄巾起义爆发
农民起义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西汉建立
西汉的建立结束了长达七年的战乱,重新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
意义
材料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班固《汉书·食货志》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况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景象?
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
人口锐减
原因:秦的残暴统治;秦末战争的破坏
物资匮乏
状况: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国家贫困,社会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汉初的统治者最亟待解决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百废待兴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大臣陆贾在汉高祖面前经常谈论《诗》《书》中的治国道理。汉高祖反感地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汉高祖认为言之有理,让陆贾专门著书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
相关史事
吸取秦亡教训、与民休息
与天久长
想一想
汉高祖为什么要
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是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客观上
主观上
汉高祖为稳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主张清静无为,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道家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陆贾
信奉“黄老”哲学(黄帝、老子)主张“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是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求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休养生息
阅读课本,归纳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措施。
增加农业劳动力
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也就是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交给国家,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为稳定民心,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
汉高祖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缓和双方的关系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经过汉初统治者多年的治理,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解甲归田
释放奴婢
轻徭薄赋
与匈奴和亲
作用
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刘启
汉高后-吕雉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什么政策
汉初统治者能与民休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让人民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农业的恢复发展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得到巩固。
到文帝、景帝时期更是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作用
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勾践剑(左)与夫差矛(右)
“文景之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归纳汉文帝、汉景帝的治国理念和主要措施。
材料一 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卷四《文帝纪》
材料二 诏曰:“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注重农业生产
采取轻摇薄赋的政策
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
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有助于学习历史。下框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全部解读
B.文帝景帝勤俭节约的表现
C.减免田租导致了七国之乱
D.文帝和景帝减轻农民负担
文帝二年:“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文帝十二年:“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文帝十三年:“其除田之租税。”
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
——整理自班固《汉书》
.
提倡以农为本
勾践剑(左)与夫差矛(右)
“文景之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归纳汉文帝、汉景帝治国的主要措施。
材料三 《史记》中说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召来匠人计算了一下,需要百金。文帝就说:“百金相当于中等富裕的百姓十家的产业,我住着先帝留下来的宫殿,就常常感到惶恐,还建露台干什么?”
——摘编自范富《汉文帝治国理政思想研究》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有人进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宣布不接受献礼。修建陵墓时,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相关史事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政治清明
勾践剑(左)与夫差矛(右)
这一时期,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纺织技术水平高超,种类繁多。漆器造型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使用。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热闹繁华。
汉景帝阳陵
陪葬墓园出土的陶仓
马王堆汉墓
出土的素纱单衣
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文景时期,为了存储粮食,各地纷纷修建粮仓。这件陶仓为陪葬用品,是西汉粮仓建筑的写照。
纺织业
经济发展
农业
商业
“文景之治”

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漆器制造业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汉书·景帝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一说:文景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出现这样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研读
“文景之治”

汉文帝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汉景帝下诏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文帝和景帝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有时免去田租。每逢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开放皇家专有的山林池泽,保障民众温饱。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原因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
“文景之治”。
局面:文景之治
材料一 在汉代历史上,文景之治还不是最强盛的时期,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时期的历史积淀,就不可能有汉武帝时期的全面昌盛。
——赵丙阳《浅谈“文景之治”》
材料二 唐朝初年、明朝初年、清朝康熙年间都制定推行了“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策,也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贞观之治”、“洪武盛世”和“康乾盛世”的出现。
——史源《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治世局面,为后来汉武帝时期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根据材料,分析文景之治的影响?
材料研读
“文景之治”

课堂小结
楚汉之争
西汉建立
刘邦项羽争夺国家统治权
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
人物:刘邦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
百废待兴
解甲归田
轻徭薄赋
释放奴婢
汉高祖
和亲政策
以农为本
轻徭薄赋
勤俭治国
汉文帝汉景帝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
文景之治
秦朝
收税三分之二
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
法律严苛
秦二世更加残暴
修长城、骊山陵、阿房宫
死刑十多种、诛族、连坐
大量征兵戍边
汉朝
三十税一
轻徭薄赋
十五税一
减轻徭役
与民休息
释奴为民
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士兵解甲归田
北击匈奴
与匈奴和亲
纵横学史
二世而亡
文景之治
对比秦朝时期的统治政策与汉初统治者们的政策,你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实施暴政,不恤民情,则国家衰亡
实施仁政,关注民生,则国家强盛
启示:重视民生、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
诗人王球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汉高祖刘邦“西灭无道素”后建立的政权是
A.西汉 B.东汉 C.西周 D.东周
2. 汉初,民生凋敝,“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休养生息 B. 增加赋税 C. 中央集权 D. 严刑峻法
3.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土兵还乡务农。同时释放奴婢,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这些规定反映出汉初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
C.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D.以德化民的治国理念
4.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后,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及继任统治者实行
A.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 B.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休养生息政策
课堂练习
.
.
.
.
5.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6.西汉初年曾经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A.提倡节约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C.以德化民 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7.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颁布推恩令
C.实施盐铁官营 D.废除严刑苛法
8.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言室,苑围,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放弃)以利民”。该材料说明了汉交帝
A.注重以农为本 B.废除严刑岭法
C.提倡节俭治国 D.减免摇役赋税
.
.
.
.
1.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 (chao) 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2.议一议:与秦朝的横征暴敛相比,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与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课后活动
能与民休息使百姓安居乐业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摇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