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洋流第四章 第二节核心素养目标课程标准: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描述世界洋流的主要分布特点,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情境导入1992年,我国一艘装载有2.9万只塑料小黄鸭的货轮驶往美国,途中在太平洋遭遇强烈风暴,集装箱坠海破裂,小黄鸭散落在海上,形成了漂流的“鸭子舰队”。 其中1万多只小黄鸭漂流多年之后,于2007年抵达英国海岸。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你能推测他们的漂流轨迹吗?1PART ONE第一部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知识回顾一、洋流的概况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洋流的规模巨大远超过河流的流量。2.洋流的特点:①常年②稳定③一定方向④大规模3.洋流的分类:(1)按照性质分: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①寒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②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一、洋流的概况洋流与等温线关系判读NS暖流暖流寒流寒流10℃15℃20℃20℃15℃10℃步骤① 判断洋流流向: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步骤② 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水温变化,确定赤道位置步骤③ 判断洋流性质:等温线向高值凸出为寒流,向低值凸出为暖流一、洋流的概况3.洋流的分类:(2)按照成因分: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①风海流——盛行风吹拂;②补偿流——水位差异;③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一、洋流的概况3.洋流的分类:①风海流——盛行风吹拂风海流盛行风作用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的洋流,这种洋流叫做风海流如西风漂流秘鲁东南信风一、洋流的概况思考:以太平洋例,你能根据风带模式图指出风海流所在位置吗?3.洋流的分类:①风海流——盛行风吹拂千岛寒流北太平洋暖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南极环流一、洋流的概况补偿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水平补偿)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垂直补偿)便来补充,这样形成洋流称补偿流如秘鲁寒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东南信风3.洋流的分类:②补偿流——水位差异;一、洋流的概况3.洋流的分类:②补偿流——水位差异案例:直布罗陀海峡两侧的密度流表层海水:密度小→密度大,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深层海水:密度大→密度小,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一、洋流的概况3.洋流的分类:③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密度流由于不同海域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密度流如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密度流东南信风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高密度 低密度一、洋流的概况3.洋流的分类:③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案例:秘鲁寒流案例:索马里暖流上升补偿流性质为寒流下降补偿流性质为暖流一、洋流的概况4.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盛行风密度小密度大离岸风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盛行风海岸分布地转偏向力思考:以根据洋流的成因分类,能总结出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吗?一、洋流的概况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课本图4.9世界洋流分布图,思考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找规律: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活动: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对照全球风带模式图,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加注箭头,标明洋流运动方向。据图说明全球风带和全球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活动: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对照全球风带模式图,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加注箭头,标明洋流运动方向。据图说明全球风带和全球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除外)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无,有西风漂流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海水向东流顺时针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海水向西流逆时针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3.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区: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逆夏顺)。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3.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季节性洋流---索马里洋流夏季,该区域吹离岸风,下层冷水上泛,顺着风势正好北上,成为由低纬流向高纬的寒流,寒流加剧索马里夏季的干旱。冬季为向岸风,海水不断堆积,表层热水下沉顺风南下,形成暖流。由于下沉流具有干热的特点,使得索马里的冬天,并没有因为暖流而增湿。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富兰克林和湾流18世纪,轮船开始采用蒸汽动力。当时从英国到北美,邮政船往往比商船慢两周。这个现象引起了时任北美邮政部门官员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好奇。恰好有人告诉他,在大西洋中有一股洋流,邮政船总是在洋流中逆流行驶,而商船一般会选择避开洋流的航线行驶。富兰克林和湾流富兰克林根据描述将这个洋流画在大西洋海图上(图4.10),并在穿行大西洋时注意观察洋流的方向和速度。他还在洋流通道上投放漂流瓶,收集捡拾者反馈的发现地点和时间,验证了洋流运动的路径。1770年,他在英国发表了海图,并将这股洋流命名为湾流(现名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供来往北美和西欧航线间的轮船使用,这大大节省了燃料和时间。2PART TWO第二部分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案例北大西洋暖流与欧洲西北部气候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66°34′N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强烈,海底营养物质上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聚集,形成渔场;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鱼群集中。②秘鲁沿海上升流:离岸风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部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涌,形成渔场。2、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千岛寒流日本暖流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东格陵兰寒流秘鲁渔场秘鲁寒流案例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纽芬兰渔场也被誉为“大西洋的巨大金矿”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过度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加拿大政府严令禁止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顺洋流航行,可以加快航行速度,节约燃料。②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能见度低,对海洋航行不利。③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低纬度漂移,对航运不利。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案例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 的美誉1912年4月14日23时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1517人丧生,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3、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三、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②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科隆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9℃,最低22.79℃ ;年降水量578毫米。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降水少。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科隆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9℃,最低22.79℃ ;年降水量578毫米。2.对照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岛群,跨赤道两侧,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其主要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活动认识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科隆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约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9℃,最低22.79℃ ;年降水量578毫米。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同时由于寒流的降温作用,群岛气温较低,气候凉爽。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环境影响中低纬海区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气候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寒流海洋生物航行暖寒流交汇、上升流污染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