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教材(秋季)】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件(共39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教材(秋季)】10.1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课件(共39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10.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统编版)八年级

第十课 国家利益至上
01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02
03
04
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形成对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认同,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培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懂得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
责任意识:明确自己在维护国家利益中的责任,能够以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肩负起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培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核心素养:
1.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能够结合实例阐述主权和领土在国家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结合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阐明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的实现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我们站立的地方是祖国》
思考:视频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过渡: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那么,什么是国家利益?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课第一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自主学习
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86-89页,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我们对伟大祖国应怀有怎样的情感?
2.认识国家利益?
3.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们对伟大祖国应怀有怎样的情感?
【观看视频】:《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视频》,思考:结合视频谈谈,对祖国我们应怀有什么样的情感?
爱国是什么?是爱江山如画,文脉悠悠;是爱英雄先辈,铁骨铮铮;是无论身在何处,每当国歌奏响,国旗飘扬热泪涌出眼眶;是发自内心的那一句:我爱你中国;是民族复兴征程上,奋力向前的每一个瞬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们对伟大祖国应怀有怎样的情感?
【阅读感悟】P87,邓小平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小组合作讨论:阅读材料,感受邓小平的强烈爱国情怀。
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从百色起义到太行浴血,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他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的一生是奉献国家与人民的一生。16 岁赴法寻真理,加入共产党后,南征北战为建国立功,改革开放开创新时代。“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道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这份热爱化作不竭动力,激励他为国家利益奋斗终身,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们对伟大祖国应怀有怎样的情感?
课堂归纳(笔记)
1.我们对伟大祖国应怀有怎样的情感?
①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②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生活观察】P86,国家命运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生活观察】P86,国家命运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
这句话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侮、争取独立自由的写照。清华师生具有与祖国共命运的爱国精神。这句话表明国家危难时,个人无法独善其身,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祖国是个人成长的根基,对国家怀有最神圣的情感,必须坚决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出自1935年清华大学救国会的《告全国大众书》,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和大众的深刻危机感。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步步紧逼,通过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又试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策划了一系列旨在蚕食华北、分裂中国的事件。此时的华北局势动荡不安,战争阴云密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最基本的教育和生活秩序都得不到保障。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课堂归纳(笔记)
2.认识国家利益?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探究与分享】P87,“国”字的演变,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国”字的由来和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
二是领土,以“—”代表;
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
四是疆域,以大“囗”代表。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观看视频】:《国家利益》,思考: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国家核心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课堂归纳(笔记)
2.认识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含义?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合作探究
探究二:认识国家利益
课堂归纳(笔记)
2.认识国家利益?
(3)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哪些方面?
我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合作探究
探究三: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观看视频】:《习语回响》,思考: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些都是硬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合作探究
探究三: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相关链接】P88,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的讲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国家统一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
合作探究
探究三: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课堂归纳(笔记)
3.为什么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和灭亡。
②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也是一个主权国家人民得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的两大支柱,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尊严,而且是确保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维护国家利益最根本的要求之一。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观看视频】:《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思考: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与分享】P88,畅谈新年的美好愿景,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休戚与共。小京希望学习进步、家人盼小区环境优美,这些个人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稳定的发展环境。国家强大了,才能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民生设施,让个人愿景落地。
除夕之夜,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与分享】P88,畅谈新年的美好愿景,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国家越来越强大” 这一愿望,正是无数个人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个人在追求愿望中付出的努力,汇聚成国家发展的动力。比如学子勤学增长才干,会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大家共建美好社区,能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除夕之夜,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与分享】P88,畅谈新年的美好愿景,小组合作讨论: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国家利益是个人愿望的根基,个人愿望是国家利益的鲜活注脚,二者相互促进、高度统一。
除夕之夜,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感悟】P89,小组合作讨论:阅读下面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帮助海外同胞紧急撤离险坑。2008年11月,泰国曼谷机场因为反政府示威游行被迫关闭,我国府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连续派出12架次商业航班赴曼谷,安全接回滞留的3346名中国公民。后来,我国政府又组织和帮助处于海地、吉尔吉斯斯坦、埃及、利比亚、也门、尼泊尔、新西兰、乌克兰、苏丹等发生动乱或自然灾害地区的中国公民安全撤离。五星红旗下的每次安全撤离,无不彰显祖国的强大力量,无不让海内外同胞备受鼓舞。
2010年6月16日,中国政府派包机从吉尔吉斯斯坦撤离中国公民。
2023年4月27日,中国政府从冲突不 断的苏旦撤离中国公民。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感悟】P89,小组合作讨论:阅读上面内容,说说你的感悟。
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这些海外撤离事件,让我深切感受到 “祖国是最坚实的后盾”。从曼谷到乌克兰,无论身处何种险境,五星红旗总能带来希望。 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彰显,更体现了国家对每一位公民的珍视。
国家强大,人民才有底气。国家强大,人民才有底气;国家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我们才能在危难时被守护。这份安全感,让海内外同胞对祖国的热爱愈发深厚,也让我们明白,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祖国的强大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合作探究
探究四: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课堂归纳(笔记)
4.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课堂小结
本框明确国家利益含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二者根本一致。我们要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心怀爱国情。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愿你将国家利益融入日常,以行动护国家,未来用学识筑强国,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少年!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0.1 国







国家利益的含义
认识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国家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实现
国家利益与
人民利益的关系
热爱祖国是我们的美好情感
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因
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1.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下列诗句体现这一情感的有(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④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D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2.如图,“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字的周围加“□”表示疆域,构成“國(国)”字。“国”字的演变让我们感悟到( )
①国家利益只涉及领土和主权利益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国家利益是我们个人利益的体现
④每个主权国家都应该有完整的疆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3.我们要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②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③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④文化利益、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中朝边界,出国作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说明( )
①国家利益决不能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国家利益要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实现 ④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5.下表是中学生小京家人的愿望和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A
从以上表格中你可以体会到( )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人民利益始终都高于国家利益
③国家利益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个人愿望与国家发展同步实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②④
愿望 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小京爸爸:我希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京奶奶:我希望生活环境更优美 制定环境保护法,推进落实林长制、河长制等
学以致用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
6.2025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强调:中国始终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任何极限施压、威胁讹诈,都无法撼动14亿多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这是因为( )
A.集体就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B.中国面临着挑战,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
C.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坚持着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集中体现,二者高度一致
D
学以致用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厚植情怀 维护利益】
材料一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歌曲《国家》
学以致用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厚植情怀 维护利益】
(1)这首歌曲唱出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②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学以致用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厚植情怀 维护利益】
材料二 随着黎以冲突升级,2024年10月,我国在黎巴嫩迅速启动撤侨行动,我国公民及外籍家属分两批顺利撤离,中国撤侨行动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此举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紧急情况下的高效应对能力,也展现了我国与中东国家之间良好的外交关系。国家力量的温暖守护,让我们坚定地相信:祖国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无论多远、无论多险,她都会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学以致用
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厚植情怀 维护利益】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为中国人,看到上述新闻后你内心的感受。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②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③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握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