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单元 分子动理论1物理观念:认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重点)。。2科学思维:知道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理解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重点)。3科学探究: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和相互作用力,并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重难点)。4科学态度与责任: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核 心 素 养1、阳春三月,观花的季节,桃花红,杏花白,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引来游人驻足观赏。人为什么没有靠近花朵也能嗅到花的芬芳?一、问题引入花的香气分子在空气运动,运动到人的鼻腔,人便闻到花香。1.分子研究化学性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研究热学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区分分子、原子、离子等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分子是极其微小的。通过下图类比感受分子到底有多大?知识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石墨表面原子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的排布图,图中的每个亮斑都是一个碳原子。一片叶子 放大6倍 放大700倍放大4000倍 放大20000倍 放大50000000倍阿伏加德罗常数 NA(1)定义:1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2)数值:NA=6.02×1023mol-1(3)意义:微观世界的重要常数,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微观NA桥梁知识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宏观分子数量:例题1. 180 g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若一个人每分钟数200个分子,需要数多长时间?(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NA≈6.0×1023 mol-1)典例精析答案 6.0×1024个 3×1022 min(约5.7×1016年)分子的两种模型1.固体、液体单分子看做球体模型2.气体单分子看做立方体模型分子直径分子体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分子体积典例精析例题2. 早在史前时代,人类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 ,铜的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求:(1)1kg铜所含的原子数和 铜所含的原子数;(2)铜原子的直径。答案:(1) (2)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一、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2.产生原因: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3.意义:直接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运动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到蛋清中铅块金块实验前金块铅块叠放在一起金块铅块五年后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是什么?实验:将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现象: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远比在冷水中速度要快。结论:在两种物质一定的情况下,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知识点二、分子热运动二、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显微镜下的微粒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实验装置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在显微镜下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s把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接时间顺序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类似图所示的微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可以看出,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实际上,就是在短短的30s内,微粒的运动也是极不规则的。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演示:向A、B两个量筒中分别倒入50mL的水和酒精,然后再将A量筒中的水倒入B量筒中,观察混合后液体的体积。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知识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金铅块扩散气体易压缩分子间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F0r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正值表示F斥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负值表示F引1.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图② 同时存在,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称为分子力。① 均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②当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分子处于平衡状态。③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r 的增加,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①当r<r0时,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r 的减小,分子力增大。④当(10-9m)时,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典例精析例题3.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rB.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不受力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知识点四、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将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这样建立的理论叫作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3.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当堂练习1、 (多选)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间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2.(多选)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所说的布朗运动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当堂练习课堂小结一.二.1.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微粒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热运动: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不是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当r < r0时,F引 < F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2、当r = r0时,F引=F斥,分子力F=0,处于平衡状态.3、当r > r0时,F引 > F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四.分子动理论:①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2×1023mol-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