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5课《爱护眼睛》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第5课《爱护眼睛》教案-【核心素养目标】《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五课 《爱护眼睛》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二年级(全)
课题 第五课 《爱护眼睛》
课标要求 1. 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护视力的基本方法和预防眼睛受伤的要点,形成初步的护眼意识。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护眼习惯的能力,学会识别视力异常表现,树立关注眼部健康的观念。
教材分析 《爱护眼睛》是人教版二年级《体育与健康》中健康认知领域的关键一课,聚焦儿童眼部健康这一重要议题。本课围绕 “好视力重要性 — 护眼好习惯 — 眼睛防受伤 — 视力异常识别” 展开,内容贴合二年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如读写姿势、电子产品使用、户外活动等)。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护眼认知,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为预防近视、保护眼部安全奠定基础,是培养学生健康素养的核心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处于用眼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日常学习中易出现不良用眼行为(如趴着看书、长时间看电子产品),但对 “视力下降危害” 和 “科学护眼方法” 认知较浅。该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直观、互动性强的学习方式,具备基本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但对抽象健康知识的理解需结合具体场景。因此,教学需通过情景、图示、实践等方式,将护眼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日常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眼睛的重要性,了解视力下降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掌握保护视力的 7 个好习惯(如正确读写姿势、定时休息、户外活动等);能识别 6 种伤害眼睛的行为,清楚视力异常的 2 种表现(看不清黑板、眯眼 / 歪头看)。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情景分析、判断练习等活动,提升对护眼行为的辨别能力;结合生活实践,学会在日常中应用护眼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 “爱护眼睛” 的主动意识,养成科学用眼习惯;关注自身视力状况,增强对眼部健康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掌握保护视力的 7 个好习惯,明确具体操作要求(如连续读写 20 分钟休息 10 分钟)。2. 识别伤害眼睛的行为,知道视力异常时需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教学难点 1. 理解 “护眼习惯需长期坚持”,避免短期兴趣后忽视日常践行。2. 准确区分 “有益护眼” 和 “伤害眼睛” 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规避不良行为。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PPT 课件(包含护眼视频片段、情景小剧场图片、护眼习惯图示、伤害眼睛行为图);“护眼行为判断卡”(印有读写、看电视、户外活动等场景);眼保健操音乐;课堂作业题卡。2.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自己和同学的读写姿势,回忆家人提醒的护眼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 1 分钟护眼视频(内容:展示正确读写姿势、眼保健操动作,配 “养成良好读写习惯,写字不歪头” 文字),提问:“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么保护眼睛的?如果我们不爱护眼睛,可能会遇到什么麻烦呢?”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曾因用眼不当出现的问题(如看不清黑板、眼睛酸),随后引出本节课主题 ——《爱护眼睛》,强调 “眼睛能帮我们看到世界,必须好好保护”。 1. 认真观看视频,关注正确读写姿势和眼保健操动作,积极分享观察到的护眼方法。2. 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用眼不当的困扰(如 “长时间看平板后眼睛疼”),理解 “科学护眼” 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直观视频,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结合真实用眼体验导入,让学生感受学习内容与自身健康的关联,自然引出教学主题。
探究新知 1. 认识 “好视力很重要”(1)展示 “情景小剧场” 图片(内容:小明趴着看书,同学提醒 “这样对眼睛不好”;小明抱怨 “字太小看不清”),提问:“小明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视力不好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2)结合 PPT 对比图(“视力好,看得清”“视力差,看不清”),讲解: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能让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世界;如果视力下降,看不清黑板会影响学习,看不清路会影响出行,所以必须重视视力保护。2. 学习 “养成好习惯,保护视力”(1)提问:“要保护好视力,我们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老师给大家总结了 7 个关键方法。”(2)结合 PPT 图示,逐条讲解护眼好习惯及具体要求:①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展示 “挺胸、肩平、眼离书本一尺远” 的姿势图,提醒不歪头、不趴着看书;② 连续读写 20 分钟后,休息 10 分钟:说明 “休息” 是指看向远处(如窗外树木),让眼睛放松;③ 每天至少户外活动 2 小时:解释户外阳光能促进眼睛健康,鼓励课间到操场玩耍;④ 光线不足时要开灯:展示 “昏暗环境看书” 的错误图,强调 “过亮或过暗都伤眼”;⑤ 控制电子屏幕时间:看电视、玩平板每次不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1 小时;⑥ 上午、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播放眼保健操片段,带领学生做 1-2 个动作,说明能放松眼部肌肉;⑦ 均衡饮食:推荐常吃肝脏类、瘦肉、深色蔬菜(如菠菜)和水果(如蓝莓),说明这些食物有益眼睛健康。(3)拓展眼睛受伤急救方法(4)补充 “健康小博士” 提示:阳光强烈时戴太阳帽和太阳镜,游泳时戴泳镜,避免强光和污水伤害眼睛。3. 学习 “保护眼睛不受伤”(1)提问:“除了保护视力,我们还要避免眼睛受伤,哪些行为会伤害眼睛呢?”(2)结合 PPT “危险行为图”,列举 6 种禁止行为及原因:① 不玩铅笔、剪刀等尖锐物品:避免尖锐物品戳到眼睛;② 不直视太阳、不看电焊光等强光:强光会灼伤视网膜;③ 远离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鞭炮爆炸碎片易划伤眼睛;④ 不扬沙:沙子进入眼睛会磨伤角膜;⑤ 不将玩具枪、激光笔指向眼睛:玩具枪子弹和激光会损伤眼球;4. 掌握 “视力异常早知道”(1)讲解:“如果视力出现问题,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大家要记住两种视力异常表现。”(2)结合 PPT 图片,说明异常情况:① 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即使眯眼也看不清;② 经常眯眼睛看东西、歪着头看物体,或频繁揉眼睛;(3)强调:出现以上情况,必须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定期检查视力。 1. 观察情景图片,指出 “小明趴着看书会伤眼睛”,结合生活经验分享 “视力差时看不清黑板,作业会做错”;2. 对比 “视力好 / 差” 图片,理解 “眼睛是重要感觉器官”,主动分享 “视力好能清楚看漫画书”,强化认知。专注观看图示和演示,跟着教师模仿 “正确读写姿势”“远眺休息”“眼保健操动作”,记住每个习惯的操作要求;观察护眼食物图片,明确 “猪肝、菠菜等要多吃”,理解 “均衡饮食对眼睛好”;3. 记住 “强光戴太阳镜、游泳戴泳镜” 的补充提示,知道 “特殊场景要保护眼睛”。认真倾听教师讲解,观看 “铅笔戳玩偶”“扬沙” 等演示,理解每种危险行为的伤害;2. 主动举例 “看到同学玩激光笔,会提醒他不要指向眼睛”,将知识与生活关联。1. 记住 “看不清黑板”“眯眼 / 歪头看” 两种异常表现,回忆 “自己曾因看不清黑板告诉老师” 的经历;2. 明确 “出现异常要告诉家长和老师”,知道 “定期检查视力能保护眼睛”。 严格遵循 PPT 内容,以 “重要性 — 好习惯 — 防受伤 — 识异常” 为逻辑,通过 “图示 + 演示 + 模仿”,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情景和实物演示贴合低学段认知,降低理解难度;动作模仿和生活关联,让抽象知识变具体,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3. 分点讲解避免信息过载,符合二年级学生注意力特点。
课堂练习 判断题眼睛能让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世界,要好好爱护。( )连续读写 20 分钟后,让眼睛休息 10 分钟对视力好。( )躺着看书、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也没关系。( )每天看电视、玩平板的时间可以超过 1 小时。( )阳光强烈时戴太阳帽和太阳镜,能保护眼睛。( )答案:√ √ × × √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核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针对错误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能强化学生对易错点的记忆,弥补知识漏洞,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沟通相关知识,为后续运用奠定基础。
总结提升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核心内容,提问:“今天我们知道了眼睛有多重要,还学习了哪些护眼好习惯?遇到视力异常该怎么做?”2. 请学生轮流发言,教师补充完善,最后用口诀总结:“眼睛重要要爱护,读写姿势要记住;20 分钟歇 10 分,户外两时不能少;电子屏幕要控制,眼操每天做两次;危险行为绝不做,视力异常告家长。”3. 强调:“护眼不是一天的事,从今天开始,每天都要坚持好习惯,保护好我们的‘小窗户’。”
作业布置 1. 实践作业: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定 “家庭护眼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 “户外 2 小时”“做眼保健操”“控制电子屏幕时间”,请家长监督并签字。2. 知识巩固作业:完成课堂作业中的判断题和填空题(PPT 课后作业内容),核对答案后,将错误题目对应的护眼知识读 3 遍,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爱护眼睛》一、好视力很重要眼睛是重要感觉器官→视力差影响学习生活(看不清黑板、路)二、护眼 7 个好习惯1. 正确读写姿势(眼离书本一尺远)2. 20 分钟读写,休息 10 分钟(望远)3. 每天户外≥2 小时4. 光线不足开灯(避过亮 / 过暗)5. 电子屏幕:每次≤15 分钟,每天≤1 小时6. 上下午各做 1 次眼保健操7. 吃肝脏、瘦肉、深色蔬果(补充:强光戴太阳帽 / 镜,游泳戴泳镜)三、保护眼睛不受伤不玩尖锐物品、不直视强光、远离鞭炮、不扬沙、不指眼睛(玩具枪 / 激光笔)四、视力异常早知道表现:看不清黑板、眯眼 / 歪头看、揉眼睛→及时告家长 / 老师
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情景判断、动作示范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准确判断护眼行为对错,牢记 7 个护眼习惯和视力异常表现,尤其是 “正确读写姿势” 和 “控制电子屏幕时间” 的认知非常清晰,达成教学目标。2. 不足之处:在情景模拟 “正确读写姿势” 时,部分学生仍存在 “肩不平”“眼离书本过近” 的问题;少数学生对 “均衡饮食护眼” 的理解较浅,不清楚 “深色蔬菜” 具体有哪些。3. 改进措施:下次教学中,可准备 “一尺距离标尺”,让学生直观感受 “眼离书本一尺” 的距离,规范读写姿势;对 “护眼食物”,可展示实物图片(如菠菜、蓝莓、猪肝),帮助学生准确识别,便于课后实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