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1.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上,如图中的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bB.电源电动势为8 VC.电源内阻为1 ΩD.当电流为0.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2.(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的( )A.总功率一定减小 B.效率一定增大C.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减小 D.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Rp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示数变大 B.电流表A2示数变小C.电压表V1示数增大 D.电压表V2示数增大4.如图所示的电路,1、4两接线柱接有电压恒为6 V的电源,发现电路接通后两小灯泡均不发光,小明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接在两接线柱上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4 =6 V、U12=0、U23=6 V、U3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以上数据可知小灯泡L1发生了断路B.由以上数据可知小灯泡L2发生了断路C.由以上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D.由以上数据可知电源发生了断路5.(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 )A.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B.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C.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6.如图甲所示,R为电阻箱,A为理想电流表,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图乙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其中功率P0分别对应电流I1、I2,外电路电阻R1、R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I1+I2> B.I1+I2=C.> D.<7.(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当R2的阻值为1 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R2的阻值为7 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已知定值电阻R1=1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内阻为1 ΩB.电源的电动势为9 V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W8.(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R1、R2是定值电阻,R0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L是小灯泡。闭合开关,当照射到R0的光照强度减小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C.灯泡亮度变亮 D.电源的效率增大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8 V,内阻r=2 Ω,电阻R2=6 Ω,电容为1 μF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且下极板接地。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处于b端时,有一带电油滴位于板间正中央P点且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P点电势为6 VB.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电荷量为6×10-6 CC.若仅将电容器上极板缓慢上移少许,则P点电势不变D.若仅将滑片P从b端向a端缓慢移动少许,则油滴将向下移动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R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待电路稳定之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阻R两端电压降低 B.电容器C电荷量增加C.电阻R0两端电压升高 D.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降低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B.灯L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灯L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灯L2变亮,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4 V,内电阻r=1 Ω,电阻R1可调。已知R2=6 Ω,R3=3 Ω,则:(1)先将R1调到3 Ω后固定,则开关S断开和接通时,通过R1的电流分别为多大?(2)为了使A、B之间电路的电功率在开关S接通时能达到最大值,应将R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A、B间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3)为了使开关S接通时R1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大,应将R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1.D 电源发热功率Pr=I2r,可知图线是关于I的二次函数,所以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A错误;根据公式PE=EI可得PE是关于电流的一次增函数,所以图线a是描述电源的总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图线的斜率k=E=4 V,B错误;从c图线中可得r= Ω=2 Ω,C错误;当电流为0.5 A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解得R=6 Ω,D正确。2.ABC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变大,因而电流减小,由P总=IE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减小,选项A正确;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阻值变大,路端电压变大,由η=×100%可知电源的效率增大,选项B正确;电源内部损耗功率为P内=I2r,电流减小,因而内部损耗功率减小,选项C正确;电源输出功率为外电阻消耗功率,但外电阻与内电阻的大小关系未知,因而不能判断输出功率的变化情况,选项D错误。3.C 当Rp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知干路电流增大,由E=U外+Ir,可知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2示数减小;由于干路电流增大,故流经R2电流增大,R2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1示数增大;因外电压减小,R2两端电压增大,故R1两端电压减小,流经R1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由于干路电流增大,流经R1电流减小,故流经Rp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2示数增大。故A、B、D错误,C正确。4.C 若灯泡L1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则U34=U23=0,U12=6 V,与题意不符,A错误;若灯泡L2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则U12=U23=0,U34=6 V,与题意不符,B错误;若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则U34=U12=0,U23=6 V,与题意相符,C正确;若电源断路,则U14=U12=U23=U34=0,与题意不符,D错误。5.AC 电源的效率η=×100%=×100%=×100%,当R1与R2分别接到电源上时,UR1>UR2,故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A正确,B错误;由题图可知,R2与电源的内阻相等,R1>R2,所以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C正确,D错误。6.B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输出功率为P=UI=EI-I2r。故有EI1-r=EI2-r,整理得I1+I2=,A错误,B正确;根据电功率表达式得P0=R1=R2,且I1=,I2=,代入整理得R1R2=r2,C、D错误。7.ABC 当R2的阻值为1 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R2的阻值为7 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根据E=(R1+r+R2),E=(R1+r+R2')I,解得r=1 Ω,E=9 V,A、B正确;把R1看作电源的内阻的一部分,整体看作等效电源,当R2=R1+r=2 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等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则PR2== W,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I2R1+PR2= W,D错误,C正确。8.AD 当照射到R0的光照强度减小时,R0的阻值增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与R0串联的电流表示数减小,A正确;干路电流减小,由U内=Ir可知内电压减小,又U=E-U内,则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B错误;干路电流减小,即流经R1的电流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又知电压表示数增大,R2两端电压增大,流经R2的电流增大,则流经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变暗,C错误;路端电压U增大,根据η=×100%,电源的效率η增大,故D正确。9.B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U= E=6 V,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6 V,由下端接地知下极板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为U=3 V,故A错误;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电荷量Q=CU=1×10-6×6 C=6×10-6 C,故B正确;移动电容器上极板,电容器两端电势差不变,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故电场强度减小,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故电势差降低,P点电势减小,故C错误;滑片P从b端向a端移动,外电路电阻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增大,两极板电势差增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油滴受到的静电力增大,油滴受重力和静电力作用,由开始时油滴静止可知静电力方向向上,则移动滑片后油滴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上,油滴向上运动,故D错误。10.B 在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则R两端电压仍为零,A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则电路总电流减小,则电源内阻分压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由Q=CU,路端电压增大,C不变,可知电容器C电荷量增加,B正确;由U0=IR0,电流减小,则电阻R0两端电压降低,C错误;电源内阻分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又电阻R0两端电压降低,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升高,D错误。11.C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干路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减小,则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灯L1变亮,灯L1两端电压U1增大,灯L2两端的电压U2=U-U1,则U2减小,流过灯L2的电流I2减小,灯L2变暗,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减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A=I-I2,I增大,I2减小,则IA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12.(1)0.4 A 0.67 A (2)0 3.56 W (3)3 Ω 1.33 W解析:(1)将R1调到3 Ω后固定,则开关S断开时通过R1的电流I1== A=0.4 A,开关S接通时R23==2 Ω通过R1的电流为I1'== A≈0.67 A。(2)开关S接通时,A、B之间的总电阻R23=2 Ω,为定值,所以,当R1=0时,总电流最大,A、B之间的电功率最大,此时I== A= APAB=I2R23=×2 W≈3.56 W。(3)为了使开关S接通时R1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大,则需满足R23+r=R1应将R1的阻值调到3 Ω;这时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PR1m== W≈1.33 W。1 / 3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核心 素养 目标 物理观念 进一步熟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功率、效率、仪器使用等知识科学思维 1.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流的功率和效率。 2.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动态变化、含容电路及电路故障三类典型问题要点一 闭合电路的功率和效率【解读】1.电源的功率和效率通用表达式 纯电阻电路表达式总功率 P总=EI P总==I2(R+r)内部 功率 P内=U内I=I2r P内==通用表达式 纯电阻电路表达式输出功率 P出=U外I=EI-I2r P出==I2R=效率 η=×100%=×100% η=×100%2.纯电阻电路中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由P出==可得,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当R=r时,Pmax=。(2)当R<r时,R↑→P出↑。(3)当R>r时,R↑→P出↓。(4)一个P出(最大功率除外)对应于两个不同的外电阻R1和R2,且r=。3.纯电阻电路中电源的效率由η=×100%=×100%可见,外电阻R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当R=r(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典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4 Ω,定值电阻R0=2 Ω,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为10 Ω,开关S闭合,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当Rx=2 Ω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B.当Rx=6 Ω时,变阻器的功率最大C.当Rx=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D.当Rx=0时,电源的效率最高尝试解答1.(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U-I图像如图乙中的图线a所示,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如图乙中的图线b所示,滑动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为1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4 ΩB.电源的内阻为0.5 ΩC.当Rx=0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D.在Rx=0.25 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2.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保护电阻R0=0.5 Ω,求:(1)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保护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PR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要点二 闭合电路的动态变化【解读】电路动态分析问题常用的“三法” (1)程序判断法:遵循“局部→整体→部分”的思路,按以下步骤分析:(2)“串反并同”结论法(应用条件:电源内阻不为零)①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②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反之则减小。即: ←R↑→(3)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典例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A为灯泡,V为理想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 )A.A灯变亮,V示数变大 B.A灯变亮,V示数变小C.A灯变暗,V示数变大 D.A灯变暗,V示数变小尝试解答1.如图所示,a、b、c三盏灯都能发光,且在电路变化时,灯不会烧坏。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B.总电流变小C.a灯变暗 D.c灯变亮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开关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L1、L2均变暗B.小灯泡L1变亮、小灯泡L2变暗C.电流表A、电压表V的读数都变大D.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之比变大要点三 含容电路分析【解读】1.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此支路相当于断路,因此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就等于该支路两端的电压。2.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3.根据公式Q=CU或ΔQ=CΔU求电荷量及其变化量。【典例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恒定,R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变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后,能使电容器带电荷量增加的方法是( )A.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一些B.将电容器的两极板错开一些C.减小R1的阻值D.减小R2的阻值尝试解答1.(2023·海南高考7题)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电容器电容为C,闭合开关K,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上电荷量为( )A.CE B.CEC.CE D.CE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可忽略,R1=4 Ω,R2=6 Ω,C=30 μF,求:(1)S闭合后,稳定时通过R1的电流;(2)S原来闭合,然后断开,这个过程中流过R1的总电荷量。要点四 电路故障分析【解读】1.故障电路的特点(1)断路的特点:电路中发生断路,表现为电路中的电流为零而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为零;若外电路中某两点之间的电压不为零,则表示这两点之间出现了断路,同时也说明这两点与电源之间的相连部分无断路。(2)短路的特点:电路发生短路时,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短路电路,即电流表是有一定示数的,但用电压表测该支路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零。2.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仪器检测法 用电压表对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用电压表对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段电路短路续表仪器检测法 用欧姆表检测:在使用欧姆表检测电路故障时,一定要注意将待测部分与电路断开。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是零,说明该部分短路;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是无穷大,说明该部分断路假设法 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现象相符,则故障发生在该部分电路;否则,故障不在该部分电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到故障为止【典例4】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小组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 B.L1短路C.L2断路 D.L2短路尝试解答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干电池、开关和额定电压为1.5 V的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不发光。在闭合开关的情况下,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由此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测试点 A、B D、E E、F F、B多用表示数 1.5 V 0 1.5 V 0A.A、C间导线断路 B.D、E间导线断路C.灯泡断路 D.F、B间导线断路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能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L2突然变亮(未烧坏),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由此可推断,这故障可能是( )A.电阻R1断路B.电阻R2短路C.灯L1上两接线柱间短路D.电阻R2断路1.(多选)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且r>R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R2+R1=r时,R2获得最大功率B.当R1+r=R2时,R2获得最大功率C.当R2=0时,R1获得最大功率D.当R2逐渐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读数变小B.电流表A2读数变大C.电压表V读数变小D.电压表V读数不变3.(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电阻r=1 Ω,定值电阻R1=3 Ω,R2=2 Ω,电容器的电容C=100 μ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1.5 VB.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3.0×10-4 CC.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1.5×10-4 CD.先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3.0×10-4 C4.如图所示,接通开关S,灯泡L1、L2都正常发光。某时刻由于电路故障两灯突然熄灭。若故障只有一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c、d两端有示数,说明c、d间完好B.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间断路C.如果将电流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c、d间完好D.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a、d两端有示数,并联a、c两端示数为0,说明c、d间断路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核心要点·快突破】要点一知识精研【典例1】 B 变阻器的阻值Rx=0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故根据P=I2R0可知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A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2R外==,当r=R外=Rx+R0,即Rx=r-R0=2 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选项C错误;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结合功率公式,根据等效内阻法,当Rx=R0+r=6 Ω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B正确;电源的效率η=×100%=×100%=×100%=×100%,外电阻越大,电源效率越高,所以当Rx=10 Ω时,电源的效率最高,选项D错误。素养训练1.BD 由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知其阻值R0==0.25 Ω,A错误;由电源的U-I图像知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阻r==0.5 Ω,B正确;当Rx+R0=r,即Rx=0.25 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C错误,D正确。2.(1)0 8 W (2)1.5 Ω 6 W解析:(1)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0=,因R0和r是常量,而R是变量,所以R最小时,P0最大,即R=0时,P0max== W=8 W。(2)把R0=0.5 Ω当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当R=R0+r即R=(1+0.5)Ω=1.5 Ω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最大,则PRmax== W=6 W。要点二知识精研【典例2】 D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变大,则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阻R的电压变大,则A灯两端电压变小,亮度变暗,故D正确。素养训练1.A 分析电路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时,并联部分电阻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选项A正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选项B错误;a灯在干路,干路电流增大,a灯一定变亮,选项C错误;由U=E-Ir可知,电源的输出电压减小,而a灯两端的电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电压减小,c灯一定变暗,选项D错误。2.B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与灯L1并联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流表读数变小,L2变暗,电源的内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路端电压增大,而L2灯电压减小,所以L1灯的电压增大,L1灯变亮,A、C错误,B正确;由U=E-Ir知=r,r不变,即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之比等于电源的内阻的倒数,保持不变,D错误。要点三知识精研【典例3】 A 平行板电容器与R1串联,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Q=CU,电路稳定后,电压U不变,电容C增大,电荷量Q增大,A正确;将电容器的两极板错开一些,由电容决定式C=可知,电容C减小,又电压U不变,所以电荷量Q=CU 减小,B错误;减小R1的阻值,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U不变,电容C不变,电荷量Q不变,C错误;减小R2的阻值,由于R2与R串联,所以R2两端电压U减小,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Q=CU,电容C不变,电容器带电荷量Q减小,D错误。素养训练1.C 电路稳定后,由于电源内阻不计,则整个回路可看成3R、2R的串联部分与R、4R的串联部分并联,若取电源负极为零电势点,则电容器上极板的电势为φ上=×2R=,电容器下极板的电势为φ下=×4R=,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下上=,则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为Q=CU上下=CE,故选C。2.(1)1 A (2)1.2×10-4 C解析:(1)S闭合后,电路稳定时,R1、R2串联,电流I==1 A。(2)S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UC=U2=IR2=6 V,储存的电荷量Q=CUC。S断开至达到稳定后电路中电流为零,此时UC'=E,储存的电荷量Q'=CUC'。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增加了ΔQ=Q'-Q=CUC'-CUC=1.2×10-4 C。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增加是在S断开以后才发生的,这只有通过R1这条电路实现,所以流过R1的电荷量就是电容器带电荷量的增加量。要点四知识精研【典例4】 D 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不可能是断路,故A、C错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所测部分没有短路,综合判断,是L2短路,故B错误,D正确。素养训练1.C E、F间电压值为1.5 V,则A、C间导线、D、E间导线、F、B间导线均没有断路,故C正确。2.D 根据题设条件,电路中的某种故障产生两个后果:一是灯L2突然变亮,二是电压表的读数增大。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故障才是可能的故障,因为电压表的读数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增大,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减小,说明总电流减小,电路总电阻增大。若电阻R1断路,会导致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而此时灯L2两端电压会减小,致使灯L2变暗,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若电阻R2短路,灯L2将不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若灯L1上两接线柱间短路,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若电阻R2断路,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符合题意;而总电流减小导致内电压和灯L1、R1并联部分电压减小,灯L2端电压增大,灯L2变亮,故选项D符合题意。【教学效果·勤检测】1.BC 把R1看作电源内阻,当R1+r=R2时,R2获得最大功率,故B正确,A错误;根据P=I2R1可知,当R2=0时,电路中总电流最大,所以此时R1获得最大功率,故C正确;外电阻从零逐渐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变化关系为先增大再减小,当外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由于r>R1,当R2从零逐渐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2.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正确,C、D错误;由于路端电压增大,则通过R2的电流增大,所以电流表A2读数减小,故B错误。3.AC 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流I==0.5 A,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IR1=1.5 V,选项A正确;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100×10-6×1.5 C=1.5×10-4 C,选项B错误,C正确;先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电容器C放电,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1.5×10-4 C,选项D错误。4.D 电路故障分为断路和短路,故障只有一处,假设发生了短路,如果是某盏灯短路,该灯熄灭,而另一盏灯应该变亮,如果是两盏灯以外的元件短路,则两盏灯均变亮,故假设不成立。电路故障应为断路。电压表并联在c、d两端有示数,说明c、d间发生了断路,故A错误;电压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部分以外的电路发生了断路,而a、c间电路完好,故B错误;电流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部分以外的电路发生了断路,而a、c间电路完好,无法说明c、d间情况,故C错误;电压表并联在a、d两端有示数,说明a、d段发生了断路,并联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部分以外的电路发生了断路,故综合以上两点,应是c、d间断路,故D正确。6 / 7(共75张PPT)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核心 素养 目标 物理观念 进一步熟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功率、效率、仪器使用等知识科学思维 1.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流的功率和效率。2.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动态变化、含容电路及电路故障三类典型问题目 录01.核心要点·快突破02.教学效果·勤检测03.课时训练·提素能核心要点·快突破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01要点一 闭合电路的功率和效率【解读】1. 电源的功率和效率通用表达式 纯电阻电路表达式总功率 P总=EI内部功率 P内=U内I=I2r通用表达式 纯电阻电路表达式输出功率 P出=U外I=EI-I2r效率2. 纯电阻电路中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由P出==可得,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当R=r时,Pmax=。(2)当R<r时,R↑→P出↑。(3)当R>r时,R↑→P出↓。(4)一个P出(最大功率除外)对应于两个不同的外电阻R1和R2,且r=。3. 纯电阻电路中电源的效率由η=×100%=×100%可见,外电阻R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当R=r(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50%。【典例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4Ω,定值电阻R0=2 Ω,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为10 Ω,开关S闭合,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 当Rx=2 Ω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B. 当Rx=6 Ω时,变阻器的功率最大C. 当Rx=0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D. 当Rx=0时,电源的效率最高解析:变阻器的阻值Rx=0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故根据P=I2R0可知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A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2R外==,当r=R外=Rx+R0,即Rx=r-R0=2 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选项C错误;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结合功率公式,根据等效内阻法,当Rx=R0+r=6 Ω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B正确;电源的效率η=×100%=×100%=×100%=×100%,外电阻越大,电源效率越高,所以当Rx=10 Ω时,电源的效率最高,选项D错误。1. (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U-I图像如图乙中的图线a所示,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如图乙中的图线b所示,滑动变阻器Rx的最大阻值为1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4 ΩB. 电源的内阻为0.5 ΩC. 当Rx=0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D. 在Rx=0.25 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解析: 由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知其阻值R0==0.25 Ω,A错误;由电源的U-I图像知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阻r==0.5Ω,B正确;当Rx+R0=r,即Rx=0.25 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C错误,D正确。2.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保护电阻R0=0.5 Ω,求:(1)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保护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答案:0 8 W 解析:保护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0=,因R0和r是常量,而R是变量,所以R最小时,P0最大,即R=0时,P0max== W=8 W。(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PR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答案:1.5 Ω 6 W解析:把R0=0.5 Ω当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当R=R0+r即R=(1+0.5)Ω=1.5 Ω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最大,则PRmax== W=6 W。要点二 闭合电路的动态变化【解读】 电路动态分析问题常用的“三法”(1)程序判断法:遵循“局部→整体→部分”的思路,按以下步骤分析:(2)“串反并同”结论法(应用条件:电源内阻不为零)①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②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反之则减小。即: ←R↑→(3)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典例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A为灯泡,V为理想电压表。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 )A. A灯变亮,V示数变大B. A灯变亮,V示数变小C. A灯变暗,V示数变大D. A灯变暗,V示数变小解析: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向C端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变大,则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阻R的电压变大,则A灯两端电压变小,亮度变暗,故D正确。1. 如图所示,a、b、c三盏灯都能发光,且在电路变化时,灯不会烧坏。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B. 总电流变小C. a灯变暗 D. c灯变亮解析: 分析电路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时,并联部分电阻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选项A正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增大,选项B错误;a灯在干路,干路电流增大,a灯一定变亮,选项C错误;由U=E-Ir可知,电源的输出电压减小,而a灯两端的电压增大,故并联部分电压减小,c灯一定变暗,选项D错误。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开关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L1、L2均变暗B. 小灯泡L1变亮、小灯泡L2变暗C. 电流表A、电压表V的读数都变大D. 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之比变大解析: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与灯L1并联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流表读数变小,L2变暗,电源的内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路端电压增大,而L2灯电压减小,所以L1灯的电压增大,L1灯变亮,A、C错误,B正确;由U=E-Ir知=r,r不变,即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之比等于电源的内阻的倒数,保持不变,D错误。要点三 含容电路分析【解读】1. 电路稳定后,由于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通过,此支路相当于断路,因此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就等于该支路两端的电压。2. 电路的电流、电压变化时,将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如果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如果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3. 根据公式Q=CU或ΔQ=CΔU求电荷量及其变化量。【典例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恒定,R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变电阻,C为平行板电容器。闭合开关S后,能使电容器带电荷量增加的方法是( )A. 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一些B. 将电容器的两极板错开一些C. 减小R1的阻值D. 减小R2的阻值解析:平行板电容器与R1串联,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一些,由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C=可知,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Q=CU,电路稳定后,电压U不变,电容C增大,电荷量Q增大,A正确;将电容器的两极板错开一些,由电容决定式C=可知,电容C减小,又电压U不变,所以电荷量Q=CU 减小,B错误;减小R1的阻值,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U不变,电容C不变,电荷量Q不变,C错误;减小R2的阻值,由于R2与R串联,所以R2两端电压U减小,由电容的定义式可知Q=CU,电容C不变,电容器带电荷量Q减小,D错误。1. (2023·海南高考7题)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电容器电容为C,闭合开关K,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上电荷量为( )A. CE解析: 电路稳定后,由于电源内阻不计,则整个回路可看成3R、2R的串联部分与R、4R的串联部分并联,若取电源负极为零电势点,则电容器上极板的电势为φ上=×2R=,电容器下极板的电势为φ下=×4R=,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下上=,则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为Q=CU上下=CE,故选C。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可忽略,R1=4 Ω,R2=6Ω,C=30 μF,求:(1)S闭合后,稳定时通过R1的电流;答案:1 A 解析:S闭合后,电路稳定时,R1、R2串联,电流I==1 A。(2)S原来闭合,然后断开,这个过程中流过R1的总电荷量。答案:1.2×10-4 C解析: S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UC=U2=IR2=6 V,储存的电荷量Q=CUC。S断开至达到稳定后电路中电流为零,此时UC'=E,储存的电荷量Q'=CUC'。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增加了ΔQ=Q'-Q=CUC'-CUC=1.2×10-4 C。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增加是在S断开以后才发生的,这只有通过R1这条电路实现,所以流过R1的电荷量就是电容器带电荷量的增加量。要点四 电路故障分析【解读】1. 故障电路的特点(1)断路的特点:电路中发生断路,表现为电路中的电流为零而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为零;若外电路中某两点之间的电压不为零,则表示这两点之间出现了断路,同时也说明这两点与电源之间的相连部分无断路。(2)短路的特点:电路发生短路时,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短路电路,即电流表是有一定示数的,但用电压表测该支路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示数为零。2. 电路故障的判断方法仪器 检测法 用电压表对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指针偏转,则该段电路中有断点用电压表对短路故障判断:用电压表与电源并联,若有电压,再逐段与电路并联,若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该段电路短路用欧姆表检测:在使用欧姆表检测电路故障时,一定要注意将待测部分与电路断开。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是零,说明该部分短路;若测得某段电路的电阻是无穷大,说明该部分断路假设法 已知电路发生某种故障,寻求故障发生在何处时,可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故障,运用欧姆定律进行正向推理,推理结果若与题述现象相符,则故障发生在该部分电路;否则,故障不在该部分电路。用此方法,直到找到故障为止【典例4】 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小组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A. L1断路 B. L1短路C. L2断路 D. L2短路解析: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故障不可能是断路,故A、C错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所测部分没有短路,综合判断,是L2短路,故B错误,D正确。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干电池、开关和额定电压为1.5 V的灯泡组成串联电路。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不发光。在闭合开关的情况下,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由此做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测试点 A、B D、E E、F F、B多用表 示数 1.5 V 0 1.5 V 0A. A、C间导线断路 B. D、E间导线断路C. 灯泡断路 D. F、B间导线断路解析: E、F间电压值为1.5 V,则A、C间导线、D、E间导线、F、B间导线均没有断路,故C正确。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L1、L2都能发光。后来由于某种故障使灯L2突然变亮(未烧坏),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由此可推断,这故障可能是( )A. 电阻R1断路B. 电阻R2短路C. 灯L1上两接线柱间短路D. 电阻R2断路解析: 根据题设条件,电路中的某种故障产生两个后果:一是灯L2突然变亮,二是电压表的读数增大。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故障才是可能的故障,因为电压表的读数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增大,电源内阻上的电压减小,说明总电流减小,电路总电阻增大。若电阻R1断路,会导致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而此时灯L2两端电压会减小,致使灯L2变暗,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若电阻R2短路,灯L2将不亮,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若灯L1上两接线柱间短路,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电压表读数减小,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若电阻R2断路,电路的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符合题意;而总电流减小导致内电压和灯L1、R1并联部分电压减小,灯L2端电压增大,灯L2变亮,故选项D符合题意。教学效果·勤检测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021. (多选)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电阻,且r>R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R2+R1=r时,R2获得最大功率B. 当R1+r=R2时,R2获得最大功率C. 当R2=0时,R1获得最大功率D. 当R2逐渐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解析: 把R1看作电源内阻,当R1+r=R2时,R2获得最大功率,故B正确,A错误;根据P=I2R1可知,当R2=0时,电路中总电流最大,所以此时R1获得最大功率,故C正确;外电阻从零逐渐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变化关系为先增大再减小,当外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由于r>R1,当R2从零逐渐变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故D错误。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1读数变小B. 电流表A2读数变大C. 电压表V读数变小D. 电压表V读数不变解析: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正确,C、D错误;由于路端电压增大,则通过R2的电流增大,所以电流表A2读数减小,故B错误。3. (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电阻r=1 Ω,定值电阻R1=3 Ω,R2=2 Ω,电容器的电容C=100 μ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1.5 VB. 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3.0×10-4 CC. 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1.5×10-4 CD. 先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3.0×10-4 C解析: 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流I==0.5 A,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IR1=1.5 V,选项A正确;电路稳定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100×10-6×1.5 C=1.5×10-4 C,选项B错误,C正确;先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S,电容器C放电,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1.5×10-4 C,选项D错误。4. 如图所示,接通开关S,灯泡L1、L2都正常发光。某时刻由于电路故障两灯突然熄灭。若故障只有一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c、d两端有示数,说明c、d间完好B. 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间断路C. 如果将电流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c、d间完好D. 如果将电压表并联在a、d两端有示数,并联a、c两端示数为0,说明c、d间断路解析: 电路故障分为断路和短路,故障只有一处,假设发生了短路,如果是某盏灯短路,该灯熄灭,而另一盏灯应该变亮,如果是两盏灯以外的元件短路,则两盏灯均变亮,故假设不成立。电路故障应为断路。电压表并联在c、d两端有示数,说明c、d间发生了断路,故A错误;电压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部分以外的电路发生了断路,而a、c间电路完好,故B错误;电流表并联在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部分以外的电路发生了断路,而a、c间电路完好,无法说明c、d间情况,故C错误;电压表并联在a、d两端有示数,说明a、d段发生了断路,并联a、c两端示数为0,说明a、c部分以外的电路发生了断路,故综合以上两点,应是c、d间断路,故D正确。03课时训练·提素能分层达标 素养提升1. 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系上,如图中的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 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bB. 电源电动势为8 VC. 电源内阻为1 ΩD. 当电流为0.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123456789101112解析: 电源发热功率Pr=I2r,可知图线是关于I的二次函数,所以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A错误;根据公式PE=EI可得PE是关于电流的一次增函数,所以图线a是描述电源的总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图线的斜率k=E=4 V,B错误;从c图线中可得r= Ω=2Ω,C错误;当电流为0.5 A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解得R=6 Ω,D正确。1234567891011122. (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的( )A. 总功率一定减小B. 效率一定增大C. 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减小D. 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123456789101112解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阻值变大,因而电流减小,由P总=IE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减小,选项A正确;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阻值变大,路端电压变大,由η=×100%可知电源的效率增大,选项B正确;电源内部损耗功率为P内=I2r,电流减小,因而内部损耗功率减小,选项C正确;电源输出功率为外电阻消耗功率,但外电阻与内电阻的大小关系未知,因而不能判断输出功率的变化情况,选项D错误。123456789101112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Rp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A1示数变大B. 电流表A2示数变小C. 电压表V1示数增大D. 电压表V2示数增大123456789101112解析: 当Rp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整个电路的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知干路电流增大,由E=U外+Ir,可知内电压增大,外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2示数减小;由于干路电流增大,故流经R2电流增大,R2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1示数增大;因外电压减小,R2两端电压增大,故R1两端电压减小,流经R1电流减小,即电流表A1示数减小;由于干路电流增大,流经R1电流减小,故流经Rp电流增大,即电流表A2示数增大。故A、B、D错误,C正确。1234567891011124. 如图所示的电路,1、4两接线柱接有电压恒为6 V的电源,发现电路接通后两小灯泡均不发光,小明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接在两接线柱上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4 =6 V、U12=0、U23=6 V、U3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以上数据可知小灯泡L1发生了断路B. 由以上数据可知小灯泡L2发生了断路C. 由以上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D. 由以上数据可知电源发生了断路123456789101112解析: 若灯泡L1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则U34=U23=0,U12=6 V,与题意不符,A错误;若灯泡L2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则U12=U23=0,U34=6 V,与题意不符,B错误;若滑动变阻器发生了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则U34=U12=0,U23=6 V,与题意相符,C正确;若电源断路,则U14=U12=U23=U34=0,与题意不符,D错误。1234567891011125. (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接到该电源上,则( )A. 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B. 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C. 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样大123456789101112解析: 电源的效率η=×100%=×100%=×100%,当R1与R2分别接到电源上时,UR1>UR2,故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效率高,A正确,B错误;由题图可知,R2与电源的内阻相等,R1>R2,所以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C正确,D错误。1234567891011126. 如图甲所示,R为电阻箱,A为理想电流表,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图乙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其中功率P0分别对应电流I1、I2,外电路电阻R1、R2。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输出功率为P=UI=EI-I2r。故有EI1-r=EI2-r,整理得I1+I2=,A错误,B正确;根据电功率表达式得P0=R1=R2,且I1=,I2=,代入整理得R1R2=r2,C、D错误。1234567891011127. (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当R2的阻值为1 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R2的阻值为7 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已知定值电阻R1=1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内阻为1 ΩB. 电源的电动势为9 V123456789101112解析: 当R2的阻值为1 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当R2的阻值为7 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 A,根据E=(R1+r+R2),E=(R1+r+R2')I,解得r=1 Ω,E=9 V,A、B正确;把R1看作电源的内阻的一部分,整体看作等效电源,当R2=R1+r=2 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等效电源的输出功率等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则PR2== W,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I2R1+PR2= W,D错误,C正确。1234567891011128. (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R1、R2是定值电阻,R0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L是小灯泡。闭合开关,当照射到R0的光照强度减小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减小B. 电压表示数不变C. 灯泡亮度变亮D. 电源的效率增大123456789101112解析: 当照射到R0的光照强度减小时,R0的阻值增大,根据“串反并同”规律,与R0串联的电流表示数减小,A正确;干路电流减小,由U内=Ir可知内电压减小,又U=E-U内,则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B错误;干路电流减小,即流经R1的电流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又知电压表示数增大,R2两端电压增大,流经R2的电流增大,则流经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变暗,C错误;路端电压U增大,根据η=×100%,电源的效率η增大,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9.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8 V,内阻r=2 Ω,电阻R2=6Ω,电容为1 μF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且下极板接地。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处于b端时,有一带电油滴位于板间正中央P点且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P点电势为6 VB. 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电荷量为6×10-6 CC. 若仅将电容器上极板缓慢上移少许,则P点电势不变D. 若仅将滑片P从b端向a端缓慢移动少许,则油滴将向下移动123456789101112解析: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U= E=6 V,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6 V,由下端接地知下极板电势为零,则P点电势为U=3 V,故A错误;电容器上极板所带电荷量Q=CU=1×10-6×6 C=6×10-6 C,故B正确;移动电容器上极板,电容器两端电势差不变,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故电场强度减小,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故电势差降低,P点电势减小,故C错误;滑片P从b端向a端移动,外电路电阻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增大,两极板电势差增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油滴受到的静电力增大,油滴受重力和静电力作用,由开始时油滴静止可知静电力方向向上,则移动滑片后油滴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上,油滴向上运动,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R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待电路稳定之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阻R两端电压降低B. 电容器C电荷量增加C. 电阻R0两端电压升高D.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降低123456789101112解析: 在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则R两端电压仍为零,A错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则电路总电流减小,则电源内阻分压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由Q=CU,路端电压增大,C不变,可知电容器C电荷量增加,B正确;由U0=IR0,电流减小,则电阻R0两端电压降低,C错误;电源内阻分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又电阻R0两端电压降低,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升高,D错误。1234567891011121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B. 灯L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C. 灯L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D. 灯L2变亮,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123456789101112解析: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干路电流I增大,路端电压U减小,则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灯L1变亮,灯L1两端电压U1增大,灯L2两端的电压U2=U-U1,则U2减小,流过灯L2的电流I2减小,灯L2变暗,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减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A=I-I2,I增大,I2减小,则IA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123456789101112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4 V,内电阻r=1 Ω,电阻R1可调。已知R2=6 Ω,R3=3 Ω,则:(1)先将R1调到3 Ω后固定,则开关S断开和接通时,通过R1的电流分别为多大?答案:0.4 A 0.67 A 123456789101112解析:将R1调到3 Ω后固定,则开关S断开时通过R1的电流I1== A=0.4 A,开关S接通时R23==2 Ω通过R1的电流为I1'== A≈0.67 A。123456789101112(2)为了使A、B之间电路的电功率在开关S接通时能达到最大值,应将R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A、B间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答案:0 3.56 W解析:开关S接通时,A、B之间的总电阻R23=2 Ω,为定值,所以,当R1=0时,总电流最大,A、B之间的电功率最大,此时I== A= APAB=I2R23=×2 W≈3.56 W。123456789101112(3)为了使开关S接通时R1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大,应将R1的阻值调到多大?这时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多少?答案:3 Ω 1.33 W解析:为了使开关S接通时R1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大,则需满足R23+r=R1应将R1的阻值调到3 Ω;这时R1消耗的最大电功率是PR1m== W≈1.33 W。123456789101112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docx 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pptx 习题课四 闭合电路的综合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