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浓墨重彩的狂欢第1课(桂美版)八年级上01新知导入02新知讲解03实践体验04分享评述05知识拓展06课堂评价01新知导入01新知导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创造了现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各民族的服饰、饮食、文体活动等,既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也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精神,成为祖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02新知讲解知识链接创作民俗节庆重彩画时,可结合以下要点提升作品表现力:1、挖掘民俗深层关联:结合环境与文化,如三月三蒸彩糯映稻作,泼水节泼水含洗旧迎新,助力精准把握节庆价值。2.色彩适配节庆氛围:依节庆选重彩,春节用高纯度红金显热闹,火把节橙红搭深褐表热烈,贴合情感。02新知讲解知识链接3.提取元素融入创作:从节庆提元素,用线条画赶歌圩人物,借揉纸肌理现抢花炮,让民俗融重彩。4.肌理强化画面氛围:借重彩肌理增氛围,春节揉纸刷墨造斑驳,火把节叠颜料显厚重,提升感染力。5.人物动态传递情感:以人物动态传情感,泼水节绘泼水姿态,三月三显歌圩互动,让观者感欢乐。02新知讲解在充满魅力的民俗节庆中,热闹的节日气氛和欢乐的人群,交织成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面。你知道有哪些极具特色的民俗节庆吗 探索与发现春节庙会早期春节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后来庙会又增加了娱乐性活动,逛庙会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活动。02新知讲解你知道有哪些极具特色的民俗节庆吗 想一想春节:农历新年,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传统大节。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节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祈福辟邪。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寓意阖家团圆。02新知讲解探索与发现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各族人民欢聚一堂,蒸彩糯、赶歌圩、抢花炮,载歌载舞,其乐融融。三月三02新知讲解探索与发现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表示洗旧迎新之意。泼水节活动一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向小伙伴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02新知讲解我的家乡有哪些独具特色的民俗节庆 想一想苗族 “跳坡节”:苗族青年欢聚坡场,开展跳坡舞、斗牛、射箭,充满青春活力与民族风情。京族 “哈节”:京族年度节日,历时 7 天,含迎神祭神等仪式,民俗表演精彩纷呈。-瑶族 “盘王节”:瑶族纪念盘王的节日,有祭祀、歌舞等活动,传承民族文化。02新知讲解中国现代重彩画以云南画派为代表,充分运用了矿物石颜料的覆盖性和厚度,层层叠加,使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造型上强化了装饰效果,营造出斑驳的肌理感。认知与理解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局部) 重彩画1979 袁运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02新知讲解能否理解《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这幅作品通过色彩表达出的氛围和情感 说一说《泼水节 —— 生命的赞歌》以黄、红、绿、蓝等高饱和色,还原泼水节的热闹狂欢,凸显生命的蓬勃张力;暖色调主导画面,传递人际间的善意与节日温暖;水的流动色彩喻指新生,契合洗旧迎新的节日意涵,凝练赞颂生命的炽热与美好。02新知讲解认知与理解色彩是重彩画艺术中最富有情感的因素,有些作品会从民族服饰、装饰物品中提炼色彩。色彩美在作品中起着突出形象、烘托气氛、营造情调的作用,使观者得到视觉满足。02新知讲解认知与理解色彩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色彩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饱和程度。明度高的色彩让人感到轻快、活泼;明度低的色彩则给人沉稳、厚重感。 纯度高的色彩,给人鲜艳、活泼之感;纯度低的色彩,给人素雅、宁静之感。艺术女神 重彩画 1998 丁绍光 上海大剧院藏02新知讲解中国古代重彩艺术历史悠久,敦煌壁画是典型代表。画师运用朱砂、石青等矿物颜料,通过多层晕染营造出艳丽且耐久的色彩,其技法为现代重彩画(如云南画派)提供了重要的传统借鉴。小知识03实践体验实践与体验重彩画作画步骤:1.用铅笔在较厚的宣纸上轻轻地打形。2.用水粉上色,烘托节日氛围。注意区分明暗关系,使画面有层次感。活动二用重彩的技法创作一幅关于民族或民俗节庆的作品,并在班上进行展示。03实践体验实践与体验3.将作品揉成团再慢慢展开,展开作品一定要小心,避免纸张破损。4.将墨汁调成浓墨,刷在作品背面。5.作品完成。03实践体验知识链接云南现代重彩画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一批云南画家研创的,其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们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西方现代绘画中的斑调色彩,为画面注入了浓郁绚丽的效果,给人赏心悦目之感。03实践体验重彩画创作常选用高丽纸。这种纸质地坚韧,吸水性适中,既便于水彩、水粉的晕染,又能承受 “揉纸” 等技法操作,可更好地保留色彩层次与独特肌理,助力作品艺术效果的呈现。小知识04分享评述分享与评述民俗节庆的画面热闹、浓烈,色彩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展示你的作品并分享你对色彩的理解。这幅《浓情三月三》以饱和色彩绘民族服饰,搭配鲜亮装饰纹样,借色彩对比与浅蓝背景调和,烘托出各民族交融的热闹且和谐的节日氛围,传递民族文化内涵。04分享评述学生作品火把节分享与评述欢乐三月三04分享评述想一想思考探究:与同学交流讨论,怎样才能让丰富的色彩在画面中形成既鲜艳悦目又和谐统一的效果 摔跤手04分享评述要让色彩既鲜艳又和谐,需先确立主色调统领画面;用互补色营造鲜艳感,再以同类色、中性色调和对比;控制明度纯度,主色保高纯度,辅色适当降纯度 / 调明度;还可借鉴民俗配色(如年画、民族服饰配色)的智慧。小知识05知识拓展重彩画05知识拓展民俗节庆不仅是热闹的聚会,更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春节庙会见证了从祭祀祈福到商贸、娱乐的演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壮族 “霜降节” 的祭祀、歌舞、傣族泼水节的互祝,传递着民族的情感联结与文化传承,让我们在欢乐中触摸到民族文化的根源。民俗节庆的文化意义05知识拓展重彩画所用的矿物颜料,如石青、石绿等,取自天然矿石。它们覆盖力强,且稳定性好,历经千年也不易褪色(敦煌壁画就是例证)。同时,矿物颜料的颗粒质感能为画面增添独特肌理,让重彩画既有厚重的色彩层次,又能呈现出温润的光泽感。矿物颜料的小秘密05知识拓展我国多民族的民俗节庆为中彩画提供了丰富素材。壮族 “三月三” 的五彩服饰、彝族火把节的火焰红与夜色黑的对比、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草原色彩,都能成为重彩画的灵感来源。重彩画以浓烈色彩融合各民族文化元素,让不同民族的欢乐与风情在画中交织,展现出文化的多元之美。多民族文化与重彩的碰撞06课堂评价选任一民俗节庆(课本内外皆可),用重彩或综合材料创作作品,向同学们阐述作品中的节庆文化内涵及创作时色彩、造型的设计思路。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桂美版】美术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课《浓墨重彩的狂欢》.pptx 新知导入.mp4 知识拓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