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7.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件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必修四
——河南文旅,为何屡屡出圈?
导入新课
河南卫视2025端午奇妙游
导入新课
思考:河南文旅凭什么持续出圈?是流量运作还是文化厚积薄发?
近年来,河南卫视凭借《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以及 “中国节日”系列 (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节气”系列等文化节目屡屡刷屏,从“默默无闻”的省级卫视一跃成为“国潮顶流”。
不仅是文化节目的偶然爆红,更是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战略突围。
01
议题一
从河南卫视2025端午奇妙游的又一次火爆出圈中体会应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议题二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从河南文旅现象中感悟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总议题
议题
议题一:从河南卫视2025端午奇妙游的又一次火爆出圈中体会应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01
议学情境一
传统与创新共舞,文化与时令交融,端午奇妙游的视听盛宴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河南卫视2025端午奇妙游有哪些亮点让它又一次火爆出圈?
议学提示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创新)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艺术表达,将水袖舞与橘树意象结合,用戏中戏形式诠释传统文化,苗族歌舞 民谣演唱等表演配合现代舞美灯光,营造出沉浸式观赏体验,将采艾草 包粽子等习俗艺术化呈现,生动传递端午节的温馨氛围,打破了人们的固有印象,让观众在耳目一新中享受极致美感
其独特的二十四时叙事框架和跨时空艺术对话,让古老节气焕发新生,通过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晚会既传承了龙舟精神等文化内核,又以现代审美视角重新诠释传统,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范式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继承
发展
(1)标准: 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2)途径: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
(3)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1、创造性转化(继承)的要求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议学小结
例如:①洛阳博物馆文物(传统文化) 《无字梵行》文物盲盒(现代表达)——考古体验+潮玩设计
② 开封《清明上河图》(传统文化) 虹桥实景剧本杀(现代表达)——历史场景沉浸式参与
③安阳甲骨文(传统文化) 殷墟AR解字互动墙(现代表达) ——古老文字数字化破译
改造的是形式和内涵
新内涵新形式
理解:对传统文化中旧的内涵和表达形式进行改造然后转化为符当今时代特点要求的新内涵和新形式。
强调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1)标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2)途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3)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创新性发展(发展)的要求:
议学小结
例如:在省运会上演万国来朝的丝路盛景,把骆驼迁到开幕式的舞台,展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硬生生把一个省级的运动会办成了一个面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视觉盛会。
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的只有内涵没有形式
强调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比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重难突破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别 着重点 改造和转化 创新和发展
对象上 内涵和形式 内涵
目标上 强调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强调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联系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要求 ①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人之间的相互尊重
②“以人民为中心”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爱”、“仁政”的人本、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③《经典永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④孔子的“大同思想”——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判断:哪些属于创造性转化?哪些属于创新性发展?
小试牛刀
创新性发展
创新性发展
丰富了内涵
丰富了内涵
创造性转化
内涵
形式
创新性发展
丰富了内涵
①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②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③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它要求:
议学小结
议题二:从文旅现象中感悟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02
议学情境二
2025年端午节假期,河南省文旅市场表现亮眼: 接待游客量 :1511.6万人次,同比增长4.7%; 旅游收入 :67.9亿元,同比增长5.3%。
洛阳、开封、郑州三地爆点:洛阳应天门3万汉服青年共诵《少年中国说》
;开封“大宋不夜城”实景抗洪剧本杀预约量破10万 ;郑州端午“文博热”文化盛宴引客来,接待观众22.08万人次。
2025年河南端午文旅数据
思考:分析文旅消费热潮背后,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文旅消费热潮背后,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 出民族精神隐性力量是什么?完成“河南文旅精神解码矩阵
议学提示
创造精神
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水下洛神,用技术创新激活《洛神赋》美学基因
习语点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链接教材P98
解码内涵:从现象到精神的四维透视(对应教材P96基本内涵)
团结精神
新乡宝泉景区“百家姓灯笼海” ,游客共创“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符号
奋斗精神
郑州“山河祖国”720暴雨AR展 ,AR还原军民同心封堵决口场景
梦想精神
洛阳“唐宫乐宴”数字复原 ,AI重建盛唐气象唤醒文化复兴梦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议学小结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2、爱国主义的地位
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议学小结
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P100-1
精神动力 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P100-2
精神火炬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P100-3(精神力量)
国家民族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品,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93相关链接
个人发展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93相关链接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形成了…...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形成了......
4、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议学小结
各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具体内容都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4、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议学小结
.
那么,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如何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呢
(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形成了.....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形成了.....
特区精神 抗洪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震精神
探月精神 北斗精神
抗疫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
北京冬奥精神
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可以“丰富”,不能“创新”
5、如何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议学小结
①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
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102
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⑤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P115)
本框小结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新性发展
重要性:精神动力+精神火炬+国家民族+个人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如何培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创造性转化
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